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鑨 孫鑨,(1525年-1594年)后人有誤傳作“孫龍”,字文中,號立峰,晚號柒園供 孫鑨像
[1]事,明朝大臣,余姚(今浙江慈溪)橫河孫家境人。時與平湖陸光祖、余姚陳有年并稱為“浙中三賢太宰”。 孫鑨的父親孫升(南京禮部尚書),祖父孫燧(禮部尚書),子孫如法。有弟孫鋌(禮部尚書)、孫錝(太仆寺正卿)和孫鑛(兵部尚書)。 嘉靖三十五年進(jìn)士及第,授武庫主事。 任武選郎中的時候,當(dāng)時的尚書楊博很器重孫鑨。 明世宗好仙道之術(shù),齋居深宮長達(dá)二十年,官員進(jìn)諫即獲罪,孫鑨仍竭力指出寵幸方士術(shù)士之害。孫鑨之言少有人聽,于是他只好告病回鄉(xiāng)。 隆慶元年,起用任南京文選郎中。 萬歷初年,累遷光祿卿。后告病還鄉(xiāng),一住十年,居于故里一小樓,賓客很少能見到他。 再次啟用,官復(fù)原職,進(jìn)大理寺卿。常據(jù)理力爭,帝均從其議。歷南京吏部尚書,后來改任兵部,參與國家機(jī)務(wù)。后召命任為吏部尚書。 曾臥病三月,上書十次請求辭官回鄉(xiāng),才被允許。 逝世后,贈太子太保,謚清簡,葬于會稽鑄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