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于頔 唐朝大臣。字允元,行二十九,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始以門蔭補千牛,調(diào)授華陰尉。建中四年以攝監(jiān)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遷司門員外郎兼侍御史,充入蕃計會使。歷長安令、駕部郎中。貞元七年出為湖州刺史,有政聲,與詩僧皎然等唱酬。十年改蘇州刺史,雖有政績,然益橫暴。十二年入為大理卿,十三年拜陜虢觀察使。十四年移鎮(zhèn)山南東道,儼然專有漢南之地,凌上威下,驕橫不法,朝廷姑息,無可如何。然善待士人,以市聲名,苻載隱廬山,乞百萬錢買山,頔遂與之,仍加紙墨衣服等;韓愈亦曾奉書求其援引。憲宗即位,威肅四方,頔稍戒懼。請以子尚公主,憲宗許之。元和三年入覲,九月拜相。八年坐子敏殺人及其它不法事,貶恩王傅。九月改太子賓客,十年為戶部尚書。十三年致仕,八月卒,謚厲,后改謚思。人物傳記
于頔(?-818)中唐大臣。字允元,行二十九,河南(今河南 洛陽)人。后周太師謹七世孫。鮮卑族。字允元,京兆高陵(今陜西高陵縣)人。其祖輩自北周時遷入關(guān)中,世代為官。初以門蔭入仕,補千牛,自華陰尉累遷侍御史。充入吐蕃計會使,時論以有出使之才。擢長安令、駕部郎中。
后出任湖州(今浙江吳興)刺史。該州長城方山(在今浙江長興縣西)下有湖陂,名西湖。南朝時曾疏鑿,灌田3000頃,后失修廢棄。他到任行至該處,命修復堤塘,重新灌田,水稻和養(yǎng)魚獲豐收,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湖州任后,調(diào)為蘇州(今江蘇蘇州市)刺史。在蘇州,他移風易俗,毀淫祠,拆廟宇,修街道,開溝洫,改造環(huán)境,卓有政績,但過于暴橫。觀察使上奏朝廷,德宗不予理睬。后遷大理卿、陜虢觀察使。他“自為得志,益恣威虐”。對屬下橫加責罰,參軍事姚峴不愿受其虐,投河而死。
貞元十四年(798),調(diào)任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觀察使(治所在今湖北襄陽)。遇蔡州吳少誠叛亂,他率兵攻取了唐州之吳房、郎山縣,趁勢廣募士兵,儲備甲杖器械。他向朝廷提議,將襄州升為大都督府,德宗照允。他于是“公斂私輸,持下益急,而慢于奉上”【注:見《新唐書·于頔傳》】。他誣奏鄧州刺史元洪貪贓,朝廷判流端州,行至棗陽縣,他又命部下兵將元洪劫到襄州拘留,再上表說對元洪處刑太重,德宗無奈,復下旨除元洪為吉州長史。部屬判官薛正倫卒,他令士兵圍其第,強搶其女為兒媳。他的驕橫為天下所聞,故人稱不遵法度的節(jié)度使為“襄樣節(jié)度”。累遷為檢校尚書左仆射、平章事,封燕國公。
憲宗即位,朝綱稍肅,他略為收斂。要求以第四子于季友婚配憲宗長女永昌公主,憲宗應允。隨即入朝,拜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當了宰相,其子于敏仗勢橫行,恣意殺人。經(jīng)三司審問,他被貶為恩王傅,于敏賜死。當年十月,改授他為太子賓客【注:《新唐書》本傳為拜戶部尚書,此從《舊唐書》】。
元和十年 (815) ,朝廷出兵淮西,討吳元濟叛亂,他獻出銀7000兩、金500兩、玉帶兩條,以助軍餉,憲宗不納。十三年(818)八月卒,贈太保。

作品一覽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
蕭條歷山下,水木無氛滓。王門結(jié)長裾,巖扃怡暮齒。 昔賢枕高躅,今彥仰知止。依依矚煙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沒,丘也亦同恥。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
全唐詩:卷473-10
郡齋臥疾贈晝上人
夙陪翰墨徒,深論窮文格。麗則風騷后,公然我詞客。 晚依方外友,極理探精賾。吻合南北宗,晝公我禪伯。 尤明性不染,故我行貞白。隨順令得解,故我言芳澤。 霅水漾清潯,吳山橫碧岑。含珠復蘊玉,價重雙南金。 的皪曜奇彩,凄清流雅音。商聲發(fā)楚調(diào),調(diào)切譜瑤琴。 吳山為我高,霅水為我深。萬景徒有象,孤云本無心。 眾木豈無聲,椅桐有清響。眾耳豈不聆,鐘期有真賞。 高潔古人操,素懷夙所仰。覿君冰雪姿,祛我淫滯想。 常吟柳惲詩,苕浦久相思。逮此遠為郡,蘋洲芳草衰。 逢師年臘長,值我病容羸。共話無生理,聊用契心期。 |
全唐詩:卷473-9歷史貢獻
唐貞元八年(792年),任蘇州刺史,他整修荻塘岸,平望至南潯五十里,繕完堤防,疏鑿畎澮,列樹以表道,決水以溉田,民頌其德,改名頔塘。野史逸聞
