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工作起來兢兢業(yè)業(yè),來得早、走得晚,對待公司的事像是自己家的事一樣認真。
如果我告訴你,他們是裁員的第一人選,你會怎么想?
其實也不用驚訝,職場上升職快的員工,不是只會埋頭苦干的人,而是會抬頭看路,會經(jīng)營關系的人。
身在職場
更需經(jīng)營關系
好久不見的朋友M,去新公司一年,就連升兩級。
大家在群里嚷嚷著,讓他分享秘訣。
等了半天,他就發(fā)過來一句話:
其實也沒啥,我就是經(jīng)常請同事吃飯。
M說,他剛進公司的前三個月,大部分工資都用來請各部門的同事吃飯了。
不心疼錢包是假的,但三個月后,他對業(yè)務的理解,對工作趨勢的把握,迅速上了一個臺階。
后面升職加薪的事,就一路順風順水了。
不得不說,M很聰明。
請同事們吃飯,看起來是一個很傻的行為,花時間不說,還很花錢。
可是要知道:
“一周之內(nèi)和同事吃了幾次飯”已經(jīng)被默認為測試職場人發(fā)展?jié)摿Φ臉顺吡恕?/span>
M從教育行業(yè)轉(zhuǎn)到金融行業(yè),跨度很大。
雖然他一直在自學,但還是很吃力。
與同事吃飯,不但拉近了距離,能很快熟絡起來;
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很多行業(yè)內(nèi)、公司內(nèi)的重要消息,這對他上手工作幫助特別大。
很多人自命清高,不屑于和同事搞關系,但是卻羨慕會別人能混得風生水起。
不得不說,在這個處處需要和人打交道的社會中,會不會經(jīng)營各種關系決定了我們究竟可以走多遠。
02
對下屬
要贏得人心
前幾年,張姐還在上一家公司時,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事情:
銷售經(jīng)理A,91年,是市場部嚴重缺人時,臨時趕鴨子上架的;
銷售經(jīng)理B,87年,是公司花時間、花心思重金挖過來的。
聽說B在前公司,連續(xù)20個月都是銷冠,創(chuàng)造的記錄,至今也無人能打破。
從表面上看來,有這么厲害的上司帶領,B團隊的業(yè)績肯定比A團隊厲害多了。
開始的三個月,B團隊,業(yè)績確實比A團隊要好得多。
當然了,大部分業(yè)績都是B個人完成的,他在這個行業(yè)工作了五六年,有人脈、有資源,不足為奇。
但是從第四個月開始,A團隊的業(yè)績就超過了B團隊,并且一路高漲,不給對方反超的機會。
表面上看來,不可思議。
但仔細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明白了。
91年的A,深知自己年齡小,資源少,在B面前沒多少優(yōu)勢。
于是,對待自己部門的下屬特別用心。
出差回來,會給團隊里每一個小伙伴帶禮物;
工作之余,主動放棄休息帶著團隊成員去團建;
發(fā)現(xiàn)哪個員工狀態(tài)不好,會單獨請他吃飯聊天。
就這樣,他帶領的銷售團隊人員很穩(wěn)定,離職率也前所未有的低,大家都很認可他,說跟著他做事心里踏實。
A每天雞血滿滿,團隊成員也不甘落下,干勁十足。
相比之下,B和他的團隊成員就沒有這么親密無間了,可能是之前領導當久了,也可能是剛來公司不久,總給人一種權威感、疏離感。
所以他團隊的人員離職率普遍比較高,平均三個月就大換血,整體下來,業(yè)績當然不怎么好。
職場上不會經(jīng)營關系,特別是剛剛上任的領導,就很難贏得人心。
如果想要下屬和你同心同德,更是天方夜譚。
03
對領導
要主動鏈接
心理學上有一個觀點:
要和人拉近距離,營造聯(lián)盟感至關重要。
有些人在職場上,總是避免和領導接觸,特別是大boss。
一旦聽到領導找自己去辦公室,總覺得沒什么好事。
上了好幾個月的班,還沒有什么存在感。
而會經(jīng)營關系的下屬,從來不會怠慢任何一個和領導接觸的機會。
在同一批入職的人中,他們往往是最先被領導記住的。
平時,他們也會主動找領導匯報工作,談談自己最近工作中遇到的瓶頸,有哪些好的點子,需要什么支持和建議。
一位圈內(nèi)前輩說,工作中,千萬不要抗拒和領導接觸,領導也是人,學會和他們?nèi)绾未蚪坏篮苤匾?
他說,我剛入行時,也是一個小白,什么都不懂。
半年后,我在同職位中已經(jīng)小有優(yōu)勢了,這時候想提高怎么辦?
只有往領導的辦公室跑勤快點:
有好的想法了,做好策劃去和領導探討;
有什么困惑了,找機會和領導談談心;
甚至偷偷觀察老板最近辦公桌上放著什么書。
我能到今天這個位置,前幾任領導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領導也有他們的領導,他們身上也背著KPI,作為下屬,把自己手頭的事盡力做好,真正為他們分憂解難,就是用行動在告訴領導:
我們是一個聯(lián)盟!
職場是一個小江湖,能笑到最后的人,往往是最用心的。
用心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所以能力很出眾;
用心經(jīng)營和每一位同事的關系,所以贏得了人心;
少點套路,多點真誠,除過努力工作,請記得好好經(jīng)營職場關系,那么上帝都會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