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應(yīng)登,明朝著名文學(xué)家,年五十歲。應(yīng)登才思泉涌,落筆千言,詩宗盛唐,格調(diào)高古,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
-
高叔嗣(1501~1537),字子業(yè),號蘇門山人,祥符(今河南開封祥符區(qū))人,祖籍洧川(今河南開封尉氏縣洧川
-
馮小青,字小青。出生于江蘇省,中國“四大才女”之一林黛玉的原型。她擅詩詞,解音律。為大婦所妒,徙居孤
-
董傳策(1530~1579),字原漢,號幼海。南直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jìn)土,授刑部
-
張時徹(1500—1577),字維靜,號東沙,又號九一,漢族,鄞縣布政張家潭村(今屬古林鎮(zhèn))人。曾為福建參政,
-
董傳策(?~1579),字原漢,號幼海。南直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jìn)土,授刑部主
-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學(xué)家。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今廣東省增城縣)人。孝宗弘治間進(jìn)士,選庶吉士擢
-
周履靖(1549-1640),明隆慶、萬歷間人,字逸之,初號梅墟,改號螺冠子,晚號梅顛,嘉興(今浙江嘉興)人。
-
楊龍友(1596-1646),名文驄,號山子,萬歷24年生于貴陽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蕩然無存,大概就是在
-
楊文驄,[明](1596—1646)字龍友,貴州人,流寓金陵(今南京)。萬歷四十七年(1619)舉人,六次會試不中
-
徐文長,中國明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guān)于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后來如何捉
-
王稚登(1535年~1612年)字百谷、百榖、伯榖,號半偈長者、青羊君、廣長庵主等。先世江陰人,后移居吳門(
-
王漁洋從二十六歲開始為官,累官至刑部尚書,是著名的清官廉吏。
-
阮大鋮(1587~1646),字集之,號圓海、石巢、百子山樵。桐城(今安徽樅陽藕山)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戲
-
梅之煥,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國楨從子也。年十四為諸生。御史行部閱武,之煥騎馬突教場。御史怒,命與材官
-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說家。名禎,字昌祺、一字維卿,以字行世,號僑庵、白衣山人、運(yùn)甓居士,廬
-
李化龍,字于田,長垣人。萬歷二年進(jìn)士。除嵩縣知縣。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龍陰察其奸,悉召置之法,縣中
-
李元陽(1497年-1580年),字仁甫、號中溪,白族,云南大理人。1526年(明朝嘉靖5年),中進(jìn)士,初授翰林遼
-
賈仲明(1343~1422后),元末明初雜劇作家。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作“賈仲名”。自號云水散人。淄川(今山
-
胡纘宗(1480-1560年),字世甫,原字孝 思,號可泉,別號鳥鼠山人,秦安縣興國鎮(zhèn)人。他的祖父、父親兩代曾
-
何孟春(1474-1536),字子元,號燕泉。郴州(今屬湖南)人。明代文學(xué)家,漢族。官至明工部、吏部侍郎。生于憲
-
高攀龍(1562~1626)明代文學(xué)家、政治家,東林八君子之一。初字云從,更字存之,別號景逸。南直隸無錫(今
-
陳獻(xiàn)章(1428—1500)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明代碩儒,主張學(xué)貴知疑、
-
艾南英(1583~1646)明末散文家、文學(xué)評論家。字千子,號天傭子。臨川段溪艾家村(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崗上積鄉(xiāng)
-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
-
趙南星(1550~1627)明代散曲作家,明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吏部尚書,是東林黨的首領(lǐng)之一。字夢白,號儕
-
薛論道是明散曲家,字談德,號蓮溪居士,定興(今屬河北)人。自幼喜歡讀書寫作,著有《林石逸興》。
-
田汝成(1503—1557),字叔禾,原為錢塘(今杭州)人,因與詩人蔣灼交厚,移家居余杭方山。明嘉靖五年(1526)進(jìn)
-
譚元春(1586~1637)明代文學(xué)家。字友夏,號鵠灣,別號蓑翁。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天啟間鄉(xiāng)試第一
-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
-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
-
李東陽生于正統(tǒng)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賓之,號西涯
-
劉效祖(生卒年不詳),字仲修,號念庵,明代散曲家。原籍濱州(今山東惠民),寓居北京,故又稱宛平(今屬
-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jìn)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diào)零
