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jīng)歷
少年聰慧
劉莊出生于東漢建武四年(28年)。十歲時就通曉《春秋》。時之樂人以歌詩四首,以贊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輪》,其三曰《星重輝》,其四曰《海重潤》。
建武十五年(39年),劉莊受封東海公。當時,朝廷發(fā)現(xiàn)墾田畝數(shù)和人口不對,于是開始重新清查田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個州郡的官員進京匯報工作,光武帝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庇谑撬蛦栮惲衾暨@是什么。陳留吏說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洛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這時,帳幄后面只有十二歲的劉莊插話說,這是郡里的官吏教他(陳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光武帝又問,那為什么河南南陽不能問呢?劉莊又說,河南是帝城,南陽是帝鄉(xiāng),這兩個地方田畝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認真核查。光武帝于是讓虎賁將詰問陳留吏,陳留吏所言果然和劉莊一樣。光武帝于是對自己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兒子愈加青睞。
建武十七年(41年),劉莊進封爵位為東海王。
建武十九年(43年),單臣、傅鎮(zhèn)等造反,占據(jù)原武城,劫持了該城的官吏。光武帝派臧宮率兵圍剿。由于單臣、傅鎮(zhèn)他們糧草充足,所以臧宮雖然把他們困在城里,又死傷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光武帝招集大臣們研究對策,大家多提議懸賞以攻城。只有劉莊主張不要圍城太緊、太急,讓叛軍可以突圍,這樣一個亭長就能對付他們。結果真如劉莊所料,叛軍分散突圍后都被平定、消滅。同年,劉莊獲立皇太子,并拜博士桓榮為師,學通《尚書》。
治國有方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駕崩,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
劉莊登基后,繼續(xù)奉行光武帝在位時期為鞏固東漢統(tǒng)治而推行的各項政策。對于依仗權勢,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嚴加懲處。比如護羌校尉竇林系大司空竇融親屬,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
永平二年(59 年),竇林坐欺君罔上、貪贓枉法罪下獄論死。劉莊以竇融管教子弟不嚴,數(shù)次下詔責罰,將竇融罷官。后來,劉莊之弟楚王劉英、廣陵王劉荊、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殺;河東尹薛昭、司隸校尉王康、駙馬都尉韓光等也都先后坐事論死。可見明帝對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諸王控御極嚴,一旦犯法,從嚴治罪,決不因其官職高、地位親近而加以寬貸。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肅然。
劉莊還注意整頓吏治,對地方官吏進行嚴格的考察和黜陟。從慎重選舉官吏著手,對吏治進行整頓。永平九年(66 年)又“令司隸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以上理狀尤異者各一人,與計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聞!币(guī)定出對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進行一次。在選官用人上,劉莊嚴令杜絕權門請托。他的姊妹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
劉莊在位期間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徭役,減輕刑罰;令官吏勸督農(nóng)桑,治理病蟲害;并以公田賜與或賦與貧民。此外,劉莊大力興修農(nóng)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黃河。西漢末年以來,黃河年久失修,為患益甚,“兗、豫百姓怨嘆”。明帝乃令著名水利專家王景和王吳率兵卒數(shù)十萬人治水。自滎陽東至千乘?谇в嗬铮锪⒁凰T,令更桐洄注,無復潰漏之患,從而保障了黃河中下游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正常進行。劉莊提倡節(jié)儉,宮廷生活不尚奢侈,一時之間,上行下效。
所以,當時民安其業(yè),戶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國載于戶籍的人口為2100多萬,至劉莊統(tǒng)治后期,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激增至3400多萬。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間,出現(xiàn)了繁榮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
開疆拓土
在國力增強的基礎上,劉莊積極經(jīng)營邊疆,與北匈奴爭奪西域。光武帝統(tǒng)治時期,因忙于恢復社會生產(chǎn)和安定社會秩序,無力經(jīng)營邊疆,對西北地區(qū)暫時采取羈縻政策。到了明帝永平末年,國勢強盛,劉莊乃改弦易轍,變過去的消極羈縻為積極經(jīng)營。永平十五年(72 年),劉莊派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率兵駐屯涼州,以為經(jīng)營西北的準備。
永平十六年(73 年)春,劉莊命竇固、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竇固率軍出酒泉,大敗匈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守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西),并遣假司馬班超等率所部吏士三十六人,先后在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于闐(今新疆和田)擊敗親匈奴勢力!坝谑侵T國皆遣子入侍,西域與漢絕六十五載,至是乃復通焉!
