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人物)

    毛利元就(1497年4月25日-1571年7月6日),日本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日本第一智者”,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中國地方大名,安藝國人眾毛利弘元之子,幼名松壽丸,另名為少輔次郎。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廣元四男毛利季光為祖先。家紋為一文字三星紋。他領導安藝毛利氏從一個地方小勢力發(fā)展成統(tǒng)治中國地方10個分國的勢力,領地石高接近120萬石。他以離間計聞名,后人稱其為“謀將”、“謀神”、“知將”、“西國/中國第一智將/謀將”。


    人物簡介

    漢字:毛利元就

    平假名:もうりもとなり

    羅馬字:MōriMotonari

    毛利元就(1497年~1571年)毛利弘元之子,日本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日本第一智者”。日本戰(zhàn)國中國地方大名,將安藝毛利氏地方小諸侯發(fā)展成控有日本地方十國的地方霸主,后人稱其為“戰(zhàn)國第一智將”。1523年(大永三年)承繼家業(yè)而成為家督。最初跟隨尼子經(jīng)久,而后又跟隨大內(nèi)義隆。1540年(天文九年)擊退尼子晴久的入侵,接著又把三子隆景過繼給小早川氏、次子元春過繼給吉川氏當養(yǎng)子,其勢力乃逐漸伸展至安藝國。1551年大內(nèi)義隆被家臣陶晴賢推翻,1555年(弘治元年)的嚴島之戰(zhàn)元就消滅陶氏,確立了橫跨周防國、安藝國兩國的霸權(quán)。接著,又進兵備后國、備中國、石見國,并消滅出云國的尼子氏,而逐漸成長為擁有中國地方十國、并領有豐前國、伊予國一部份的戰(zhàn)國大名。毛利元就曾以箭訓誡他的三位兒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一支很易折斷,但三支箭合起來便很難折斷,示意要他們?nèi)值芤暮狭,就像三箭合起來變得堅強。史稱三矢之盟。

    家族起源

    毛利家的第一代,是鐮倉幕府創(chuàng)業(yè)的功臣大江廣元的四男毛利季光,出身地是相模國毛利莊,現(xiàn)在被認為是從神奈川縣厚木市北部到愛甲郡愛甲町的西南部的地域。大江氏世世代代作為天皇的陪讀,以文學才能為朝廷服務。廣元在元歷元年(1184),應源賴朝的召喚離開京都去了鐮倉,作為管理政務的次官輔佐賴朝。賴朝死后又與北條氏聯(lián)合,為幕府的開創(chuàng)作出了貢獻。據(jù)說守護與地頭的制度也是出于廣元的建議。廣元也因為功勞而得到了相模國毛利莊,之后又陸續(xù)被授予周防國島末莊、肥后國山本莊、伊勢國栗子真莊等的領地。

    毛利元就

    廣元后來又傳給了季光。季光以毛利莊的宅邸為據(jù)點,經(jīng)過多年地培養(yǎng)一族和家臣,建立了毛利家堅實的基礎。季光在承久三年(1222)承久之亂的時候建立了功勛,天福元年(1233)成為了評定眾。

    可是也許是命運的捉弄——季光娶了三浦泰村的妹妹為妻(泰村的父親義村當時是鐮倉幕府最有力的家臣)。后來,因為泰村與掌權(quán)的北條時賴爭權(quán),在鐮倉展開合戰(zhàn),季光因為妻子的本家的緣故,不得不支持泰村。結(jié)果戰(zhàn)敗。由于當時季光的四男毛利經(jīng)光正作為地頭的代理到越后國佐橋莊巡查。正由于這個緣故,經(jīng)光被認為與三浦泰村的叛亂無關,沒有受到追究。但是除了四男經(jīng)光以外,毛利氏全滅。事后毛利莊被沒收,不過北條氏對于經(jīng)光的處理還是很寬大的。保留了經(jīng)光的越后國佐橋莊和安藝國吉田莊園地頭職位,毛利一脈也奇跡般的得到了保存。

    為了讓兒子們分別繼承家業(yè),經(jīng)光把越后國佐橋莊分成了南條莊和北條莊的南北兩個部分。北條莊傳給嫡子基親繼承,南條莊和安藝國吉田莊則給了四男時親。

    鐮倉幕府時期,時親是六波羅探題的議定眾,居住在京都。不久便被授予河內(nèi)國加賀田鄉(xiāng)。不久以后,時代又變了。足利尊氏創(chuàng)建了室町幕府,進入了南北朝的動亂亂期。為了避開南北朝的動亂,時親才躲到吉田莊隱居。為了保存毛利的一族,將嫡子貞親留在河內(nèi)國加賀田鄉(xiāng),將越后國南條莊分給了二男親元的兒子家親,三男廣顯,貞親的兒子親衡等。時親僅僅帶著曾孫元春(親衡之子),于延元元年(1336)七月遷入了吉田莊。

    發(fā)展

    時親為了避開南北朝的動亂,才帶著曾孫元春躲到吉田莊隱居。但還是不能逃脫這場席卷全國的風暴。

    安藝毛利氏的開山始祖元春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毛利元春出生于元亨三年(1323),是親衡的長子。十三歲的時候元服,接受高師泰給予一字稱為師親,以后又改名元春。時親讓只有十三歲的元春作為自己的代官參陣,顯示了時親對這個曾孫的期望之大。元春加入了足利尊氏一方。但是,元春的父親親衡已經(jīng)在建武元年(1334),奉南朝方的王子阿曾宮舉兵,之后又為后醍醐天皇效力。父子因為北朝而和南朝而對立。戰(zhàn)亂中的興國二年、歷應四年(1341),時親去世,元春繼承毛利家。當時元春十九歲。繼承家業(yè)后,元春繼續(xù)在各地擴展勢力,將吉田盆地一帶收到手中統(tǒng)治。并且,為了讓幕府承認自己打下的領土,元春在建德二年、應安四年(1371),追隨成為九州探題的今川了俊遠赴九州,七年間轉(zhuǎn)戰(zhàn)各地。換取幕府對毛利家領地的認可,為毛利氏在安藝扎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九州凱旋以后,元春將家督傳給嫡子廣房,并讓將領地分割給其他兒子們繼承。父親親衡去世之后,元春有匡時、直元二個弟弟。元春以自始至終追隨毛利本家作為交換條件,讓他們繼承了親衡的一部分領地。元春的孩子和兄弟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居館,并各自以居住地的名字作為姓氏。就這樣元春之后,出現(xiàn)了麻原、中馬、福原、坂、有富等有力的庶家,在吉田盆地一帶擴展開了毛利氏的勢力。

    當時以庶子改名分家的方法,各家基本上都采用。但是感覺上這是把雙面利刃,因為血緣的關系使各自的厲害關系更緊密,當遇到強敵的時候各家可以結(jié)盟共同進退;但是也不乏分家為了爭權(quán)主家的地位而相互反目、兩敗俱傷的例子。

    但是毛利的一族家臣集團確實戰(zhàn)國里最穩(wěn)定的一個聯(lián)盟,這也是為后來毛利元就出世創(chuàng)造了絕好的條件。

    領主

    元春之后,毛利氏由廣房接任家督。廣房在弘和元年、永德元年(1381),得到了吉田莊一半的地頭職位。四年后廣房戰(zhàn)死,繼位的光房接受將軍足利義滿的命令,支援大內(nèi)弘茂征討周防的大內(nèi)盛見,之后又遠征九州。

    此時的毛利本家的領土是一百七十六町左右的規(guī)模,和其他的庶子家相比,也并不多。庶子家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是:麻原氏一百五十八町,坂氏一百二十四町,福原氏九十二町,中馬氏八十二町等等。總之,這個時代,各庶子家還沒有成為毛利本家的家臣,只是一個把本家作為中心來團結(jié)一族那樣的盟約性組織。

    新守護山名滿氏入主后,實行了強硬政策,比如在沒有什么證據(jù)的情況下沒收了一些領主的領地等,因此國人領主們紛紛團結(jié)起來,排斥新守護。應永十一年(1404)安藝的三十三名國人領主集結(jié)起來組織了武裝起義。由毛利光房擔任起義的領導人,最終成功地打擊了守護山名滿氏。使的毛利氏從地頭變成了國人領主。在此過程中當時,年輕的光房不過二十二歲。

    光房的繼承者熙元,沒收了不追隨毛利本家的麻原是廣的領地。但是麻原是廣反過來以“受到了不正當?shù)奶幏帧钡睦碛上蚰桓暝V時,結(jié)果幕府便以熙元有過失的理由,剝奪了毛利家領土的內(nèi)部莊和豐島鄉(xiāng)?梢姡谶@時,有力的庶家仍然有很強的獨立性。這樣就是庶家對主家的威脅。

    此后,熙元之子豐元在應仁之亂的時候,懷著能歸還被沒收的領土的希望,加入擁戴足利義視的東軍一方?墒呛髞,在豐元看出很難靠義視歸還領土的事實以后,果斷的轉(zhuǎn)向西軍,最終用自己的實力奪回了領土。另外豐元還成功守衛(wèi)了西軍的大將大內(nèi)政弘的據(jù)點之一鏡山城。根據(jù)這個功績,毛利家從大內(nèi)政弘處得到了西條盆地北部一千貫的領土。同時,又憑借在備后的奮戰(zhàn),從繼任西軍統(tǒng)帥的山名政豐處領受了二千貫的領地。

    父親

    元就的父親弘元是在應仁之亂的時候、應仁二年(1468)出生,豐元之子。但是,由于豐元的早死,年僅九歲就繼承家業(yè),成為了郡山城主。乳名千代壽丸,文明八年(1476),弘元繼承毛利家,當時弘元只有九歲。文明十年(1478)元服,接受大內(nèi)政弘的偏諱,改名弘元。由于家主年幼,福原等庶家便大力幫助和支援了本家。特別是坂氏在郡山城長期掌管政務,不但使毛利家中的行政機關正常運行,保證了領地的安定,而且也為以后弘元能夠在諸多國人領主中嶄露頭角打下了基礎。

    此后,備后的山名政豐和其子山名俊豐對立,長期交戰(zhàn)。毛利弘元是以俊豐的支持派參戰(zhàn)。因此,弘元從俊豐那兒得到敷名鄉(xiāng)等地后擴大了領地,在國人領主中開始展露頭角。

