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倫敖漢公主 - 個人簡介
敖漢公主生于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天聰元年(1627)十二月,敖漢部的賽臣卓禮克圖向皇太極請婚,皇太極將年僅七歲的皇長女許嫁賽臣卓禮克圖之子班第,雙方訂婚,行納聘禮,成為兒女親家。天聰七年(1633)正月,皇長女13歲時,班第向皇太極請婚,并獻(xiàn)上鞍 、甲胄、駝馬;侍珮O履行前約,遣嫁皇長女,并大宴班第,并賞賜了豐厚的陪嫁諸物。四月十八日,皇太極與諸貝勒各攜福晉、諸子遠(yuǎn)送公主。公主前往敖漢部,號稱敖漢公主。
敖漢部蒙古屬于昭烏達(dá)盟,地處遼西。崇德元年(1636)四月,皇太極封班第為扎薩克多羅郡王;十月,班第又被封為敖漢部的領(lǐng)旗者。成婚后,公主與班第夫妻恩愛,共生育四子一女。公主的后代一直與清皇室通婚,公主的長子和次子都娶了皇家郡主,此后還有多名皇家格格出嫁公主后人,直至清末。班第于順治四年(1650)卒,郡王銜由其長子墨爾根巴圖魯溫布承襲。
敖漢公主后被封為固倫公主。順治十一年(1654),敖漢公主去世,時年34歲,葬于敖漢部孟克河中游西岸,建有公主園寢,現(xiàn)今尚存的公主園寢,為光緒年間朝廷撥款重修。
固倫敖漢公主 - 下嫁藩王,琴瑟友之
天聰八年(1634)十一月,敖漢部落額駙班第偕公主歸寧,中宮大福晉哲哲率諸貝勒福晉相迎。第二天,額駙班第即與敖漢公主一道拜見了太宗,獻(xiàn)上筵宴及馬匹、駱駝、牛、羊,太宗“酌納之”。
天聰九年(1635)八月,額駙班第再次偕公主歸寧,又是中宮大福晉、側(cè)福晉及諸貝勒福晉出盛京城郭,設(shè)大宴迎之。翌日,太宗召額駙班第同公主進(jìn)宮參加盛宴,額駙、公主又以歸寧禮,向太宗敬獻(xiàn)了雕鞍馬、駱駝、牛、羊等。第三日,額駙班第與公主又備盛筵進(jìn)獻(xiàn)給太宗。公主與額駙回歸本部時,太宗又賞賜子大批物品,其中服飾、袍料緞匹等約31種,計1271件;珠寶首飾、生活器皿諸如杯碗盤碟壺及匣柜之類數(shù)不勝數(shù)。
崇德三年(1638)十二月,固倫公主與額駙班第再次來朝,太宗令和碩鄭親王濟(jì)爾哈朗等迎宴之。固倫公主與額駙宰牲畜四九之?dāng)?shù)(36頭),具盛筵于崇政殿獻(xiàn)與太宗,以表其忠孝之情。
崇德四年(1639)正月,敖漢部固倫額駙班第以封多羅郡王謝恩,貢品之外再獻(xiàn)駱駝與馬匹,太宗贊賞之,但未收額駙的額外之禮。同年二月,敖漢部固倫公主與額駙班第歸蒙古本部,中宮皇后哲哲率諸王福晉送至演武場,設(shè)宴餞之。
崇德六年(1641)十月,敖漢部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固倫公主又貢馬、駱駝、貂皮,來吊宸妃之喪,太宗則于清寧宮賜宴與固倫公主和額駙班第。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六日,敖漢部固倫公主再次與額駙多羅郡王班第來到盛京,皇后哲哲親率諸王福晉迎于演武場,設(shè)宴款待后,迎入盛京城。初八日,夫妻倆參加了于崇政殿舉行的皇五女之婚禮。當(dāng)然,太宗于初九日突然崩逝,公主與額駙又一道參加了太宗的喪葬之禮。
上述種種,說明敖漢部公主與額駙班第不僅與后金國來往頻繁,而且多是夫妻相伴同行,志同道合。從公論,是代表外藩蒙古敖漢部前來朝貢,是為盡忠;從私論,則是恪守禮義,回報皇阿瑪,是為盡孝。對此太宗亦贊賞有加,敖漢部公主與額駙班第每次來時多是中宮皇后親自出迎,歸時,太宗亦以禮相送并給予大量賞賜。其間,公主與額駙兩人的稱號也在不斷地變化——崇德元年(1636)大清立國后,敖漢公主得封固倫公主,而班第除了固倫額駙的身份外,也被封為多羅郡王,在敖漢部26個牛錄中,獨領(lǐng)17牛錄,超越了其伯父索諾木杜棱而成為該部領(lǐng)旗者。