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鹿笙 - 簡介
席鹿笙,匯豐銀行第四任買辦。他出身于買辦世家,可他愛好聲色犬馬,常年尋花問柳。他無暇去處理銀行業(yè)務,只掛個買辦名義,坐分紅利。1929年12月6日,席鹿笙因爭風吃醋,被仇家暗殺于妓院。
席鹿笙 - 匯豐銀行
蘇州商人的代表是洞庭湖周圍的洞庭商人。洞庭商幫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幫之一,明清時期他們依賴水路,長年從事販運,經(jīng)營的主要是布匹、糧食、木材、水果、藥材、絲綢等百姓日常所需物品。條件成熟后,小買賣做成大買賣,所以江湖上有“鉆天洞庭”的說法,指的就是洞庭人善于從商,鉆天有術。席左源、席右源兄弟在洞庭商人中是頗具代表性的,按康熙年間地方志上的說法,他們是“南販閩廣,不二十年資累巨萬”。明清以來,由于席家一代代人善于經(jīng)營,他們從商貿進入到錢莊銀行。太平天國時期,席元樂攜家從東山遷居上海。隨后他的幾個兒子相繼進入商界,從學徒做起,不久自己創(chuàng)辦錢莊。外商銀行家們佩服他們的才能,聘請他們到外商銀行任職。席正甫就是這樣進入英商開辦的上海匯豐銀行的。匯豐的總部在香港,初入?yún)R豐銀行的席正甫職事是跑樓,近似于錢莊的跑街。由于干得出色,1874年他被任命為買辦。他在匯豐做了30年買辦后,將職位給了兒子席立功。席立功在匯豐銀行當了20年買辦,又傳給了兒子席鹿笙。而憑借席正甫的地位,援引提攜,席氏一族的許多人在英商麥加利銀行、中法工商銀行和華俄道勝銀行、英商有利銀行、德豐銀行和日商正金銀行等上海12家洋商銀行中任買辦,其勢力之大,是其他家族和其它地區(qū)的商人無法比擬的。
當盛宣懷的中國通商銀行和戶部的大清銀行(成立時名為戶部銀行)等中國人自辦的銀行開張后,席家人又捷足先登。曾任英商寶信銀行買辦的席裕光,于戶部銀行成立不久就出任其上海分行副經(jīng)理;其長子席德懋先后出任中央銀行發(fā)行局副局長、業(yè)務局局長和中國銀行總經(jīng)理;另一子席德柄后任上海中央造幣廠廠長。席頌平則長期任職于中國銀行。由于席家人長期在中外銀行業(yè)中身居要職,從那時直到1949年,洞庭山人始終是上海錢業(yè)界的重要幫別。在這樣的背景下,卓有遠見的洞庭人還開始在企業(yè)方面投資。1910年席立功與無錫人祝大椿合資成立上海公益紗廠。比他們早兩年,葉明齋在上海投資成立了龍華制革廠,其后他又投資創(chuàng)建了振華紗廠、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企業(yè)。洞庭人葉振民創(chuàng)辦大同實業(yè)公司,從事橡股生產;沈萊舟創(chuàng)立了后來非常著名的恒源祥,后又集資創(chuàng)辦裕民毛絨線廠。洞庭人后又發(fā)展到自己開設銀行。葉扶霄、王毅齋、席季明等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商業(yè)銀行,席少蓀、席季明、葉扶霄參與開設上海紗業(yè)銀行,席季明等組織創(chuàng)辦了惠豐商業(yè)銀行;嚴敬輿創(chuàng)辦了東南植業(yè)銀行。
席鹿笙 - 金融買辦家族
1929年12月6日,當天中午,時任上海總商會會員、匯豐銀行華經(jīng)理的席鹿笙在福建路一品香菜館給自己的警犬買牛肉的時候,被6名綁匪槍殺。
東方不亮西方亮
席鹿笙的祖父席正甫在清朝末年為避太平天國戰(zhàn)亂,從蘇州東山來到上海。此前,席家祖上是做棉布生意的洞庭商人。他從錢莊伙計干起,逐漸進入外資銀行。1874年,席正甫升任匯豐銀行第二任買辦。1904年,長子席立功在父親去世后接任這一職務。1924年,匯豐買辦一職傳到了席鹿笙手里。經(jīng)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買辦在外商銀行中的地位已經(jīng)有所下降,稱呼也改成了“華經(jīng)理”。
當時席氏在上海金融界占有什么樣的地位?資料數(shù)據(jù)是:從1874年到1949年的75年間,在上海先后開設的外資銀行有68家,其中歷時較久、影響較大的20余家。而席氏共有13人在外資銀行充任買辦或高級職員。
以席正甫同輩兄弟四人為例,老大席嘏卿在英國麥加利銀行上海分行成立的第二年就進去工作,是該行的中國元老。老二席正甫一直擔任匯豐銀行買辦。老三席縉華曾是英國德豐銀行、華俄道勝銀行買辦。至于老四,被過繼給席家親戚、新沙遜洋行第一任買辦沈二園,人稱“沙遜老四”。
不止如此,在大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除了大量的席氏后代陸續(xù)介入家族的買辦生意,還有相當多的姻親、同鄉(xiāng)、同學也逐漸進入這一體系,一個龐大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形成了。例如,席正甫的孫子席德柄和宋子文是在美國求學時的同學,他的大哥席德懋則把女兒嫁給了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席德柄曾是中央造幣廠廠長,席德懋則擔任過當時的中國銀行總經(jīng)理。
很多年后,席嘏卿的曾孫席與棠曾經(jīng)遇到過很多上海銀行界前輩,他們都表示非常羨慕席家如此的關系網(wǎng)絡!八麄兓ハ嘀g是通氣跟合作的!毕c棠說,“比如,沙遜老四曾經(jīng)得到消息,說上海租界要擴大,他馬上把消息透露給了其他三個席家兄弟,不久以后,他們買的地皮漲了幾十倍!
這個關系網(wǎng)絡實在太過于龐大,以至于席鹿笙的兒子席與鎬的說法是“他們等于控制了上海的Money”。這樣,席家輕易就形成了在上海金融界“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英國、美國的銀行相繼停止營業(yè),席家部分成員的生意受到影響,但是仍然有發(fā)展得更好的。席與棠舉例說,“我的父親席函深是中法銀行的買辦,因為其他外國銀行停業(yè),法國背景的中法銀行就獲得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另外,和宋子文關系密切的席德柄、席德懋兄弟把生意遷到了重慶,也發(fā)展得很好。”
席鹿笙 - 去逝
在上海灘,席鹿笙花花公子的名聲遠勝于他的買辦頭銜,他擔任買辦后見了外國人總是回避,每天只在買辦間坐坐而已,實際業(yè)務由副買辦龔子漁負責。龔子漁惟恐人家說他挖席家在匯豐的老根,特地向匯豐大班反映,由兩人合做買辦,各出一半保證品,利益平均分配。這與一般人合做買辦只有一人出面的情況不同。
1929年12月6日,席鹿笙在一枝香西菜館因為抗拒強盜綁票而被開槍打死。因子年幼,席家已傳接三代的匯豐銀行買辦職務就此旁落,由副買辦龔子漁升任正買辦。當有人向匯豐銀行大班匯報買辦被殺時,大班指著龔子漁說:“買辦不是正在辦公嗎?”可見在洋人眼里,席鹿笙早已無足輕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