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徐錫麟

    徐錫麟

    徐錫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蓀,號光漢子,浙江紹興山陰東浦鎮(zhèn)人。1901年任紹興府學堂教師,后升副監(jiān)督。1903年應(yīng)鄉(xiāng)試,名列副榜。同年以參觀大阪博覽會名義赴日本,于東京結(jié)識陶成章、龔寶銓,積極參加營救因反清入獄的章炳麟的活動;貒笙仍诮B興創(chuàng)設(shè)書局,傳播新譯書報,宣傳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復會。1905年在紹興創(chuàng)立體育會,后又創(chuàng)立大通學堂,規(guī)定入校學生均為光復會會員,參加兵操訓練。同年冬赴日本學軍,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歸國,赴安徽任武備學堂副總辦、安徽巡警學堂會辦。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率領(lǐng)學生軍起義,攻占軍械所,激戰(zhàn)4小時,失敗被捕,次日慷慨就義。


    詞條概要

    徐錫麟,清末革命家。創(chuàng)設(shè)書局,傳播新譯書報,宣傳反清革命。1905年創(chuàng)立體育會,之后創(chuàng)立大通學堂。1906年任副總辦、警察處會辦。1907年刺殺恩銘,率領(lǐng)學生軍起義,失敗被捕。

    人物生平

    思想轉(zhuǎn)變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12月17日,出生在浙江紹興東浦的一個名門望族。其父徐鳳鳴秀才出身,當過縣吏,家有田地百余畝,在紹興城里開有“天生綢莊”和“泰生油!眱杉疑啼,是當?shù)仡H有聲望的士紳。

    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徐錫麟出任紹興府學校算學講師,得到知府重用,后升為副監(jiān)督。

    光緒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參觀大阪博覽會,會中竟有中國古鐘在展,徐錫麟憤感列強欺中國太甚。不久結(jié)識陶成章、鈕永建等,在他們影響下,徐錫麟思想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逐漸放棄對清政府的希望,棄改良而從革命。當時,“《蘇報》案”事起,日本留學生群起反對,徐錫麟也慷慨解囊,積極參與營救章炳麟。

    徐錫麟

    建設(shè)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9月23日,由徐錫麟、陶成章等光復會成員創(chuàng)辦的紹興大通學堂開學。光復會成立后,主張以暗殺、暴動為手段進行革命。為了培訓其成員,陶成章、龔寶銓、徐錫麟等在浙江紹興城內(nèi)擇地辦學,推徐錫麟為監(jiān)督,黃怡為校長。招收來自金華、處州、紹興各府的會黨成員,對他們進行短期的革命教育和軍事訓練,以培訓革命骨干。并擬定規(guī)約:“凡本學堂卒業(yè)者,即受本學校辦事人之節(jié)制;本學校學生,咸為光復會會友”。

    大通學堂只設(shè)體操專修科,分特別、普通兩班。特別班是會黨志士;普通班一部分是會黨成員,一部分是進步青年,兩班所授課程主要是兵式體操和器械體操。此外,也酌情兼授國語、英語、日語、教育學、倫理、算術(shù)、地理、生物、圖畫等課程。學生畢業(yè)后,由清廷發(fā)給文憑,而在文憑的背面,學校則記上革命組織的暗號。學校大廳懸一聯(lián)云:“十年教訓,君于成軍,溯數(shù)千年祖雨宗風,再造英雄于越地”;下聯(lián)云:“九世復仇,春秋之義,愿爾多士修鱗養(yǎng)爪,毋忘寇盜滿中原”。

    入光復會

    光緒三十年(1904)冬,徐錫麟因事過上海,得遇蔡元培、陶成章,首批加入光復會,后成為光復會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亟B興后,徐錫麟創(chuàng)辦了大通學堂,羅致少年英俊,教以軍法紀律,為革命培養(yǎng)人才。他還積極結(jié)交各地會黨,甚至延請他們?yōu)閷W校教練。不久,徐錫麟借北上聯(lián)絡(luò)大盜馮麟閣之機,出山海關(guān),過吉林、奉天,走西北邊疆,查看了山川形勢,并親見日、俄在中國疆土上張狂角逐,憤憤不平,欲揮刀沙場“為國死”。

    謀革命不易,為了達到反滿目的,徐錫麟等人逐漸產(chǎn)生了“以術(shù)傾清廷”的思想,他們打算以捐官之法,使光復會的成員學習軍事,乘機打入清廷內(nèi)部,以掌握軍權(quán)。于是他向清廷捐了一道員頭銜,指分安徽候補。

