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意大利鋼琴家。1942年1月5日生于米蘭。9歲首次登臺演出。1959年畢業(yè)于米蘭音樂學院。1957年獲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二等獎,1960年獲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后從A.B.米凱蘭杰利深造。1974年在紀念A.勛伯格誕生100周年音樂會上演奏了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獲好評。他還以演奏C.C.普羅科菲耶夫、B.巴托克、P.布萊茲和L.諾諾的作品著名。他的演奏爽朗、有氣魄,邏輯性和整體性強,音色明亮,富有戲劇性。錄有大量唱片。
如果要評選當今國際樂壇10位最偉大的鋼琴家,毛里奇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一定榜上有名。波利尼1942年出生在米蘭。父親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師,也是一位音樂素養(yǎng)頗高的出色小提琴手;母親是一位業(yè)余歌唱家。
波利尼5歲起跟隨卡羅·羅納蒂學習鋼琴,9歲在米蘭舉行了第一場個人獨奏音樂會,被譽為音樂神童。進入米蘭音樂學院之后,拜著名教授卡羅·維德索為師。波利尼1957年,在米蘭舉辦的一場音樂會上演奏肖邦的練習曲,引起關注。翌年,15歲的波利尼參加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獲得了第二名,當年第一名空缺。1959年波利尼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1960年參加了第六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在參賽的89名選手中,波利尼年齡最小。面對高手云集的肖邦大賽,波利尼以其出類拔萃的演奏榮獲第一名。對此,比賽評委主席——鋼琴大師阿圖爾·魯賓斯坦無比感慨地說道:“如果論技術(shù),真不知我們在座的評委中有誰能彈得比他還好!
波利尼籍此聲名鵲起,世界各地的邀約紛至沓來,獲獎同一年,他開始在歐美各國巡演。巡演中結(jié)識了一些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如卡爾·伯姆、卡拉揚、科林·戴維斯等,在與意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的合作中,阿巴多對他的演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其受益匪淺。隨即波利尼決定要淡出舞臺、潛心苦練——退隱8年,多方求教,并拜在著名鋼琴大師米凱朗基利門下重新學習手指觸鍵等技法。
重返舞臺的波利尼,演奏技藝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演奏曲目大大拓寬。1968年在倫敦伊麗莎白音樂廳演奏肖邦《24首前奏曲》轟動英國,大有中國武俠重出江湖、掃平天下之勢!督(jīng)濟時報》評論家說:“這是我平生聽到的最偉大的演出。波利尼在隱退8年的刻苦訓練中,技巧已爐火純青。他的音樂不再是一面體現(xiàn)個性的鏡子,而是一把能擊中人心的利劍!辈ɡ釓拇塑Q身于國際頂尖鋼琴演奏家的行列之中。2006年參加第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是他首度來華。
波利尼演奏曲目廣泛而多樣,演奏風格清晰明快,具有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深厚的音樂涵養(yǎng)。從巴洛克、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直到近現(xiàn)代作品均有涉獵,演奏的貝多芬、肖邦、李斯特、普羅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貝爾格、曼佐尼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深受好評。波利尼天生一雙大手,微微張開就可以輕松地覆蓋鍵盤上的八度音程,有人戲稱“波利尼有11根手指”。
與很多當代鋼琴大師一樣,波利尼也是一位既彈琴又指揮的“雙料音樂家”,自1978年首次指揮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演出后,成功指揮過多場音樂會和歌劇的演出。波利尼還錄制了大量的唱片,最經(jīng)典的是肖邦《夜曲》全集,據(jù)說在波利尼之前,還沒有一位意大利鋼琴家演奏過肖邦《夜曲》全集。波利尼被譽為是演繹肖邦音樂的權(quán)威。不僅如此,波利尼也擅長演奏幅度、力度較強的作品,波利尼在演奏中總是在竭力追求音樂的最完美呈現(xiàn)。
成長歷程
波利尼十三歲時退出了學校的正規(guī)學習,轉(zhuǎn)而從師于一位私人老師。十八歲的時候,令他自己都驚訝萬分,波利尼在華沙肖邦鋼琴大賽中一舉奪魁。
華沙勝利后的十八個月,波利尼從現(xiàn)場音樂會隱退了。
