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海陵王

    海陵王

    完顏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顏亮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庶長孫,完顏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稱海陵王。完顏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間為人殘暴,殺人無數(shù)但嚴(yán)肅吏治,能夠聽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議。遷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權(quán),進(jìn)一步鞏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統(tǒng)治。在金朝歷史上,完顏亮的確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1161年九月,完顏亮在南宋境內(nèi)的瓜洲渡江作戰(zhàn)時死于內(nèi)亂,終年40歲,死后追貶為庶人。

    人物綜述

    完顏亮,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漢名亮。生于11

    22年死于1161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完顏宗干次子。完顏亮自幼聰敏好學(xué),漢文化功底甚深,他雅歌儒服,能詩善文,又愛同留居于金地的遼宋名士交往。品茶弈棋,談古論今,成為文韜武略兼?zhèn),且神情閑逸,態(tài)度寬和之人。

    在漢文化的熏陶下,他羨慕中原的文物制度,比較熟悉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所有這些,都為他后來執(zhí)政時大力推行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完顏亮年輕時“英銳有大志”,想干一番事業(yè),這從他年輕時所寫的“大柄若在手,清風(fēng)滿天下”以及“蛟龍潛匿隱滄波,且與蝦蟆作混和。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等詩中可以反映出來。其詩筆力雄渾,氣象恢弘,鴻鵠之志,躍然紙上。

    海陵王

    1161年九月,完顏亮在南宋境內(nèi)的瓜洲渡江作戰(zhàn)時死于內(nèi)亂,海陵王被軍將完顏元宜等殺死,時年四十歲。

    人物歷史

    初出茅廬

    天眷三年(1140年),十八歲時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赴梁王完顏宗弼(兀術(shù))軍前任使,管理萬人,遷驃騎上將軍。

    皇統(tǒng)四年(1144年),加龍虎衛(wèi)上將軍,為金國中京(位于今北京一帶)留守,遷光祿大夫;式y(tǒng)七年(1147)五月,召入當(dāng)時的金國首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內(nèi))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進(jìn)。十一月,拜尚書左丞,把持了權(quán)柄,安插自己的心腹擔(dān)任要職,其中蕭裕成為兵部侍郎(國防部次長)。十一月某日和熙宗談話時,談到太祖創(chuàng)業(yè)艱難,完顏亮痛哭流涕,熙宗認(rèn)為他很忠心。后來升職加快。第二年(1148)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1149年正月,兼都元帥。三月,拜太保、領(lǐng)三省事,更加八面玲瓏,和有權(quán)勢家族來往密切,結(jié)其歡心。

    弒君篡位

    皇統(tǒng)九年(1149年),熙宗已經(jīng)對完顏亮突然膨脹的勢力有所不滿。正月,熙宗派寢殿小底大興國以宋司馬光畫像及其它珍玩賜完顏亮生日禮物,悼平皇后裴滿氏也附賜禮物,結(jié)果引起熙宗不悅,罰小底大興國一百杖,追回其賜物,完顏亮知道后由此不安。四月,學(xué)士張鈞起草詔書時擅自改動,被查出處。熙宗問是誰指使的,左丞相完顏宗賢回答說是太保完顏亮。熙宗不悅,遂貶完顏亮,降為到汴京(今河南開封)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完顏亮路過中京時,和那里的兵部侍郎蕭裕密謀定約而去。走到良鄉(xiāng),又被熙宗召還。完顏亮不知熙宗的意圖,非?謶帧;氐缴暇,又恢復(fù)為平章政事。但完顏亮反意已決!督鹗贰氛f完顏亮“為人僄急,多猜忌,殘忍任數(shù)!

    當(dāng)熙宗以太祖的嫡孫身份嗣位時,完顏亮認(rèn)為自己是太祖長子完顏宗干的兒子,也是太祖的孫子,所以對皇位“遂懷覬覦!痹缭诨式y(tǒng)七年(1147),熙宗就開始胡亂發(fā)脾氣殺人,比如賜宴時因為一些小事濫殺無辜,引起朝臣的不滿;式y(tǒng)八年(1148)七月,以駙馬尚書左丞唐括辯奉職不謹(jǐn),杖之;式y(tǒng)九年(1149)八月,杖平章政事完顏秉德。對熙宗不滿的人即有廢立的想法,唐括辯、秉德先和大理卿烏帶(完顏言)謀劃廢掉熙宗,而烏帶就此引入完顏亮。完顏亮與唐括辯密謀廢立,問到若廢熙宗,可以立誰繼位?唐括辯與秉德初意并不在完顏亮。唐括辯說胙王完顏常勝(完顏元)似乎可以。完顏亮再問其次是誰,唐括辯說鄧王完顏奭(shì)之子完顏阿楞可以。完顏亮反駁說阿楞不行。唐括辯反問:“公豈有意邪?”完顏亮說:“果不得已,舍我其誰!”不久完顏亮和唐括辯等旦夕密謀,引起了護(hù)衛(wèi)將軍完顏特思的懷疑。特思告訴了悼平皇后裴滿氏,因此熙宗得知。熙宗發(fā)怒召唐括辯并杖之。完顏亮因此非常忌諱完顏元、完顏阿楞,并且極其討厭完顏特思。

