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煮干絲是一道江蘇的名菜,屬于淮揚菜系。它對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有很好的食補作用。
菜品特色
色澤美觀,干絲潔白,質(zhì)地綿軟,湯汁濃厚,味鮮可口。豆腐干絲潔白,綴以各色配料,色彩美觀。干絲味鮮綿軟,嚼時有韌性。
做法
原料
黃豆制成的白色豆腐干400克,熟雞絲、熟豬油各50克,熟火腿絲、開洋、豌豆苗各25克, 精鹽2.5克,紹酒10克,味精1克,雞湯、肉湯(或肉骨湯)各250克。
制作過程
1、將豆腐干先批成厚約0.15厘米的薄片,再切成細(xì)絲,放入盛器,加沸水和少量鹽浸泡兩次, 清水過清,撈出瀝干,以除去豆腥味,使干絲軟韌色白。開洋洗凈,放在小碗內(nèi)加酒,上籠或入鍋隔水蒸透。
二、炒鍋燒熱,放熟豬油40克,加雞湯和肉湯,下干絲、開洋,旺火燒沸,加精鹽、紹酒,移小火上燴煮10分鐘,使干絲漲胖,吸足鮮味。出鍋前再用旺火燒開,下豆畝,放味精,淋熟豬油10克,將干絲連湯倒在湯盆里,撒上雞絲和火腿絲,豆苗放四周即成。
制作工藝
1、雞肝洗凈,煮熟,切片;
2、冬筍去皮,洗凈,切片;
3、雞肫撕去筋膜,洗凈,煮熟,切片;
4、雞肉用清水沖洗干凈,煮熟,切細(xì)絲;
5、豌豆苗擇洗干凈,用水焯熟備用;
6、熟火腿切成細(xì)絲;
7、將豆腐干片成厚0.05厘米的薄片,再切成細(xì)絲,放入沸水鍋中浸燙,用竹筷輕輕翻動撥散,瀝去水,再用沸水浸燙兩次撈出,擠去水分,放在碗中;
8、將鍋置旺火上,舀入熟豬油25克燒熱,放入蝦仁炒至乳白色,起鍋盛入碗中;
9、鍋中舀入雞清湯500毫升,放入干絲,再將雞絲、肫、肝、筍放入鍋內(nèi)一邊,加蝦籽、熟豬油125克,用旺火燒約15分鐘;
10、待湯濃厚時,加醬油、精鹽,蓋上鍋蓋,燒約5分鐘,端離火口;
11、將干絲盛在盤中,然后將肫、肝、筍、豌豆苗分放在于絲的四周,上放火腿絲、蝦仁即成。
工藝提示
1. 選用黃豆制做的白色方豆腐干,切成細(xì)絲后,放入沸水浸燙,并用竹筷輕輕撥散,以防粘在一起,瀝去水后,再用沸水浸燙2 次,每次約2 分鐘,撈出后,擠去黃泔水的苦味,放入碗中待用。不要為了省事,減少步驟。注意豆腐干內(nèi)部不能起小孔。
2. 此萊講究刀工,需有嫻熟扎實的基本功。將豆腐干片成0.05 厘米厚的薄片后,再切成火柴梗粗細(xì)的細(xì)絲。
營養(yǎng)價值
豆腐干:豆腐干中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較高;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yù)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并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補充鈣質(zhì),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zhì)疏松,促進骨骼發(fā)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雞肝:雞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鈣、磷、鐵、鋅、維A、B族維生素,大量的維A含量遠(yuǎn)遠(yuǎn)超過奶、蛋、肉、魚等,對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機能,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干澀、疲勞,維持健康的膚色都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豐富的維生素B2和鐵,對補充機體輔酶,完成機體對有毒成分的去毒,補血養(yǎng)生都有重要作用。肝中還具有一般肉類食品不含的維C和硒,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yīng),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腫瘤細(xì)胞的產(chǎn)生。
蝦仁:蝦仁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diào)養(yǎng)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yù)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yǎng)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luò)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yǎng)價值并具有醫(y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zhì)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zhì)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預(yù)防便秘和結(jié)腸癌的發(fā)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對肥胖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zhì),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兒童、患尿道結(jié)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蝦籽:蝦籽具有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含高蛋白,助陽功效甚佳,腎虛者可常食。
雞肉:雞肉肉質(zhì)細(xì)嫩,滋味鮮美,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所含對人體生長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jié)構(gòu)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且雞的全身都是藥,有益五臟,補虛損,補虛健胃、強筋壯骨、活血通絡(luò)、調(diào)月經(jīng)、止白帶等作用。用于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shù)頻、遺精、耳聾耳鳴等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豌豆苗:豌豆苗含鈣質(zhì)、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利尿、止瀉、消腫、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豌豆苗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不油膩。豌豆苗含有胡蘿卜素、抗壞血酸、核黃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火腿: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各種營養(yǎng)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yǎng)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chuàng)口等作用。
食譜相克
豆腐干:豆腐干中富含鈣質(zhì),不宜于含有大量草酸的菠菜、蔥同食。
雞肝:動物肝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旋多巴、優(yōu)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蝦仁:1. 食蝦嚴(yán)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克,同食會腹瀉。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雞肉:雞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dǎo)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營養(yǎng)成分
·熱量(1879.10千卡)
·蛋白質(zhì)(125.52克)
·脂肪(128.36克)
·碳水化合物(60.46克)
·膳食纖維(4.46克)
·維生素A(2727.00微克)
·胡蘿卜素(290.70微克)
·硫胺素(0.36毫克)
·核黃素(0.85毫克)
·尼克酸(12.03毫克)
·維生素C(7.00毫克)
·維生素E(5023.08毫克)
·鈣(1851.80毫克)
·磷(1938.60毫克)
·鈉(237.20毫克)
·鎂(37.01毫克)
·鐵(13.48毫克)
·鋅(56.81毫克)
·硒(5.73微克)
·銅(7.34毫克)
·錳(0.00毫克)
·鉀(1322.25毫克)
·碘(483.25微克)
·膽固醇(553.00毫克)
食用人群
1、揚州煮干絲的主料是豆腐干,因此它對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有很好的食補作用。
2、其中的雞肝成分,對貧血者和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尤為適合。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yīng)少食。
3、煮干絲中的蝦仁和蝦籽可依照個人口味自行掌控,但蝦仁對中老年人、孕婦、心血管病患者、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癥、腰腳無力之人尤其適合食用;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fù)發(fā)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蝦為動風(fēng)發(fā)物,患有皮膚疥癬者、面部痤瘡患者忌食。
4、其中的冬筍成分要求:兒童、尿路結(jié)石者、腎炎患者不宜多食。
5、因其輔料雞肉的原因,感冒發(fā)熱、內(nèi)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患有熱毒癤腫之人、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jié)者不宜食用。
歷史文化
1. “揚州煮干絲”同鎮(zhèn)江肴肉一樣盛名天下。凡是到鎮(zhèn)江、揚州去的人都必品嘗煮干絲。說起此菜的來歷,它與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相關(guān)。清代乾隆曾六下江南到揚州,那時揚州的地方官員便聘請許多名廚師為乾隆制菜,其中有一只名叫“九絲湯”,是取用豆腐干放火腿絲,加雞湯燴制,其味鮮美,特別是干絲切得細(xì),經(jīng)過雞湯燴煮后吸進了各種鮮味,吃口別致鮮美,于是揚州煮干絲就盛名全國。
2. 清人《望江南》詞中有“加料干絲堆細(xì)縷”之句,指的就是這種煮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