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何塞·馬蒂

    何塞·馬蒂

    何塞·馬蒂(José Julián Martí Pérez,1853—1895)古巴卓越的詩人、杰出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思想家。他從15歲起就參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革命活動,42歲便犧牲在獨立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他短暫的一生完全獻給了爭取祖國獨立和拉美自由的事業(yè)。

    簡介

             何塞·馬蒂于從兒童時代起,他對不合理的事情、壓迫和專制就表現出叛逆的精神;15歲就表現初衷。讀大學時創(chuàng)辦了革命報,并在其它報刊工作,寫作并發(fā)表了許多熾熱的愛國詩篇;也支援叢林里的游擊戰(zhàn)士。16歲時被捕并罰作苦役,后來又被流放到西班牙。在西班牙,他還為古巴的獨立不懈地奔走呼吁,同反動、專制主義分子進行辯論,并于1873年寫了“古巴的政治囚禁”,對殖民政府的罪行進行有力的揭露。1887年10月10日,何塞·馬蒂在紐約向古巴人發(fā)表了非常明確、富有戰(zhàn)斗精神的演說,從那時起他就投身到團結和組織古巴人,為古巴獨立的最后戰(zhàn)役做準備。1892年4月10日,宣告成立古巴革命黨,何塞·馬蒂當選代表,負責黨的最高職務。1895年5月19日,西班牙軍隊襲擊戈斯麥和馬蒂在東方省多斯里奧斯的軍營,古巴獨立先驅何塞·馬蒂在戰(zhàn)斗中陣亡。

      馬蒂在古巴、拉美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拉美現代主義的開路先鋒,他的詩篇《伊斯馬埃利約》、《純樸的詩》和《自由的詩》,他的散文《我們的美洲》、《美洲我的母親》《玻利瓦爾》等在古巴和拉美膾炙人口。

    生平

      馬蒂1853年1月28日出生在古巴哈瓦那市。父親馬里亞諾·馬蒂是個西班牙農民,曾在駐古巴的一支西班牙炮兵部隊中服役,1853年退伍,留居古巴,在警察局當督察員;后因得罪了上司,被解雇,遂以縫紉為業(yè)。母親萊奧諾爾·佩雷斯,操持家務。馬蒂有5個妹妹。一家8口全靠父親一人掙錢糊口,生活非常貧困。馬蒂從小就到小酒館干活掙錢,幫助父母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到12歲才進小學讀書。

      馬蒂進的是“圣保羅小學”。校長是古巴著名詩人、教育家拉法埃爾·瑪麗亞·德·門迪維。馬蒂自幼好學,天資聰穎,在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深得門迪維的鐘愛。門迪維是哈瓦那的一位愛國志士。他在學校內外廣泛宣傳愛國主義思想,抨擊西班牙罪惡的殖民統(tǒng)治,主張古巴獨立。他家是愛國者們經常聚會的地方。馬蒂經常參加聚會,思想深受影響,立志為祖國的獨立而奮斗,“為一切被奴役的人報仇”。

      1868年10月10日,古巴愛國者卡洛斯·馬努埃爾·德·塞斯佩德斯率眾在奧連特省起事,武裝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獨立斗爭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國。哈瓦那的愛國者們在門迪維的指導下,積極行動起來。不滿16歲的馬蒂滿腔激情,寫詩,撰文,辦雜志,口誅筆伐,散發(fā)傳單,揭露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罪行;贊美祖國,謳歌獨立;宣揚愛國主義;贊頌為祖國獨立、自由而戰(zhàn)的英雄;號召人們起來,“奔向前方,奔向戰(zhàn)爭,奔向戰(zhàn)場”,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作堅決的斗爭。他在自己創(chuàng)辦的《自由祖國》周刊上發(fā)表的詩歌《阿布達拉》中唱道:艱難險阻,流血犧牲,愛國志士,決不停止斗爭! …… 捍衛(wèi)祖國,英勇頑強,死得其所,芳名萬代傳揚。殖民當局注意上了馬蒂,于1869年10月逮捕了他,以“反叛”的罪名判處他6年徒刑,關進政治監(jiān)獄,在采石場服苦役。牢獄的生活磨練了馬蒂。殖民當局的兇暴殘忍加深了他對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仇恨,堅定了他為祖國獨立、自由而斗爭的決心。他申明,監(jiān)獄的生活也“不能使我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他身系囹圄,仍向難友們宣講自己的理想、斗爭的必要和祖國的解放。他在日記本上寫道:“為祖國而死,比活著更強!

