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祹 - 個人簡介
履懿親王允祹,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一,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時生,庶妃萬琉哈氏即定妃出。四十八年三月,封貝子。六十一年十一月,與受末命。十二月,晉履郡王。雍正元年十二月,以不感激效力,降貝子。二年六月,再以事降鎮(zhèn)國公。八年五月,復(fù)晉履郡王。十三年十月,授宗令。十一月,晉履親王,管禮部事。乾隆三年正月,罷管部務(wù)。十八年正月,授議政大臣。二十八年癸未七月二十四日未刻卒,年七十有九,謚懿。
胤祹 - 妻妾子嗣
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xué)士、伯爵馬齊之女;側(cè)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wèi)方文彬之女;側(cè)福晉管佳氏,管有倉之女;庶福晉王佳氏,王德政之女;庶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車爾特之女;庶福晉邁氏,員外郎九格之女;庶福晉陳氏,陳大麻之女;妾李氏,李大之女;妾姚氏,管領(lǐng)瑪色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二月初八日卯時生,母庶福晉姚氏,管領(lǐng)瑪色之女。本月十四日戌時卒。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二日巳時生,母為庶福晉李佳氏車爾特之女?滴趿晷脸笪逶,嫁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臺吉達(dá)爾瑪達(dá)都。郡主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二月二十日未時卒,年六十五歲。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六月二十六日寅時生,母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xué)士、伯爵馬齊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四月十四日戌時卒,年二歲。
第三子,弘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月初五日午時生,母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xué)士、伯爵馬齊之女?滴跛氖拍旮嗽露沼蠒r卒,年四歲。
第二女,雍正元年癸卯六月七日未時生,母為媵妾李氏。本月卒。
第三女,雍正六年戊申正月十三日寅時生,母為側(cè)福晉管氏管有倉之女。本時卒;
第四子,未有名,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母側(cè)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wèi)方文彬之女。雍正九年辛亥三月二十四日辰時卒,年四歲。
第四女郡主,乾隆元年丙辰七月十五日申時生,母為側(cè)福晉方氏方文彬之女。乾隆十八年癸酉正月,嫁富察氏明亮;郡主道光五年乙酉四月初一日未時卒,年九十歲。
第五子,世子品級弘昆,乾隆四年己未九月二十五日卯時生,母側(cè)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wèi)方文彬之女。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二十日寅時卒,年十二歲。
第五女鄉(xiāng)君品級鄉(xiāng)君,乾隆五年庚申正月二十一日亥時生,母為庶福晉王氏王德政之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二月,嫁博爾濟(jì)吉特氏袞齊拉喜;鄉(xiāng)君嘉慶二年丁巳二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七歲。
第六女,乾隆六年辛酉六月十四日卯時生,母為側(cè)福晉方氏方文彬之女,與第四女同母;女乾隆八年癸亥十二月三日亥時卒,年三歲。
第六子,未有名,乾隆七年壬戌四月二十九日未時生,母側(cè)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wèi)方文彬之女。本月三十日丑時卒。
嗣孫,和碩履端親王永成,高宗純皇帝第四子。
胤祹 - 胤祹世系表
弘昆:胤祹第五子,年十二歲卒。
永成:高宗第四子,出繼為允祹之子弘昆之后,乾隆二十八年襲郡王。四十二年,薨,謚曰端。嘉慶四年,追封親王;
綿惠:永成之子。乾隆四十二年襲貝勒。嘉慶元年,薨,追封郡王;
奕綸:高宗曾孫,成郡王綿懃子,綿惠嗣子。嘉慶元年襲貝子,四年進(jìn)貝勒。道光十五年坐事降貝子,十六年卒,追封貝勒;
載扮:奕綸第十子。道光十六年襲貝子,咸豐三年卒;
溥懋:載扮嗣子。咸豐四年襲鎮(zhèn)國公。光緒八年卒。
胤祹 - 兄弟姊妹
1、承瑞(康熙六年九月二十-康熙九年五月) 母榮妃
2、皇長女(康熙七年十一月初二-康熙十年十月) 母張氏
3、承祜(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 母仁孝皇后
4、承慶(康熙九年二月初一-康熙十年四月) 母惠妃
5、皇次女(康熙十年三月初九-康熙十二年二月) 母董氏
6、(養(yǎng)女)純禧公主(康熙十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六年十二月初七) 母恭親王福晉晉氏
7、賽音察渾(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五-康熙十三年正月) 母榮妃
8、胤禔(保清)(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 母惠妃
9、榮憲公主(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雍正六年四月十二) 母榮妃
10、皇四女(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康熙十七年) 母張氏
11、長華(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 母榮妃
12、胤礽(保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 母仁孝皇后
13、端靜公主(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 母貴人兆佳氏
14、長生(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康熙十六年三月) 母榮妃
15、萬黼(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康熙十八年正月) 母通嬪
16、胤祉(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一) 母榮妃
17、胤禛(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 母德妃
18、胤禶(康熙十八年二月二十-康熙十九年二月) 母通嬪
19、恪靖公主(康熙十八年五月二十七-雍正十三年三月) 母貴人郭絡(luò)羅氏
20、胤祺(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雍正十年閏五月) 母宜妃
21、胤祚(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 母德妃
22、胤祐(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雍正八年四月初二) 母成嬪
23、胤禩(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雍正四年九月初八) 母良妃
24、皇七女(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康熙二十一年八月) 母德妃
25、皇八女(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康熙二十二年閏六月) 母孝懿皇后
26、胤禟(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 母宜妃
27、溫憲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康熙四十一年七月初一) 母德妃
28、胤礻我(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乾隆六年九月初九) 母溫禧貴妃
29、胤礻禹(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康熙二十三年六月) 母貴人郭絡(luò)羅氏
30、純愨公主(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 母通嬪
31、胤禌(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 母宜妃
32、皇十一女(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康熙二十五年五月)母溫禧貴妃
33、胤祹(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四-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 母定嬪
34、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康熙三十六年三月) 母德妃
35、胤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雍正八年五月初四) 母敏妃
36、溫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 母敏妃
37、胤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 母德妃
38、愨靖公主(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初七-乾隆元年) 母貴人袁氏
39、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 母敏妃
40、胤禨(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康熙三十年三月) 母平妃
41、胤禑(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雍正九年二月初一) 母密妃
42、胤祿(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 母密妃
43、皇十六女(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康熙四十六年) 母王氏
44、皇十七女(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康熙三十九年) 母劉氏
45、胤禮(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二-乾隆三年二月初二) 母勤妃
46、胤祄(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 母密妃
47、皇十八女(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 母和妃
48、胤禝(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 母襄嬪
49、皇十九女(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康熙四十四年二月) 母襄嬪
50、胤祎(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 母襄嬪
51、皇二十女(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 母鈕祜祿氏
52、胤禧(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 母熙嬪
53、胤祜(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九) 母謹(jǐn)嬪
54、胤禐(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康熙五十二年二月) 母貴人陳氏
55、胤祁(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 母靜嬪
56、胤祕(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 母穆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