在六十年代,全世界所有偉大的鋼琴家都來到米蘭獻藝。波利尼聆聽了他們的演奏,更有機會了解了他們。天不怕地不怕的 魯賓斯坦向他吐露了心聲,告訴了波利尼他上臺前到底有多緊張。 米開朗杰利,這位二十世紀脾氣最古怪的完美主義者成為了波利尼的老師。波利尼開始錄制唱片了,并成為了演奏布萊茲和 斯托克 豪森的第一高手。
七十年代,由于在向廣大民眾推廣音樂中取得的成就,波利尼被譽為了音樂共產(chǎn)主義的領軍人物。他曾多次和阿巴多合作,來到工廠中為廣大工人演出。
波利尼既演奏貝多芬,又演奏勛伯格。正因如此,他才會處心積慮的策劃了在卡內(nèi)基大廳兩年間的演出曲目,這些曲目的創(chuàng)作時間跨度竟有兩千年之久。正因如此,他才會一心推崇斯托克豪森的鋼琴曲第十號,這首曲子中踏腳與和弦的運用就像天空中架著的并行電線,密集成串的音符連起的 滑音就像炸開了似的。
為了是自己的雙手不至于受傷,波利尼必須戴上手套!安既R茲和斯托克豪森是二十世紀后半葉最杰出的大師!辈ɡ釄猿值馈K⒉粡母旧戏磳Α靶抡{(diào)性主義者”,例如約翰·亞當斯,只是他的作品不能與那兩位相提并論。
的確,波利尼打算為DG公司錄制這首鋼琴曲第十號,但是一旦提及當代的錄音工業(yè),他便愁眉不展。他的一些銷量并不大的唱片必須一直被保留在唱片目錄上,波利尼與唱片公司的合同是以此為條件的。但是他對于那些只以盈利為目的的唱片公司并不信任,他無法預料這些不斷合并,減產(chǎn)的唱片公司下一步將會怎樣。
杰出成就
其實波利尼最杰出的成就并不是對于新音樂宗教般虔誠的探索,而是在于對挖掘古典曲目新的意義的不倦追求。他錄制的貝多芬的 《迪亞貝利變奏曲》就是一個明證。其中所體現(xiàn)的生動清晰的整體建筑感是十分罕見的。
這種方法典型的反映了波利尼的鋼琴演奏之道。他錄制的肖邦敘事曲初聽之下可能顯得將原來作品中的詩意打了折扣,但實際上波利尼對每首曲子都精雕細琢,而整體上又具有強烈的戲劇性!皼]有任何其他的作曲家達到了 肖邦達到的音響世界。”波利尼強烈地反對那些試圖在1830年生產(chǎn)的普雷葉爾牌 鋼琴上 演奏肖邦的所謂 純粹主義者。
“要是以為作曲家的作品都只是為他所處的時代的樂器而作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只要想一下貝多芬的情形就可以理解這一點了。他的想象完全超越了當時的鋼琴和管弦樂隊的表現(xiàn)力。貝多芬如此,肖邦同樣如此。他的曲子是為了比當時的鋼琴更加出色的鋼琴而作的,甚至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鋼琴!本弯撉龠@件樂器本身而言,波利尼以為它的發(fā)展遠未達到盡頭,“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鋼琴將會繼續(xù)發(fā)展完善!辈ɡ崛缡钦f道。
唱片選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鋼琴協(xié)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阿巴多)
DG 439 770-2 貝多芬:五首鋼琴協(xié)奏曲(柏林愛樂樂團/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愛樂樂團/克雷茨基)DG 413 794-2 肖邦:練習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調(diào)奏鳴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鋼琴協(xié)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23 249-2 勛伯格:鋼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調(diào)幻想曲
來華演出歷史
主題:波利尼鋼琴獨奏音樂會
地點:保利劇院
時間:2006年10月4日
曲目:
勛伯格:
3首鋼琴練習曲,作品11號
6首鋼琴小品,作品19號
貝多芬: F小調(diào)第23(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
李斯特: 小品集,B小調(diào)奏鳴曲
主題:波利尼鋼琴獨奏音樂會
地點:國家大劇院
時間:2009年4月24日
曲目:
1. 升C小調(diào)前奏曲,作品45號
2. F大調(diào)敘事曲,作品38號
3. 降b小調(diào)第二鋼琴奏鳴曲,作品38號
4. b小調(diào)第一諧謔曲,作品20號
5. 四首瑪祖卡,作品33號
6. 搖籃曲,作品57號
7. 降A大調(diào)“英雄”波蘭舞曲,作品53號
肖邦誕辰200周年波利尼鋼琴獨奏音樂會
地點:國家大劇院
時間:2010年10月3號
曲目:肖邦:24首前奏曲,作品28號
德彪西:練習曲第二卷
布列茲:奏鳴曲第二號
冰冷的技巧大師
波利尼生于一個極富藝術(shù)氣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著名意大利理性主義 (rational) 建筑學家基諾·波里尼 (GinoPollini) ,舅舅弗斯托·梅洛蒂 (FaustoMelotti) 則是聲名顯赫的雕塑大家。父親的小提琴拉得很好,母親既會彈鋼琴又愛唱歌,舅舅在將雕塑作為自己的專業(yè)前,也曾做過職業(yè)鋼琴家。波利尼家的屋子是當?shù)貥O為著名的藝術(shù)家、音樂家及作家聚集地。