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致書于襄陽于司空。鄭傲倪自若,似無郡使之禮。書曰:閣下為南溟之大鵬,作中天之一柱。騫騰則日月暗,搖動則山岳頹。真天子之爪牙,諸侯之龜鏡也。太穆孤幼二百余口,饑凍兩京。小郡俸薄,尚為衣食之節(jié)。賜錢一千貫,絹一千疋,器物一千兩,米一千石,奴婢各十人。且曰:分千樹一葉之影,即是濃陰。減四海數(shù)滴之泉,便為膏澤。于公覽書,亦不嗟訝。曰:鄭使君所須,各依來數(shù)一半,以戎費之際,不全副其本望也。又有匡廬符戴山人,遣三尺童子赍數(shù)尺之書,乞買山錢百萬。公遂與之,仍如紙墨衣服等。又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漢上,蘊積文藝,而物產(chǎn)罄縣。無何與姑婢通,每有阮咸之縱。其婢端麗,饒音伎之能,漢南之最姝也。姑貧,鬻婢于連帥,連帥愛之。以類無雙,給錢四十萬,寵盼彌深。郊思慕無已,即強親府署,愿一見焉。其婢因寒食果出,值郊立于柳陰,馬上連泣,誓若山河。崔生贈之以詩曰: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或有嫉郊者,寫詩于座。于公睹詩,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測也。郊甚憂悔而已,無處潛遁也。及見郊,握手曰: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便是公制作也?四百千小哉,何惜一書,不早相示。遂命婢同歸。至幃幌奩匣,悉為增飾之,小阜崔生矣。初有客自零陵來,稱戎昱使君席上有善歌者,襄陽公遽命召焉。戎使君不敢違命,逾月而至。及至,令唱歌,歌乃戎使君送伎之什也。公曰:丈夫不能立功業(yè),為異代之所稱,豈有奪人姬愛,為己之嬉娛。遂多以繒帛贈行,手書遜謝于零陵之守也。云溪子曰:王敦驅(qū)女樂以給軍士,楊素歸德言妻。臨財莫貪,于色不吝者罕矣。時人用為雅談。歷觀相國挺特英雄,未有于襄陽公者也。戎使君詩曰:寶鈿香娥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云。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出《云溪友議》) 【譯文】 鄭太穆(郎中是他后來擔任的官職)做金州刺史,寫信給司空于頔(襄陽是他的封號)。他的信寫得很隨便,不講禮貌。信中說,你如南海的大鵬鳥,如天之砥柱,飛起來日月都會被遮掩,扇動翅膀,山岳也要傾倒。是皇上的重臣,各地官員的楷模。我鄭太穆一家二百多口人,分住在東西兩京,挨餓受凍。我管理的地盤小,薪俸少,節(jié)衣縮食。現(xiàn)在,請你給我一千貫錢、一千疋絹、一千兩買東西的銀子、一千石米,再給我十名女婢、十名男仆。而且說:"這對于你,不過是千樹之一葉,但這一葉對于我,足以遮蔭,對于你,又如大海的幾滴水,對我,那就是一片大澤了。"于頔讀了信,沒有嘆息,也無驚訝。只是說:"鄭太穆要的東西,依次各給一半。"因為當時軍費開支很大,所以不能全給?锉R地方又有一個叫符戴的山人差了一個小童子持信到于頔那里去,要求給錢一百萬,把匡盧山買下來,于頔不但照給,外贈紙墨、布帛。還有一個叫崔郊的讀書人,擅長文藝,住在一個窮縣。崔郊跟他姑姑的婢女私通。那婢女天生麗質(zhì),歌舞彈唱都能,是漢南一帶最美的女子。崔郊的姑姑家境不好,把這個婢女賣給于頔(連帥即于頔又稱),于頔非常喜歡這個婢女,給錢四十萬枚,備加寵愛。崔郊對這個女子思念不已,跑到于頔府的附近,盼望能見到女子一面。女子在寒食節(jié)那天果然出了門,崔郊等在柳樹下,兩個相見,飲泣不已,發(fā)誓終生相愛。 崔郊贈女子一詩: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從行中有人生崔郊的氣,就把這首詩寫下來,貼在廳里。于頔看到這首詩,叫人把崔郊召到府上,左右的人猜不出他的用意。崔郊也提心吊膽,但逃不掉,只好去。于頔見了崔郊,握著他的手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肖郎是路人。是先生寫的呀?四十萬是一筆小錢,怎能抵得上你這首詩呢?你應該早一些寫信告訴我。"馬上讓兩個有情人一起歸去,并且贈送了很豐厚的妝奩,崔郊夫妻也算小富。當初,有從零陵來的人說,在太守戎昱家的酒席上看到了一個歌唱得很漂亮的女子。于頔就讓人召她來,戎昱官小不敢抗命,拖了一個多月,把那女子送來了。于頔就叫她唱歌,那女子唱的歌詞,就是戎昱所寫,所彈樂器,也是戎昱所贈。于頔說:"唉,大丈夫應該建功立業(yè),為后世楷模,豈能奪人所愛,為自己來玩樂?"于是,贈給很豐厚的禮品,親自寫信向戎昱道歉。云溪子說:"晉朝王敦把樂伎送給士兵、隋朝楊素送還趙德言的妻子,都是不貪財、不愛色的榜樣,這是少有的,被稱為雅談。歷代做宰輔的人,沒有超越于頔這種大器量的。"戎昱作的歌詞是: 寶鈿香娥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云。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