簡要介紹
三白西瓜是威縣傳統(tǒng)特產(chǎn)。據(jù)史載,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來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另據(jù)民間傳說,此瓜種為王母娘娘所授,其傳統(tǒng)種植村早在明代就建有王母娘娘廟,并取名“王母”村,近年則改稱“王目”村。目前,三白西瓜在外地已不見種植,獨威縣傳承至今,加之優(yōu)越的氣侯環(huán)境與獨特的土壤條件,成為當(dāng)?shù)氐囊淮筇禺a(chǎn),明清時期曾定為貢品。
威縣三白西瓜品質(zhì)優(yōu)良,別具風(fēng)味。古醫(yī)書記載:三白瓜瓤亦稱“白虎湯”,能除暑熱,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煩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潤腸,補中宜人,主治腸痛。據(jù)國家食品質(zhì)量檢驗中心進行鑒定,此品種不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體大、耐貯等品質(zhì),更為豐富的氨基酸,具有一般瓜類所沒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能,專家稱之為罕見的保健、藥用佳品。
耐貯藏是三白西瓜又一大特點。該品種皮厚瓤硬,汁液豐富,耐貯藏、耐運輸。當(dāng)?shù)匾话阌蒙惩炼讯,貯藏期可達3~5個月,最長可貯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而且貯藏后的三白西瓜鮮嫩可口,帶有玫瑰香味,不僅風(fēng)味獨特,同時還具有止痢、止瀉、潤肺之功能。
主要特點
個大味甜,外形橢圓皮較厚,耐運輸。色澤白中泛綠,多汁,汁甜含蜜香,爽口籽少。在陰涼的屋內(nèi)一般貯存貯3個月后皮不皺、味不變、瓤不瀉。含糖量高。
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療價值,與其他品種的西瓜相比,它怎么吃也不壞肚子
營養(yǎng)價值
1、 治心胸?zé)、口舌生瘡、濕熱黃疸:西瓜皮50克,淡竹葉15克,粳米100克,紅棗20克,白糖25克.。先將淡竹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將竹葉去之。把淘洗干凈的粳米及切成碎塊的西瓜皮及紅棗同置入鍋中,煮成稀粥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2次。
2、 治口腔舌癌熱毒紅腫:西瓜1個(約3000克),玉米須約125克。將西瓜洗凈切開,瓜瓤切細后,同玉米須一起放入鍋內(nèi)冷水中,煎煮至膠狀時,用紗布去渣滓,再加冷開水,煎熬至粘稠麥芽狀,裝入玻璃罐中,每次50克,開水融化服,每日1——2次。
3、 治夏季感冒發(fā)熱:西瓜、番茄各適量絞汁,代茶水飲用。
4、 治乙型腦炎發(fā)熱抽搐:西瓜汁加白糖大量飲用,飲至發(fā)熱抽搐止為佳。
5、 治腎炎:西瓜每日適量吃服,連續(xù)常服有輔助療效。
6、 治糖尿。何鞴掀30克,冬瓜皮20克,花粉15克,玉竹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7、 治高血壓、煩渴口干:鮮西瓜皮160克,玉米須60克,去皮香蕉4只,煎水加冰糖調(diào)服,每日2次.。
8、 治水腫(包括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西瓜皮(干品)30克,赤小豆30克,冬瓜皮30克,玉米須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9、 治肺熱咳嗽:西瓜1只切小口,放入冰糖50克蓋好,上籠蒸2小時,吃瓜飲汁,每日1次。
10、 西瓜汁,或西瓜皮30克,水煎服,治腎炎水腫。
11、 西瓜皮、赤豆、茅根各30克,水煎服,治黃疸及腎炎水腫。
12、 西瓜皮、冬瓜皮、黃瓜皮各30克,水煎服,治腹水。
13、 西瓜皮60克,水煎服,治咽干喉疼。
14、 西瓜藤30克,焙干研末,分三次用開水沖服,治急、慢性鼻竇炎,鼻出血。
15、 大蒜西瓜汁:西瓜一個,挖一小洞,放入去皮大蒜頭60-100克,再將小洞蓋好,蒸熟取汁飲用。有利水,消腫,解毒作用。可治水腫,急慢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西瓜食療方。
16、 西瓜汁;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三白西瓜)取瓤絞汁,隨量飲用?芍胃腥拘愿邿幔诳,煩躁,神昏,尿少等癥。
17、 西瓜番茄汁:西瓜、番茄各適量絞汁,隨量飲用,可治夏季感冒,發(fā)熱,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小便赤熱等癥。
18、 糖漬西瓜肉:西瓜去子切條,曝曬至半年,加白糖拌勻腌漬,再曝曬至干,加白糖少許即可食用。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作用,可治目赤,口瘡,熱病消渴等癥。
19、 西瓜速溶飲:西瓜絞汁熬成膏狀冷卻后,加入白糖拌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次15克,用開水沖服,每日三次。可治水腫,小便不利,熱病,糖尿病,目赤腫痛等癥。
用法用量
水煎,生食,榨汁飲。視病情適量用。
宜忌
中寒濕盛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