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 - 生平簡介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誕生前約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臘。伊索童年期是一個啞巴,只能發(fā)出奇怪的聲音,用手勢表達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長的又矮又丑,鄰居都認為他是個瘋子。但是他的母親非常愛他,時常講故事給他聽;他的舅舅恨這個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強迫他在田里做最艱苦的工作。母親去世后,伊索跟著曾照料過他的老人,離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學到了許多有關(guān)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故事。他們在一起過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來,伊索被牧羊人賣了,從此以后伊索就變成一個奴隸。有一天,伊索夢見了幸運之神和氣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進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頭。醒來后,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可以說話了。大家都喜歡伊索說故事,也都敬佩他過人的聰明。伊索曾經(jīng)靠機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難;憑機智避免敵人的傷害,解除奴隸的桎梏。據(jù)說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沒有寫下他的寓言,他完全憑記憶口授。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據(jù)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古希臘寓言傳抄編訂的。其中大多以動物為主:有的用豺狼、獅子等比喻人間權(quán)貴,揭露其殘暴、肆的一面;有的則總結(jié)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教人處世原則。其形式簡潔精練,內(nèi)容雋永深奧含義于淺顯生動的語言中,頗耐人尋味。
伊索 - 創(chuàng)作之路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弗里吉亞人。據(jù)希羅多德記載,他原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后來被德爾菲人殺害。他死后德爾菲流行瘟疫,德爾菲人出錢賠償他的生命,這筆錢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孫子領(lǐng)去。傳說雅德蒙給他自由以后,他經(jīng)常出入?yún)蔚讈唶蹩寺逡了魉沟膶m廷。另外還傳說,庇士特拉妥統(tǒng)治期間,他曾到雅典訪問,對雅典人講了《請求派王的青蛙》這個寓言,勸阻他們不要用別人替換庇士特拉妥。13世紀發(fā)現(xiàn)的一部《伊索傳》的抄本中,他被描繪得丑陋不堪,從這部傳記產(chǎn)生了很多有關(guān)他的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這個名字已為希臘人所熟知,希臘寓言開始都歸在他的名下。得墨特里奧斯(公元前345—公元前283)編輯了希臘第一部寓言集(已佚)。1世紀和2世紀,費德魯斯和巴布里烏斯分別用拉丁文和希臘文寫成兩部詩體的伊索寓言,F(xiàn)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據(jù)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古希臘寓言傳抄本編訂的。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狼與小羊》《獅子與野驢》等)用豺狼、獅子等兇惡的動物比喻人間的權(quán)貴,揭露他們的專橫、殘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烏龜與兔》《牧人與野山羊》等,則總結(jié)了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都產(chǎn)生了明顯的影響。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金尼閣口述的譯本《況義》于1625年刊行,收寓言22則;1840年出版《意拾蒙引》,收寓言81則;此后又有不同的中譯本相繼世。伊索 - 人物影響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臘的一系列寓言,相傳由伊索創(chuàng)作,再由后人收集成書。也有人認為并無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托其名將一些民間故事結(jié)集成書!兑了髟⒀浴纺捴巳丝冢瑢W洲的寓言文學影響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詩》即以《伊索寓言》為主要素材!兑了髟⒀浴繁蛔u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現(xiàn)奠定了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基石。兩千多年來,《伊索寓言》在歐洲文學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過極其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一再成為后世寓言創(chuàng)作的藍本。如拉封丹的《龜兔賽跑》、克雷洛夫的《狐貍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題材,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而成。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fā)出機智的火花,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丑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隨著“西學東漸”,《伊索寓言》在明朝傳入中國。第一個來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利馬竇在中國生活期間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紹過伊索,對《伊索寓言》做過稱引。他之后的傳教士龐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紹、引用過《伊索寓言》。中國第一個《伊索寓言》譯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況義》。清代之后,出現(xiàn)了許多種《伊索寓言》譯本。
伊索 - 人物評價
伊索的寓言故事體現(xiàn)了古代文學中的民主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主義傾向!兑了髟⒀浴繁怀蔀槭澜缟蠐碛凶x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它是伊索集合了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而成的。它是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他的最好的故事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故事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diào)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貧寒,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zhì);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tǒng)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丑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余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伊索的一些寓言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伊索的寓言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guān)系,繼承并發(fā)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diào)。他的作品大多數(shù)取材于民間故事,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伊索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于兒童閱讀,也適合于成年人鑒賞。他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象,如:龜兔賽跑,狐貍與葡萄,狼和小羊等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在語言風格上,伊索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下層人民的日?谡Z和民間故事的結(jié)構(gòu)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yōu)美、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伊索的母親從很小的時候給他講的故事,以及他在森林中跟隨老人生活中,他所聽到的一切都帶著鮮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樣重現(xiàn)在眼前。有時他會被樹林中自己想象出來的精靈嚇得飛奔回家,魂不附體。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童年的幻想,都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
伊索 - 作品賞析
大力士神和車夫一個車夫正沿著一條鄉(xiāng)間的小路趕著一輛貨車,當時車輪深陷入一個車轍。鄉(xiāng)下車夫嚇呆了,愣在那里,看著貨車,不知如何是好,只是高聲喊大力士神來援助他。于是大力士神就出現(xiàn)了,對他說:“朋友,用你的膀推起車輪來吧,再抽打你的牛。在你自己不曾盡力自助之前,不要向我求救,否則,你祈靠求我將是徒然的!
狼與逃進神廟的小羊
一只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里。狼對小羊說,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說:“我寧愿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 這故事說明,對要死的人來說,應選擇有價值的死。
狐貍與樵夫
狐貍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貍?cè)ニ男∥堇锒阒R粫䞍,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貍的下落,他嘴里一邊大聲說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貍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并沒留意他的手勢。狐貍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么都沒說就走。樵夫責備狐貍,說自己救了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貍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嘴里說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