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整,鄧州穰城(今河南鄧州市)人,祖上幾輩生活在關(guān)中地區(qū)。金末時(shí)投奔南宋,隸屬名將孟珙麾下,寶祐二年
-
安邑坊女,唐朝時(shí)期巴陵(今湖南岳陽)一帶的女子,生卒年月及事跡皆不詳。
-
楊貴妃(719-756),即楊玉環(huán),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jì))。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
-
程修己,字景立。唐朝畫家,冀州人。曾祖仁福,左金吾衛(wèi)將軍。祖鳳,婺州文學(xué)。父儀,蘇州醫(yī)博士。程修己曾
-
楊玄珪,是唐玄宗時(shí)期著名的梨園樂師,精研西域各國音聲,堪稱一代胡樂大師,與舞姬樂奴(李念飾)偷偷相愛
-
劉審禮(?—681),唐代將領(lǐng),徐州彭城(今江蘇銅山縣)人,睿宗肅明皇后的祖父即名將劉德威之子。貞觀年間
-
何弘敬,何進(jìn)滔之子,生于永貞元年(805年),卒于咸通六年(865年),唐代靈州(今寧夏永寧縣西南)人。十
-
崔玄暐(639年-706年),原名畢(一作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崔玄暐出身于博陵崔氏,
-
狄光遠(yuǎn),中國歷史人物、唐朝(周)重臣狄仁杰之子,《唐書》記載:“光遠(yuǎn),州司馬!痹谥袊耙晞 渡裉降
-
昭成順圣皇后竇氏(7世紀(jì)?-693年),唐睿宗李旦的德妃,唐玄宗李隆基生母。將作大匠竇抗曾孫女。祖父大理
-
魏謨,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屬河北)人鄭公徵五世孫,登進(jìn)士第。
-
常何(586年-653年6月16日),字大來,汴州浚儀(今河南省開封市)人,祖籍河內(nèi)郡溫縣。唐朝初年的將領(lǐng)和地
-
柴令武(?-653),柴紹與平陽公主之子。其妻為巴陵公主(顯慶中追贈(zèng)為北景公主)。連續(xù)擔(dān)任過太仆少卿、衛(wèi)
-
李師道(?-819年),唐朝地方割據(jù)者。唐朝人。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李納子。元和元年(806年),繼兄李師古為帥擁有十
-
張昌宗,武則天寵臣。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行六。美姿容,人稱六郎美如蓮花。神功元年,以太平公主薦
-
敬暉,字仲曄,中唐人,絳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與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乘武則天重病,發(fā)動(dòng)神龍政變,迎
-
王仲舒,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學(xué)家。少好學(xué),工詩文。歷任蘇州刺史、洪州刺史、中書舍人等。元和年間(806—
-
李希烈,唐燕州遼西人。唐德宗時(shí)為淮西節(jié)度使,為原淮西節(jié)度使李忠臣的族侄,李忠臣因貪財(cái)好色,被其逐出淮
-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小名冬瓜。邢臺(tái)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說南陽(今河南鄧縣)人,唐代詩人,以宮
-
常建,男,唐代詩人。字號(hào)不詳。 《唐才子傳》說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煉自然,藝
-
王翰(《舊唐書》作王瀚),字子羽,唐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定王
-
張籍張籍(約767~約830)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蘇州(今屬江蘇),遷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
-
韋應(yīng)物(737-約792),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田園派詩人。玄宗時(shí),曾在宮廷中任「三衛(wèi)郎」,后應(yīng)舉成進(jìn)士,
-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hào)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
-
溫庭筠 (約812—870),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
-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
-
駱賓王,(約640~684)婺州義烏 (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xué)家,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
-
據(jù)《唐詩三百首新注》記載,馬戴,子虞臣,《唐才子傳》作華州(今陜西華縣)人,武宗會(huì)昌進(jìn)士,在太原幕府中
-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tái))人,少年時(shí)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
-
李益(746-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陜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jìn)士,初任鄭
-
賈島(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閬先),范陽(今北京大興)人,中國唐朝詩人。曾經(jīng)做過和尚,法號(hào)無本
-
唐詩人。字達(dá)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少貧寒,潦倒 失意。后客游河西,為哥舒翰書記。歷任淮南、西川節(jié)
-
顧況(約725年—約814年),字逋翁,號(hào)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hào)悲翁,蘇州海鹽恒山人(今在浙江海
-
杜審言(約公元645年708年),字必簡,祖籍襄陽(楊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
-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shí)師事蕭穎士。
-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自號(hào)三教布衣。祖籍嶺南或鄱陽。詩人早年舉進(jìn)士不第,遂恣游名山。有
-
一行(683年~727年)中國唐代天文學(xué)家,佛學(xué)家。原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祖父張公謹(jǐn)是唐代開國
-
徐惠,唐(727650)字不詳,湖州長城(今長興)后漾忻湖村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工于詩,《全
-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ね瑁婪Q韓昌黎。晚年任吏部
-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hào)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
-
一行(683年~727年)中國唐代天文學(xué)家,佛學(xué)家。原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祖父張公謹(jǐn)是唐代開國
-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
-
張九齡(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詩人、名
-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一字維摩,號(hào)石窗,晚年更號(hào)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越州永興
-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hào)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時(shí)
-
杜秋娘,潤州人,今江蘇鎮(zhèn)江,雖出身微賤,卻獨(dú)稟天地之靈秀,出落得美慧無雙,而且能歌善舞,甚至還會(huì)寫詩
-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
-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 營州 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 唐朝名將,左羽林大將軍 李楷洛
-
中國唐代文學(xué)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青少年時(shí)輕財(cái)好施,慷慨任
-
文成公主(約623年—680年),吐蕃名甲木薩漢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來自今日的尼
-
房玄齡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謀臣,大唐“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書香世家”的純正
-
宇文融,唐玄宗開元時(shí)同平章事。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貞觀時(shí)期任過尚書右丞,其父后來任過萊州長史
-
元結(jié) (719~772) 中國唐代文學(xué)家。字次山,號(hào)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yīng)舉落第后,歸隱商余
-
元。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父元寬
-
唐高祖,唐代開國的君主,姓李,名淵,字叔德,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秦安縣北)人。世代顯貴,受北周唐國公爵
-
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jì)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jì)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
-
宋之問(約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省靈寶
-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貧困,曾游兩湖、廣西,無所遇合,屢試不第。
-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jì)縣)人。天寶末舉進(jìn)士
-
盧照鄰(約636~695后)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hào)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與王勃、楊炯、駱賓王并稱
-
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
-
劉知幾,唐代史學(xué)家。永隆年間(680年)以弱冠舉進(jìn)士,歷任著作佐郎、中書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國
-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荊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貧,刻苦讀書。天寶三年(744)進(jìn)士,始任右內(nèi)率府
-
儲(chǔ)光羲(約706—763年),山東兗州人。唐代詩人。其詩以描寫田園山水著稱。為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
-
王昌齡:(約690— 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yù)為“七絕圣手”。
-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男,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于龍以詩文齊名
-
王之渙 簡介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shí)期的詩人,或作王之奐,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
-
孟浩然,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唐代河?xùn)|郡(今山西運(yùn)城永濟(jì))人,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
-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1—約858年),字義山,號(hào)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河內(nèi)懷州(今河南沁陽),
-
劉禹錫(772~842)字夢(mèng)得,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代中期詩人、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hào)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極元年正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