    何塞·馬蒂

       殖民當局于1871年初將馬蒂放逐到西班牙。他寄居馬德里,在中央大學選修法學、政治經濟學;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去圖書館、博物館學習。1873年5月,他轉到薩拉戈薩大學,1874年秋獲得哲學、文學和法學博士學位。他在求學的同時,經常和寓居在西班牙的古巴愛國者聚會,商討如何支援國內正在進行的獨立戰(zhàn)爭。他撰寫了一本小冊子《古巴的政治監(jiān)獄》,以親身經歷,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野蠻和殘暴。馬蒂初到西班牙時,對主張共和、民主的西班牙“自由派”尚抱有一線希望,幻想他們能讓古巴獨立。但“自由派”于1873年2月上臺執(zhí)政后,仍然拒絕古巴人的獨立要求。馬蒂醒悟了過來,得出結論:無論是“君主制”的西班牙,還是“共和制”的西班牙,都不會和平地讓古巴獨立。要贏得古巴的獨立,不能靠乞求,“通往自由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斗爭!睘榇,他決定離開西班牙,到“斗爭的第一線去”。

      1874年底,馬蒂乘船返回古巴。殖民當局禁止他上岸,他只得前往墨西哥。他在《宇宙》雜志謀得一工作,當校對。同時,他為報刊撰稿,鼓吹古巴獨立。不久,他的文章和思想就引起了墨西哥知識界的注意。1876年11月,波菲利奧·迪亞斯在墨西哥建立起獨裁政權,馬蒂難以在墨西哥存身,于1877年2月前往危地馬拉,在師范學校、危地馬拉大學等學校講授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德國文學以及拉丁文和歷史。

      1878年2月10日,古巴愛國軍與西班牙殖民政府簽訂了“桑洪和約”,允許流亡在外的古巴人自由返回家園。馬蒂遂于1878年7月6日離開危地馬拉回國。馬蒂回到古巴后,繼續(xù)進行革命活動,鼓吹祖國完全獨立。他多次在群眾集會上發(fā)表演說,指出“桑洪和約”并沒有解決古巴的獨立問題,申明“權利要奪取,不能乞求”。高呼“同胞們起來,為自由而戰(zhàn)!”號召愛國者們團結一致,振奮精神,繼續(xù)戰(zhàn)斗,爭取祖國的完全獨立和解放。

      1879年8月下旬,奧連特、拉斯維利亞斯兩省人民起義,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馬蒂在哈瓦那熱烈響應,建立了“秘密革命委員會”,宣傳革命,募集資金,向起義軍運送武器彈藥。9月17日,殖民當局逮捕了他,要他宣誓效忠西班牙。他昂首回答:“馬蒂不是孬種!”當局誣陷他是個“危險的瘋子”,再次將他放逐到西班牙。

      這時的馬蒂已不僅僅是個嫉惡如仇、一腔熱血的愛國青年了,他的思想日臻成熟,斗志更加旺盛。他到西班牙不久就逃往法國,并于1880年初抵達美國紐約。馬蒂首先認真總結了古巴以往獨立斗爭失敗的歷史教訓,指出必須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指揮,反對“首領主義”、軍人擅權。他特別強調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尤其要團結好“黑人兄弟”。為此,他做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

      馬蒂為了戰(zhàn)斗和生活,以新聞為業(yè),擔任《美洲雜志》的主編,撰寫了許多文章,宣揚愛國主義思想,激勵同胞們起來爭取古巴獨立、自由;譴責種族主義,號召白人和黑人團結一致,共同戰(zhàn)斗;批駁“合并派”所謂古巴不能自立、應該同美國合并的賣國主張,申明“我們既不希望、也不需要把古巴并入美國的版圖”。他提出,我們必須堅持獨立,既不依附于西班牙,又不依附于美國。他還指責主張“自治”的人,號召發(fā)動一場“人民大眾的戰(zhàn)爭”,在古巴建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馬蒂還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民報》、委內瑞拉的《輿論報》、洪都拉斯的《共和國報》、墨西哥的《自由黨報》、烏拉圭的《公眾輿論報》等拉丁美洲國家的報刊撰稿,向拉丁美洲人民報道美國的真實情況,敘述美國人對財富的“追逐”、政治家與銀行家的結盟、勞資之間的矛盾等;同時揭露美國政府妄圖將拉丁美洲變?yōu)槠湔、經濟附庸的陰謀,指出美國政府提出“泛美主義”的險惡用心,警告拉丁美洲各國政府和人民別上美國的圈套,防止被美國侵吞。

