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新藏 - 簡介
新城新藏(1873年8月26日-1938年8月1日),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出身,天文學者、東洋學者、理學博士。專攻宇宙物理學和中國古代歷術。是二戰(zhàn)之前東洋天文學研究的權威。1895年在帝國大學理科大學物理學科畢業(yè)。1897年,就任陸軍炮工學校教授。1900年,就任京都帝國大學理工科助教授。1929年就任京都大學校長。1935年,就任中國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第2代所長,1938年在南京病死。
新城新藏 - 生平
新城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理科大學物理科,早年從事重力與地磁研究;后執(zhí)教于京都大學理工科大學,復赴德留學,在哥廷根大學攻讀物理,兼習天文,返國后講授宇宙物理學。
1909年,白鳥庫吉提出有名的“堯舜禹抹殺論”,引發(fā)日本漢學界東京、京都兩派就中國古史與《尚書》年代問題進行論爭;由于《尚書·堯典》的天象成為一大焦點,討論乃引向天文歷法方面。當時東京一派的飯島忠夫發(fā)表論文,支持白鳥的“疑古”見解;而新城則得到京都大學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及內藤湖南的支持,借其天文專業(yè)背景,乃起而反駁飯島之說。自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雙方使盡渾身解數,歷經十數年的辯難,各成專著,飯島有《支那古代史論》、《支那歷法起源考》,新城則有《東洋天文學史研究》。兩造在立論上多針鋒相對,其要點一為中國天文歷法的成立,飯島主外來起源說,而新城主獨立形成說;一為傳世典籍的撰作時代(以《左傳》為主),飯島指為后世偽托,而新城斷為先秦之作。飯島在思路上自有價值,惟懷疑過當,考證未周,其說久已消沉;而新城則有門人上田穰、能田忠亮、藪內清繼之而起,余響不絕。
新城在學術上以飯島為平生大敵,但他表示:“余更當一言于茲者,即有反對余說之有力者,使余之研究裨益不鮮是也。學習院飯島忠夫,反對余說尤烈!┢渲朦c與研究法之趣旨,頗異于余,爰往往由彼所得、與余相反之結論,俾余所論之弱點,受其教者,不乏其例。然大觀之,余與反對余說者,乃由別途而進向同一山巔,余今祝反對余說者之健康,而斯他日能早在山巔握手共慶也!辈蛔载撜_,不抹殺論敵,殊可見其為學風度。
新城新藏 - 著書
《宇宙進化論》(丸善、1916年)
《天文大観》(巖波書店、1919年)
《迷信》(興學會出版部、1925年。1939年恒星社新版發(fā)行)
《最近宇宙進化論十講》(龍谷大學出版部、1925年)
《天文學概観》(興學會出版部、1926年)
《宇宙大観》(巖波書店、1927年)
《東洋天文學史研究》(弘文堂、1928年)
《こよみと天文》(弘文堂、1928年)
《戦國秦漢の暦法》(東洋天文學史研究別冊、1928年)
《物理及ビ化學?宇宙物理學》(巖波書店?巖波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