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爾·格律米奧ArthurGrumiaux(1921-1986)比利時小提琴家。1921年3月21日生于維萊佩爾萬。曾在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學習,畢業(yè)后去法國從埃奈斯庫進修。1940年獲比利時政府頒發(fā)的演奏榮譽獎,隨后赴各國旅行演出,名盛一時。1949年起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教授,1951年被聘為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判員。1952年在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演奏W·A·莫扎特《G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1953年在倫敦節(jié)日大廳演奏L.van貝多芬《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均獲成功。1986年10月16日逝世于布魯塞爾。格律米奧是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著濃烈的浪漫派風格,演奏音色純凈、典雅,表現(xiàn)出柔美中的靜謐。Philips曾經(jīng)出版他60張的作品全集。
阿圖爾·格律米奧 - 個人簡介
阿圖爾·格律米Grumiaux,Arthur 奧比利時小提琴家。1921年3月21日生于維萊佩爾萬(Villers-Perwin),幼年從外祖父學琴,9歲入沙勒羅瓦(Charleroi)音樂學院,12歲入布魯塞爾音樂學院。1939年獲維厄當和普呂姆獎。1940年成為比利時政府演奏榮譽獎的第一名獲獎者。畢業(yè)后去巴黎,從埃乃斯庫短期進修。1940年春首次舉行獨奏會。1945年與BBC交響樂團合作舉行在英國的首演,名噪一時。1949年繼杜布瓦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1951年與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合作巴赫的《雙小提琴協(xié)奏曲》。1952年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演奏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1953年在倫敦皇家節(jié)日大廳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獲得成功,由此成為世界著名演奏家。1986年10月16日逝世于布魯塞爾。他也經(jīng)常演奏現(xiàn)代作曲家的作品,很受聽眾歡迎。他錄制了不少唱片,最著名的有巴赫的6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帕萊塔、貝多芬的全套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與著名女鋼琴家C.哈斯基爾合作)等。
阿圖爾·格律米奧 - 個人生平
阿爾圖·格律米奧1921年3月21日生于比利時維萊佩爾萬(Villers-Perwin)。他的外祖父是當?shù)氐泥l(xiāng)村樂長,很喜愛音樂。格律米奧5歲就跟隨外祖父學琴。9歲時他進入沙勒羅瓦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2歲進入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師從伊薩伊的學生杜布瓦學琴,同時學習對位法與復調(diào)音樂,兩年后,他奪得學院一等獎。1939年,他獲得維厄唐獎和普自姆獎。1940年成為比利時政府新設立的演奏榮譽獎的第一個獲獎者。30年代末,他在布魯塞爾音樂學院畢業(yè)后,曾去巴黎,師從埃奈斯庫短期進修,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1940年春天,格律米奧首次公開露面,演奏了門德爾松的e小調(diào)協(xié)奏曲,由明希指揮、布魯塞爾交響樂團協(xié)奏。評論界驚嘆不已,稱為
