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湯火方是一道江蘇的名菜,屬于蘇菜系。以火腿為制作主料,清湯火方的烹飪技巧以燉菜為主。特色:湯清見底,味鮮汁醇,火腿酥香而膾炙入口。清湯火方是揚州的傳統(tǒng)名菜,以火腿為主要原料烹制而成(火腿以浙江金華火腿為最佳,云南宣威火腿,江蘇如皋的北腿質(zhì)量亦屬上乘),也有用冬瓜作配料,因雞湯清鮮,火腿成方,故而得名。
制作材料
主料:火腿腰峰500克,火腿腳爪75克。
輔料:凈母雞一只(重約600克),水發(fā)冬菇25克,冬筍片150克。
調(diào)料:精鹽25克,紹酒75克,蔥結(jié)20克,味精15克,姜片25克。
制作工藝
初加工:火腿選用中鋒部位一塊,修切整齊,放入溫水浸泡后取出,去毛修去夾黃部分,再用清水洗凈。光母雞2只剖腹去內(nèi)臟洗凈。水發(fā)冬菇去根蒂洗凈。蔥,姜洗凈。
切配:取用1只雞,取下雞脯肉,去皮斬茸成白吊。取下雞腿肉去皮斬茸成紅吊。剩下的雞骨架,斬去頭尾,撕去雞皮,連同另一只雞的雞頸(去皮)斬碎成茸為骨吊。
烹調(diào):
1、取另一雞同豬爪入沸水鍋內(nèi)燙洗一次后取出洗凈,放入砂鍋中,加紹酒15克及姜片,蔥結(jié),蝦子等調(diào)料,放滿清水后,置中火上燒沸,撇去浮沫,換小火燜兩小時左右,撈出雞,豬爪(作別菜用)。
2、將湯倒入炒鍋中,燒沸,同時用清水將骨吊調(diào)攔成厚糊狀,徐徐倒入湯中,用手勺輕輕攪動,待湯微沸時,將炒鍋半邊挨近火,撇去浮沫,用細眼漏勺撈出骨吊,用手捏成圓餅形再放回湯內(nèi)燒沸,撇去浮沫,撈清骨吊。此謂第一道吊湯方法;第二道用紅吊吊湯;第三道用白吊吊湯。方法均同第一道吊湯,但不再加姜蔥酒。雞湯經(jīng)三次吊湯后,再用中火燒沸,加精鹽,撇去浮沫,或用濾器將湯濾清,即成鮮美清澈的清雞湯。
3、取竹墊一只,放入砂鍋內(nèi),將火腿放入,加紹酒10克及姜片、蔥結(jié)等調(diào)料,清水漫過腿肉,置中火上燒沸,移小火燜至七成熟取出。待冷后,用刀修齊四邊成長方形,并在肉面上剞成邊長3厘米的正方格,肉皮一面淺劃成同樣花紋。
4、火腿放燉盅內(nèi)(皮朝下),加清水、紹酒10克,上籠蒸30分鐘,取出潷去湯水,換水復蒸一次后,再換清雞湯,復蒸兩次,直至火腿肉酥爛。同時,將冬菇、筍片用盤裝好,上籠蒸熟。
5、從籠內(nèi)取出火腿,皮朝上,裝入大湯碗內(nèi),上覆冬菇、筍竹,舀入燒沸的清雞湯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使用“骨餡”、“紅餡”,“白餡”,分3次吊湯,以湯清見底,滋味鮮醇為準。
2.中華三腿為火腿名品,即浙江金華火腿、江蘇如皋火腿、云南宣威火腿,簡稱南腿、北腿、云腿,此菜宜選北腿上腰峰,突出揚州正宗風味。
風味特點
“清湯火方”是揚州傳統(tǒng)菜肴,與蘇州傳統(tǒng)名菜“蜜汁火方”合稱“南北二方”,以湯清味醇、火腿酥香而膾炙人口。其制湯方法能反映出揚州廚師高超的“吊湯”技藝。采用多種原料,經(jīng)3次吊制,湯清見底,味鮮汁醇。火方則需選用金華火腿或如皋火腿的上腰峰部分。由于所制清湯鮮美,所選火方考究,此菜一直是揚州美食中的名撰。
食譜營養(yǎng)
火腿: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火腿內(nèi)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適度的脂肪,十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火腿制作經(jīng)冬歷夏,經(jīng)過發(fā)酵分解,各種營養(yǎng)成分更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yǎng)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chuàng)口等作用。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jié)構(gòu)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香菇: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菌類食物。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還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產(chǎn)生,并提高T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香菇的水提取物對過氧化氫有清除作用,對體內(nèi)的過氧化氫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香菇菌蓋部分含有雙鏈結(jié)構(gòu)的核糖核酸,進入人體后,會產(chǎn)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擾素;香菇中含有嘌呤、膽堿、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質(zhì),能起到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jié)核、傳染性肝炎、神經(jīng)炎等起治療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yǎng)價值并具有醫(y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zhì)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zhì)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jié)腸癌的發(fā)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它所含的多糖物質(zhì),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jié)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適合人群