      馬蒂在新聞報道和時事評論方面的成就,使他蜚聲拉丁美洲。他的思想和主張深受拉丁美洲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重視。薩爾瓦多科學、美術協(xié)會聘請他為通訊會員;布宜諾斯艾利斯新聞協(xié)會指派他為駐美國、加拿大的代表;烏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國政府任命他為駐紐約的領事。1891年,巴拉圭政府還委派他為代表,出席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貨幣會議”。馬蒂在外交活動中,為維護拉丁美洲國家和人民的權益作出了巨大貢獻,深受拉丁美洲國家和人民的贊賞。

      馬蒂在從事新聞宣傳和外交活動的同時,還扎扎實實地做了大量革命組織工作。他一到紐約就參加了古巴僑民愛國組織“古巴革命委員會”,在僑民中積極活動,聯絡同志。1882年7月,他派人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哥斯達黎加等地,與流亡在那兒的“十年戰(zhàn)爭”(1868—1878年)時期的領導人馬克西莫·戈麥斯、馬塞奧等聯系,商討爭取古巴獨立大業(yè)。1884年,他在紐約成立“古巴救濟協(xié)會”,擔任主席,動員僑胞,支持國內正在進行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1889年,他又在紐約成立“獨立者”俱樂部,著手團結僑居美國的古巴人,籌劃統(tǒng)一分散活動的愛國小團體。1890年1月,馬蒂協(xié)助僑居美國的古巴黑人成立愛國團體“同盟會”。古巴人口中有1/3以上是黑人。馬蒂十分重視這一組織,每天晚上給黑人同胞上課,宣講愛國主義,號召他們投身祖國的獨立運動。1891年11月26日和27日,馬蒂應佛羅里達州坦帕和卡約烏埃索地區(qū)煙草工人的邀請,在坦帕作了兩次重要演說。他指出,發(fā)動古巴獨立戰(zhàn)爭的“時機到了”;必須有個團結一致的、堅強的革命組織;必須正確對待黑人。他說黑人是“高尚的”,是“我們的兄弟”。他號召同胞們“跨上戰(zhàn)馬,為國而戰(zhàn),捐軀在棕櫚樹下”。僑胞們聽了馬蒂火一般的演說后,愛國熱情倍增,決心同他一道為古巴的獨立而戰(zhàn)。

      1892年4月10日,馬蒂在紐約主持召開古巴僑民各愛國團體代表大會,正式成立統(tǒng)一的組織“古巴革命黨”。黨綱第一條載明:“古巴革命黨的建立,是為了團結所有懷著善良愿望的人們的力量,以贏得古巴島的完全獨立,并促進和幫助波多黎各爭取獨立!贝髸恢峦七x馬蒂為“黨代表”,負責協(xié)調、指導工作。馬蒂創(chuàng)辦了黨的機關報《祖國》。

      “古巴革命黨”的成立是獨立戰(zhàn)爭準備工作的重要步驟。接著,馬蒂全力以赴,組織軍事力量,籌集資金,購置武器彈藥。他親自到多米尼加共和國會晤戈麥斯,請他出任解放軍總司令;并與在哥斯達黎加的馬塞奧聯系,讓他配合行動。他派人到牙買加、洪都拉斯等地的古巴僑民中活動,宣傳黨的主張,組織愛國力量,募集資金。同時,馬蒂吸取歷史上失敗的教訓,委派專人回國,與島上各愛國團體聯絡,貫徹黨的主張,組織發(fā)展軍事力量,以期屆時里應外合,確保勝利。

      1894年底,馬蒂租了兩只游艇、一艘輪船,裝上武器彈藥,準備渡;貒l(fā)動獨立戰(zhàn)爭。臨出發(fā)前,叛徒向美國當局告發(fā)了這一軍事行動。美國海軍于1895年1月12日扣留了船只和武器彈藥。馬蒂立即決定改變行動計劃,于28日給國內黨組織下達全國總起義的命令,時間定2月份后半個月的某天。31日,他乘船去多米尼加共和國,與戈麥斯會合;同時通知馬塞奧,要他直接率領愛國志士登陸古巴。

