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 - 個人簡介
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大師
曾仕強現(xiàn)任中華企管網集團首席顧問、華夏智業(yè)管理學院院長、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成功雜志首席顧問、中國統(tǒng)一促進會理事長。曾任交通大學教授兼總務長,臺中大學教授兼教務長,成功雜志首席顧問,管理雜志、統(tǒng)領雜志特約撰述,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專欄作家,外貿中心、生產力中心、中小企業(yè)處講師,中、美、日企業(yè)及管理顧問公司內、外訓講師,經濟部專業(yè)人員研究中心中國式管理課業(yè)輔導長,人力資源發(fā)展學會常務理事,人類自救協(xié)會理事長,臺灣電視公司財神學主講人。
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亞洲八大講師之一,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易經在管理上的應用;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系與溝通;中國人的民族性與管理;人倫關系與企業(yè)倫理;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二十一世紀易經管理法》、《胡雪巖成功秘笈》等百種管理著作。
曾仕強在他的《如何實踐中國式管理與人性化管理》講道:說有中國式管理對,說沒有中國式管理也對。只不過沒有學問的人講這句話,證明他腦筋糊涂,搞不清楚;真正了解的人講這句話,證明他已經知道這是立場不一樣,層次上的不同。如果他真正能講出來:從管理科學來看,沒有中國式管理;從管理哲學來看又有中國式管理,這就是已經抓到了問題的核心。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性。 曾仕強對于自己的成功,對于成功的看法也比較獨到,他從自己的講學經歷中總結出,中國人成功必備的10要素:一表人材、二套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游、六出祈山、七術打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10要素總結了從出發(fā)前的自我準備、到人際關系的巧妙運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領、自身情緒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與同事搞好關系,與上級相處的分寸等等,是曾仕強畢生講學的精髓。
曾仕強 - 個人簡歷
學歷: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
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
現(xiàn)任:
中華企管網集團首席顧問,北京華夏智業(yè)管理學院院長
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成功雜志首席顧問
中國統(tǒng)一促進會理事長
兼任: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統(tǒng)一建設促進會理事長
人力資源發(fā)展學會常務理事,國際管理基礎會董事
美國東西方大學管理學教授,成功雜志首席顧問
管理雜志、統(tǒng)領雜志特約撰述,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專欄作家
經濟部專業(yè)人員研究中心、外貿中心、生產力中心講師
中、美、日企業(yè)及管理顧問公司內、外訓講師
法界衛(wèi)星電視跨越21世紀經營管理座談會主持人
曾任:
中學校長、交大統(tǒng)務長、空大教務長
經濟部專業(yè)人員研究中心中國式管理課業(yè)輔導長
曾仕強 - 重要論著
一、作品集:
《中國管理哲學》
《中國的經權管理》
《中國式管理》(具有華人特色的管理學)
《中國人的管理行為》《人力自動化》
《中國的經營理念》
《現(xiàn)代化的中國式管理》
《二十一世紀易經管理法》
《時間管理》
《溝通的藝術》
《胡雪巖成功秘笈》
《三種管理思維的交錯》
《和諧的人倫關系》
《深一層了解中國人》
《超世紀大易管理》,等。
二、論文集:
儒家管理哲學(1984);
道與高階管理(1987);
易經三才之道在管理上的應用(1990);
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的價值觀及其現(xiàn)代詮釋(1991);
倫理可以補管理民主化之不足(1994);
資訊時代應用決策智慧-中美日思維方式的比較(1998);
中國式管理M理論(1998);
立業(yè)在修齊治平大道上的重要性(1999);
華人企業(yè)的領導模式(2000);
在法的范圍內衡情論理(2001);
華人管理的六字真訣;
中國人的人際溝通(2002)。
曾仕強 - 管理語錄
中國式管理語錄(摘選):
1、管理是修已安人的歷程
2、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應用以求圓通
3、以化解代替解決,務求盡量減少后遺癥
4、寓人治于法治,更符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
5、做人做事兼顧并重,透過好好做人來把事情做好
6、抱持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的心態(tài)來包容一切
7、發(fā)展事業(yè)本身并沒有什么目的,必須在經營事業(yè)的過程中,完成修、齊、治、平的人生使命,立業(yè)才有價值。
8、計劃的目的,在肯定今后幾年,如何安人?
