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535年~1612年)字百谷、百榖、伯榖,號半偈長者、青羊君、廣長庵主等。先世江陰人,后移居吳門(今蘇州)。少有文名,善書法,4歲能屬對,6歲善書擘窠大字,10歲能作詩,長而駿發(fā)有盛名。嘉靖末年入太學(xué),因?qū)憽吧柘嗑凵献希惴痔珮O殿中煙”的牡丹詩名揚京師。萬歷時曾召修國史。萬歷十四年與 屠隆、 汪道昆、 王世貞等組織“南屏社”,廣交朋友,人稱“俠士”,曾結(jié)交名妓如 馬湘蘭、 薛素素等。
王稚登曾拜名重當(dāng)時的吳郡四才子之一的 文征明為師,入“吳門派”。文征明逝后,王稚登振華后秀,重整旗鼓,主詞翰之席三十余年。嘉、隆、萬歷年間,布衣、山人以詩名者有十?dāng)?shù)人,然聲華顯赫,稚登為最。他的書法,真草隸篆皆能,人們爭相收藏他的作品。后人稱其為吳門派之后勁,也是吳門派末期的代表人物。清 錢謙益《列朝詩集》云稚登:“名滿吳會間,妙于書及篆、隸。閩粵之人過吳門者,雖賈胡窮子,必踵門求一見,乞其片縑尺素然后去!薄肮才伞笔最I(lǐng)之一的 袁宏道認(rèn)為他的詩文“上比摩詰( 王維),下亦不失儲(光羲)、劉(長卿)”。
王稚登文思敏捷、著作豐碩,令文壇矚目。他一生撰著的詩文有21種,共45卷。主要有《王百谷集》、《晉陵集》、《金閶集》、《弈史》、《丹青志》、《吳社編》、《燕市集》、《客越志》等。其中后四種被收錄進(jìn)《明史·藝文志》,《弈史》被《四庫存目》收錄。同時,王稚登又是萬歷年間著名劇作家,著有傳奇《彩袍記》、《全德記》,在金陵劇壇頗有影響。
軼事典故
沈德符《敝帚齋余談》記載:“今上辛巳壬午間(明神宗萬歷九年、十年)聊城傅金沙光宅以文采風(fēng)流,為政守潔廉,與吳士王百谷厚善,時過其齋中小飲。王因匿名娼于曲室,酒酣出以薦枕,遂以為恒。王因是居間請托,橐為充牣!
書法特征
明代許多 書家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往往注重取態(tài),即突出形式結(jié)構(gòu)的種種變化,王稚登也不例外。他十分強調(diào)以氣勢來統(tǒng)轄形式變化的和諧,在作品整體把握上顯出一定功力。與此同時,在個別字上竭盡繚繞曲折之姿態(tài),表現(xiàn)了他心中對取態(tài)的藝術(shù)旨趣。
世傳王稚登以隸書著稱,明 袁中道曾言其“隸書遒古,大勝真草”。但觀此行書作品,實不在隸書之下。全篇以行書為主,俯仰映帶,氣脈連貫。筆意蒼郁雄暢,變化多端。筆法方圓結(jié)合,隨勢就體,隨體賦形,骨肉均勻?v觀整幅作品,具有舒展流暢的氣勢,寓巧于拙的用筆,內(nèi)在挺勁的力感,使人感受到王稚登的行書不受傳統(tǒng)成見的束縛,率真自然地將感情傾注于筆下,顯示了明代尚勢一派書法藝術(shù)的魅力。
詩作集粹
【塘棲】
水闊雨溟溟,飛帆去不停。人聲兩涯斷,魚市一江腥。
云已辭吳白,山初到越青。 侯生數(shù)行淚,千里吊玄經(jīng)。
【新春感事】
信有清風(fēng)不厭貧,吹簾入幌轉(zhuǎn)相親。紅顏薄命空流水,綠酒多情似故人。
服藥難辭星入鬢,閉門長與與為鄰。黃金散盡真堪惜,前日親知是陌塵。
【湖上梅花歌四首】
家家山色對春潮,日日春風(fēng)聽鷓鴣。門前楊柳藏魚市,屋上梅花當(dāng)?shù)刈狻?/p>
山煙山雨白氣氳,梅蕊梅花濕不分。渾似高樓吹笛罷,半隨流水半為云。
虎山橋外水如煙,雨暗湖昏不系船。此地人家無王歷,梅花開日是新年。
聞道湖中盡是梅,兩山千種一時開。估客片帆春雨里,載將香氣過湖來。
【立冬】
秋風(fēng)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