      1895年2月26日,馬蒂接到國內來電:“東部、西部,起義開始!彼犒溗褂3月25日共同簽署了著名的“蒙特克里斯蒂宣言”,申明這次戰(zhàn)爭是1868年爆發(fā)的獨立革命戰(zhàn)爭的繼續(xù);宣布決不傷害和平的西班牙人,尊重不與革命為敵的古巴人的財產權;號召全體古巴人不分種族、膚色,緊密團結,戰(zhàn)斗到底。4月1日,兩人登舟渡;貒;11日在奧連特省的普拉伊塔斯登陸,與起義部隊會合。馬蒂感慨萬分:“今天我才覺得自己象個人!5月18日,馬蒂隨軍在雙河口宿營。次日,解放軍與西班牙軍隊遭遇,在雙河口平川地帶交戰(zhàn)?偹玖罡犒溗挂粼诤筮,但他沒有聽從,跨馬沖向敵陣,不幸中彈身亡。戈麥斯及全體將士十分悲傷。他們決心遵循馬蒂的教導:“古巴人寧愿犧牲生命,也不愿放棄自由!”繼續(xù)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而戰(zhàn)斗。

    評價

      馬蒂不僅是位思想家、革命家,而且還是個卓越的詩人、文學家。他的詩、文是戰(zhàn)斗的武器,教育的篇章。他反對無病呻吟,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的“教育作用和美學效果”,主張“純樸”、“愛國主義”、“寫出對世界有益的詩歌”。他被公認為西班牙語世界最偉大的散文家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于拉丁美洲和西班牙文學中的“現代派”的先驅。他行文流暢,語言精練,想象豐富。他的詩、文現實感強,且富于哲理。他的著作收輯成了《馬蒂全集》,凡73卷。為人稱道的詩集有《伊斯馬埃利略》(1882年)、《自由詩》(1882年成書,1913年出版)、《短歌行》(1891年)等。他的詩歌簡潔、明快,多用比喻,寓思想于一簡單具體的形象之中。他在《悼念11月27日遇害的兄弟們》一詩中體現了這種形式與思想內容的完美結合:瞧吧,暴君,你的專橫引起了反抗的風暴。你的掙扎亦將徒勞。被你處死者的歌聲滔滔: 他們死于你的魔爪, 他們永生在榮耀的懷抱! 殺吧,暴君,你殺吧,血洗天空天更藍,大千世界更妖嬈!

      馬蒂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在他卷帙浩瀚的著作中包含著深邃的思想。他主張民族獨立,后來,馬蒂成為古巴民族的英雄和象征;主張建立一個自由的、有尊嚴的共和國,這個共和國應保障人的尊嚴;主張建立公正、平等的社會,通過各國行使自主權以實現世界平衡,這一思想對于世界政治、經濟、社會出現嚴重失衡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張人人平等,認為人不分種族,都是平等的,號召拉美各國人民加強團結,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

      馬蒂的思想寫入了古巴共產黨黨綱和古巴共和國憲法,成為古巴黨、國家和社會的指導思想,并對世界各國都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開會,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馬蒂。

    著作

    著有詩作《純樸的詩》(1882年)、《自由詩》等。

    名人推薦
    • 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世稱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史學家。青年時領導復社成員堅持反宦官權貴的斗爭。明亡后,他在江南招募...
    • 何心隱
      何心隱(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柱乾,號夫山,江西吉安永豐人,中國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心學”之泰州學派弟子。早年放棄科舉,致力社會改...
    • 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79歲),出生和逝世于德國柯尼斯堡,德國作家、哲學家,...
    • 凱文·凱利
      凱文·凱利(Kevin Kelly)被看作是“網絡文化”(Cyberculture)的發(fā)言人和觀察者,也有人稱之為“游俠”(maverick)。他是《連線》(Wired...
    • 羅欽順
      羅欽順(1465—1547),字允升,號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縣上模鄉(xiāng)上模村)人。著名哲學家,明代“氣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弘治六年(1493)進士...
    • 羅汝芳
      羅汝芳,學業(yè)者稱為近溪先生,明中后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 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明末清初 黃遵憲、 顧炎武、 王夫之等啟蒙思...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