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迪斯雷利 - 簡介
本杰明·迪斯雷利,第一世比肯斯菲爾德伯爵(Benjamin Disraeli, 1st Earl of Beaconsfield), KG, PC, FRS, (原名:Benjamin D’Israeli 1804年12月21日 -- 1881年4月19日), 英國保守黨領袖﹑大英帝國的首相(1868﹑1874~1880)。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名小說家。被譽為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時期(Alexandrina Victoria、The Victorian era.)大英帝國的著名的文人首相。
本杰明·迪斯雷利 - 家庭情況
迪斯雷利于1804年誕生在倫敦,他的父母親都是意大利籍的猶太人,還在十八世紀時就隨家庭移居英國。父親伊薩克·迪斯累里是個有成就的文學家,曾到歐洲大陸旅行過,是法國著名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和盧梭的信仰者,又同國內啟蒙派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羅伯特·騷塞 、歷史小說家沃爾特·司各特 等過從較密,受他們的影響,思想傾向于進步。伊薩克本來就不是猶太教的虔誠教徒,后來因為同猶太人馬爾科斯爭吵,從1817年起他就退出了猶太教的集會,讓他的孩子們改宗了英國國教。
本杰明·迪斯雷利 - 學生生涯
迪斯雷利少年時代所受教育頗有些特殊,這對他以后性格和思想的形成也許不無影響。他雖然13歲就接受了英國國教洗禮,但事實上他仍是在猶太教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他幼年在一些較小的私立學校受教育,上學期間用的是希伯來文(即猶太人的語文),12歲之前沒有進過英國國教的教堂。13歲時,父親又送他進入一個不信奉國教的牧師伊利科根博士辦的學校讀書,學到的古典知識有限。這樣一種多少有些與眾不同的教育,培養(yǎng)了迪斯雷利這個皈依基督教的猶太人獨特的性格。他習慣于獨自行動,內心里有著一股傲氣和強烈的領袖欲,為達到目的有時不惜冒風險!懊半U事業(yè)是為冒險者安排的”,這是他年輕時代的行動信條。他頗以自己的猶太人種族而驕傲,一直到老年時,他還曾對一個年輕的猶太人這樣說:“你和我同屬于一個種族,這個種族能夠做到一切而不失敗”。 他15歲時輟學回家,在家自學期間,夢想將來當個偉人,能像荷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威廉·莎士比亞或拿破侖那樣舉世聞名。17歲時,父親送他進入一個猶太人聚居的弗里德利克區(qū)律師事務所當練習生。他在這里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并和文學界有了交往。1824年,他首次隨父親出國到德國,沿萊茵河作短暫旅行,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他后來在給友人的信中,曾說:“當沿著這美妙動人的河順流而下時,我就下決心不當律師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 - 職業(yè)生涯
從德國回來后,他離開了律師事務所,決心干一番大事業(yè)。1824年,他參與了一樁美洲礦業(yè)公司的投機事業(yè),負責編寫介紹礦業(yè)公司的小冊子。父親的一位朋友出版商約翰·馬雷欣賞他的才能,約他合資辦一份日報,取名《代表》,他慨然應允。不料半年后公司破產,迪斯雷利負了一筆巨債,這成了他整個前半生背上的一個沉重包袱。辦報也成了空談,為此還同馬雷發(fā)生了爭吵。投機事業(yè)受挫后,他繼續(xù)從事創(chuàng)作。1826年,他的一部匿名中篇政治諷刺小說《維維安·格雷》問世。小說攻擊馬雷,他本人的作者身份也很快被戳穿,因而遭到馬雷和文學界朋友們的冷遇。這一系列變故,對一個初出茅蘆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不堪忍受的沉重打擊,他已接近精神失常。為了恢復健康,他到意大利、瑞士旅行,養(yǎng)病期間,又撰寫了《波帕尼拉大尉旅行記》、《年青的公爵》等作品。 1830—1831年,迪斯雷利到地中海沿岸和近東國家進行了一次長達16個月的旅行,游歷了西班牙、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巴勒斯坦和埃及。這次旅游,在迪斯累里的生活道路上具有轉折的意義。他的健康完全恢復。在國外、尤其是近東的訪問,引起了他對政治、外交的濃厚興趣,深感要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必須投身于政治斗爭.
