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歷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林超倫博士一直擔任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譯,負責英國首相和幾乎所有政府部長(包括前首相梅杰John Major及其主要內(nèi)閣成員),以及英女王的口譯任務(wù)?接待過的中國領(lǐng)導人包括江澤民?胡錦濤?朱镕基?李瑞環(huán)?唐家 璇?李嵐清?丁關(guān)根?肖楊?以及多位部長?
主要成就
1998?2003和2005年他曾三度陪同英國Tony Blair首相訪問中國?
1999?2001和2003年英國女王會見江澤民?胡錦濤時擔任翻譯?
2004年開始,林博士受愛爾蘭政府邀請,擔任愛爾蘭重大對外活動的翻譯?2004年總理訪問愛爾蘭,2005年1月愛爾蘭總理埃亨訪問中國,8月中國總檢察長訪問都柏林,都是由林博士擔任翻譯?
林超倫經(jīng)常擔任英國政府部門的口譯任務(wù),其中包括外交部?憲章事務(wù)部?貿(mào)工部,內(nèi)政部,國際發(fā)展部?國防部等?他還擔任英中貿(mào)易協(xié)會重大活動的首席翻譯,主要負責協(xié)會主席在歡迎中國省市一級大型商務(wù)考察團宴會上的講話?
此外,林超倫還應聘為許多英國最著名的跨國公司的董事級活動擔任過口譯(包括同聲傳譯)?其中包括英國航空公司?英國BP公司?英宇航公司?渣打銀行?殼牌石油公司?英美煙草公司?高偉紳律師行?高盛投資公司?金融時報?保誠保險集團?鷹星保險集團?TESCO?倫敦證券交易所等?
林超倫博士還擔任英國巴斯大學英漢翻譯碩士課客座教授,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翻譯碩士課講師,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客座教授? 他是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譯,自1996年起,他擔任了英國女王?現(xiàn)政府和朝野兩黨領(lǐng)導人幾乎所有與中國部長級以上訪問者的會談翻譯,曾兩次陪同布萊爾首相訪華 。日前他被湖北大學外語學院聘為客座教授,有望在武漢開設(shè)口譯培訓班。
英國外交部的首席翻譯日前采訪林超倫時,他剛被湖北大學外語學院聘為客座教授,舉辦了一場被稱為“場面勝于明星光臨”的口譯學術(shù)報告? 頂著英國外交部首席翻譯?語言學博士的“桂冠”,這位祖籍福建的英國外交部首席翻譯只要一現(xiàn)身講壇,“翻譯偶像”的明星熱力即得到印證?以湖北大學為例,該校外語學院口譯考培中心主任黃敏形容:“600多個座位被搶一空,擠不進來的學生在門外洶涌?”
盡管國內(nèi)很少有機會目睹林超倫在重大雙邊活動中的“口譯秀”,但他在國內(nèi)外翻譯界尤其是口譯領(lǐng)域享有盛名,與國內(nèi)有“第一翻譯”之稱的朱彤可一拼高下?在網(wǎng)上,網(wǎng)友常會為兩人誰更出色爭得面紅耳赤?
回國給高校學子作學術(shù)報告,是林超倫近年來工作的一部分,從2002年起,他每年都會走進10多所高校?
林超倫的學習方法?理念,都被賦予榜樣的力量?所以,當他于去年將自己多年翻譯的“心得”總結(jié)出一本《實戰(zhàn)口譯》時,即被全國各大院校爭相作為教材?
快樂的“精神分裂者”時薪2000元,年收入四五十萬元……口譯,尤其是“同聲傳譯”(與說話者基本保持同步的翻譯過程)行業(yè),近年來成為人們眼中的“閃光”行業(yè)?而林超倫在上世紀就“誤跌誤撞”入了此行?
那是1992年,BBC和李嘉誠手下的衛(wèi)視合作做一家國際電視臺,李嘉誠提出要用衛(wèi)星同步在香港播出,新聞用中文配音同聲傳譯播出?當時的林超倫,在英國拿到博士學位后正做保險推銷,出國前在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當老師時,曾客串過一回同聲傳譯譯員?