-
王慎中(1509~1559) 明代詩人、散文家。字道思,號遵巖居士。晉江(今屬福建)人。慎中是次子,所以人稱王仲
-
梁有譽(yù)(1521-1556年),明代文學(xué)家。字公實(shí),別號蘭汀。世宗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鄉(xiāng)舉,二十九年中
進(jìn)士
-
中國明末清初學(xué)者和地理學(xué)家。平生學(xué)風(fēng)嚴(yán)謹(jǐn),學(xué)識淵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學(xué)、歷史學(xué)、哲學(xué)、經(jīng)學(xué)、音韻學(xué)等各
-
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號稼軒、耘野,又號伯略,漢族,江蘇常熟人,明末詩人、民族英雄,南明政治人
-
鄧子龍(1527—1598)字武橋,豐城人。明軍事家。嘉靖中以平民應(yīng)募。官至副總兵。萬歷二十六年,領(lǐng)水軍援朝
-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號石公,明朝湖北省公安縣長安里人,知名文學(xué)家。與兄袁宗道、弟袁
-
王思任(1574-1646),明末文學(xué)家、殉節(jié)官員。字季重,號謔庵,又號遂東、稽山外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
張煌言(16201664),漢族,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南明將領(lǐng)、詩人,民族英雄。崇禎舉人。曾官至南明
-
提起李夢陽,大家都知道他是明代“前七子”的領(lǐng)袖;然而,李夢陽三起三落的仕宦生涯卻更具傳奇色彩。他主張
-
李開先(1502~1568) 明代文學(xué)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進(jìn)士,
-
歸有光人稱震川先生。嘉靖進(jìn)士。官至南京太平寺丞。當(dāng)時文壇上以王世貞為代表的后七子聲勢很大,他們極力主
-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fù)山人,漢族,信陽(今屬河南省)人。明代文人,終年僅三十九歲
-
王驥德(1540~1623),明代戲曲家。字伯良、伯駿,號方諸生,別署秦樓外史。紹興縣人。出身戲曲世家,早年受
-
汪道昆(1525~1593),明代文學(xué)家。字伯玉,號南溟又號太函。歙縣(今屬安徽)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jìn)士
-
沈自晉(1583~1665),明末清初的著名戲曲家。字伯明,晚字長康,號西來,雙號鞠通。生于明萬歷癸未年九月十
-
孫鐘齡(?~1630),明朝萬歷年間人,明代戲曲作家,籍貫生平均不詳,字仁孺,號峨嵋子,又號白雪道人、白雪
-
梁辰魚(約1521~1594)字伯龍,號少白、仇池外史,昆山(今屬江蘇)人,明代戲劇家。曾作《紅線女》等雜劇
-
李日華明代戲曲、散曲作家。字實(shí)甫,江蘇吳縣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無考。約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劇作《
-
呂天成(1580~1618),晚明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原名文,字勤之,號棘津,別號郁藍(lán)生。余姚(今屬浙江)人。
-
馮惟敏(15111578),字汝行,號海浮,又號石門,散曲作家,臨朐人。
-
徐禎卿,生于1479年,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zhèn),后遷居吳縣。明
-
徐中行(1517—1578),明代文學(xué)家、字子輿、一作子與、號龍灣,天目山長興(今屬浙江)人。美姿容,善飲酒。
-
吳國倫(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明神宗萬歷二十一年1593),字明卿,號川樓子、惟楚山人、南岳山人等,武昌府
-
顧大典(公元16世紀(jì))〔明〕字道行,號衡寓,江蘇吳江人。
-
周朝俊,男,明代戲曲作家。代表作有《紅梅記》等。
-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中國明朝末年詩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原名復(fù),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
-
屈大均是明朝遺民,漢族人,文學(xué)家,詩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xué)才能,而以詩的成就最高。他一生跋涉山川
-
吳承恩(1506年—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xiàn)淮安市淮安區(qū)人)。祖籍安徽,以
-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xué)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yuǎn)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
-
唐順之,人的名字。中國明代有兩位“唐順之”。一位是散文家“唐順之”;另一位是大學(xué)士“唐順之”。
-
馮夢龍(1574年—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