    明應二年(1493)四月二十二日,政元擁立足利義澄作將軍,以控制幕府。當時,管領田山政長擁立的將軍足利義植的勢力在逐漸成長,這是幕府的實力派人物細川政元無法忍受的。細川政元和大內(nèi)義興的對立顯著化。斗爭的結(jié)果是田山政長自殺,將軍義植雖然一時被幽禁,但是逃出后逃往越中。此后細川政元獨占管領的地位,開始專制統(tǒng)治。然而,將軍義植不愿就這樣放棄斗爭,明應九年(1500)三月依附于大內(nèi)氏。毛利氏作為臣服于大內(nèi)的勢力也不得不追隨大內(nèi)義興,向義植發(fā)誓忠節(jié)。然而,細川政元以將軍義澄之命的名義寄書信給弘元,告知“如果支持義植的話,將受到嚴厲的制裁”。

    于是弘元,在大內(nèi)義興和細川政元之間就像蹺蹺板一樣,不知該偏向哪一方。終于,在此事件的當口,三十三歲的弘元,把家督之位讓給了僅僅八歲的嫡子幸千代丸(毛利興元),而此時松壽丸(毛利元就)還只有四歲,自己隱居。隱退以后依然秘密聯(lián)系細川方,偏向于細川派。文龜三年(1503)的細川家內(nèi)亂,在郡山城的家臣們漸漸倒向了大內(nèi),疏遠了弘元。面對家臣們的紛紛離去,弘元每天郁郁不歡,沉浸在酒中,沒幾年就去世了。

    兄長

    元就的哥哥幸千代丸(興元)在明應九年(1500),僅僅八歲時便繼承家督。幸千代丸在永正四年(1507)十一月六日,十五歲的時候元服,從大內(nèi)義興那里接受了偏諱,稱為興元。

    永正四年(1507)六月,人稱“半將軍”的細川政元在京都被暗殺,作為幕后主謀的養(yǎng)子細川澄之被同為養(yǎng)子的細川高國等所攻滅,京都處于非常混亂的狀態(tài)。一直想染指中央政權(quán)的大內(nèi)義興,覺得這是個天賜良機,便擁立足利義植從周防山口出發(fā),于十二月到第二年二月在安藝嚴島整備軍隊,準備上京。以毛利興元為首的大部分安藝國國人領主理所當然的加入了大內(nèi)氏的陣營。

    永正五年(1508)四月,義興帶著大軍從和泉界町上洛,六月進入京都,驅(qū)逐將軍足利義澄和擁護他的細川澄元,幫助足利義稙奪回了將軍的職位。興元也長期駐扎在京都。但是足利義澄方面的細川澄元為了奪回京都,從阿波召集來軍隊,在船岡山布陣。義植方面的細川高國、大內(nèi)義興帶兵去迎戰(zhàn)。永正八年(1511)八月二十四日雙方在京都船岡山展開合戰(zhàn)。激戰(zhàn)的結(jié)果,義澄方大慘敗,戰(zhàn)死者三千人。此戰(zhàn)十九歲的興元也領兵參戰(zhàn)。

    毛利興元年紀輕輕就作為毛利家的家督出征京都,雖然吃了很多苦,卻增長了不少經(jīng)驗。興元在回國后的永正九年(1512)三月,與安藝的八位國人領主締結(jié)了盟約。約定今后接到將軍或大內(nèi)義興等大名的命令時,不能單獨行動,要和大家商量以后共同應對;如果受到來自外部的侵略,也要全體人員一起防御等等。當時的國人領主并沒有太大的實力,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結(jié)盟。一時間,民間流傳著“安藝有毛利興元”的說法,使其威名遠揚。

    中央的反大內(nèi)勢力聯(lián)絡了山陰的尼子氏,不久之后但馬和備后兩國守護山名誠豐也加入了反大內(nèi)陣營。安藝和備后,變成了大內(nèi)氏和尼子氏兩大勢力爭奪的戰(zhàn)場。

    可是毛利氏被夾在西面的大內(nèi)氏、北面的尼子氏二個大國之間,因為不知道應該加入哪一方而不安的過著的每一天。年輕的興元為了解除煩惱,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永正十三年(1516)八月二十五日,繼任家督十六年的興元,因飲酒過度離開了人世,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毛利家的下一任繼承人是興元在永正十二年(1515)所生的長男——幸松丸。

    歷史沿革

    元就出世

    毛利元就于明應六年(1497)二月十四日,作為毛利本家的家督弘元的二男,出生于郡山城。乳名松壽丸,是弘元三十歲的時候所生。據(jù)傳,元就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做了一個奇異的夢,夢中能樂舞臺的邊柱子長出了鷲的羽毛。弘元聽到以后就讓陰陽師來占卜,陰陽師告訴弘元“那個夢是個吉祥的象征,出生的孩子會是個男子。將來會成為西國的霸主”。

    這給當時不過是吉田地方三千貫的國人領主弘元帶來很大的震驚。畢竟在元就之前長子幸千代丸(興元)已經(jīng)出生,元就是不可能成為毛利家的家督。如果此夢占卦的事情在世間傳播開的話,只會引起一場無端的風波;蛟S會導致毛利家的分裂。弘元害怕看到那種情況,于是就讓陰陽師閉嘴。

    弘元在明應九年(1500)三月二十九日,將家督的位置傳給了長子興元后,從吉田莊遷移到西北方向的多治比的猿掛城居住。當時,只有四歲的松壽丸(元就)也跟著父親一起遷到了猿掛城。

    元就入城的第二年也就是文龜元年(1501),三十四歲的年輕母親就去世了。接下來永正三年(1506),松壽丸十歲的時候,父親弘元在三十九歲的時候也病死了。很快,危機便降臨到年幼的松壽丸身上。雖然根據(jù)父親弘元的遺命繼承了猿掛城三百貫的領地。但是后來都被作為松壽丸監(jiān)護人的井上元盛所霸占。元盛乘著當時興元出兵京都的機會采取行動,把松壽丸從居城猿掛城趕了出來。正如永祿元年(1558)八月,元就六十二歲的時候,在給嫡子的隆元的書信中,談到了“父親弘元去世后,將多治比的猿掛城留給了我。但是井上元盛并不交還,自己霸占去了。當時,興元十六、七歲,人在京都,給本國發(fā)命令也傳達不到……就在此時不可思議的事發(fā)生,元盛突然死了……”

    在元就4歲的時候私自侵占多治比猿掛城的井上元盛猝死。一些早就對元盛的專橫做法不滿之人將多治比領返還給松壽丸,但是當時的他年紀太小,城池仍由家臣托管。15歲的那年秋天,松壽丸元服并改稱多治比少輔次郎元就。終于成為名副其實的猿掛城城主。

    少年元就

    元就十二歲的時候,帶領著隨從人員,參拜了安藝的嚴島神杜。參拜結(jié)束后的歸途中,松壽丸問隨從:“你剛才祈禱了些什么?”“祈禱小主人成為優(yōu)秀的家主,快一點當上安藝國的主人。”

    松壽丸聽那個的話,竟然滿臉的不高興!鞍菜嚨闹魅耍空媸怯薮。為什么不祈禱我成為天下的主人?”隨從一邊為這樣的言詞感到吃驚,一邊也在想提醒年輕的小主人!皩Α,首先成為安藝的國主之后,才可以成為天下的主人。這是個順序的問題!彼蓧弁枇⒓磽u了頭說“不對!祈禱成為天下的主人,最后可能只達到安藝國主的目標。如果從開始就盯著安藝國主的位置,是永遠不會成為天下的主人的。人就一定要有遠大的志向!”

    15歲的那年秋天,松壽丸元服并改稱多治比少輔次郎元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猿掛城城主,元就過著悠閑日子。雖說作為分家自立,但是家督興元健在,所以并沒在家中擔當責任太大工作。

    永正十年(1513)三月十九日,元就給本城郡山城的掌權(quán)者志道廣良發(fā)了一個誓約書。

    第一條元就今后,必定接受廣良的協(xié)助,為了毛利家效忠。

    第二條互相不抱叛逆之心。

    第三條如果元就年輕氣盛,對他人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的時候,要接受廣良的意見。如果元就不接受,就當作違背了這個誓約。同樣,廣良對他人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的時候,元就也可以制止。

    第四條兩人一起忠實勤奮,向興元效忠,即使元就對興元作出一點點沒有規(guī)矩的事,當作不忠于本家看待。

    痛苦選擇

    吉田周邊的環(huán)境并不太平,吉田下游是從父代時就結(jié)下的強敵——五龍城城主穴戶元源。如果不將穴戶家消滅,毛利家將寢食難安。永正13年(1516)秋,興元、天野、吉川聯(lián)軍2500人包圍了五龍城,將元源逼入絕境。此時,留守郡山城的是興元的長子幸松丸與志道廣良,元就隨侍。

    就在攻城的緊要關頭,興元卻突然在吉田郡山城中暴亡。得到這個消息的元就,立刻擔當起部隊的代大將?紤]到種種不利因素的他,果斷向全軍發(fā)布了撤退的命令,并親自擔任殿軍之職,看到毛利軍整齊的撤退隊型,元源擔心是計,沒敢來追。渡過了暫時的危機。

    郡山城內(nèi)究竟誰來做興元繼承人的問題也就擺到了桌面上,此時的元就在家中并無多少功績,獲得的支持不多。家中主要分為擁立興元的嫡子幸松丸和擁立興元三弟元綱兩派。另外安藝國國人領主們,已經(jīng)紛紛投靠了尼子經(jīng)久。因此還有有從尼子氏迎來一位男子繼承毛利家的意見。尼子經(jīng)久也知道元就的才干,于是在積極謀劃讓尼子家的男子繼承毛利家不可能成立的情況下,又支持才能平庸的元綱繼承毛利家,以防止毛利氏勢力的壯大。

    最后,由于家中的重臣大都表示支持嫡系即位,結(jié)果:年僅兩歲的興元之子幸松丸成為新家督,并由元就擔任他的監(jiān)護人。對于這樣的安排,在郡山城中有不少家臣認為,年方20歲正值盛年的毛利元就是對幸松丸未來地位的威脅。對于家中的猜忌,元就將如何應對呢?

