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 - 基本資料
姓名:伊籍
生卒:
描述:
籍貫:
出處:
伊籍 - 人物概述
伊籍(生卒? — ?),字機(jī)伯,終屬:蜀國,籍貫:[兗州]山陽郡 [今山東金鄉(xiāng)縣一帶],官至:昭文將軍。
伊籍 - 主要事件
伊籍 - 簡明歷史傳記
伊籍,字機(jī)伯,山陽人,三國時蜀漢文臣。少時依附同邑人鎮(zhèn)南將軍荊州牧劉表。劉備在荊州時,伊籍常與之往來。劉表死后,伊籍隨劉備南渡江,從入益州。益州既定,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其見待僅亞于簡雍、孫乾等。后奉遣出使于東吳,孫權(quán)聞其才辯,欲以辭逆加折服。于是伊籍入拜時,孫權(quán)道:「要侍奉無道之君,先生辛勞嗎?」伊籍立便對道:「一拜一起而已,不足為勞!挂良畽C(jī)捷,皆如此類,孫權(quán)甚異其才。伊籍后遷昭文將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yán)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所制。
伊籍 - 簡明演義傳記
伊籍,字機(jī)伯,山陽人,三國時蜀漢文臣。初屬劉表,為荊州幕官。劉備在荊州時得名馬的盧,并以之贈予劉表;劉表謀士蒯越謂的盧乃兇馬,勸劉表將其奉還。劉備不知其意,便自乘之。伊籍聞其事,告諸劉備,因服其豁達(dá),故常與之往來。后蔡瑁欲殺劉備,亦賴伊籍從中警示,劉備方免于難。劉備常感伊籍恩德,后伊籍又薦馬良、馬謖與劉備,備皆用之,并為從事。隨入益州,于蜀為昭文博士。
伊籍 - 人物評價
◆陳壽評曰:「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fēng)議,見禮于世。」(《三國志蜀書八許麋孫簡伊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