所以,史料中的敖漢公主變成了“敖漢固倫公主”,額駙班第也變成了“敖漢部落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而且在上述情況中,并沒有計入額駙班第因其他國事單獨來朝的次數(shù),如崇德七年(1642)九月,敖漢部落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即以征明大捷,在崇政殿參加太宗舉行的慶功宴,并上表行慶賀禮,向太宗跪進(jìn)美酒,并獻(xiàn)馬匹、駱駝、貂皮、鷹、雕翎等物,太宗則大宴之,并敘功給予賞賜——額駙班第對后金國與敖漢公主一往情深,始終是太宗的乘龍快婿。
固倫敖漢公主 - 額附屢建戰(zhàn)功
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自迎娶敖漢公主后,對于太宗的號令更是無不聽從。自崇德元年起班第亦多次從征,縱橫馳騁,屢建戰(zhàn)功。崇德三年(1638)二月,其率部征漠北蒙古喀爾喀。同年九月后金伐明,其又隨八旗軍入邊攻克濟(jì)南。崇德四年(1639),班第扈從大軍,攻明之松山。崇德五年(1640),又遣所部隨征黑龍江流域的索倫部。崇德六年(1641)則隨八旗大軍圍困明關(guān)外錦州城,當(dāng)兩紅旗(正紅與鑲紅)、鑲藍(lán)旗所列之營遭明兵襲擊時,額駙班第率外藩蒙古諸軍奮勇?lián)敉嗣鬈姸鴶⒐κ塥劇m樦稳?1646),清遷都北京,班第又率部隨和碩豫親王多鐸(太祖第十五子)平叛,追剿叛清而投附漠北喀爾喀之蘇尼特部的騰機(jī)思,敗漠北喀爾喀土謝圖汗、車臣汗來援之兵。也許是鞍馬勞頓吧,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不幸于順治四年(1647)逝世。
固倫敖漢公主 - 公主賓天
恩愛夫妻一旦一方撒手人寰,另一方多半會不久即隨之而去——順治十一年(1654)敖漢公主去世,時年34歲。清廷依固倫公主祭葬之例,特派內(nèi)大臣索尼率一等子尼堪夫婦,一等侍衛(wèi)額色伊夫婦,禮部侍郎渥赫,理藩院侍郎席達(dá)禮等攜素壺1把,托盤1雙,五彩染紙1萬張,牛一頭,羊8只,酒9壇,前往敖漢部致祭。祭文稱敖漢公主“品性正直,操守孝敬。下嫁藩王,琴瑟友之。養(yǎng)育賢子,內(nèi)治堪表”,因其倏而逝世,順治帝特備祭禮遣大臣致祭,評價其應(yīng)永垂青史。該祭文在說明敖漢公主與額駙班第夫妻情深的同時,亦反映出敖漢公主是位品行端,有修養(yǎng),善治家的賢妻良母。也許是早年父母之間發(fā)生的悲劇給了她終生的警示吧,所以,敖漢公主在下嫁額駙班第后恪守婦道,夫唱婦隨,獲得了良好的贊譽(yù)。敖漢固倫公主卒后,即葬于蒙古敖漢本部,所建公主園寢位于今孟克河中游西岸的敖漢旗雙廟鄉(xiāng)。而隨敖漢公主出嫁的人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敖漢公主園寢的守護(hù)人,該地現(xiàn)在的馬、秦、白、孫、葉、王六姓即是公主園寢的守護(hù)人的后裔,與當(dāng)?shù)孛晒琶癖姾椭C生活,為民族融合的實踐者。
固倫敖漢公主 - 子祚綿長
敖漢公主與額駙班第在生育子嗣方面稱得上一枝獨秀,兩人共生育了4子1女,在清代公主中首屈一指。敖漢公主的長子稱墨爾根巴圖魯溫布,次子稱齊倫巴圖魯鄂其爾,三子特古斯,四子安塔阿尤西。固倫額駙多羅郡王班第額駙的封號,自然由長子溫布襲爵,稱敖漢部多羅墨爾根巴圖魯郡王。依清代制度,皇家固倫公主等級相當(dāng)于和碩親王,和碩公主等級相當(dāng)于多羅郡王,以下依此遞減。但無論是固倫公主還是和碩公主所生之子,一律封為一等臺吉或一等塔布囊。蒙古額駙所生之子是否受封,封何等級,要看是否為皇女所出,即是否具有皇家血統(tǒng)。而且在公主所生之子中,以1人襲父爵后,余者均為一至三等臺吉或塔布囊。如果公主級別高于額駙,公主所出之子之封則要從母,受封年齡為18歲。在等級上,一等臺吉或塔布囊等同于清中央朝臣的一品官,以下類推。若公主嫁與滿族內(nèi)部的旗人貴族,其所生之子則不能依公主給予爵職之封,只有嫁與蒙古者才給予封爵。如此這般,蒙古王公貴族之家即只有公主所出子嗣才可依公主母親身份給予封爵,其結(jié)果必然是提高了蒙古地區(qū)具有皇家血統(tǒng)子孫的身份與地位,其實這亦應(yīng)視為滿蒙聯(lián)姻中的政治措施。