    元就初陣

    元就初陣——有田中井手會戰(zhàn),又稱西國桶狹間之戰(zhàn)。

    在21歲的時候才參加初陣,這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元就卻在這次戰(zhàn)斗中顯示出了不同一般的、卓越的指揮才能,根據(jù)毛利軍的自身實力,采用謀略和奇襲并用的巧妙戰(zhàn)術(shù)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此戰(zhàn)以后,元就的勇名為天下所知。使用舍身戰(zhàn)術(shù)擊斃武田大將的有田中井手、又打川合戰(zhàn)與織田信長討取今川義元首級的桶狹間合戰(zhàn)戰(zhàn)術(shù)類似,于是,被后人稱作是“西國的桶狹間”。

    在元就擔幸松丸的攝政的時候,武田元繁帶領旗下四千七百人大舉入侵山縣郡,并攻打有田城。有田城守將小田信忠向毛利幸松丸與吉川元經(jīng)請求援助。同盟軍中的天野和平賀氏,為牽制武田余部,在自己的居城內(nèi)嚴守不出。

    回到猿掛城的元就,立刻向郡山城的志道廣良和吉川氏派遣急使,請求支援。希望他們能在二十二日的早晨,只帶領直屬部隊到有田城匯合,元就這次是打算先發(fā)制人攻擊武田軍。但由于熊谷元直在途中的中井手布陣,所以要先攻下中井手。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武田軍的前鋒熊谷元直被流矢擊斃。失去了大將的熊谷軍全面崩潰。得到元直戰(zhàn)死的消息,武田元繁震怒。徹底失去冷靜的元繁,只留下了七百兵力守有田城,親自帶領其余的部隊對毛利軍發(fā)動總攻。由于同父異母的弟弟相合元綱、家臣福原廣俊,桂元澄,井上元兼,坂廣秀,口羽通良,渡邊勝等的援軍到達,毛利軍面與武田軍況呈膠著狀態(tài)。但是畢竟武田軍擁有兵力上的優(yōu)勢,幾個回合以后,毛利軍開始慢慢呈現(xiàn)出敗相。此時連元就也做了戰(zhàn)死的準備。

    元就命志道廣良所部的毛利軍將武田軍部隊繼續(xù)引入山谷深處,主力部隊則乘山谷中的武田軍兵力分散展開突擊。這時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完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武田元繁,竟然一個人渡河追擊。元就可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馬上下令士兵們立即萬箭齊發(fā)。河中間的元繁胸口中箭,跌落河中,在元就身旁的井上光政沖過去取了他的首級?偞髮⒃北粴ⅲ涮镘娙崩潰。

    就這樣,元就初陣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接著元就又乘勝追擊,將山縣郡納入毛利家的統(tǒng)治之下,威名遠揚。滯留在京都的大內(nèi)義興聽到這個消息,給了元就“多治比之戰(zhàn)值得嘉獎”的表彰獎狀。

    霸主誕生

    由于尼子氏、毛利氏、吉川氏和武田氏各家相互之間有著婚姻關系。尼子經(jīng)久的妻子是吉川元經(jīng)的姑母,元經(jīng)的妹妹是元就的妻子。而且,元就的妹妹又是元經(jīng)的妻子,元經(jīng)的女兒又嫁給了武田光和為妻。

    大內(nèi)義興于大永三年(1523),為了鎮(zhèn)壓在筑前的暴動出征去了九州。尼子經(jīng)久正是瞄準義興不在的這個機會,六月領兵攻入安藝。經(jīng)久在北池田布陣,任命毛利氏為先鋒出兵。當時毛利家的家督是只有九歲的幸松丸,可是因為婚姻的關系,毛利無法拒絕尼子氏出兵的請求。由監(jiān)護人元就伴隨幸松丸出征。

    尼子攻擊的目標,是屬于大內(nèi)氏的鏡山城。這座鏡山城是義興為了對抗尼子氏入侵而筑建在安藝的據(jù)點。由大內(nèi)氏的家臣藏田房信守備,房信的叔父藏田直信輔佐。

    由于守城的士兵們都相信大內(nèi)氏會很快派大批援軍趕來,所以士氣一點沒有動搖,很好地守備著城池?吹介L時間不能攻下鏡山城,連元就也開始著急。元就首先派人打探了城內(nèi)的情況,了解到房信的叔父直信并不太信賴房信,而且知道了直信是個利欲熏心之人。于是元就就派密使給直信送信:“如果與我們合作,可以把藏田家的所領轉(zhuǎn)由你管理!庇薮赖闹毙篷R上答應了元就的引誘。元就和直信相約,元就開始攻城的時候,直信就從鏡山城里面攻擊房信所在的二丸。終于,鏡山城被攻陷。房信以自己剖腹自殺為交換條件,要求赦免守城士兵和自己妻兒的性命。

    緊接著,毛利家又發(fā)生了意外的事情。剛剛從鏡山城之戰(zhàn)凱旋、回到郡山城的家督幸松丸突然患病,七月十五日,匆匆去世,結(jié)束了九歲短暫的一生。據(jù)說是幸松丸在戰(zhàn)場上的檢首儀式中受到了驚嚇,瘧疾復發(fā)不治身亡。讓九歲的孩子主持檢驗首級的儀式,實在是很殘酷的事情。

    毛利家再一次失去了家督,元就身邊的人都陷入了恐慌的狀態(tài)之中。

    毛利的本家家督——吉田郡山城城主幸松丸,在成功攻占西條鏡山城后就一病不起。于大永3年(1523年)7月追隨父親興元而去。9歲的孩子自然沒有后嗣。于是在郡山城里,一場關于誰是未來繼承人的爭吵又開始了。在戰(zhàn)國亂世之中,當主死亡對于敵人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好消息。為了不使毛利成為周圍強鄰的餌食,必須及早確定繼承人。盡管尼子家的當主經(jīng)久也期盼著才能平庸的元綱上臺,并且暗地里作了不少工作但是執(zhí)政的志道廣良等老臣反復權(quán)衡商議之后,最后決定由元就繼承毛利本家。畢竟元就在有田城戰(zhàn)役和鏡山城戰(zhàn)役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不過從事實上說也是應該元就繼承毛利本家。首先從先后順序元就是排在第一個。其次元就與上一代當主興元是親兄弟,從血緣關系上比元綱更近。第三可能也就是最關鍵的元綱是出了名的有勇無謀,這可能是毛利大多數(shù)重臣放棄他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幸松丸死去后的第四天——七月十九日,渡邊勝和井上元兼去猿掛城與元就相見,請求他繼承家督之位。出人意料的是,毛利元就卻對繼承毛利家并沒有積極的反應。大概是覺得此時的毛利家已經(jīng)七零八落,各分家各自為政、不愿對本家發(fā)誓效忠,因此根本無法團結(jié)起來對抗外部勢力的緣故吧。察覺到元就心思的十五名重臣,于七月二十五日,作為毛利家的家臣發(fā)誓忠誠,同時又簽署了懇求元就入主郡山城的聯(lián)名狀。元就收到聯(lián)名狀以后,終于在八月十日猿掛城遷入郡山城,繼承家督。

    在進城的時候,元就作了以下的詩句。

    “毛利の家わし(鷲)のは(羽)を次(継ぐ)脇柱”

    元就是將毛利家家主比作鷲的羽毛,自己作為二男本應該只是根輔助支撐房屋的邊柱,但最終鷲的羽毛還是長在了這根邊柱上了。

    元就吟唱此詩句也表明下決心盡自己所能支撐起毛利本家的家業(yè)。

    百萬一心

    大永三年(1523)八月,元就繼承家督以后,遷入郡山城?ど匠鞘敲业谋境牵懊嬗锌蓯鄞ê投嘀伪却▋蓷l河流過,是一個戰(zhàn)略上的重要地點。史書記載,建武三年(1336)毛利時親遷入此地后首次筑城,時親的孫子元春又改建過一次。元就入城后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工程。從舊本城開始擴張到郡山的東南酈,半島形展開的山脊上,背后由三層堀切開,再建上本丸、二丸、三丸等等設施,最終將全山建造成一個大城郭。擴建后的郡山城,規(guī)模有一公里見方。以頂部的本丸為中心,輔有二丸、三丸。其中元就的宅邸在城的西南山腳,內(nèi)堀的內(nèi)側(cè)。建筑物各自獨立,又有道路連接,從整體上看構(gòu)造非常復雜。

    據(jù)說在建造本丸西北側(cè)的姬丸壇工程的時候,不管怎樣都建不起來地基,放多少大石頭也照樣崩塌。普請奉行報告了這件事情,并說為了使工程順利進行,請求元就批準使用人柱。關于使用人柱,據(jù)說是古時候在建設城、橋或者是堤壩等有困難的工程的時候,為了祈禱成功建成,將活人埋在地下或水底的做法。

    了解到即將使用人柱這種殘忍的手段之后,元就馬上趕到了工程現(xiàn)場。當時作為人柱的少女已經(jīng)身著白衣,面色平靜地坐在那里等待死亡了。元就親自尋問了這個少女的情況。少女回答道:“我是巡禮的女兒。前幾年,我和母親差點餓死在去嚴島神社巡禮的途中,那個時候,僥幸被殿(元就)所救,帶我們來到了吉田!

    元就聽完感到很傷感,便問:“作人柱不懊悔嗎?”少女堅定地答道:“以前母親是因為得到了您的救助才保全了性命,我應該知恩圖報。如果人柱真的有用,我又有什么可懊悔的呢?”