9、組織的功能,在聚合安人的力量,協(xié)同一致。
10、領導的意義,在發(fā)揮安人的潛力。
11、控制的用意,在保證今后幾年如何安人。
12、所有管理措施,無一不與安人密切相關。
13、只有組織成員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為一,產生強大組織力。
14、安人就是把部份和在一起,合成一個整體,并且促使整體大于部份,和透過已安和人安增進和諧的效果。
15、安人的歷程,是由開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關心,然后產生同心的一連串心與心的變化。
16、中國人擅長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來代替二選一。
17、以不變應萬變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誤解而放棄。
18、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則,卻必須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應變,以求制宜。
19、經是方的,規(guī)規(guī)矩矩,實實在在。權是變動的意思,要持經達權,合理應變,才能圓通而安人。
20、美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集體主義,中國式管理則是我們常用的交互主義。
曾仕強 - 成功要素
在臺灣成功學大師曾仕強眼中,中國人成功有十要素:
一表人材:一個人長成什么樣是父母給的。18歲之前不要挑剔自己的長相,不要對美有固定的標準。別用第一印象去論定別人,但別人卻用第一印象來論斷你。不管父母生我什么樣,我要讓別人很樂意跟我交朋友!耙棺约簭膬刃膩砀淖兺饷病。將自己練成一個強有力的磁鐵,吸引許多人來和你在一起,那你就成功了。
二套西裝(在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跟別人配合是成功的基礎之一。隨和一點,人生別太自我設限,給自己更大的彈性空間。讓別人對我們有好的印象。
三杯酒量(互動的原則):做任何事都要適可而止;做任何事都有要適量且量力而行。從人際交往中了解別人的個性。
四圈麻將(現(xiàn)代社交活動):一個人要培養(yǎng)一些適當?shù)纳缃换顒,但不要變成嗜好,贏的要裝作沒贏,讓對方輸?shù)糜忻孀,輸了裝作沒輸,增加互動的樂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動,娛樂自己,又可以增廣人脈。
五方交游:五方(東南西北中)一個人不要固步自封,多結交各種行業(yè)的朋友。一個人想要成功,則須建立廣闊的人脈,多和異業(yè)交流,增廣見聞。
六出祈山(運作的技巧):諸葛亮為滅魏國六次出師,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屈不撓,經得起打擊。做人不須常常承認失敗或是認輸,而是要勇于承認錯誤,力求改進與補救。因比較重要,只要努力,盡力的去做,至于結果是如何,則不需太計較。經不起風吹草動,流言中傷的友誼不是真友誼。
七術打馬(誠心的贊美別人):拍馬屁的哲學,讓別人不易察覺則可盡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則不可為之。術——是一種技巧,要合情合理的情況下,常常贊美別人,常利用向人討教的機會達到贊美別人的目的。一個人要能夠常常欣賞別人的長處,贊美別人。
八口吹牛:適當?shù)某鲲L頭,多為自己營造一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英雄不提當年勇,別老吹同樣的牛,否則反遭人貽笑。不會贊美別人的人,則別人也不愿意聽你吹牛。先看得起別人,然后才看得起自己,先把人做好,然后才把事情做好。
九分努力(做事的態(tài)度):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條件,做人是做給別人看,做事是做給自己看。一個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做事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好好做人,是為了好好做事。
十分忍耐(做事的態(tài)度、持續(xù)忍耐方可成功):心上一把刀,體會忍耐的真義,忍人所不能忍,才是能成功的人。將忍耐培養(yǎng)成習慣。別人讓你難堪,則需要先檢討自己。
曾仕強 - 社會評價
曾仕強校長開創(chuàng)的中國式管理,對咨詢業(yè)觀念的影響是根本性的;曾仕強教授的大師風范,對咨詢業(yè)行為模式的影響是革命性的;曾仕強教授的演講風格,對咨詢業(yè)表達水平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大智若愚、厚積薄發(fā)、化腐朽為神奇是曾教授的三大風格,曾仕強是少數(shù)可稱為大師級的人物之一,曾仕強是咨詢業(yè)當之無愧的風云人物。
曾仕強是《民生報》調查為交大最受學生歡迎教授之一,是臺灣生產力中心調查為最受企業(yè)界人士歡迎十大名嘴之一,他應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香港、中國大陸演講企業(yè)管理,在臺灣主講千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