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王 - 傳說故事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姜子牙倒霉走背運的時候,干啥都不行,真是到了喝涼水都塞牙的地步。賣面賠了,就又挑擔去朝歌賣牛肉。那時候殷紂王昏庸無道,苛征暴斂,朝歌城里的老百姓飯都吃不上,哪有錢買牛肉。這一天,有個官府做飯的來買牛肉。姜子牙幾天沒發(fā)市,來了買主,自然高興,把秤稱得高高的。不料,這個人抓起牛肉,說分量不夠。姜子牙剛要分辯,那人抓起姜子牙的秤,“叭”一聲,撇成兩截兒,把擔上的牛肉也掀到路邊臭水里。牛肉賣不成了,姜子牙只有挑著空擔子回家。
姜子牙的老婆馬氏見姜子牙回來了,左右前后一看,擔子上沒牛肉了,秤也沒影了,伸手向姜子牙要錢。姜子牙本就窩著一肚子氣,沒好氣地說:“秤叫人家撇啦,牛肉倒臭水里啦”。馬氏突地蹦起來,點著姜子牙大罵。
姜子牙實在受不了這氣,又想想紂王無道,就是有出頭之日,也不能輔佐紂王這樣的昏王。自己滿腹紂綸才華,不能這樣窩囊下去了。為尋遇明君,背起鋪蓋卷兒就奔西岐了。
姜子牙來到渭水河邊,這里河水清澈,魚兒成群,兩岸樹木成行,風景宜人,就找地方住下。河邊有個王孫公子樣的人釣魚,一會兒一條,一會兒一條,轉(zhuǎn)眼,把個魚簍釣得滿滿的。
姜子牙也弄個魚桿來河邊找塊石頭,坐上釣起魚來。一連三天,姜子牙沒釣上來一條魚,仍悠閑自得地等著魚兒上鉤。
這個王孫公子樣的人發(fā)現(xiàn)姜子牙老釣不到魚,就過來對姜子牙說:“你釣魚的法兒不對吧,咋不見你釣著魚呢?”姜子牙說:“你說哪點不對,指點,指點!蹦侨艘膊豢蜌,拿過魚桿把線甩出來,看看魚鉤,笑了,說:“你這鉤是直的,能釣住魚嗎!”姜子牙微微一笑,說:“直的咋不能釣住魚,愿者上鉤嗎!”說罷又把線甩在水中,口中不住的說:“大魚不到小魚到,小魚到了瞎胡鬧。”那人覺得姜子牙又怪又傻,沒多說什么,搖搖頭,嘲笑地“哼”了聲提魚走了。
這個人是文王的兒子姬發(fā),回去對文王說:“我遇見了怪老頭兒,釣魚用直鉤,我告訴他直鉤釣不著魚,他說愿者上鉤,你說可笑不可笑!蔽耐趼犃,并不覺得可笑,尋思一定是個智慧超群,才華出眾的人,隱居在那里釣魚,就決定親自去看看。
文王按著兒子指點的地方,找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在一心一意釣魚,文王就站在一旁,看姜子牙釣魚。姜子牙手扶魚桿,不經(jīng)意地念道:“釣釣釣,小魚沒來大魚到,愿者上鉤。”文王聽了這話,分明是在說自己,就上前作揖打躬,和姜子牙攀談起來。姜子牙問他是誰,文王也不隱瞞,講了自己的身份。
姜子牙和文王談天說地,講三皇五帝,又治家安邦,又是治理西岐,一直談到紂王無道,伐紂滅商,兩人越談越投機,一下子談到太陽落山。文王心里高興,今天終于尋訪到了自己渴求的賢圣;姜子牙也是心滿意足,今天總算是遇上了明主。
文王叫姜子牙收起魚桿跟他回宮。姜子牙執(zhí)意不去,非叫文王明天拉輦來請他。文王有些不高興,猶猶豫豫,沒有答應。姜子牙二話沒說,拿起魚桿就走。文王為得賢才,橫步攔住姜子牙,說:“我明天拉輦來請你!苯友拦笮,指著魚桿說:“你這可真是愿者上鉤呀!”
從此,“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