    聽完少女的話,元就立即命令中止使用人柱,并讓侍童將一張紙條交給普請奉行。元就告訴普請奉行:“讓領民作為人柱,這對國家是莫大的損失。保護領民是領主的使命,不能漠視領民珍貴的生命。作為替代,把這些文字刻在石頭上填埋下去!庇谑瞧照埛钚凶屓藢⑦@幾個字刻在一塊石頭上,填埋在石垣之下。這塊石頭的大小大致長六尺,寬二尺。位于郡山山腰上的元就墓地正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就刻著拓本。

    紙條上寫著“百萬一心”四個字。但是仔細看的話“百”字缺一豎畫,可以讀成“一日”;“萬”采用簡字,故意分開一點兒寫成了“一力”;“心”字缺一點。元就故意將它寫成了“一日、一力、一心”,由于日語中“一”有“同樣”的意思,所以“百萬一心”可以理解為同日、同力、同心。大家萬眾一心,團結(jié)起力量,多么困難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所謂的百萬一心,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元就花了整整十四年的時間,終于在安藝國站穩(wěn)了腳跟,成為東西方兩大勢力都絕不敢輕視的強大地方力量。時機到了,該是雄鷹展翅高飛的時候了。1535年,元就把尚未元服的長男隆元送到大內(nèi)家做人質(zhì),獲得了西方勢力的全力支持。

    5年后,尼子家剛當上家督的尼子晴久不顧眾將反對,貿(mào)然進攻毛利家。晴久自為統(tǒng)帥,命久幸、國久等一門眾,召集云、石、耆、幡、作、備中諸國共三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誓將毛利一腳踏平。

    毛利元就得報,急忙集結(jié)八千人馬,準備固守。1540年9月6曰,尼子軍殺入石州口,放火燒盡了城下町,包圍吉田郡山城。6天后的大田口激戰(zhàn),尼子方本城信濃守、高橋元綱戰(zhàn)歿。23曰,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間計,放棄要害風越山,而將本陣移到青山、三冢山一線。

    幾天后,大內(nèi)氏發(fā)兵救援毛利,26曰,尼子侍大將湯原宗綱為顯惑攻擊大內(nèi)軍,遭到毛利軍出城夾擊而慘敗。宗綱喪生,留下“腹切巖”的古跡。

    眼看形勢不妙,10月11曰,晴久以尼子誠久為顯惑,向郡山城發(fā)起總攻。毛利元就也準備放棄守城,于是出兵在土取橋與敵決戰(zhàn)。雙方正在激斗,元就又出奇計,伏兵蜂起,尼子軍幾近崩潰,大將三澤為幸等為保護晴久而當場戰(zhàn)死。晴久被迫后退,戰(zhàn)局再度陷入膠著狀態(tài)。12月3曰,大內(nèi)名將陶隆房率援軍一萬前來助勢,毛利方士氣更為高漲。

    次年的1月3曰,最終決戰(zhàn)開始了,毛利、大內(nèi)聯(lián)軍反復突入,火燒尼子軍陣營。13曰,毛利方猛將吉川興經(jīng)統(tǒng)兵三千奇襲駐扎在長尾地方的尼子陣,守將高尾豐前守戰(zhàn)死,黑正甚兵衛(wèi)亡命奔逃。陶隆房趁尼子諸軍前往救援長尾的機會,突襲尼子本陣。晴久已經(jīng)做好了戰(zhàn)死的準備,多虧叔祖下野守(就是經(jīng)常被晴久罵為神經(jīng)病的尼子久幸)的苦諫才被迫撤離。久幸欣慰地看主君安全離去,才率領深野房重等十數(shù)騎直沖陶陣,力盡而亡。久幸用兵謹慎,也有“避戰(zhàn)將軍”之名,夙被晴久等年青武士視為膽怯——戰(zhàn)陣之上,何者為勇,何者為怯,晴久就算明白過來,也已經(jīng)為時太晚了……

    綜觀波瀾壯闊的吉田郡山會戰(zhàn),對陣的雙方與官渡之戰(zhàn)中的交戰(zhàn)方驚人的相似。毛利氏雖然從人數(shù)上看處于劣勢,但將士作戰(zhàn)勇猛,元就等人更是智謀百出。而尼子軍人數(shù)雖多,但士卒作戰(zhàn)不如對方勇敢,而且地利上不占優(yōu)勢,更要命的是旁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大內(nèi)氏。吉田郡會戰(zhàn)后,尼子氏一蹶不振。于是陶隆房鼓動大內(nèi)義隆遠征出云。1542年,大內(nèi)以總兵力一萬五千軍出陣,包括毛利、小早川、吉川等麾下豪族,浩浩蕩蕩殺向東方。一路上勢如破竹,沒遇到多大抵抗就拿下了大半個出云國。

    大敗后的尼子根本無力反擊。好在尼子晴久還不是武田勝賴,不能硬攻,就采取分化瓦解策略。4月末,大內(nèi)方的數(shù)家強力豪族,包括三澤、三刀屋、本城等,甚至還有元就的外甥吉川興經(jīng),都一起背叛大內(nèi)家,將軍隊開入月山富田城,成為尼子的援軍。眼看雙方的勝負天平突然倒轉(zhuǎn),大內(nèi)義隆無奈,只得倉惶撤軍。尼子軍于后掩殺,大內(nèi)勢大敗,而只有經(jīng)石見路歸國的毛利元就,因為防護得當,未受什么大損失,安然回到吉田郡山。

    此次戰(zhàn)敗,導致大內(nèi)氏內(nèi)部文治、武功兩派矛盾更加激化,數(shù)年后即發(fā)生陶隆房弒主的事件。而相反,毛利元就利用兩家衰落的時機,得以開始展開,并最終完成著名的“兩川體制”,使小小的安藝土豪毛利家,可以一舉創(chuàng)造比大內(nèi)和尼子都更為輝煌的事業(yè)!

    兩川體制

    富田撤兵的時候,大內(nèi)方的沼田城主小早川正平在鴟巢川與追兵惡戰(zhàn),大敗自殺。小早川家與瀨戶內(nèi)海的海盜關系很好,本身也擁有強大的水軍,正拼命尋求陸地上的強力靠山。經(jīng)過反復協(xié)商,1544年11月,元就三子德壽丸作為小早川分家興景(毛利興元的女婿)的繼承人,更名小早川隆景,進入竹田城,并于六年后,娶小早川正平之女,正式繼承沼田小早川本家。

    安藝豪強吉川氏和毛利氏數(shù)代姻親,但是吉川興經(jīng)卻在富田城下倒向尼子,與大內(nèi)和毛利交戰(zhàn),此事在戰(zhàn)后引發(fā)了吉川家內(nèi)部的分裂。在毛利元就的暗中策劃下,最終決定由元就次子少輔次郎成為吉川家養(yǎng)子和繼承人,改名吉川元春。1547年8月,興經(jīng)退隱布川,元春正式成為吉川家當主。

    這就是所謂的“兩川體制”,由吉川和小早川兩翼輔弼,毛利這只西國雄鷹,就可以放膽展翅高飛了。在日本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某日,元就將三子都召喚到身邊,要他們一人折斷一支箭,三子很輕松就完成了;接著,元就把三支箭合在一起遞給他們,結(jié)果連最武勇的吉川元春也無能為力。元就趁機講明了團結(jié)一心的道理,果然三子聯(lián)合一體,把毛利家推到了光輝的頂點。

    類似傳說,中國各時代各民族中層出不窮(比如吐谷渾王阿柴和蒙古民族起源的故事),因此也難以考證,究竟是毛利元就抄的中國故事呢,還是根本編這個傳說的人抄的中國故事。不過團結(jié)一心的道理卻是不錯的。

    1546年,五十歲的毛利元就,讓位給剛被大內(nèi)家放回來的人質(zhì)——長男隆元,自己退居二線。名為退隱,其實元就仍然掌握著家中的主導權(quán)力。

    為了進一步密切自己與大內(nèi)的聯(lián)系,3年后,元就派元春、隆景二人出使山口,覲見大內(nèi)義隆。期間,元春和大內(nèi)重臣陶隆房結(jié)為兄弟,并商定為毛利隆元迎娶義隆的養(yǎng)女(內(nèi)藤興盛之女)。此后不久,大內(nèi)和毛利聯(lián)軍就攻入備后,神辺城主山名理興逃走出云。

    1550年,眼看外交形勢一片大好的元就,開始整頓家族內(nèi)部事務。2月,元春正式進入吉川居城新莊小倉山;7月,誅殺叛臣井上元兼一門,并以此為契機,要求福原貞俊以下家中武士二百三十八名遞交血書,發(fā)誓效忠;9月,奇襲布川,殺死吉川興經(jīng)父子;同月,隆景繼承沼田小早川家……

    就這樣,元就嚴密了家中的等級秩序,由親信到譜代到外樣到土豪,層層轄制,構(gòu)筑了牢固的封建家族體制。元就所推行的方法雖與信玄有所不同,但所謂殊途同歸。嚴密的家臣團體系為日后的稱霸奠定了基礎。

    天予不取,反受其禍

    月山富田戰(zhàn)役后,大內(nèi)氏名將陶隆房越發(fā)不滿主君大內(nèi)義隆的作為。大內(nèi)義隆因為喜歡京都文化,與那今川義元一樣,生活曰益奢糜腐化,國政都掌握在重臣相良武任的手中。陶隆房英勇果敢,而且深孚主君期望,忠誠勤懇,聲望曰隆。隆房與相良武任對立,屢諫義隆親賢遠小而沒有結(jié)果,痛悔之后,終于發(fā)了狠心。

    文二十年(1551年),隆房在居城、周防的富田若山舉兵,攻入山口,殺死相良武任,放逐并最終逼死大內(nèi)義隆。這是戰(zhàn)國時代,守護代下克上的典型例證。

    隆房的叛反理論出自我國古語:天予不取,反受其禍,他用這種天道思想,使自己的行為正當化。但是隆房并未名義上篡位,他迎來豐后大名大友宗麟之弟晴英繼承大內(nèi)氏(更名大內(nèi)義長),并拜領晴字,改名陶晴賢。

    但是,陶晴賢對房、長、豐、筑四國只能稱得上壓制。畢竟,不滿他這種弒主行為的大有人在。乘次機會,毛利元就迅速出兵,一路攻下數(shù)城,隨后,占領了號稱神島的——嚴島。

    大內(nèi)義興死前曾給陶晴賢留有遺言:“安藝的元就,要將其牢牢掌握,否則不堪設想。”終于,義興的讖言變成了現(xiàn)實。1555年,整個中國地區(qū)的命運,都走到了關鍵的轉(zhuǎn)折點。這就是戰(zhàn)國史上著名的“三大夜戰(zhàn)”之一——嚴島會戰(zhàn)!

