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喜歡在職場中受到重視的感覺,受到領導青睞和重視,意味著自己價值的被肯定,身在職場,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好的發(fā)展前景,獲得職業(yè)成就感。但很多時候,職場中的邊緣化會來的毫無征兆,又或是一些小到不被發(fā)覺得征兆,那么如何辨別自己是否被邊緣化呢?看看這三種情況,你有沒有吧!
01對你的匯報不重視,不反饋。
交流是信任的起點,如果連最起碼的交流都少了,一定程度上說明老板對你的信任也不復存在。對于工作的匯報是上下級溝通交流的重要部分,對于工作中的業(yè)務及日常決策的匯報交流也有利于工作更好地開展,對于員工的培養(yǎng)以及領導的決策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如果領導開始不重視你的反饋,甚至從來不對你的提議發(fā)表意見,那么你離邊緣化就不遠了。
02重要內容沒有參與權
對于項目的討論時的發(fā)言是對于一個人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重要考驗,如果連考驗的機會都失去了那么你的話語權基本也就被剝奪了。
03集體活動不會叫上你
當重要的活動不需要你參與的時候,你的能力再高,也已經沒了用武之地。
如果最近一次的集體活動你有參加,那么說明你所處的位置還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知道別人已經組織好幾次活動了,包括聚餐、出游等等,卻一次都沒有通知你,也沒有過問你是否參加,那就說明你的位置已經在邊緣位置了。
那么如何脫離這種邊緣的尷尬位置呢?
一、把手頭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同時主動幫助領導分擔壓力。
如果你已經被邊緣,目前要做的是把手頭上的工作完美的完成,然后在適當的時機(如領導被某項任務折騰的手忙腳亂時)主動提出為領導分擔壓力。接下領導任務中,自己能夠完成的任務,并且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短時間的高效率進行處理,幫助領導度過那段時期。這個時候,領導不管之前有什么不良印象,也會開始重新考察你。
二、鉆研提升業(yè)務技能,開誠布公地溝通疑惑。
不斷去提升業(yè)務的能力,遇到不懂的地方,積極同領導溝通,以誠懇的態(tài)度請教。在獲得指導后,也要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感謝。職場生活中,除了要處理好人際關系外,業(yè)務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職場人士在專業(yè)化道路上能走多遠。這么做,既然領導對你產生了“有積極進取心,樂于學習”的好印象,又能真正地提高職場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三、主動申請負責最困難的項目,讓領導重新認識。
這種主動攻堅克難的態(tài)度,是領導對于部下比較欣賞的方面。在負責困難項目的過程中,多思考,多總結,并且要向領導不動聲色地反應困難情況,及自己的應對方法。讓領導放心把任務交給你,把相關的資源向你傾斜。這樣就能從邊緣化慢慢拉回到核心區(qū),領導也重新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