1949年,格律米奧接替了他的老師杜布瓦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從此,他盡心教學,出外旅行演出越來越少,出國訪問的次數(shù)就更少了。有幸聽到他實況演出的人,一定還記得1952年2月16日他在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演奏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1953年4月9日在倫敦皇家節(jié)日大廳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精彩場面。幸好,從50年代起,Philips公司就開始為他錄制唱片,而且音響效果非常好。
在格律米奧早年的唱片中,1955年12月錄制于阿姆斯特丹的勒克的小提琴奏鳴曲相當有代表性。紀堯姆·勒克(1870-1894)是比利時才華罕見的作曲家,在巴黎師事弗朗克與丹第,因患傷寒而早逝,他的作品不多,但異常精美。梅紐因也曾錄過這首小提琴奏鳴曲,熱情沉醉,聽后覺得凄涼無比。格律米奧的表現(xiàn)理智得多,他的揉指快而幅度不大,發(fā)音清晰純凈。第一樂章清秀高潔、遺世獨立的精神得到相當透徹的再現(xiàn),熱情激動的情緒有所收斂;第二樂章安然靜謐,浮想聯(lián)翩;第三樂章激昂奮進,矯捷有力。勒克用第一樂章的樂思,巧妙地貫串全曲,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這是弗朗克的典型手法。格律米奧優(yōu)雅有力的風格就是在這樣高熱度的作品中也能夠保持冷靜,不被融化。
阿圖爾·格律米奧 - 作品簡介
《莫扎特-第二十四號小提琴奏鳴曲》
F大調(diào)第24號小提琴奏鳴曲
鋼琴:哈斯姬兒
小提琴:格律米奧
CD編號:CD4Philips442623-2(單聲)
專輯簡介:哈斯姬兒——羅馬尼亞女鋼琴家,7歲登臺,先在維也納跟羅伯特學習,后考入巴黎音樂學院,是科爾托的學生.1910年獲巴黎音樂學院鋼琴比賽第一名,從此開始巡回演出,40年代定居瑞士。哈斯姬兒在當學生期間,就被小提琴演奏家伊薩伊選中,合作演奏二重奏;畢業(yè)后,還經(jīng)常與埃乃斯庫、卡薩爾斯合作舉行演奏會。二次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她參加卡薩爾斯主持的第一屆普拉德音樂,結(jié)識格律米奧,開始合作二重奏,哈斯姬兒體弱多病,其演奏以追求細微的強弱音色變化而著稱,在法國曾被稱為"莫扎特再世",她是莫扎特最好的演奏家之一,可惜大部分錄音都是單聲。歷史錄音迷不可錯過的唱片,1958年經(jīng)典的錄音,企鵝歷史錄音三星評價版本。雖然是單聲道的錄音,哈斯姬兒和格律米奧的演繹同樣看到光彩照人的莫扎特。
阿圖爾·格律米奧 - 個人評價
阿圖爾·格律米奧的演奏,音色純凈、典雅,經(jīng)常是一種柔美中的靜謐,有一種清香高潔之美。阿圖爾·格律米奧留下的大量錄音中,第一位的是對莫扎特與舒伯特的演繹,第二位是對巴赫的演繹,然后才是貝多芬、布拉姆斯與其他作曲家。他有一把名為“梯坦”的斯特拉蒂瓦里琴,但在音樂會上通常使用一把1744年制造的“瓜納里”琴。阿圖爾·格律米奧是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著濃烈的浪漫派風格,演奏音色純凈、典雅,表現(xiàn)出柔美中的靜謐。Philips曾經(jīng)出版他60張的作品全集。
在同期錄制的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鳴曲》中,格律米奧舍棄了一般采用的夢幻一般的進入,把重點放在了揭示這夢幻的面紗下隱藏著的古典主義的真容。格律米奧喜歡把弓毛繃得相對松弛,依靠壓力較輕的運已來取得綿延無盡的運弓效果和純凈的音質(zhì)。這種手法在兩根高音弦上的效果尤佳。塔蒂尼《魔鬼的顫音》奏鳴曲和維塔利的《恰空》中,都有許多雙音段落,格律米奧的演奏干凈清晰,他獨特的運弓方法,使這些雙音聽起來格外激動人心。
阿圖爾·格律米奧 - 相關條目
艾薩克·斯特恩 |
弗里茨·克萊斯勒 |
弗特·格羅菲 |
查理·帕克 |
安東·德沃夏克 |
克勞迪奧·阿勞 |
喬治·博列特 |
喬治·比才 |
邁爾斯·戴維斯 |
平夏斯·祖克曼 |
邁克爾·拉賓 |
唐·庫普曼 |
賈科莫·普契尼 |
莫里斯·安德烈 |
吉東·克雷默 |
拉維·香卡 |
阿圖爾·格律米奧 - 參考資料
(1)http://info.datang.net/G/G0463.htm
(2)http://www.yuedu.org/thread-70094-1-1.html
(3)http://www.gushiba.com/Folder3/yinyue/2006918/4194.Html
(4)http://www.qgwz.com/web/clz/data/Artist/Grumiaux/Grumiau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