    三矢之訓

    相傳毛利元就的三個兒子常常因為血緣關系而不合,為此毛利元就拿出弓箭教導他們要兄弟情同手足,從此毛利家更加團結(jié)。這就是日本戰(zhàn)國著名的“三矢之訓”說。

    弘治三年(1557),三兄弟中,毛利隆元35歲,吉川元春28歲,小早川隆景25歲。毛利元就本打算把家督的位置讓給毛利隆元,但毛利隆元反對父親的隱居。毛利隆元深得家臣的愛戴,遺憾的是能力不如文武全才的兩個弟弟。毛利元就擔心自己死后兄弟三人不團結(jié),就想出了用“三矢之訓”來教育他們。在決定毛利家命運的嚴島,毛利元就先交給三兄弟每人一支箭,隆元、元春、隆景都折斷了,可是無論誰,讓他把三支箭合在一起折,都沒有成功。萬事都要齊心合力,這是毛利元就的話,也成為毛利家的家訓。到了明治維新時(400多年以后),毛利元就的后人長州藩主毛利敬親為了紀念這個故事,在居城茨城建立了“三矢之訓”的雕像。(后來日本導演黑澤明還借鑒了這段故事拍出了電影《亂》)

    后來毛利元就把領地的軍政編制為三個兵團,自己和隆元是第一個兵團,主管對九州的攻防,吉川元春的兵團主管山陰的攻防,小早川隆景的兵團主管山陽的攻防,就是這樣一族的團結(jié),使毛利家控制了關西(中國地方)十國?上≡41歲時突患重病身亡,在毛利元就1571年死時,把家督的位置讓給了嫡孫(隆元之子)毛利輝元。臨死前,毛利元就把這三個軍團長叫到跟前,反覆叮嚀了當年的“三矢之訓”,這三個人當時都立下了誓言,要團結(jié)一心。

    在《毛利元就——三矢之誓》中,毛利隆元是一個仁者,吉川元春是一個勇者,小早川隆景是一個智者,他們?nèi)齻只有通力協(xié)作,才能克敵制勝。

    天文二十年(1551)九月,周防、長門的大內(nèi)家發(fā)生叛亂。大內(nèi)家臣--強權(quán)派陶晴賢謀殺了沉迷于和歌、繪畫的當主大內(nèi)義隆,從豐后國大友家迎回與大內(nèi)家關系較遠的大內(nèi)義長為家督,自己掌握了的實權(quán)。而此時,安藝的毛利元就巧施反間計,使尼子家當主晴久誅殺了代表尼子家最強戰(zhàn)力的新宮黨一族,解除了來自東邊的威脅。在吉川、小早川兩家的協(xié)助下擴張勢頭強勁。

    嚴島決戰(zhàn)

    1553年,石見國的吉見正賴(大內(nèi)義隆的女婿)拒絕了陶晴賢的勸降,導致陶軍的進攻。正賴向毛利求援,毛利元就認為時機成熟,毛利軍從吉山郡田城南下,攻下了伊東銀山城,隨后又陷落草津城、櫻尾城,占領了整個安藝。占領了嚴島后,陶晴賢則擊敗毛利軍在周防的軍隊,也逼近了嚴島。雙方的決戰(zhàn)勢不可免了。嚴島(又稱宮島)島上因坐落著平氏的嚴島神社而得名。鑒于陶軍兵力強大(陶軍2萬5千,毛利軍4千),正面作戰(zhàn)不可能取勝。元就在嚴島西北陶軍登島的必經(jīng)之路短期筑成宮尾城,做出守城的假象,然后發(fā)動奇襲。但兩個困難,一是如何使陶晴賢上當,再就是水軍力量不足,無法發(fā)動有效的奇襲。元就此時展現(xiàn)出戰(zhàn)國第一智將的能力,通過流言使陶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誤以為宮尾筑城失敗,再讓家老桂元澄(平氏一族,負責管理嚴島祭祀)假裝答應作內(nèi)應,讓他認為拿下宮尾城不成問題。然后又派乃美宗勝(小早川一族)、來島通康負責籠絡瀨戶內(nèi)海的著名海賊村上武吉為自己效力。

    弘治元年(1555年)春,毛利元就派兵在嚴島西北部的有之浦(又名宮尾地)筑城。對應元就的策略,陶晴賢親帥大軍兩萬五千(一說為三萬),在折敷畑合戰(zhàn)小勝毛利軍以后,直撲嚴島。當時,元就可以動員的兵馬不過四千而已,如果正面與敵沖突,必敗無疑。

    于是,元就開始計劃奇襲的妙策,布置陷阱,等待陶氏上鉤。他命令宮尾的中村二郎左衛(wèi)門做好籠城準備,派已斐豐后和新里宮內(nèi)少輔五百兵往援。宮尾筑城已經(jīng)完成了,可是對外卻宣稱失敗,同時,毛利氏的宿老桂元澄還施反間計暗通陶晴賢。通過這種種策略,促使陶的大軍立刻嚴島出陣,踏入早已布設好的陷阱……

    9月21日,陶軍兩萬余,乘坐五百艘戰(zhàn)船,從周防的室木浜駛向嚴島,翌22日晨于嚴島大元浦登陸。陶軍的先陣是三浦房清,上陸后進駐距離宮尾城很近的塔之岡,利用神社布下本陣。第二陣布置在鐘撞堂山和大圣院、十王堂附近,第三陣為晴賢本陣,布設在彌山、駒之林的山岳地帶。

    已將本陣由吉田郡山移往佐東銀山的毛利元就,得知陶軍已登嚴島,不由高呼快哉,立刻下令由宍戸隆家留守郡山,而親帥嫡男隆元、元春等諸軍,9月24日從銀山城出發(fā)。于路,熊谷、平賀、天野等安藝諸國人領主紛紛前來會合,軍勢增加到三千五百。毛利軍行至草津地方,更與小早川隆景軍合流,總勢四千。

    陶和毛利,雙方陸軍比為一比五,但是水軍比卻沒有那樣懸殊。毛利的直屬水軍児玉就方部、小早川的沼田水軍乃美宗勝部,總計船支一百二十艘。此外,還要加上已與沼田眾談妥,作為助勢的因島村上水軍,總艦數(shù)達到敵方的半數(shù)以上。

    此時,宮尾城下的激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最緊要關頭。城兵英勇奮戰(zhàn),數(shù)次打退陶氏優(yōu)勢兵力的進攻。但是,終究兵力太過懸殊,落城只是時間問題。9月26日,元就于草津增派大將熊谷信直前往增援宮尾,城兵得訊,士氣再振。

    然而實際上,宮尾城只是釣魚的餌食,元就真正的目的是奇襲晴賢本陣,一舉將其擊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用優(yōu)勢的水軍,封鎖嚴島海域。元就寄希望來補充水軍力的,乃是因島村上勢的同族能島和來島兩村上氏。此兩村上氏的水軍力非常強大,稱為“沖家水軍”。元就雖然早就派乃美宗勝前往懇請來島通康援助,但是沖家水軍答復含糊,向背不明。

    1555年9月26日,元就傳信給小早川隆景:速命沼田水軍前來草津沖參戰(zhàn)——戰(zhàn)局不可再拖,他此時已經(jīng)舍棄對沖家海賊眾前來助勢的希望了。

    同年9月28日,元就將本陣移往地御前和火立山一線,派遣沼田水軍和川內(nèi)眾增援宮內(nèi)城。當晚,突然三百艘打著白底“上”文字旗印的戰(zhàn)船,順潮北上,出現(xiàn)在宮尾城附近海域。曙光籠罩在毛利氏的頭頂……

    來島通康只答應乃美宗勝一日的助勢:“只有一天,戰(zhàn)滿一日我們就要從宮島離開!保ㄟ記得KOEI公司的游戲《毛利元就三箭之矢》嗎?不了解歷史的朋友,往往貪多,向來島要求三日助勢,結(jié)果當然是被徹底拒絕)

    9月30晦日,元就本陣進至火立山附近的海岸邊,后來此處被稱作“運勝の鼻”。在渡海前往嚴島的時候,正逢暴風雨大作,元就命令:“僅我本船點火為記,各船跟進,喊聲和櫓拍子等一概禁止!”他還激勵士氣說:“暴風雨乃是上天加護,趁著敵人疏忽之機一氣將之擊破,不要放一人逃走!”

    夜間戌亥之交,元就沖破逆風,在包之浦登陸,亥時,全軍都登上了嚴島。元就準備在第二日天明前,翻越博弈尾峰,直襲陶的前軍本陣塔之岡。

    1555年10月1日未明,元就本陣已經(jīng)在博弈峰頂待機,瞄準了塔之岡敵陣的右側(cè)背面。毛利隆元統(tǒng)帥主力軍,先陣是吉川元春。二番是小早川隆景率領的水軍勢,從宮島沖的大野和玖波方面迂回,與宮尾城的守兵合勢,沖擊陶的本陣。三番隊由能島的村上武吉指揮,以所有沖家水軍兵力警戒海面,擊破企圖從海上增援戰(zhàn)場的陶氏水軍,并切斷敵人的退路。

    黑夜中敵我不明,小早川的二番隊水軍,竟然侵入了陶軍警護船團的正面。大將乃美宗勝心生一計,叫屬下高呼:“我等乃筑前加勢,宗像、秋月、千手等聯(lián)軍,特來謁見陶殿下!”