本杰明·迪斯雷利 - 政治生涯
在重建保守黨的過程中,除了內政方面的一些改革外,迪斯累里還把積極向外侵略擴張、建立強大的、稱霸世界的英國殖民帝國作為他的奮斗綱領。1868—1874年在野時期,迪斯累里就曾大力攻擊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的自由黨內閣沒有遠見,無視帝國的利益。1874年2月,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迪斯累里以70歲的高齡,受命組織他自己的首屆內閣。迪斯累里是在形勢已經大為好轉的情況下執(zhí)政的:保守黨在國內已贏得聲譽,內閣又得到議會大多數(shù)的支持。所以,雖然他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也欠佳,但他在任職期間仍不遺余力地推行殖民侵略擴張政策,為修建英國殖民帝國大廈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杰明·迪斯雷利 - 改宗國教
猶太人是一個極其復雜、分布廣泛、爭議極大的民族。與大部分其他民族不一樣,猶太人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單一的聚居地,許多現(xiàn)代猶太人的基因和血緣關系也相當可疑。所以,判別一個人是否猶太人的標準是模糊的??即使在對猶太人甄別最嚴格的納粹統(tǒng)治時期,對這個問題沒有很好的理解和解決方案??
英國是一個猶太人活躍的國家之一,經常被反猶主義者稱為“猶太英國” 。本杰明-迪斯雷利是最著名的英國猶太人政治家之一,但他全家都改信英國國教。
本杰明·迪斯雷利 - 評價
迪斯累里在歷史上曾受到英國資產階級的高度贊揚,被認為是在英國政治界上升到頂點的最杰出人物之一。連他的政敵格萊斯頓都稱贊說:“比孔斯菲爾德勛爵的仕途生涯在許多方面都是議會史上最值得稱頌的”。這種稱贊不難理解。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為鞏固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竭盡了全力。他的政治發(fā)跡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十九世紀中、后期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他從政初期,曾堅決維護代表十八世紀英國土地貴族和高級教士利益的舊托利黨立場。后來,他又因反對廢除谷物法和開放自由貿易而同皮爾分手。但他是一個資產階級政治實踐家,他具有遠見卓識。當他自己成了保守黨首領,并著手整頓四分五裂、政治基礎日趨縮小的黨時,他已逐漸意識到,要振興保守黨,最根本的是要改造它,革新它,使之符合新時代的需要。在他政治活動后期,特別是首相任內,他對內進行一些改革,對外進行殖民擴張,他的這些活動深受資產階級贊許,為保守黨爭得了榮譽,為建樹英國殖民帝國立下了功勞。他本人則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封,戴著比孔斯菲爾德伯爵的頭銜進入了上院,側身于貴族行列之中。這就是迪斯累里的一生。
本杰明·迪斯雷利 - 名言
他曾說過,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彌天大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迪斯雷利有一句名言:沒有永恒的朋友 沒有永恒的敵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杰明?迪斯雷利說過,“成功的秘密是目的的堅定不移”。
The greatest good you can do for another is not just to share your riches but to reveal to his own.
給他人最大的幫助不是與他分享你的財富,而是告訴他,他自己的財富在哪里。
-------- 英國政治家 本杰明·迪斯雷利
.
本杰明·迪斯雷利 - 笑話故事
有人曾向大英帝國的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年)請教:災禍與不幸事故有什么不同?
迪斯雷利就拿他的競爭對手作例解釋說:“打個比方,格拉德斯通先生掉到河里,那就是災禍。如果有人把他拉上岸來,那就是一起不幸事故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 - 相關信息
大英帝國的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幾乎到了談“羅”色變的地步,“他們(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世界金錢市場的主宰,當然也就是幾乎所有一切其他事物的主宰。他們實際上擁有以整個南意大利地區(qū)的財政收入作抵押的財產,歐洲所有國家的國王和部長都在聆聽他們的教誨! ??????
本杰明·迪斯雷利 - 相關書籍
《英國十首相傳》
作 者: 金志霖
I S B N: 7506014971
頁 數(shù): 445
開 本: 32開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12-1
內容簡介
在英國政治舞臺上,除了國王外,首相一般都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引起公眾和媒體的強烈關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交往的擴大,國內不少讀者也對英國首相的生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這一愿望,本書有選擇地向讀者介紹十位英國首相。他們基本上都生活在關鍵的歷史時期,并對英國,乃至世界政局的演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不管這種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容忽視的一頁。本書嚴格尊重史實基礎上,努力做到知識性和可讀性并重,同時亦輔以適當?shù)脑u論,以使讀者能多方位地探尋這十位首相的人生軌跡和是非功過。
本杰明?迪斯雷利:
一、改宗國教
二、屢屢失敗的成功者
三、愛情、婚姻、事業(yè)三重奏
四、保守黨領袖
五、再任首相
六、永遠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