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書籍能引導(dǎo)我們進(jìn)入高尚的社會,并結(jié)識各個時代的最偉大人物。-- 斯邁爾斯
(27)結(jié)婚——這是一種社會團(tuán)體,由一個老板一個老板娘和兩個奴隸組成,四者合而為二。-- 安比爾斯
(28)美國除了國會而外,并沒有本國的彰明較著的罪惡集團(tuán),這大概是有許多事實和數(shù)字可以證明的。-- 馬克·吐溫
(29)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rèn)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 史美爾斯
(30)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
(31)人總是要犯錯誤、受挫折、傷腦筋的,不過決不能停滯不前;應(yīng)該完成的任務(wù),即使為它犧牲生命,也要完成。社會之河的圣水就是因為被一股永不停滯的激流推動向前才得以保持潔凈。這意味著河岸偶爾也會被沖垮,短時間造成損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潰決,便設(shè)法永遠(yuǎn)堵死這股激流,那只會招致停滯和死亡。-- 泰戈爾
(32)人們宣揚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會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義才是美好的,只有在為了過分人道的親愛者——好兒女或好配偶——而犧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時才是美好的。 羅曼·羅蘭
(33)社會的狂飆奔跑著,以襲擊的步伐推翻墻壁,……喚醒在人們心里的精靈。-- 羅曼·羅蘭
(34)我們在社會上故意把自己弄得狼狽可笑,仍然是由于虛榮太甚,想從人們的惡意中竊取快樂;別人怕以產(chǎn)生這種惡意,原來也是由于我們激起他們的的嫉妒所致。-- 司湯達(dá)
(35)去生活,不管怎樣,不管什么地方!……睜開眼睛,瞧文明席卷而去的一切:好的壞的意想不到的不可想象的!興許此后你才能對人對社會對自己說出點見解!。-- 杜伽爾
(36)強(qiáng)制的社會制度不會是永存的。-- 托爾斯泰傳
(37)一個人要開化一個最閉塞的地方,有了錢還不行,他還得有知識;而且知識,正直,愛國心,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把個人的利益丟掉,獻(xiàn)身于一種社會的理想,那也是白費。-- 巴爾扎克
(38)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xì)胞之在身。-- 陳獨秀
(39)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是一樣的,應(yīng)當(dāng)忍受,不該一味固執(zhí),跟社會作無謂的斗爭。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要使人真正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zhì);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xí)慣和高尚的情操。-- 車爾尼雪夫斯基
(40)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41)肥皂一經(jīng)使用,便會逐漸溶化,甚至消失殆盡,但在這之間,卻能使被洗物盡滌骯臟。如果有在水中不溶化的肥皂,才是無用處的東西。不知自我犧牲,以裨益社會,而只知吝惜一己之力的人,則宛如不會溶化的肥皂。-- 華納梅格
(42)有理想充滿社會利益的,具有明確目的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有意義的生活。-- 加里寧
(43)在艱苦中成長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陰影,會導(dǎo)致變態(tài)的偏差。這種偏差,便是對社會對人們始終有一種仇視的敵意,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更不同情任何一個人。愛錢如命的慳吝,還是心理變態(tài)上的次要現(xiàn)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懷瑾
(44)我絕不悲觀。我要爭取多活。我要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巴金
(45)一個人光溜溜地到這個世界來,最后光溜溜地離開這個世界而去,徹底想起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盡一個人的心力,使社會上的人更多得到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鄒韜奮
(46)年老受尊敬是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quán)。-- 拉法格
(47)虛榮心首先以社會為對象,名譽心則首先以自身為對象。與虛榮心針對社會相反,名譽心是對自身品格的認(rèn)識。-- 三木清
(48)冒險是歷史富有生命力的元素,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社會。-- 威謙·博利多
(49)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fā)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恩格斯
(50)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池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