    卯時(清晨六時),太鼓齊鳴,毛利元就下達了突擊命令,二千兵馬直沖陶的本陣。變起倉促,陶軍狼狽不堪,陶晴賢急命回身向山頂進攻,反而引發(fā)更大的混亂。此時,混過敵軍防線登陸的小早川軍從正面向塔之岡發(fā)起沖鋒,宮尾守軍也開城殺出,腹背受敵的陶軍很快處于崩潰的邊緣。

    此時海面上的沖家水軍勢,以能島的村上武吉為總帥,分三番進攻敵水軍勢。第一番先以亂箭開道,穿插分割敵陣;第二番用火箭驅(qū)敵;第三番以秘傳的火藥燒毀敵船。最后才是武者船的白刃相攻。陶氏水軍的混亂凄慘程度,比之陸地戰(zhàn)場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戰(zhàn)至午后一時,陶軍終于全面崩潰。此戰(zhàn)元就所以能夠取勝,很大一點因素,與其后的桶狹間合戰(zhàn)非常相似,那就是:因為地形的狹窄,使陶氏兩萬陸軍無法鋪開,人數(shù)眾多不但不成其為優(yōu)勢,反而直接成為混亂的源泉。

    到了下午2時,陶軍已陣亡4700余人,其他無路可逃的陶軍開始散入島上各處小路、山嶺。毛利隆元始終追擊著陶晴賢不放。眼見如此大的潰敗,陶晴賢一度打算沖入毛利軍戰(zhàn)死,被三浦房清死命抱住。以三浦的想法,如果逃到登陸時的大浦元,總可以找到船,只要逃出嚴島,就有扳回的希望。于是三浦殿后,護送陶晴賢向岸邊撤退。但是小早川隆景知道陶晴賢的去向后,立即也對其展開追擊,追上并殺死了三浦房清。陶晴賢趕到岸邊后,沒有一艘船的影子,而追兵已至。心灰意冷的他自刃而死,這位年僅三十五歲的名將就這樣消失在嚴島上了。

    陶晴賢已死,剩下的就是追殺殘敵了。到10月3日清晨,吉川元春消滅了頑強抵抗的弘中隆包父子的500余人后,這才基本結(jié)束了這場歷時數(shù)日的決戰(zhàn)。

    這場決定毛利、陶兩家命運的大戰(zhàn)以毛利方的獲勝而告終,但是毛利贏得如此之驚險,陶軍在兵力占絕對優(yōu)勢下敗的如此之狼狽,都是戰(zhàn)國時期難得一見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毛利以不到敵五分之一的兵力取得完勝的戰(zhàn)績也只有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合戰(zhàn)的表現(xiàn)可與之相媲美。

    毛利元就對陶晴賢首級進行的首實檢于十月五日在廿日市的攖尾城舉行。隨著陶晴賢的死去和陶家在嚴島的慘敗,防長豐筑掀起了離反的風潮。元就更是抓住這個機會展開防長攻勢,兩年內(nèi)將大內(nèi)義長逼死在且山城。毛利家取代了大內(nèi)家在中國地區(qū)的地位,而尼子隨著晴久的去世和幼君義久的繼位走上了滅亡的不歸路。自此,中國地方的戰(zhàn)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最后的瀨戶內(nèi)海智將

    1560年12月,正當壯年的尼子晴久去世了,其子義久繼承家督之位。尼子家最后的一點復興希望也破滅了。此后3年,毛利家東擊尼子,西戰(zhàn)九州大友,雖然是兩線作戰(zhàn),但強弱勝負之勢卻全然不同了。最終,在足利義輝的調(diào)解下,與大友和睦,為隆元子幸鶴丸和大友義鎮(zhèn)女商定婚事。隆元,更獲得幕府賞賜備中、備后、周防、長門四國守護職。

    停止了西方戰(zhàn)事的元就,傾全力向東,連下數(shù)城,最后團團圍住尼子居城月山富田。這場圍城戰(zhàn)打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尼子義久中了反間計,殺死老臣宇山久幸父子,導致軍心混亂,局勢才一發(fā)不可收拾。1566年11月,義久兄弟出城降伏,即被送往安藝高田郡円明寺幽閉起來。

    在長期的圍城戰(zhàn)中,毛利隆元突然去世,享年四十一歲。傳說,隆元是被人毒死的。于是,元就臨時離開戰(zhàn)場,回到郡山城,為隆元十三歲的遺子幸鶴丸舉行正式的元服儀式,并確定他為新的繼承人。幸鶴丸獲得足利義輝將軍賜以偏諱,取名為少輔太郎輝元。

    此后數(shù)年,北九州戰(zhàn)火再開,毛利連敗大友義鎮(zhèn)數(shù)次。此時,東面?zhèn)鱽砹藟南ⅰ?569年6月,山中幸盛等于京都擁立尼子勝久,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尼子家再興了。輝元、元春、隆景合兵東向,再度攻破月山富田——但是,尼子家的第二次滅亡,元就已經(jīng)等不到了。

    英雄末期

    弘治3年(1557)4月,毛利勢擊潰大內(nèi)義長軍,將周防長門兩國納入毛利氏的版圖。同年11月25日,元就發(fā)出“三子教訓狀”,毛利兩川體制的正式形成。

    永祿9年(1566)6月,毛利氏開始侵擾北九州地方。11月,尼子氏滅亡。同月5日,在有姻親關系的河野氏幫助下確立了對伊予的支配。

    永祿12年(1569)6月,尼子氏殘黨進攻出云;同年10月大內(nèi)輝弘(義隆的表兄弟)軍在大友水軍的援助下在周防國登陸;能島村上氏亦背叛;毛利軍在備前的攻略也受到浦上氏的反抗。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元就從九州地方迅速撤離。元就在晚年身體開始衰弱,曾經(jīng)找足利義輝醫(yī)師曲直瀨道三治療,并且成功康復。最終1571年6月14日在吉田郡山城病逝,死因可能是食道癌,享年75歲。墓地在今廣島縣高田郡吉田町的郡山城內(nèi)洞春寺,法名日賴同春大居士。

    毛利元就以僅僅150人的軍隊自吉田城開始振興國家。寫給三個孩子的家書作為元就的遺訓成為毛利家行事的規(guī)范,長久的傳于后世。元就過世后,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謹守元就遺訓,全力扶持正室輝元在混亂的戰(zhàn)國中生存下去。

    元就病故之時,上杉謙信41歲,武田信玄50歲,明智光秀43歲,織田信長37歲,豐臣秀吉35歲,德川家康29歲,石田三成11歲,伊達政宗只有4歲。從歷史的軌跡來看,如果元就晚生30年的話,日本戰(zhàn)國歷史很可能有非常大的變化。

    人物評價

    作為戰(zhàn)國第一流的智將,毛利元就驅(qū)使著他卓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策略,堅持徹底的現(xiàn)實主義縱橫于戰(zhàn)國亂世中。如果之后仍有這樣超一流的武將的話,天下也就不會這么輕易落入秀吉之手了。元就一旦取得天下,就會以廣島為首都,他推崇的積極對外貿(mào)易策略與家康所奉行的鎖國政策相比而言,勢必會對日本的發(fā)展起更大的作用。

    毛利家臣

    毛利氏以“三矢之訓”的故事聞名于戰(zhàn)國時代,當主元就更以“西國第一智將”,“日本第一謀將”等美名流芳后世,毛利兩川也在日本戰(zhàn)國史中有重要的地位,但好的當主是一方面,好的家臣團也是另一方面,毛利十八將是繼武田二十四名臣、三好三人眾、島津四兄弟、德川四天王、賤岳七本槍后又一著名的家臣猛將團。

    小早川隆景

    吉川元春

    宍戶隆家

    天野隆重

    吉見正賴

    兒玉就忠

    桂元澄

    福原貞俊

    口羽通良

    志道廣良

    赤川元保

    粟屋元秀

    渡邊長

    熊谷信直

    國司元相

    粟屋元親

    飯?zhí)镌H

    井上元兼

    相關影視

    毛利元就是NHK在1997年制播的大河劇,播出期間是1997年1月5日-12月14日。

    這是為了紀念毛利元就誕生500周年而制作的連續(xù)劇,故事將一般人印象中是謀略家的元就描寫成在家庭方面是頗憨厚的男性。做為一部家庭連續(xù)劇,本劇在女性觀眾當中的評價很高。其中,一揆的用語對現(xiàn)代人而言大多會直接聯(lián)想到江戶時代的百姓一揆,但在劇中卻有一些以元就為盟主的“國人一揆”場面,于是劇中為了一般觀眾,而把國人一揆改成“國人領主連合”的現(xiàn)代用語。

    主題曲演奏:NHK交響樂團主題曲指揮:時代考證:岸田裕之、米原正義題字:毛利元就(取自其自筆書狀)旁白:平野啟子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注
    MoriMotonari中村橋之助/HashinosukéNakamura----
    SueHarukata陣內(nèi)孝則----
    AmakoTsunehisa緒形拳----
    AmakoHaruhisa高島政宏----
    Mii-no-kata富田靖子----
    毛利弘元西鄉(xiāng)輝彥----
    祥之方竹下景子----
    杉之方松坂慶子----
    相合之方松原千明----
    毛利興元渡部篤郎----
    雪之方一路真輝----
    相合元綱西島秀俊----
    毛利隆元上川隆也----
    吉川元春松重豐----
    小早川隆景惠俊彰----
    可愛高橋由美子----
    宍戸隆家加勢大周----
    壽之方大冢寧寧----

    美美仁科扶紀----
    阿古姬藤吉久美子----
    宮本信子----
    秋本奈緒美----
    小夜田中廣子----
    毛利輝元森田剛----
    毛利幸松丸北尾亙----
    松之方梓真悠子----
    吉川元資清水伸----
    玉姬松本惠----
    芳姬田島穗奈美----
    藤野加賀真理子----
    松金米子----
    桂廣澄草刈正雄----
    井上元兼片岡鶴太郎----
    渡邊勝樐拘⒚?/td>----
    志道廣良中村梅雀----
    福原廣俊笹野高史----

    赤川元保永島敏行----
    兒玉就忠益岡徹----
    桂元澄鶴見辰吾----
    渡邊通勝村政信----
    平佐就有佐藤/B作----
    熊谷信直綿引勝彥----
    井上春忠生瀨勝久----
    椋梨景勝舟木一夫----
    堀立直正原田芳雄----
    和智誠春三田光雄----
    國司元相坂本明----
    大內(nèi)義興細川俊之----
    綾之方東智鶴----
    大內(nèi)義隆風間徹----
    內(nèi)藤興盛小野寺昭----
    陶興房夏八木勛----
    陶晴賢隆房----
    貞子佐藤惠利----

    初瀨薰----
    龜童丸蓮池貴人----
    大內(nèi)義長三井智英----
    尼子經(jīng)久緒形拳----
    萩之方高畑淳子----
    尼子晴久高島政宏----
    滿巖崎廣美----
    尼子國久清水綋治----
    一門眾新宮黨----
    尼子義久中村獅童----
    鹽冶興久鈴木久太郎----
    山中鹿介山田純大----
    宇山久兼磯部勉----
    龜井秀綱河原佐部----
    本城常長武岡淳一----
    立原幸隆門田俊----
    河副久信上杉祥三----
    野田次郎的場浩司----

    加芽葉月里緒菜----
    村上虎吉藤原喜明----
    吉川興經(jīng)京本政樹----
    武田元繁宍戸開----
    宍戸元源石田太郎----
    小三太奈佐健臣----
    多美平野啟子----
    松本惠----
    足利義稙田口智郎----
    熊谷元直石川登星----
    小早川繁平高橋讓----
    品川狼之介林邦史朗----
    細川隆是久富惟晴----
    榮秀大瀧秀治----
    異雪和尚柳谷寬----

    職員表

    ?