永平十七年(74年)竇固、耿秉等率領大軍再次擊敗北匈奴于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后,復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于龜茲(今新疆庫車)、車師(今新疆吐魯番),恢復漢朝對西域地區(qū)的統(tǒng)治。
去世
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75年9月5日),漢明帝在洛陽東宮前殿去世,時年四十八歲。死后葬于顯節(jié)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
為政舉措
政治
嚴防外戚劉莊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劉莊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范。他在位時,他的舅舅們都位不過九卿。館陶長公主想替他兒子求個郎官做,劉莊寧可送給外甥一千萬錢,也不答應。大臣閻章才學出眾,工作突出,但因妹妹是后宮嬪妃,劉莊為不破壞外戚不封侯參政的規(guī)矩,硬是不提拔閻章。
但同時,劉莊又委任開國元勛高密侯鄧禹為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熹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時對生母陰太后、異母郭圣通都非常尊重,平等對待,贏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評。
嚴苛馭下劉莊對下面的官員非常嚴厲,因為父親光武帝施政時對大臣比較寬松,是由于他的威望高,而明帝是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威信的,靠他的威望駕馭自己父親那些老臣,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他對于官員是很苛刻的,這在兩漢諸帝中是不多見的。
內(nèi)朝小吏誤記了西域?qū)賴暙I的供品,親自查帳發(fā)現(xiàn)失誤的劉莊派人把犯錯的尚書郎招來,并親自手持木杖責打懲罰。直到尚書臺長官聞訊來說情,請求皇帝懲罰自己管教失職之罪,劉莊才平息憤怒。雖然劉莊對臣下的態(tài)度過于嚴厲、督責過度苛刻,卻有效地保證了綱紀整肅、吏治謹嚴,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方政績明顯。
打擊宗室光武帝時,對同姓宗室王限制比較嚴格。自己的10個兒子雖然都封王,但封地都比較小,較之西漢的同姓王差得很多。而且在郡國內(nèi),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力。明帝的同母弟劉荊是光武諸位皇子中比較有才能的一個,他給廢太子劉疆寫信,說他無罪被廢,應該從自己的封地東海起兵,像漢高祖那樣取天下、即皇位。劉疆接到書信后嚇壞了,馬上把信交給劉莊。劉莊沒有追究此事。后來羌人和東漢作戰(zhàn),劉荊又四處活動。劉莊又讓他去封地。去了封地,他問相士,我長得像先帝,先帝30歲當皇帝,我如今也已三十,可以起兵嗎?嚇得相士趕快告訴郡國的官員,劉荊害怕,自投監(jiān)獄。劉莊又沒有追究。后來劉荊又使巫祭祀祝詛,被郡國的官吏報告,惶恐之下自殺。
光武帝與許美人所生的楚王劉英,在明帝當太子時就和明帝關系不錯。劉英結交賓客,又在封國作金龜玉鶴,刻文字為符瑞,積極準備造反。被一個叫燕廣的人告發(fā),有司奏情要求誅殺他,劉莊不忍,只是把他罷免流放。后來劉英自殺。劉莊發(fā)現(xiàn)劉英結交士人官吏的名錄,為此興了大獄,株連了很多人。
郭皇后生的兩個兒子劉康和劉延也在封國結交賓客,圖謀不軌,但因為不像劉荊、劉英那么嚴重,所以只是被削減封地。
限制豪強光武中興后鑒于王莽篡位,所以對外戚還是有所限制,但同時他又利用外戚來防范宗室。在大司馬吳漢死后,光武想讓自己的小舅子陰興接任大司馬,因為大臣的反對才做罷,但死后仍然讓自己的女婿梁松輔政。
明帝即位后,一改光武為政時的柔道,而大刀闊斧地代之以剛猛。劉莊根據(jù)光武帝生前的意思,畫28將于云臺,但對自己的岳父馬援卻不予收入,這就給大臣們一個信號,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約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時,他的三個大舅子、小舅子馬廖,馬光,馬防都位不過九卿。
隨后他就開始處理外戚和豪強們,32功臣之一、納河西五郡給光武帝的竇融,為人不錯但不善于約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結果子孫多不法。竇融從兄子竇林坐欺罔及臧罪,下獄死。竇融的長子也是光武的附馬竇穆因為封地離六安國比較近,就想占據(jù)六安,于是假傳陰太后的旨意,讓六安侯劉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兒。后來此事被明帝知道,竇穆被免官,竇氏人中,除了竇融留京,全被遷回故郡。竇融也被劉莊斥責,嚇得竇融也辭職回家養(yǎng)病。竇穆等后來被赦免,允許回京城居住,但明帝派人嚴格監(jiān)視他們。竇穆心懷不滿,口出怨言又賄賂官吏,結果他和兩個兒子竇宣、竇勛都死在獄中。
太后陰麗華的弟弟陰就的兒子附馬陰豐,殺了公主,雖然陰太后還在,但劉莊也不徇私情,將陰豐殺死,陰就夫婦也自殺。
劉莊又殺了河西功臣梁統(tǒng)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姐夫的梁松,原因后漢書上說的是,松坐怨望、縣飛書誹謗。
文化
尊禮儒學劉莊尚儒學,他命令皇太子、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讀經(jīng)。又在南宮設太學,聘任高明的經(jīng)師傳道授業(yè)。劉莊在五經(jīng)之中,又獨重孝經(jīng)。倡導“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門羽林的守衛(wèi)士兵都要背誦孝經(jīng)。對禮儀制度劉莊也非常重視。他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