    謀刺恩銘

    光緒三十一年(1905)冬,受紹興徐克丞資助和徐錫麟表叔、湖南巡撫俞廉三推薦,徐錫麟與馬宗漢、陳伯平各捐得官職,并被獲準前往日本學習陸軍。但到日本后,由于清廷駐日公使的阻撓,學習陸軍的計劃被破壞,無奈回國。

    歸國后, 徐錫麟等人又打算進一步打入官府,“藉權(quán)傾虜廷”。通過發(fā)動利用各方關(guān)系,徐錫麟謀得籌辦安慶陸軍小學之事。后因表叔俞廉三的推薦和徐錫麟本人的精明干練,終于得到安徽巡撫恩銘重用,1906年冬季他到了安慶,向撫院落報到,恩銘接見后,派他為安徽巡警尹。他小心逢迎,拜恩銘為師,恩銘引為親信,又派他兼任巡警學堂會辦。徐錫麟食清廷之祿,卻時刻不改革命之志。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徐錫麟與秋瑾約定在皖、浙同時舉行反清武裝起義。起義原定7月19日舉行,因一會黨人員在上海被捕,招供出革命黨人的一些別名暗號,兩江總督端方電令恩銘拿辦。恩銘召徐錫麟計議,徐錫麟見自己別號在列,知事機迫人,遂決定于7月8日巡警學堂舉行畢業(yè)典禮時舉義。誰知恩銘這天有事,要求將畢業(yè)典禮提前兩天,無奈起義只得于6日舉行。外援不至,準備未周,起義堪憂。

    1907年7月6日,光復會成員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jiān)督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率領(lǐng)學生軍起義,攻占軍械所,激戰(zhàn)4小時,失敗被捕,慷慨就義。審訊時揮筆直書:“蓄志排滿已十余年矣,今日始達目的。本擬殺恩銘后,再殺端方、鐵良、良弼,為漢人復仇。”

    1907年7月7日,徐錫麟被清廷殺于安慶撫院門前,心肝被挖,用于炒菜,時年35歲。

    人物成就

    創(chuàng)辦“熱誠學堂”

    1903年,徐錫麟從日本回到紹興后,認識到革命應(yīng)該從創(chuàng)辦學堂、培育人才入手,隨即在家鄉(xiāng)東浦創(chuàng)辦了一所新式學堂,并為學堂寫了一副對聯(lián):有熱心者可與共學,具誠意者得入斯堂。取上下聯(lián)各一字,命名為“熱誠學堂”。除文化課外,專門增設(shè)兵式體操課,進行軍事訓練。他在授課時,經(jīng)常介紹時事政治,宣傳革命,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后來熱誠學堂一度成為紹興光復會的活動基地。

    聯(lián)絡(luò)各地黨會

    1904年,徐錫麟接受蔡元培的邀請加入了光復會。當時浙江各地的會黨十分活躍,在反清統(tǒng)治和“仇洋滅教”的斗爭中顯示了巨大力量。但這些會黨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如何把分散的會黨組織、聯(lián)絡(luò)起來,引導到光復會組織中來,實現(xiàn)民主革命的大聯(lián)合,這是擺在光復會面前的重要課題。徐錫麟親自帶領(lǐng)幾名學生到各地會晤會黨首領(lǐng)。歷時兩月,徒步尋訪了嵊縣、諸暨、東陽、金華、縉云等各地會黨,結(jié)識了竺紹康、王金發(fā)等會黨首領(lǐng),聯(lián)絡(luò)進步人士,發(fā)展會員,擴大了組織,使光復會成為浙江反清革命的領(lǐng)導核心。

    創(chuàng)辦“大通學堂”

    1904年底,徐錫麟在與各地會黨聯(lián)絡(luò)中發(fā)現(xiàn),雖然會黨眾多,也有一定勢力,但明顯素質(zhì)偏低,要想聯(lián)合各派并發(fā)揮作用,必須加以培訓和教導。因此,萌生了創(chuàng)辦一所“武備學校”以培訓會黨骨干的想法。1905年,徐錫麟說服富商許仲卿出資,創(chuàng)辦大通學堂,并邀請秋瑾來主持。紹興文史專家林文彪認為,大通學堂的創(chuàng)立,是辛亥革命史甚至是整個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十分耀眼的閃光點,它的歷史貢獻可以與后來的黃浦軍校相媲美。而在徐錫麟等人的努力下,大通學堂成了當時的革命指揮中樞,徐錫麟也成了光復會的實際領(lǐng)袖之一。