被“獵中”后,林超倫開始了其在電視熒屏背后“瞬間翻譯”的職業(yè)嘗試,也于“不經(jīng)意間”,開創(chuàng)了電視新聞同聲傳譯的世界先例?
說起同傳,國內(nèi)大多數(shù)老百姓對它的認識,源于近兩年前發(fā)生的伊拉克戰(zhàn)爭,在那次戰(zhàn)事報道中,央視首次采用了同聲傳譯?而參加過國際性會議的人都知道,演講者在臺上說著外語,我們通過耳機則幾乎可以同時收聽到中文的翻譯,這便是同傳譯員之功?
漢?英的語序不同,怎么能邊聽邊講?“耳?眼?嘴同一時間運轉(zhuǎn)工作,要學會斷句,把名詞變動詞?動詞變名詞,但連續(xù)做20分鐘人就有些失常,所以做這行的也被稱為精神分裂者?”林超倫介紹他的“看家本領(lǐng)”時這樣說道?
但這種超常規(guī)的訓練也使得林超倫“功力大增”?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將林超倫推到了“金字塔尖”?他開始為英國官方做翻譯,并很快成為英國外交部中英文事務(wù)的首選翻譯,為英國女王?首相布萊爾等英國政界知名人士做全程翻譯?
在挫折中成長的“絕頂高手”傳說中的同傳譯員,既要有翻譯水平,又要有反應速度,還要有好的體力,故被稱為“九段翻譯”,也被視為翻譯中的絕頂高手? 對此,林超倫有些不以為然,“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玄”,他希望學語言者不要有畏難心理,因為“任何一個翻譯都是在挫折中成長的”?
據(jù)林超倫自曝,他的英語曾經(jīng)學得萬分艱苦:詞匯是最難過的關(guān),自己背一個單詞,要寫滿兩整頁紙;若感覺哪一個音發(fā)得不夠準,便將詞匯表里所有有該發(fā)音的詞全部“糾”出來校一遍;為了占據(jù)學院里那唯一一間語音室寶貴的位置,每次進去前不喝水,要坐滿七八個小時……
他還笑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鬧出的幾樁“卡殼事件”?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他為國家氣象局參加日內(nèi)瓦的國際會議擔任同傳譯員,局長用中文主持會議,而林超倫因沒聽清楚局長說的某投票方式,尷尬地“頓”在了那里?由于他要把漢語譯成英語,其他翻譯則要把英語譯成本國語言,他一卡殼,所有人都跟著卡殼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著他?
著名事件
還有一個“著名事件”?1998年布萊爾首相訪問中國,在上海參觀一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品展,在現(xiàn)場作即興演講,布萊爾說到他很喜歡“Kissing Booth”,林超倫雖知道Booth是布萊爾夫人在出嫁前的姓氏,但這樣翻譯與展覽活動沒一點聯(lián)系,林超倫一時呆在那里?這時,布萊爾看到冷場了,就說“我做給你看”,然后吻了身旁的布萊爾夫人,全場大笑?
數(shù)天后,林超倫看到英國朋友寄來的報紙,上面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寫著“Kissing Booth難倒翻譯官”,他才明白原來在那次展覽中,有一個展臺就叫Kissing Booth,展臺前有個攝像頭,參觀者可在攝像頭前做各種親吻狀,攝像頭攝下后,可在電腦特定的軟件上做出各種變形, 當天也引來了布萊爾的參觀?可因為林超倫當時沒有參觀,所以不知道這個展臺?
“口譯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但只要不斷地總結(jié)和提高,就能走得更遠?”林超倫說?
如今已是英籍華人的林超倫說,他目前正在積極尋找國內(nèi)的合作伙伴,醞釀為中國培養(yǎng)新一代的口筆譯人材助一臂之力?“課程由我設(shè)計并擔任主要教學,把多年的積累和研究貫徹到教學中,我和湖北大學正在接洽中,希望在武漢辦班的心愿能夠早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