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香茅草烤魚
香茅草烤魚,一道傣族名菜,其作法是:把魚的鱗片去掉,從魚背剖開,去掉肚雜物,將蔥、蕪美;辣椒、鹽等作料放進魚肚里,用香茅草捆好,放風火炭上烤烘,并抹上適量的豬油,烤熟或可食用。魚肉酥脆、鮮嫩、噴香,風味獨特。
9、香茅草烤雞
把宰好的雞洗凈,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來,用舂鹽棒捶軟,捶碎。把預先切好、拌攏的蔥、蒜、芫荽、青辣椒、鹽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頭大的一坨,用洗凈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夾起來,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后,再抹上豬油繼續(xù)烘烤幾分鐘,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這種菜肴香辣可口,味道鮮美,頗受歡迎。
8、瑤族粑粑
瑤族粑粑,即瑤族粽子。是用糯米、豬油、肉摻拌在一起,用從山上砍來的粽子葉包成圓形,長約10公分左右的粽子,又叫做大粑粑。因用線繩或欖皮線條捆得較緊,故煮熟后可以保存較長的時間。瑤族粑粑是端五節(jié)和其他節(jié)慶期間,瑤族招待客人和贈送親朋好友的食品。
7、西雙版納風味小吃
6、酸筍煮螺螄
這里的螺螄是指田螺,撈回后,放在清水里浸泡三天,待泥土排凈,再把每個螺螄的尾部用刀砍掉,去掉泥土和糞便后,與酸筍一起放人鍋中加上姜、蒜、辣椒煮上十分鐘左右,便可食用。味道鮮美,開胃增食。喜食辣椒的游客,到傣味餐廳和夜間美食攤點都能品嘗。酸筍是甜竹筍腌制而成,傣族居住的地方都有。
5、竹筒燒肉
是哈尼族的一道名菜。其作法是:將肉洗凈剁細,把姜、辣椒、野花椒、鹽等佐料切細與肉拌勻,然后放進預先準備的一節(jié)竹筒里,用芭蕉葉塞住筒口,放到火炭里燒熟即可食用,味道鮮美,清香適宜。
4、酸筍煮魚
酸筍煮魚(雞)是云南西雙版納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筍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筍去殼后切成絲,再加入鹽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備用。傣族人先將酸筍在油鍋上微炒片刻,放入適量的水做湯,水開后再加入洗凈切成塊狀的魚(雞)肉,煮熟即可食用。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開胃。
3、酸筍煮雞
是傣族一道較為典型的菜肴,其作法:將酸筍用水漂動 酸味,然后放入鍋里煮透,再把準備好的雞肉放入鍋里同煮,待雞肉煮爛后起鍋。隨后將辣椒、蔥、姜等佐料放入鍋里炒熱,再把酸筍雞湯倒入鍋里回一下鍋,即可食用,其昧酸辣爽口,味道獨特,開胃。( 西雙版納)
酸筍是用竹筍腌制的一種傣族特色萊,通常與雞肉或魚放入鍋里同煮。將辣椒、姜、蔥放入油鍋里炒熱,再把酸筍煮雞(魚)倒入鍋里回鍋后,即可食用。這道菜的特點是酸辣可口。
很多人不能接受酸筍的味道,不習慣的人會覺得味道有點慣,但只要吃過的人大多非常喜歡,因為酸筍的加入會把油葷膩化解掉。
2、傣家烤魚
西雙版納的傣族生活在美麗的瀾滄江畔,不僅善于捕魚,而且善于烹調。當?shù)卮鲎迮胝{魚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除了的腌酸魚,酸辣魚外,最獨特的要算烤魚了。
傣族烤魚的制作是先將活魚去鱗、從背部剖開,取出內臟肚雜,把精鹽、干辣椒、苤菜根等佐料塞進魚腹,然后用兩塊竹片把魚夾在一起,放在火上烘烤。烤至魚黃出油時就可食用了。
烤魚香嫩爽口,每逢節(jié)日、婚慶、招待賓客,傣族都要做烤魚款待親戚朋友。
1、火燒魚
云南稻田養(yǎng)魚,世代相傳。每當?shù)竟瘸墒鞎r,魚已長肥,稻田開溝放水,在水口處置一竹籠,魚順水入籠,提回家烹制,配吃新米飯,樂趣無窮。地處滇西的傣族,因地制宜,稻田盛產(chǎn)挑手魚。云南稻田養(yǎng)魚,世代相傳。每當?shù)竟瘸墒鞎r,魚已長肥,稻田開溝放水,在水口處置一竹籠,魚順水入籠,提回家烹制,配吃新米飯,樂趣無窮。地處滇西的傣族,因地制宜,稻田盛產(chǎn)挑手魚。挑手魚,又名胡子魚,產(chǎn)于德宏州,喜在水田中生長,胸鰭兩邊各有一對硬刺,極其鋒利,可將捕捉者的手挑破,故名。此魚肉厚質細,營養(yǎng)豐富,用此魚烹制的火燒魚,軟嫩鮮甜,香味撲鼻,能增食欲。
原料
主料:挑手魚1000克。
調料:蔥姜蒜末、青椒末、青姜葉末各對年0克,香菜末、荊芥末、花椒葉末各40克,薄荷、茴香葉末各20克,香茅草100克,草果粉4克,胡椒粉、味精各2克,食鹽5克,醬油30克,紹酒20克。
制法
將魚去鰓、去內臟,洗凈,分成兩份,一份取下魚肉,捶成茸與上述調料拌成餡,將餡鑲入另一份魚的魚腹內;魚皮朝外,頭尾折攏,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形,再用芭蕉葉包好,埋入炭火中焐熟,取出,去芭蕉葉和香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