佛教傳入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fā)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有一次,劉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劉莊正要開口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其由。后來他有個博學的大臣說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沙音娑,亦作娑門,亦譯作桑門),并于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軍事
對匈關系光武重建漢朝后,因為國力的不足,一改武帝時對匈奴的戰(zhàn)略攻勢,轉(zhuǎn)為防御。后來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內(nèi)附,光武冊封南匈奴,而且還和他們和親。北匈奴看到東漢和南匈奴和親,也要求和親。光武于是和公卿們商量,一時難以決定。這時已是太子的劉莊說,北匈奴因為南匈奴內(nèi)附、和親所以害怕我們,如果我們不攻擊北匈奴,又和他們和親。北匈奴不怕我們,南匈奴也會對我們有二心的。光武于是決定不和北匈奴和親。
劉莊在位期間,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邊游牧民族侵擾的威脅,使?jié)h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友好關系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劉莊允北匈奴互市之請,但并未消彌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動搖了早已歸附的南匈奴。只得改變光武時期息兵養(yǎng)民的策略,重新對匈奴開戰(zhàn)。永平十六年(73年),劉莊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余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其后,竇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
自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至此,西域與中原斷絕關系65年后又恢復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復置西域都護。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諸國、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發(fā)生在這一時期。
經(jīng)營西域光武帝劉秀在建武十二年(36年)統(tǒng)一全國后,致力于內(nèi)部建設。對匈奴轉(zhuǎn)為戰(zhàn)略防御,對西域各國要求重設都護和遣送質(zhì)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絕。這在當時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經(jīng)過東漢初年約三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東漢的國力大為恢復。在劉莊去世的前三年,劉莊決定重新對匈奴采取強硬措施。派耿秉(東漢名將耿弇的侄子)、竇固(東漢功臣竇融的侄子)率大軍進攻北匈奴。耿、竇各率一路,竇軍一直打到天山,耿軍攻到三木樓山。大獲全勝。兩年后,耿、竇又率兵出西域,進攻車師國。車師國后王和前王相繼投降。
在擊敗北匈奴后,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帶著36個人縱橫于西域,著名的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在鄯善國帶著36人襲擊北匈奴使團,全殲了北匈奴的使團。其實類似班超的這種強硬使者,在武帝時比比皆是,只不過都未留下名姓而已。班超在西域活動的結果是都護重建,班超動輒帶著西域的多國部隊,打擊那些不肯聽命的國家。劉莊時對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為后來時徹底消滅北匈奴,控制住西域打下了基礎。
歷史評價
總評
劉莊性褊察,就是脾氣暴躁。他的性格根本不像父親光武帝和母親陰麗華。但劉莊確實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史載“乙更盡乃寐,先五更起,率常如此”,駕馭下有術,大權不旁落。即位后繼續(xù)執(zhí)行了光武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他的為政風格和清世宗雍正帝很接近,都是對手下的官吏非?燎,對百姓卻恰好相反。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劉莊用王景治黃河,直到東漢末黃河也沒決口,有惠于民。
歷代評價
華嶠:“世祖既以吏事自嬰,明帝尤任文法,總攬威柄,權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樂業(yè),戶口滋殖,中興以來,追蹤宣帝,以鍾離意之廉淳,諫爭懇懇,常以寬和為首,以此推之,難得而言也!
薛瑩:“明帝自在儲宮,而聰允之德著矣,及臨萬機,以身率禮,恭奉遺業(yè),一以貫之,雖夏啟周成,繼體持統(tǒng),無以加焉,是以海內(nèi)乂安,四夷賓服,斷獄希少,有治平之風,號曰顯宗,不亦宜乎!
