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鄧芝,中國三國時蜀漢重臣。歷任郫城府邸閣督、郫令、廣漢太守、尚書、中監(jiān)軍、揚武將軍、前軍師、前將軍、兗州刺史、車騎將軍等職,封陽武亭侯。出使吳國,與東吳修好,討平涪陵叛亂。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鄧芝是東漢名將 鄧禹之后,于 漢末時入蜀定居,但無人了解起用他。當時益州從事 張裕善于相面,鄧芝請他給自己相面,張裕對鄧芝說:“你年過七十,會位至大將,并封侯!编囍サ弥臀魈 龐羲好結(jié)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入主益州,鄧芝任郫(pí)城府邸閣督。一日,劉備經(jīng)過郫城,和鄧芝交談后,感到十分驚奇,擢升他為郫令,后升遷為 廣漢太守。任內(nèi)清廉、嚴謹,頗有治績,于是入朝為 尚書。
出使東吳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于 永安病逝。之前,孫權(quán)為修補 夷陵之戰(zhàn)給兩國造成的裂縫,曾遣使請和,劉備亦派 宋瑋、 費祎(yī)等到吳回應。但如今劉備逝世,丞相諸葛亮憂慮 孫權(quán)知道這消息后態(tài)度會有所改變,不知如何處理。此時鄧芝面見諸葛亮說:“現(xiàn)今主上( 劉禪)年幼,在位不久,應該派遣使臣重新與 東吳結(jié)好!敝T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誰,現(xiàn)在我找到了!编囍柺钦l,諸葛亮說:“就是使君您了!”于是派鄧芝出使吳國。
鄧芝到來后,孫權(quán)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quán)道:“臣這次來也是為了吳國,不只是為了蜀漢!睂O權(quán)于是接見他,對鄧芝說:“我原本誠心想與蜀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如果曹魏乘虛進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
鄧芝答道:“吳、蜀兩國結(jié)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諸葛亮亦是當代特別杰出的人才。蜀有重險可固守,吳有三江可阻隔,結(jié)合這兩個長處,成為唇齒之邦,進可并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現(xiàn)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為質(zhì)子,若不遵從命令,就有理由討伐,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fā),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睂O權(quán)沉思甚久才說:“你所言甚是!”便與魏斷絕關(guān)系,與漢連和,派 張溫前往訪問。
張溫出使即將返回時,蜀漢再次派鄧芝到吳國,孫權(quán)對鄧芝說:“如果天下太平的時候,兩個君主分別統(tǒng)治,不是很快樂嗎!编囍s對他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魏國滅亡之后,大王還未深識天命。那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為臣之人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為將之人則握棰擂鼓,爭戰(zhàn)才剛剛開始。”孫權(quán)大笑說:“您確實很真誠。”孫權(quán)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艷, 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箕谷誘敵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準備北伐,進駐漢中,任鄧芝為中監(jiān)軍、 揚武將軍,與趙云作為疑兵吸引 曹真率領(lǐng)的魏國主力,與之相持。
后因 馬謖在 街亭之戰(zhàn)中被 張郃擊敗,箕谷疑兵也因此暴露,遭到曹真主力的攻擊,幸虧趙云親自斷后,斂眾固守,才不致大傷,安然撤退。
討平叛亂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鄧芝升任前軍師、前將軍,領(lǐng) 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不久再督領(lǐng)江州。孫權(quán)多次與鄧芝互致問候,饋贈豐厚。
延熙六年(243年),就地遷任 車騎將軍,后被授予 假節(jié)。
延熙十二年(249年),涪陵國人殺死 都尉反叛,鄧芝率軍前往征討,將其 渠帥梟首,使百姓安居。
延熙十四年(251年),鄧芝逝世。
人物評價
總評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不治私有財產(chǎn),妻子甚至有饑寒的日子,死時家中也沒有多余財物。他的性格剛強、質(zhì)樸,不會修飾情緒,因而沒有士人和他結(jié)交;而且對當時的人也不大敬重,只曾器重 姜維。
歷代評價
張裕:君年過七十,位至大將軍,封侯。
孫權(quán):①君之誠款,乃當爾邪、诙殥飶, 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陳壽:①鄧芝堅貞 簡亮,臨官忘家,張翼亢 姜維之銳, 宗預御孫權(quán)之嚴,咸有可稱。②是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③芝為大將軍二十馀年,賞罰明斷,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資仰於官,不茍素儉,然終不治私產(chǎn),妻子不免饑寒,死之日家無馀財。性剛簡,不飾意氣,不得士類之和。④鄧芝堅貞簡亮,臨官忘家。
胡寅:街亭之敗,罪由馬謖;箕谷之敗,咎自鄧芝。兵多于賊反為賊所敗,而諸葛公以為病在一人。
軼事典故
性格傲強
鄧芝性格好強驕傲,連大將軍 費祎都對他禮讓三分,只有 宗預不肯屈服于他。從江州回朝時,見到宗預問說:“禮法上六十歲的人就不能參軍,而你現(xiàn)在為什么能統(tǒng)領(lǐng)軍隊!
宗預就回答:“你都七十了還握著兵權(quán)不放,我六十為什么就不可以呢!
違物之性
據(jù)《 華陽國志》記載,鄧芝在出征涪陵時,見到緣山有許多黑猿,鄧芝又好弓弩,便親手射猿,一箭便中。猿拔出箭矢,卷樹皮、樹葉塞住創(chuàng)傷。鄧芝說:“唉,我違背物種的天性,我將死了!”
又有一說,鄧芝見到一只猿抱著子猿在樹上,用弩射他,射中母猿,子猿為母猿拔箭,卷樹皮、樹葉塞住創(chuàng)傷。鄧芝感到嘆息,將弩投入水中,自知將會死了。
年齡考證
張裕在給鄧芝算命時對其所得是 70歲的時候位列大將軍并且封侯,鄧芝于243年被封為職位相當于大將軍的車騎將軍。如果張裕猜得準確的話,鄧芝大約171年前后出生,《三國志》中曾記載,鄧芝曾被宗預指責七十歲了還不放棄兵權(quán), 所以綜合來看鄧芝生年在168—177年范圍內(nèi),死的時候大約在80歲。
家庭成員
母:鄭天生,《 真誥》、《 柳如是別傳》等有記載其人。
子: 鄧良,世襲鄧芝爵位, 景耀年間為尚書左選郎,西晉時官至廣漢太守。
后世紀念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 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鄧芝塑像在其中排第七,塑于清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 龐統(tǒng)、 簡雍、 呂凱、 傅肜、 費祎、 董和、鄧芝、 陳震、 蔣琬、 董允、 秦宓、 楊洪、 馬良、 程畿。
史書記載
《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 資治通鑒》、《 華陽國志》等也有記載。
墓址信息
據(jù)《咸豐梓潼縣志》記載,鄧芝墓位于梓潼縣西南五里處。
藝術(shù)形象
文學形象
在小說《 三國演義》中,鄧芝形象與正史相似。原為劉璋手下,劉備取蜀之際歸降。鄧芝曾向諸葛亮獻聯(lián)吳抗曹之計,奉命出使東吳,順利完成使命,為孫權(quán)所敬服。第一次北伐之際,鄧芝任中監(jiān)軍,同趙云伏兵箕谷,后蜀軍撤退,唯趙云、鄧芝軍不損兵將。鄧芝后來屯守江州,官至車騎將軍。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 三國演義》: 姬成功、李志毅分別飾演鄧芝。
2008年電影《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安志杰飾演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