1960 年, 18 歲的波利尼因獲得華沙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而名聲大噪,當時的評委會主席魯賓斯坦認為,他的演奏比任何一位評委都要高超。接下去的幾年,少年成名的波利尼遭遇了職業(yè)生涯中的“噩夢”。他因經(jīng)常取消演出、長期緊張以及過分焦躁的演繹遭人詬病,他 1963 年在倫敦的首演被《泰晤士報》評價為“像是要去趕 9 點的火車”。
在某些人看來,波利尼與他的老師米開朗吉列一樣,是“冰冷的技巧大師”:他的演繹精準,技巧上毫無缺陷,如同擁有“十一個手指”,但缺乏主觀情感的投入。波利尼的性格有時很冷,他平時的嗜好是下國際象棋和讀哲學書,那些認為他過分理性的樂評人寫道:“誰能相信一個把音符當國際象棋那樣算計的鋼琴家呢?”可是同時,波利尼又有著充沛的能量。他熱愛飆車,有一次因車禍摔斷后背,嚴重到不得不靠每小時注射嗎啡和可卡因維持生命。
也許,波利尼對音樂的詮釋的確仰賴于細致的案頭研究。在回答大多數(shù)問題時,他的頭一句話都是“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寫一本書”。他崇尚理性節(jié)制的音樂,即便是對肖邦,他也始終排斥那些歇斯底里或者過分神經(jīng)質(zhì)的彈法。他認為, 19 世紀的演奏家信奉極端自由,但到了 20 世紀,對樂譜和作曲家忠誠的觀念被慢慢建立起來,這種觀念不該被放棄。想想托斯卡尼尼及魯賓斯坦對肖邦所做的一切。他說:“肖邦是個對自己很嚴厲的人,始終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完美,同時又對音樂保持著巨大的熱情,所以克制和自我斗爭才是闡釋肖邦音樂的第一步,我從不認為過多u2018自由節(jié)奏’ (rubato) 就是個性化的彰顯!币魳窌,波利尼的演奏充滿激情,卻不乏知性的控制。
波利尼的挑剔同時體現(xiàn)在樂器上。每年演奏 40 場音樂會的他,必然“隨身攜帶”其鋼琴及御用調(diào)音師。波利尼多次表示,其天價出場費的一半是付給那位調(diào)音師的。當被問起音樂會的意義時,波利尼表示,雖然自己并不在乎觀眾的反應,畢竟大多數(shù)觀眾不可能與他同時產(chǎn)生心靈感應,但音樂會歸根到底是一種與觀眾的溝通。對他自己而言,音樂能輕松在腦中呈現(xiàn),用雙手彈奏出來,可是費力許多。在常規(guī)曲目結(jié)束后,他又演奏了 4 首安可曲,每回都未等觀眾的歡呼聲停住,波利尼就回到座位上,琴聲再度響起,他臉上洋溢的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表明他絕不僅僅是想要取悅觀眾。波利尼在一次采訪中透露他熱愛安可的原因,“畢竟,我還有這個魔力,甚至令自己感到驚訝”。
肖邦也是當時的前衛(wèi)音樂家波利尼是鋼琴家中少有的現(xiàn)代派音樂“擁躉”,他彈奏布列茲、施托克豪森、貝里奧,甚至路易吉·諾諾、賈科莫·曼佐尼等人的作品。波利尼常將貝多芬的《降 B 大調(diào)奏鳴曲》、《迪亞貝里變奏曲》與巴托克的《在戶外》或施托克豪森的《 Klavierst ü ck X 》、勛伯格的《鋼琴小品》或韋伯恩的《變奏曲》作為搭配。
在發(fā)布會上,波利尼表示,這么做是在盡微薄之力。他反復呼吁應該打破對新音樂的偏見。他認為,當代音樂與之前的音樂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關鍵是要讓觀眾們熟悉起來。“布列茲音樂的美感使我陶醉,為什么要拒絕美?”他不認為現(xiàn)代音樂因復雜而與真情流露相悖,“許多中世紀音樂也很復雜,巴赫的復調(diào)音樂必須嚴格遵循某種規(guī)律,但這并未影響其流傳”。波利尼認為,演奏現(xiàn)代音樂是年輕一代音樂家的職責,“不要忽視我們音樂寶藏中的這部分財富, 20 世紀的音樂語言至今未被公眾熟知,真是一大憾事。人們都認為我是u2018肖邦專家’,要知道,肖邦的音樂在當時也是十分前衛(wèi)的。我始終認為,未來音樂的發(fā)展軌跡上,鋼琴也應該占有一席之地!
波利尼還與作曲家諾諾等人結(jié)為至交,他時常與諾諾和阿巴多談論德國詩人荷爾德林。他那與眾不同的詩作為人類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也許是受到共產(chǎn)黨員諾諾的影響,波利尼也十分痛恨意大利的政治狀況。諾諾和朋友們也經(jīng)常討論現(xiàn)代音樂中靜止的重要性,他說:“人們害怕沉默,他們沒有意識到沉默也有意味。”諾諾應波利尼之邀創(chuàng)作了許多鋼琴作品。從智性、歷史、文化等多種維度對音樂的可能性進行探索,是波利尼高出其他許多鋼琴家的地方。
相關資訊
2016年03月08日消息,74歲高齡的意大利鋼琴演奏大師波利尼將于4月3日亮相國家大劇院2016國際鋼琴系列,這不僅將是波利尼大師第四度登臺國家大劇院,此次北京之行也是大師本年度亞洲巡演在中國的唯一一站。在本場音樂會上,波利尼將為北京觀眾演繹浪漫主義時期兩位作曲大師舒曼和肖邦的鋼琴獨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