     制作人:木田幸紀

    ?

     原著:永井路子

    ?

     導演:松岡孝治等人

    ?

     編。篗ichikoNagai;內(nèi)館牧子

    ?

     配樂:

    分集劇情

    第1集

    戰(zhàn)國時代的日本中國地方的霸主毛利元就(中村橋之助飾),出生于1497年。其父弘元(西鄉(xiāng)輝彥飾)是吉田莊的一個國官領主,有正室及側(cè)室二人。元就是正室的么兒,上有一兄一姊。當時東西兩大勢力大內(nèi)及尼子夾擊毛利,家臣中的井上偏向大內(nèi),桂則暗通尼子,互相傾軋。由于家臣各自有采邑及武士,故對毛利家并非完全竭心盡力在效忠。這時戰(zhàn)敗的前將軍足利義稙又到山口投靠大肉,計劃復辟。大內(nèi)亦欲藉此展現(xiàn)自己的實力,進而達到號令天下的目的,故下令各國官領主上京討伐義澄公。毛利同時也接到幕府之命,說要討伐義稙,以致陷入兩難之境。弘元正室祥夫人(竹下景子飾)想出禪讓之法,讓八歲椎子擔任領主,弘元退隱幕后,各追隨不同的將軍,好對雙方皆有所交代。元就之母祥夫人遷居猿掛城,不久后便因病過世,造成二位側(cè)室的正室之爭,最后由杉夫人(松阪慶子飾)獲勝。

    第2集

    元就少時名為松壽丸(森田剛飾),他五歲喪母,父親又沉迷于酒中,令他的少年時代過得十分叛逆。尤其與扶正的杉夫人更是勢同水火,有一次更是將杉夫人關到儲藏室,并脫光其衣服。此事令弘元相當震怒,將松壽丸關入儲藏室。而松壽丸也倔強地不吃不喝過了四天。期間鄰近的敵國實戶率兵來犯,多虧渡邊用奇襲戰(zhàn)術(shù),擊退了敵人。杉夫人珍愛的一把扇子不慎遺失,被側(cè)室之子月夜丸拿去做蝴蝶的墓碑。然而杉夫人卻一口咬定是松壽丸所為,幸好弘元無意中得知真相。弘元并向松壽丸表明永遠站在兒子身邊。父子兩人心結(jié)剛解,弘元便因長年酗酒而心藏衰弱去世,這時松壽丸年十歲。

    第3集

    十五世紀末的京都,將軍足利義稙與弟弟義澄兄弟鬩墻。義稙雖敗北遭逐出京都,卻仍不斷靠諸侯征戰(zhàn),最后投靠山口的大內(nèi)義興。大內(nèi)以拖延戰(zhàn)術(shù)遲遲不答應當郡山城主辜千代丸的戴冠義親,直到臨上京前才應允,并同時提出要毛利一同上京的要求。毛利無法拒絕,只好依其要求提供三百兵馬及四百兵馬的軍費。井上元兼(片岡鶴太郎飾)趁機嚴課臨時稅,搞得人民民不聊生。他更趁機中飽私囊,堷稙自己的勢力。此事讓接任猿掛城主的松壽丸得知,立刻責問井上。井上拿手下開刀,以示自己并不知情。其快刀斬亂麻的態(tài)度,令眾人折服。接著更責備松壽丸行為舉止不合城主風范,將之逐出城,要他好好反省。使松壽丸信心全失,不知自己是否真能勝任城主。

    第4集

    由于輔政大臣井上元兼之故,松壽丸被逐出了猿掛城。而井上還要利用源氏物語,把松壽丸教育成一個軟弱的人,讓他成為井上擺布的城主。此外,井上為討好阿杉,打算要蓋新宅第給阿杉住,卻為阿杉所拒絕。另一方面,大內(nèi)義興奉前將軍足利義稙上京都,在與現(xiàn)任將軍開戰(zhàn)之前,故意大辦酒宴以示行有余力。然而酒宴之中,尼子經(jīng)久(緒形拳飾)看見武田憎恨大內(nèi)的臉色,認定可以好好加以利用,故而鼓吹武田與之共同背叛大內(nèi)。松壽丸為練習弓箭,偷入武器庫被逮,以致平太郎死亡,次郎失蹤,而松壽丸也因此自責而生病。井上為報復阿杉拒絕自己的愛意,故意叫阿杉去照顧松壽丸,將勢如水火的兩人湊在一起。豈知二人竟因此而互相體諒,恢復友誼。

    第5集

    暫無

    第6集

    由于戰(zhàn)爭不斷,京都日益蕭條,已經(jīng)失去昔日風貌,而百姓也流離失所。很多難民為了向往瀨戶內(nèi)及山陰等富庶地方,而由四方移動前往。但是其中部份人受到武田家不開放關隘,而前途受阻,充斥在毛利國內(nèi)。松壽丸只身前往難民聚集之地探查,偶遇一名叫阿夏的女子,心中由生愛意。毛利家為恐難民逗留于其國內(nèi),會和國內(nèi)領民引發(fā)爭端,故而由桂出面,前往武田交涉開關事宜。幾經(jīng)談判之后,武田終于同意開關。出發(fā)之日,松壽丸見阿夏隨眾難民離去,心中難依難舍。松壽丸舉行成人式后不久,大哥也由京都歸國了。

    第7集

    松壽丸舉行成人式后,取名元就。此時大哥興元(渡部篤郎飾)突然歸國,并夸稱此次歸國乃是判斷大內(nèi)必敗,故為了毛利及百姓才自行歸國。而原來興元之所以回國,并不是得到大內(nèi)許可,而是在大內(nèi)戰(zhàn)敗之際,不堪戰(zhàn)場之苦,而私自歸國,故而在興元歸國之初,大內(nèi)雖無力加以懲罰,但在大內(nèi)苦戰(zhàn)取得勝利后,即決心懲罰毛利。于是毛利國內(nèi)人人自危,而桂甚至私通尼子,希望取得尼子奧援。在此危急存亡之際,眾人皆則望興元能提出良策,但事后方知興元胸中并無一策。

    第8集

    由于大內(nèi)義興在京都獲得奇跡性逆轉(zhuǎn)勝利,毛利家已被迫面臨存亡危機。高橋、吉川、毛利等人曾經(jīng)拋下大內(nèi)而擅自歸國,因此,他們擔心的是會遭受報復。最后三個人想出的方法是大家締結(jié)同盟用以抵抗,而結(jié)盟以拉攏勢力最大的天野家為首要之務。興元被推擔負這項任務,元就則擔心患有心病的哥哥是否能如此重任。一日,元就巧遇阿雪(一路真輝飾),經(jīng)自我介紹后知道她是高橋元光之娘。對阿雪之姿色、氣質(zhì)甚為傾倒的元就,決心要讓興元娶她為妻室,因而找其父高橋元光苦苦哀求,最后獲得首肯。嫁到毛利家的阿雪,遂發(fā)揮敏腕,成功地拉攏天野奧次,并且使盟約順利成立。一天,興元突然割腕自戕,他如此做是為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活著。

    第9集

    阿雪夫人已有身孕,期盼早日喜獲麟兒。為要壓抑同盟國之勢力擴大,大內(nèi)義興決定派遺武田元繁。實際上,武田元繁與尼子經(jīng)久暗中有所串通。經(jīng)久決定與元繁聯(lián)手夾攻毛利。元繁于歸國后悍然對大內(nèi)義興擎起叛旗,大為憤怒的義興立刻命令毛利興元興兵攻打元繁。毛利家為是否接受義興之命令而分為兩派爭論。最后興元以向大內(nèi)還債為目的而決定舉兵。不過,舉兵以取得吉川之奧援以前提條件。元就以將攻陷之有田城送給吉川為條件而進行交涉。最后,對元就之真誠感動的吉川,答應派遣援軍。興元凱歸時阿雪夫人平安生子,一家人為此慶幸不已時,興元因酒而猝死。元就因此而又成為孤獨一人。

    第10集

    毛利興元猝死后,郡山城由二歲長子幸松丸繼承。阿雪夫人央求元就就任監(jiān)護人一職,經(jīng)一些爭執(zhí)后底定。元就因乃兄去世而甚覺空虛,阿杉夫人給予鼓勵。曾遭尼子經(jīng)久背叛之武田元繁,暗中進行稱霸安藝國之準備,經(jīng)苦心經(jīng)營,勢力已大為膨脹。元繁決定先攻打有田城,以向毛利家報仇。攻陷有田城后,元繁轉(zhuǎn)向攻打郡山城。于此,毛利家陷于危機,因為迎戰(zhàn)近四倍大軍,實在無勝券可操。毛利向大內(nèi)央求奧援,卻遭拒絕。最后,元就想到的是以身為餌誘出元繁將之圍殺之戰(zhàn)術(shù)。戰(zhàn)術(shù)果然奏效,毛利終于圍剿元繁而獲得勝利。元就不以此居勁,因為擔心成為國人急欲消滅之對象。元就因自己有利用他人心理上之弱點而將之攻滅之本事而陷于自我厭惡。

    第11集

    元就于初陣立大功后,欣喜若狂的阿杉夫人到處吹噓元就之彪功,殊不知樹大招風的毛利家,竟然成了尼子等有力諸侯覬覦的對象。尼子經(jīng)久于此相中吉川國經(jīng)之女兒美伊(富田靖子飾),以讓美伊嫁給元就而將毛利籠絡。美伊原本無意接受這門親事,但在尼子的壓力之下,遂不得不首肯。阿杉夫人本來極力反對元就娶美伊,但知道元就之苦心后,也只有表示贊成,不過叮嚀元盡量不要淌渾水,要明哲保身,活得逍遙自在;T洞房夜,元就與美伊因意氣用事而發(fā)生齟齬,結(jié)果兩人并未同衾。元就感覺自己的心靈受了創(chuàng)傷。