    浙皖起義

    1907年,光復會員徐錫麟.秋瑾領(lǐng)導了震驚中外的浙皖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影響是巨大的,原因是它一方面刺殺的是清廷封疆大吏,位及巡撫的恩銘。一方面是它發(fā)動的地點在安慶,紹興,這些地區(qū)都是清王朝的重地。這次起義沉重的打擊了清朝統(tǒng)治,加速了立憲的進程,激勵革命黨人的斗志,探索起義的新途徑。

    人物詩作

    徐錫麟1905年“曾出山海關(guān)至奉天、吉林,再經(jīng)西北諸省邊疆而歸。”這首詩是1906年春這次壯游時所作。作品在藝術(shù)上繼承了唐代邊塞詩的風格,具有豪邁雄渾的特色。全詩如下:

    出 塞

    清·徐錫麟

    軍歌應(yīng)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guān)。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家庭成員

    徐錫麟

    配偶:王振漢

    獨子:徐學文

    兒媳:馮梅珍

    徐曼麗(德國人)

    孫子:徐乃達(徐曼麗生)

    長孫女:徐乃英(馮梅貞生)

    孫女:徐乃錦(中德混血,徐曼麗生)

    孫女婿:蔣孝文(中俄混血)

    曾孫女:蔣友梅(徐乃錦,蔣孝文之女)

    人物評價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勝利后,親來杭州致祭,說:“光復會有徐錫麟之殺恩銘,其功表見于天下”,并親寫一副挽聯(lián)哀悼:“丹心一點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柳亞子:慷慨告天下,滅虜志無渝。長嘯赴東市,剖心奚足辭!

    紹興文史專家林文彪:“按照這樣的家庭出身與資質(zhì),徐錫麟如果沒有參加革命,完全可以是一個錦衣玉食、前途光明的人。但他卻為了民族大義放棄了家庭,成為了一個義無返顧的舊民主主義激進革命家。”

    章太炎指出:“光復會比同于同盟會,其名則隱,然安慶一擊,震動全局,立懦夫之志,而啟義軍之心,則徐錫麟為之也!

    人物軼事

    問題少年的革命路

    徐錫麟出生在紹興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父親徐鳳鳴秀才出身,當過縣吏,家有田地百余畝,又在紹興城內(nèi)開設(shè)“天生綢莊”、“泰生油燭棧”,資本甚厚。但其從小就是桀驁不馴,自幼“器物過手,輒破壞之”,十二歲那年,為了“學武功”,跑到深山大嶺中的寺廟去當小和尚,其后徐鳳鳴為了避禍甚至和其斷絕父子關(guān)系。

    “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幾乎就是個問題少年”。徐錫麟之孫徐乃達這樣定義其祖父。

    徐乃達認為1903年的日本之行對徐錫麟走上革命之路影響極大,在日本,徐錫麟認識了很多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也了解了中國以外的世界,同時積極參加營救因反清入獄的革命志士章炳麟。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東京博物館看到了一座中國古代大鐘在那里展示,他想中國的文物怎么被日本人掠奪過去,加上之前的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等等,讓他覺得必須徹底革命。

    與秋瑾無兒女情

    徐錫麟,秋瑾都是浙江紹興人,他們先后加入光復會,共赴日本求學,共同創(chuàng)辦大通學堂,共同謀劃浙皖起義,最后徐壯烈犧牲,秋從容就義。

    而由邱禮濤執(zhí)導,黃奕、杜宇航、黃秋生、鄭嘉穎等人主演的《競雄女俠·秋瑾》也引起了廣泛爭議,黃奕飾演的秋瑾和杜宇航飾演的徐錫麟兩人關(guān)系親密。

    針對秋瑾徐錫麟為表兄妹和情侶的說法,徐乃達經(jīng)過考證均不成立,在徐家家譜中沒有發(fā)現(xiàn)和秋瑾的關(guān)系,秋瑾是拿著光復會會長蔡元培的介紹信第一次見到徐錫麟,如果是表兄妹就不需要介紹信。

