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敏(1920—),福建閩侯人,1943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院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貒笤谥袊鐣茖W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講授英美文學至今。1949年出版《詩集:1942--1947》,成為“九葉”詩派中一位重要女詩人。鄭敏是在馮至的引領下與哲學也與里爾克的詩結(jié)下一生的情緣。她嗜讀里爾克的詩,特別是對里爾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獨鐘。她與里爾克一樣,總是從日常事物引發(fā)對宇宙與生命的思索,并將其凝定于靜態(tài)而又靈動的意境里。每一個畫面都仿佛是一幅靜物寫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結(jié)著詩人澄明的智慧與靜默的哲思,建國前寫的《金黃的稻束》就是這樣的作品。
人物經(jīng)歷
從建國初到1979年鄭敏中斷了新詩寫作。直到“三中全會”以后,在時代的感召和友人的鼓勵下又寫起了新詩,出版詩集《心象》、《尋覓集》和詩學專著《詩與哲學是近鄰》,十四行體組詩 《詩人與死》是受其詩友唐祈之死的觸動寫成,是她早年對生死問題進行哲理思索的延續(xù)。全詩借唐祈的死來關注和思考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命運:“我們都是火烈鳥/終生踩著赤色的火焰/穿過地獄,燒斷了天橋/沒有發(fā)出失去身份的呻吟我們羨慕火烈鳥/在草叢中找到甘甜的清水/在草叢上有無邊的天空邈邈/它們會突然起飛/鮮紅的細腳后垂。”詩一發(fā)表即引來好評,說“這組詩沒有過多的哀婉和溫情,整飭的十四行恰如死亡行進本身一樣,嚴厲、冷靜、必然,但暗中卻布滿了憤怒、悲傷、嘆息、詛咒,種種情感的旋渦和潛流”?梢,鄭敏對生死問題的詩性哲理觀照,是建立在她自己獨特的生命感受基礎之上的,而決非哲理的直陳,真正實現(xiàn)了知性生命化的詩學追求。
詩歌作品
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收獲日的滿月在高聳的樹巔上暮色里,遠山圍著我們的心邊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了人類的一個思想——鄭敏《金黃的稻束》。
主要作品
《色即是空》是一部青春搞笑電影,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恩植(任昌丁飾演)在退伍后去讀大學時,遇到并愛上銀孝(河智苑飾演),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精彩搞笑鏡頭。
恩植性格憨直,思維比較大條而且運氣又有點渣,經(jīng)常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宿舍噴殺
蟲霧劑被他當成火災,直接活生生從2樓跳下)。高中畢業(yè)后像其他進不了大學的青年一樣進了部隊。服完兵役之后,恩植才去讀的大學,所以在班級里,他總要比其他同學大那么三、四歲。恩植攻讀的是法律系,他的夢想是順利通過律師資格考試,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 因為恩植服過兵役,怎么說都練過幾招,再加上他孔武有力,所以新學期一開始,就被學校的神力俱樂部邀請加盟,開始了業(yè)余俱樂部的跆拳道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學校健美操俱樂部的頭牌隊員銀孝,立刻被她的性感美貌吸引住了。恩植就想了一些辦法接近她,結(jié)果在他一貫的霉運促使下,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甚至在霉運光環(huán)環(huán)繞下,搭乘地鐵都被銀孝當成色狼給誤傷。
到了后來,恩植放棄了對抗霉運光環(huán),銀孝也被同級的一位高富帥所吸引,2人在一起了。不過后來可能因為高富帥朋友唆使,也可能因為高富帥壓根就是想玩玩。高富帥不想讓孩子生下來,給錢讓銀孝一個人
去打胎,甚至無視了打胎需要監(jiān)護人陪伴并且同意這一條例。銀孝在對高富帥絕望了,但是無奈下只有讓恩植陪她一起去打胎。恩植還以為是個約會,帶著以前準備送銀孝的戒指去見她。當發(fā)現(xiàn)情況后很郁悶的陪銀孝去做了手術(shù)。
由于手術(shù)不是很成功,銀孝需要時間調(diào)理身體。恩植就賣了戒指,在一個旅館定了間房間照顧她。最后恩植的無微不至打動了銀孝。
榮譽記錄
2017年8月15日,由全國詩歌報刊網(wǎng)絡聯(lián)盟、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青海寶玉陳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主辦的“寶玉陳杯·百年新詩貢獻獎”在京揭曉,鄭敏獲得“百年新詩貢獻獎——創(chuàng)作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