    第12集

    元就與吉川之女美伊剛結(jié)婚,但卻因為對彼此都抱有疑心,所以兩人分房就寢。有一天兩名想要暗殺元就的殺手闖入美伊的臥室,卻撲了個空。其中一名殺手想殺了美伊泄恨,但卻遭到另一名殺手的制止,美伊也因此保住了性命。經(jīng)過這次的危機,元就與美伊之間的感情變得很好,兩人也開始同枕而眠。原本一直待在京城的大內(nèi)義光(細川俊之飾)為了討伐尼子經(jīng)久而重回山口,兩強之間也將展開前所未見的戰(zhàn)事。

    第13集

    尼子經(jīng)久與大內(nèi)義光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而且兩國也一直迫毛利表態(tài)。重信義元就覺得尼子很不可靠,再加上毛利家與大內(nèi)家一直有深厚的關系,所以他當然想與大內(nèi)聯(lián)手對抗尼子家。此時美伊剛好懷孕,并且在十月懷胎后,順利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嬰千代壽丸。尼子經(jīng)久得知元就想與大內(nèi)聯(lián)手,就馬上派兵威嚇元就,最后元就只好屈服于尼子之下,答應加入尼子軍。

    第14集

    元就在尼子經(jīng)久的武力威脅之下,只好加入尼子軍,與尼子聯(lián)手攻擊大內(nèi)的鏡山城。為處罰元就這么晚才決定力入尼子軍,經(jīng)久要求毛利擔任先鋒,并且由體弱多病的九主軍幸松丸帶兵。由于鏡山城的地形易守難攻,毛利不管怎么攻打都無法攻破。元就經(jīng)過一番苦思之后,終于想到一個妙計,他決定籠絡鏡山城守藏田房信的叔父藏田直信,并且順利問出進入鏡山城的捷徑,最后終于攻下鏡山城。

    第15集

    毛利家的主君,年僅九歲的幸松丸,因為天生體弱多病,在經(jīng)過鏡山城之戰(zhàn)后就臥病在床,沒過幾天就去世了。毛利沒有了主君,理應由正室的次子元就來繼承,但是尼子卻要求元就由尼子家收養(yǎng)養(yǎng)子,并且由元綱(西島秀俊飾)擔任養(yǎng)子的代理人。為了主君繼承一事非常煩惱的元就,原本為了避免兄弟互爭,所以答應收養(yǎng)尼子家的養(yǎng)子,與元綱合力掌管毛利。但是在毛利重臣志道的規(guī)勸之下,元就還是決定由自己繼承主君之位,毛利家的新主誕生了。

    第16集

    在志道的運籌帷幄下,元就繼任了領主之住。此事讓弟弟元綱極為不滿,與重臣桂廣澄聯(lián)手企圖謀反。元就事前得知消息,不愿相信,特地去找元綱證實。元綱表面不露聲色,其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元綱不顧母親相合夫人的反對,堅持貫徹已志。桂廣澄起兵前亦曾拜訪渡邊勝,但渡邊勝無意參與。元網(wǎng)與桂廣澄起兵失敗,當場喪命。廣澄臨終前交代元就要創(chuàng)造新的元就,元就相當感動。渡邊勝得知廣澄造反的消息,立即趕至郡山城,只看到桂廣澄被抬出城門的尸體。

    第17集

    元綱的死令相合夫人傷心至極,便藉故支開元就,于元綱墓前自盡。此事令元就相當自責。另一方面,井上元兼極具野心,趁著探查謀反一事,在未掌握證據(jù)之下,假借主公之命帶兵進攻渡邊府,殺了渡邊勝。此時正在渡邊府的藤野,帶著渡邊之子通逃出追殺。而廣澄之子元澄,則計劃對郡山城發(fā)動攻擊。元就一得到消息,便只身趕赴桂府,當面對元澄表態(tài)。元澄在元就以性命相博的說服下,打消謀反之意,并成為元就之家臣。謀反一事告終結(jié)后,元就表示對一切既往不咎,要求大家同心協(xié)力,以建造一個新的毛利。

    第18集

    弟弟元綱及重臣桂廣澄、渡邊勝死后,元就誓言要振興毛利家,于是開始在毛利國內(nèi)外選拔人才,培養(yǎng)自己的近臣心腹團。這時選出的人有兒玉就忠、赤川元保。大永四年(1524年),毛利元就率領新選出的近臣出兵支援尼子軍,暗中幫助與元就有殺父之仇的熊谷將軍對抗大內(nèi)軍,使初次出征的大內(nèi)義。L間徹飾)吃了大敗仗,同時也化解了熊谷多年來的怨仇。而尼子家的新一代尼子詮久(高島政宏飾),以新官黨的勢力為后盾,強烈要求其父經(jīng)久讓位,父子發(fā)生沖突。尼子再要求元就出兵助陣,元就以收割期將至為由拒絕,在尼子、大內(nèi)二大勢力的傾軋之下,元就決定歸附大內(nèi)氅下,于是玫訪大內(nèi)大本營所在的嚴島,在這里邂逅了控制瀨戶內(nèi)海交通的村上海軍之海軍女神加芽(葉月里緒菜飾)。

    第19集

    元就與村上海軍之海軍女神加芽一見鐘情,臨別時加芽贈元就一個船用酒壺,元就回國后常睹物思人,引起妻子美伊疑心。元就瞞著妻子,與加芽魚雁往返,與加芽情同兄妹的元就幼年朋友次郎,百般勸阻無效。加芽甚至只身至毛利見元就。大內(nèi)探子為了不讓與毛利結(jié)盟之事外泄,派人暗殺藤野,藤野僥幸逃過一劫。而此事終究傳至尼子耳中。尼子計劃東進,大內(nèi)則開始拉攏安藝國官領主,各有圖謀。美伊疑心元就移情別戀,卻決定佯裝不知,以溫柔體貼喚回丈夫的人。美伊的努力是否真能奏效呢?

    第20集

    結(jié)婚第六年,元就又開始戀愛了。對象是被稱為村上水軍女神的加芽。加芽由于愛情,追隨元就由因鳥來到了吉田,住于城外,而元就則每日藉口視察前往幽會,此事不久即為元就之妻美伊所發(fā)覺,而前往城外與加芽談判。大內(nèi)義興正到處征安藝各國領主,并且包圍了投靠尼子家,位于尼子境內(nèi)的米山城。米山城主天野興定在城破之前,偷偷派出使者來到毛利家,希望元就能代為調(diào)停,向大內(nèi)家求和。元就也為能不戰(zhàn)而拉攏敵人,而答應為其調(diào)停。之后不僅調(diào)停成功,毛利及天野甚至成主軍事同盟。次郎前來欲帶加芽回因島,而阿杉也前去勸加芽離開元就,終于加芽悄悄離去。大內(nèi)義興于征戰(zhàn)安藝四年,大業(yè)將成之際突然去逝,毛利頓失后盾。而尼子則準備大舉征伐。

    第五代口袋妖怪番外篇的《口袋妖怪信長的野望》角色

    「青葉の國」的武將首領,善于使用草系的口袋妖怪,看上去不太喜愛戰(zhàn)斗。

    人物形象取于光榮作品《戰(zhàn)國無雙3》

    相關游戲

    《戰(zhàn)國無雙》系列

    稀代的謀將·毛利元就

    CV:石川英郎

    武器:矢甲手

    初登場于《戰(zhàn)國無雙3》。以安藝為大本營的大名毛利家的當主,雖然外表看以來有些慢條斯理很靠不住的樣子,但是他以極高的戰(zhàn)略頭腦將毛利家引向盛世之局。

    4代后由于其第三子小早川隆景作為新武將登場考慮到年齡跨度問題將他從3代的青年形象設定成了老年形象。

    另外他還是第五代口袋妖怪番外篇的《口袋妖怪信長的野望》里「青葉の國」的武將首領,善于使用草系的口袋妖怪,看上去不太喜愛戰(zhàn)斗。

    《戰(zhàn)國BASARA》系列

    詭計智將·毛利元就

    CV:中原茂

    武器:采配(1代)、日輪刀(2代及其以后作品)

    初登場于《戰(zhàn)國BASARA》1代(1代為不可選用的敵方武將,2代以后成為玩家可選武將)。以山陽、嚴島據(jù)點的毛利軍總大將。為了勝利即使是冷酷的戰(zhàn)術(shù)也會使用的孤高策略家。對外表現(xiàn)出依附強大大名的立場,內(nèi)心則一心想要自己統(tǒng)一天下,將安藝作為日本的中心。

    名人推薦
    • 李麗珍
      李麗珍(Loretta Lee),1966年1月8日出生于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模特。1980年在街上被星探發(fā)掘,開始拍攝廣告,17歲時進入演藝圈,參與黃...
    • 牛語者
      牛語者,當代玄幻網(wǎng)絡文學作家。男,年近而立卻不立,唯斗室單衣以蔽日。自以為是埋藏于都市某一個角落里的自我放逐者,平日庸庸碌碌隱沒于紛擾人群...
    • 撒冷
      撒冷(真名:付強),生于1982年10月,畢業(yè)于深圳大學傳播系。 游走在文藝小說與玄幻小說之間的漂浮物,從事過廣告、策劃、網(wǎng)絡,另外,也開過工作...
    • 尹珊珊
      80后代表作家之一。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代表作《純快樂物語》,已出版《自由18歲》、《玫瑰在風中呼喚》。曾以文化成績最高分考進中央...
    • 王小山
      王小山,自由職業(yè)者、媒體從業(yè)人員。微博上的認證是演員、出版人、音樂策劃、專欄作家。王小山1990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為《南方都市報》...
    • 今川氏輝
      今川氏輝(1513年—1536年)是鐮倉新羅八郎源義家一系的名門望族,駿河今川家第八代家督。父親是今川氏親,母親正室壽桂尼!皷|海道一弓取”、第九...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