    “秋瑾巾幗不讓須眉”,徐乃達認為這并不符合當時男性的審美傾向,何況徐錫麟當時已婚,夫妻非常恩愛,其妻子王振漢與秋瑾情同姐妹。

    徐乃達認為秋瑾徐錫麟年紀相仿,志同道合,但并無兒女私情。

    為正義刺恩銘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撫恩銘及文武官吏陸續(xù)齊集巡警學堂,參加畢業(yè)典禮。典禮開始,徐錫麟當時呈上畢業(yè)名冊,口頭報告了畢業(yè)官兵人數(shù),隨后說:“報告,今天有革命黨人起事!”恩銘拍案高聲說:“在哪里?什么人?”徐即應(yīng)聲說:“在這里,就是我!痹捯魶]落,就朝恩銘連射數(shù)槍。大家奪門逃命。恩銘在被抬出去時喊叫道:“快把亂黨就地正法!庇谑欠_馮煦命令大家一齊集中到撫院。他們集中在大堂后東邊大廳里,忽聞上房內(nèi)哭聲震天,又見同仁醫(yī)院院長、美國人戴世璜與拎著包的一行人匆匆走出,大家圍上去打聽消息,戴說”不中用了,身中六七槍,尤以右耳及腰部兩顆子彈無法治理!耙粫䞍海寺曈珠_始雜亂,幾名士兵將徐錫麟反綁著押來了。他見藩臺說:“大帥安否?”馮煦將腳一跺,說:“畜生,大帥待你何等恩厚,現(xiàn)被你槍殺,還敢問安否?”徐錫麟笑道:“問大帥安問正是私誼也!苯又f:“槍殺恩銘,此乃正義也!边@時忽然傳說“太太下來了!毙Q要將徐先剜心,后斬首。

    公堂之上,面對審判,徐錫麟義正詞嚴,怒斥清廷專政誤國。清官質(zhì)問徐錫麟:恩銘待你不薄,為何刺殺。徐錫麟?yún)栄缘溃骸岸鲹岽,私惠也;我殺恩撫,天下之公也!鼻骞儆謫枺喝瓿R姸縻,為何不于署中殺之。徐錫麟言:“署中,私室也;學堂,公地也。大丈夫作事,須令眾目昭彰,豈可鬼鬼祟祟!彼熳詫懝┰~,愿一人承擔責任,不牽連學生。

    1907年7月7日,徐錫麟英勇就義。時年35歲。

    后世紀念

    人物故居

    徐錫麟故居位于紹興東浦鎮(zhèn)孫家婁,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進,占地1133平方米,徐錫麟青少年時代在這里生活、讀書。

    徐錫麟故居現(xiàn)辟作徐錫麟生平事跡陳列室對外開放。

    徐錫麟現(xiàn)葬在浙江辛亥革命紀念館。

    徐錫麟墓

    在杭州西湖區(qū)風篁嶺下南天竺,龍井路旁。原演福寺舊址。(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徐錫麟犧牲后,遺體安葬安慶城北馬山。民國元年(1912年)1月21日,徐錫麟、馬宗漢、陳伯平三烈士靈柩運經(jīng)上海,在永錫堂召開追悼大會,同時追悼的還有陶成章。次日烈士靈柩運至杭州,葬于孤山東南麓。1964年,徐錫麟墓及附近葬左右的陳伯平、馬宗漢墓被分藏三壇,遷雞籠山。墓碑同時隨遷,墓表藏勞動路孔廟。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墓遭破壞,碑石無存。1981年9月,遺骨由雞籠山再遷風篁嶺南天竺原演福寺舊址。三烈士遺骨重換骨壇,壇內(nèi)各置硯石一方,上刻姓名和“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雞籠山遷南天竺”字樣。新墓為三座圓形墓,徐錫麟墓居中,高100厘米,直徑400厘米。左為馬宗漢墓,右為陳伯平墓,皆是80厘米,直徑250厘米。均用大塊青石砌成,上植草皮。

    錫麟街

    錫麟街是為了紀念為推翻清廷在安慶犧牲的烈士徐錫麟而命名的。1906年春,徐錫麟以候補道員的身份來到安慶,出任安徽巡警學堂會辦,他積極發(fā)展革學堂起義”,一度攻占軍械所,但終因寡不敵眾,起義失敗,徐錫麟慘遭殺害。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里曾提到此事,并以此為題材,寫出了《藥》這篇著名的小說,表達了對劊子手的痛恨和對烈士的深深悼念。革命勝利后,安慶人民為紀念這位烈士,就把他起義地點旁邊的一條街道命名為“錫麟街”,并在人民路旁立起一座他的塑像,以示紀念。

    名人推薦
    • 文種
      文種,一名會,字子禽,楚國郢(今湖北省江陵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文種是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
    • 王思任
      王思任(1574-1646),明末文學家、殉節(jié)官員。字季重,號謔庵,又號遂東、稽山外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萬歷年進士,曾知興平、當涂、青浦三縣...
    •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鹋R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
    • 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
    • 姚啟圣
      姚啟圣,1624年出生于浙江會稽,字熙之、憂庵,從小就有豪俠之氣。是清代康熙年間的杰出政治家,收復臺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曾擔任福建總督。當政期...
    • 張岱
      張岱(1597年—1680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 山陰(今浙江 紹興)人。晚明文學家、史...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