所以,敖漢公主除長子墨爾根巴圖魯溫布承襲了多羅郡王之爵外,其余三子均依其母皇長女固倫公主的蔭庇而成為一等臺吉或塔布囊,因為固倫公主相當(dāng)于和碩親王,較額駙班第之多羅郡王要高一級。據(jù)史料記載,敖漢公主之長子、次子均娶皇家郡主(生父待考)為妻。敖漢公主之孫袞布則迎娶了太宗的孫女即太宗第十子輔國公韜塞之女。不僅如此,敖漢公主與額駙班第的后世子孫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也被指為額駙,并在平叛察哈爾部布爾尼(太宗次女瑪喀塔之子)及準(zhǔn)噶爾部噶爾丹等戰(zhàn)役中立有功勛,世代承襲扎薩克多羅郡王的爵位而得到清帝的重用。到了清嘉慶年間,皇長女敖漢公主所在部的公主子孫臺吉枝繁葉茂,已達(dá)610人之多,追溯根源,其都是敖漢公主與額駙班第的后裔。
固倫敖漢公主 - 兄弟姊妹
愛新覺羅?豪格,長子,肅武親王。
愛新覺羅?洛格,早殤
愛新覺羅?洛博會,早殤。
愛新覺羅?葉布舒,四子,輔國公。
愛新覺羅?碩塞,五子,承澤裕親王。
愛新覺羅?高塞,六子,鎮(zhèn)國愨厚公。
愛新覺羅?常舒,七子,輔國公品級。
八子,早殤。
愛新覺羅?福臨,九子,清世祖,順治帝。
愛新覺羅?韜塞,十子,輔國公。
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十一子,襄昭親王。
長女:固倫敖漢公主,母繼妃烏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漢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名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再嫁額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名雅圖,母孝莊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弼爾塔哈爾。
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名阿圖,母孝莊文皇后,先嫁正黃滿洲旗人索爾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騰。
六女:固倫公主,母側(cè)妃博爾濟(jì)吉特氏,嫁滿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倫淑哲長公主,母孝莊文皇后,嫁鑲黃滿洲旗旗人喇瑪思。
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巴雅斯護(hù)朗。
九女:母側(cè)妃博爾濟(jì)吉特氏,嫁博爾濟(jì)吉特氏哈尚。
十女:縣君,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輝塞。
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母懿靖大貴妃,嫁博爾濟(jì)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
十二女:鄉(xiāng)君品級,母氏闕,嫁博爾濟(jì)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碩恪純長公主,母庶妃察哈爾奇壘氏,嫁吳三桂之子吳應(yīng)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