火腿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氣血不足者食用;適宜脾虛久瀉、胃口不開者食用;適宜體質(zhì)虛弱、虛勞怔忡、腰腳無力者食用。
2. 脾胃虛寒的泄瀉下利之人,不宜多食;老年人、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患有急慢性腎炎者忌食;凡浮腫、水腫、腹水者忌食; 感冒未愈、濕熱泄。e滯未盡、腹脹痞滿者忌食。
母雞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母雞,性屬陰,適合于老人、少兒、婦女、產(chǎn)婦、體弱多病者食用。
2. 感冒發(fā)熱、火熱偏旺、痰濕偏重、肥胖癥患者、熱毒癤腫、高血壓病人、血脂偏高者忌食;雞肉雞湯中含脂肪較多,會使血中膽固醇進一步升高,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使血壓持續(xù)升高,對病情不利;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fā)作。痛風癥病人不宜喝雞湯。
香菇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貧血者、抵抗力低下者、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癥患者、腎炎患者食用;
2. 脾胃寒濕氣滯或皮膚騷癢病患者忌食。
冬筍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對肥胖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2. 但兒童、尿路結(jié)石者、腎炎患者不宜多食。
食療作用
火腿食療作用:火腿肉性溫,味甘咸;
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滋腎填精之功效;
可用以治療虛勞怔忡、脾虛少食、久瀉久痢、腰腿酸軟等癥。
江南一帶常以之煨湯作為產(chǎn)婦或病后開胃增食的食品;因火腿有加速創(chuàng)口愈合的功能,現(xiàn)已用為外科手術(shù)后的輔助食品。
母雞食療作用:
老母雞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勞、健脾益胃之功效。
可用于治療體虛食少、虛勞瘦弱、消渴、水腫等癥。
香菇食療作用:
香菇性味甘、平、涼;人肝、胃經(jīng)。
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益智安神、美容顏之功效。還可化痰理氣,益胃和中,解毒,抗腫瘤,托痘疹。
主治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結(jié)、形體肥胖、腫瘤瘡瘍等病癥。
冬筍食療作用:
竹筍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jīng);
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解渴除煩、清熱益氣、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養(yǎng)肝明目、消食的功效,還可開胃健脾,寬腸利膈,通腸排便,開膈豁痰,消油膩,解酒毒;
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開、脘痞胸悶、大便秘結(jié)、痰涎壅滯、形體肥胖、酒醉惡心等病癥。
做法指導
火腿做法指導:
1. 火腿肉是堅硬的干制品,要燉爛很不容易,如果在燉之前在火腿上涂些白糖,然后再放入鍋中,就比較容易燉爛,且味道更為鮮美;用火腿煮湯時也可以加少量米酒,能讓火腿更鮮香,且能降低咸度;
2. 整只火腿用刀切開很不容易,若以鋸代刀,便可獲得理想效果;
3. 火腿貯存:火腿存放時,應在封口處涂上植物油,以隔絕空氣,防止脂肪氧化;再貼上1層食用塑料薄膜,以防蟲侵入; 夏天可用食油在火腿兩面擦抹1遍,置于罐內(nèi),上蓋咸干菜可保存較長時間;將火腿用保鮮紙包扎密封,放冷藏室中即可,不宜放冷凍室。
母雞做法指導:
雞肉的營養(yǎng)高于雞湯。雞屁股是淋巴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儲存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倉庫,應棄掉不要。
香菇做法指導:
1. 發(fā)好的香菇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才不會損失營養(yǎng);
2. 泡發(fā)香菇的水不要丟棄,很多營養(yǎng)物質(zhì)都溶在水中;
3. 把香菇泡在水里,用筷子輕輕敲打,泥沙就會掉入水中;
4. 如果香菇比較干凈,則只要用清水沖凈即可,這樣可以保存香菇的鮮味。
冬筍做法指導:
做菜時要注意炒冬筍的時候油溫不要太熱了,否則不能使筍里熟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