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悼王(卒於前520年),姓姬,名猛,東周君主,謚號悼王。他是周景王的兒子,後被兄姬朝殺死。
周悼王 - 相關(guān)歷史
周悼王,名姬猛(公元前?~前520年)。周景王嫡次子。景王死后繼位。在位半年就病死,葬處不明。
景王在位時(shí),因嫡長子太子壽早死,原立姬猛為太子,但景王又寵愛庶子姬朝,于病重時(shí)要大夫孟賓扶立姬朝,而沒來得及就病死。景王死后,同月貴族劉卷、單旗將盂賓殺死,仍擁立姬猛為帝。
姬猛繼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帶領(lǐng)失去職位的舊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亂,爭奪王位。劉卷被打敗逃了,單旗保護(hù)著姬猛待在王宮內(nèi)。姬朝的黨徒乘深夜?jié)撊雽m中,劫走了姬猛。單旗突圍而逃,姬朝的徒眾挾持著姬猛追趕單旗。半路上,晉頃公遣大夫籍談、荀躒帶兵救出了姬猛,護(hù)迎他避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不久,派兵護(hù)送他回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
姬猛死后的廟號為悼王。
周悼王 - 介紹
周悼王(卒于前520年),姬姓,名猛,中國東周君主,謚號悼王,未即位時(shí)稱王子猛,即位后稱王猛。他是周景王的兒子,景王病重時(shí),囑咐大夫賓孟立王子朝。景王死,國人立王子猛為王,是為悼王。悼王后來被子朝殺死。
周悼王為周景王之子。《左傳》記載周景王十八年,其太子和王后去世。其后圍繞著周景王的太子人選,朝中形成了對立的兩派。一派為支持王子猛的大夫單子、劉子。另一派支持王子朝,以王子朝之傅賓起(又稱為“賓孟”)為代表。周景王寵愛王子朝,并殺王子猛之傅下門子(見《國語·周語下第三》,取徐元誥《國語集解》之解釋)。
周景王二十五年夏四月,景王命令公卿隨同自己前往北山田獵。景王計(jì)劃趁此殺死單子、劉子,然后冊立王子朝為太子。但計(jì)劃尚未實(shí)行,周景王突然駕崩,按《左傳》的說法是死于心臟病。王子猛即位為王,單子殺賓起,王猛之位初定。即位之時(shí)王猛的身份,據(jù)《史記·周本紀(jì)》是“長子”,按《國語集解》之說是景王朝的太子,對此《左傳》無明確記載。《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的王子朝告諸侯文,強(qiáng)調(diào)了王后無子的情況下,應(yīng)該立長子為太子的禮制,而批評單子、劉子為私利而立少子的行為。由此可見,王子朝和王子猛都不是景王的王后之子。而王子朝比王子猛年長。
周悼王 - 參考資料
[1] 北京大學(xué)歷史人物研究中心 http://www.renwu.org/dnews.jsp?id=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