傅玄:“肅矣孝明,杖法任刑,勤綜萬機,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致太平,專信俗儒,非禮之經(jīng)。”
范曄:①“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內(nèi)外無曲之私,在上無矜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鐘離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為言,夫豈弘人之度未優(yōu)乎?顯宗丕承,業(yè)業(yè)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勝。備章朝物,省薄墳陵。永懷廢典,下身遵道。登臺觀云,臨雍拜老。懋惟帝績,增光文考!雹凇帮@宗丕承,業(yè)業(yè)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勝。備章朝物,省薄墳陵。永懷廢典,下身遵道。登臺觀云,臨雍拜老。懋惟帝績,增光文考!
杜佑:“明章之后,天下無事,務在養(yǎng)民。至于孝和,人戶滋殖!
蘇轍:“黃帝、堯、舜,壽皆百年,享國皆數(shù)十年。周公作《無逸》,言商中宗享國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國五十年。自漢以來,賢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漢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東漢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與《無逸》所謂u2018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従u2019,“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無以大相過也。
錢時:“明帝尊師之意,其禮文亦可謂盛矣。因念孔孟皇皇于春秋戰(zhàn)國,而卒不遇于斯時也。而有真儒,洞明正學,引其君于當?shù),則其所進,豈魯定哀齊宣梁惠之比哉;笜s為帝者師,屈天子之尊,推崇敬禮,無所不備,而卒無以發(fā)揚圣教啟迪君心,使斯道大明于天下,身被恩寵,徒為文具。良可嗟夫。”
徐鈞:“大學師儒多講論,東平禮樂正修明。不知佛法緣何入,卻向斯時教大行!
朱元璋:“人主不以獨見為明,而以兼聽為聰,通于人情,明于是非,則聰明得其正矣。若屑屑于細故,則未免苛察。上苛察則下急迫,反有累于聰明也!
李光地:“至孝明,始銳意興復禮樂,雖止皮毛,然已能使人尚名節(jié)?梢姸Y樂之功大!
梁啟超:“漢尚氣節(jié),光武、明、章,獎厲名節(jié),為儒學最盛時代,收孔教復蘇之良果。尚氣節(jié),崇廉恥,風俗稱最美!
軼事典故
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shù)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笜s生病,劉莊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劉莊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笜s去世時,劉莊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光武帝劉秀
母親:光烈皇后陰麗華
后妃
明德皇后馬氏:史稱馬皇后
賈貴人:生漢章帝劉炟
陰貴人:生梁節(jié)王劉暢
秦貴人
閻貴人:尚書閻章二妹之一
閻貴人:尚書閻章二妹之一
兄弟姐妹
兄弟劉疆:東海恭王
劉輔:沛獻王
劉康:濟南安王
劉延:阜陵質(zhì)王
劉焉:中山簡王
劉英:楚厲王
劉蒼:東平憲王
劉荊:廣陵思王
劉衡:臨淮懷公
劉京:::: :瑯邪孝王
姐妹劉義王:舞陰長公主
劉中禮:涅陽公主
劉紅夫:館陶公主
劉禮劉:淯陽公主
劉綬:酈邑公主
子女
兒子劉建:千乘哀王
劉羨:陳敬王
劉恭:彭城靖王
劉黨:樂成靖王
劉炟:漢章帝
劉衍:下邳惠王
劉暢:梁節(jié)王
劉暎夯囪羥暉?/p>
劉長:濟陰悼王
女兒劉姬:母不詳,永平二年封獲嘉長公主,嫁楊邑侯、將作大匠馮柱。
劉奴:母不詳,永平三年封平陽公主,嫁大鴻臚馮順。
劉迎:母不詳,永平三年封隆慮公主,嫁牟平侯耿襲。
劉次:母不詳,永平三年封平氏公主。
劉致:母不詳,永平三年封沁水公主,嫁高密侯鄧乾。
劉小姬:母不詳,永平十二年封平皋公主,嫁昌安侯、侍中鄧蕃。
劉仲:母不詳,永平十七年封浚儀公主,嫁軮侯、黃門侍郎王度。
劉惠:母不詳,永平十七年封武安公主,嫁征羌侯世子、黃門侍郎來棱,漢安帝時尊為武安長公主。
劉臣:母不詳,漢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封魯陽公主。
劉小迎:母不詳,漢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封樂平公主。
劉小民:母不詳,漢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封成安公主。
陵寢墓地
劉莊的顯節(jié)陵,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邙山以南,俗稱“大漢!。劉莊駕崩后,起祗園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當年的陵園建筑是相當宏偉壯觀的。顯節(jié)陵曾經(jīng)被盜,F(xiàn)陵前留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明帝顯節(jié)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周圍陵墓星羅棋布,非常壯觀。
史書記載
范曄《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