    正好當(dāng)時河南有兵士孫進(jìn)冒稱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之弟只有完顏元和完顏查剌。熙宗懷疑是完顏元,派完顏特思調(diào)查,卻什么也沒有。完顏亮乘機(jī)誣陷,對熙宗說:“孫進(jìn)反有端,不稱他人,乃稱皇弟大王。陛下弟止有常勝、查刺。特思鞫不以實,故出之矣!蔽踝谝詾槿,派唐括辯、蕭肄拷問完顏特思,完顏特思被逼招認(rèn),完顏元于是獲罪。十月,殺完顏元,一并連完顏查刺、完顏特思、完顏阿楞以及阿楞弟完顏撻楞一起殺掉。這樣一來,熙宗殺光了自己的親兄弟,更加孤立。

    到了皇統(tǒng)九年(1149)十二月,要廢熙宗的人已經(jīng)結(jié)黨行事。從前因送禮一事被杖責(zé)一百的大興國,因為和完顏亮的心腹尚書省令史李老僧是親戚,于是和完顏亮結(jié)黨,當(dāng)時正在伺候熙宗在寢殿內(nèi)的起居生活,總是有意無意地乘夜從主事者那里帶皇宮鑰匙回家,大家習(xí)以為常。護(hù)衛(wèi)十人長仆散忽土要報答完顏亮之父完顏宗干的舊恩,徒單阿里出虎是完顏亮的姻親。十二月九日丁巳,此二人值班之夜,大興國用皇宮鑰匙打開所有宮門,和完顏亮、秉德、唐括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至寢殿。熙宗本來常置佩刀于床上,這天夜里大興國先取之放到床下,等到事發(fā),熙宗求佩刀不得,遂遇弒。眾人拜完顏亮為皇帝,時年27歲,改皇統(tǒng)九年為天德元年。并假稱熙宗想要商議立后,召眾大臣入宮,殺曹國王完顏宗敏、左丞相完顏宗賢。先后誅殺女真宗室貴族以及金太宗子孫70余人,完顏宗翰子孫30余人。

    統(tǒng)治政策

    完顏亮稱帝后,遷都中都,使金國逐步漢化。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漢人人才,以擴(kuò)大政權(quán)的基礎(chǔ),鞏固統(tǒng)治。天德三年(1151)擴(kuò)建燕京城(今北京),又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艱于轉(zhuǎn)輸,民艱于赴訴”為由借以擺脫反對派的牽制,于天德五年(1153)讓女真貴族們離開白山黑水間的上京來到南京,此舉加速了女真的封建化及與漢族的融合。史載“營南京(燕京)宮殿,運一木之費至二千萬,率一車之力至五百人。宮殿之飾,遍傅黃金而后間以五彩,金屑飛空如落雪。一殿之費以億萬計,成而復(fù)毀,務(wù)極華麗!保ā督鹗贰罚。

    貞元元年(1153)改燕京為中都,作為金朝的都城,并把諸宗室親族及其所屬諸猛安盡數(shù)遷至中都及山東等地,以防止反亂。天德三年,罷世襲萬戶職,以改變貴族“子孫相繼”,專攬威權(quán)狀況。仿中原王朝制度,設(shè)國子監(jiān)以教育生員。對科舉進(jìn)行改革。貞元二年復(fù)鈔引法,印制交鈔,與銅錢并行。正隆元年(1156)頒行正隆官制,同時又頒行“續(xù)降制書”,補(bǔ)訂法律,與熙宗時的皇統(tǒng)制并行。

    登基后,完顏亮在熙宗改革的基礎(chǔ)上對職官制及刑法做了一系列的變革,政治上的輝煌并不能掩蓋完顏亮私生活的瘋狂,大肆興建宮殿,極盡奢華之外他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其瘋狂的獵取女色,對象無所不包:有夫之婦,兄嫂弟媳,叔伯姊妹,叔母甥女……而這種瘋狂及不尊重女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完顏亮骨子里的自戀,他在得知妃嬪莎里古真和人有不正當(dāng)關(guān)系后曾大怒者道:“爾愛貴官,有貴入天子者乎?爾愛人才,有才兼文武似我者乎?爾愛娛樂,有豐富偉岸過于我著乎?”(《金史·后妃傳》)以至于“氣咽不能言”。他曾對大臣高懷貞說他的志向:“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帥師伐遠(yuǎn),執(zhí)其君長問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正隆二年(1157年)八月,海陵下令撤銷上京留守司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派吏部郎中蕭彥良來會寧府督辦,毀掉了舊宮殿、宗廟、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儲慶寺,接著把它夷為平地,聽任耕種,不留任何痕跡。

    海陵王遷都燕京,開辟了燕京的新紀(jì)元,從而成為元、明、清各代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不能不說是海陵王的一大功績。

    金代的官制改革是比較成功的,這一改革的最主要人物,當(dāng)數(shù)海陵。

    海陵王即位后,把金熙宗期間的“三省六部制”改為“一省六部制”。首先,弱化三師、三公兼領(lǐng)三省事,讓其變?yōu)樽罡邩s職,只給奉祿,不給權(quán)力。在正隆初年,最終廢掉了三師、三公兼領(lǐng)三省事。第二,實行一省制,在正隆元年(1156年)廢除中書省、門下省,只保留尚書省。尚書省直接由皇帝控制,作為中央政權(quán)最高執(zhí)行機(jī)構(gòu)。第三,取消行臺尚書省。第四,廢除元帥府,改為樞密院,以此來改變都元帥掌重兵,中央難以指揮的局面。海陵王通過對官制的改革,確立了"一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機(jī)構(gòu)精簡、效率倍增、協(xié)同共事、互為制約,更加有利于君主集權(quán)制。

    叛亂被殺

    金世宗完顏雍是金太祖的孫子,完顏宗輔的兒子。生母李氏是渤海人。完顏雍幼年喪父,在他十六七歲時,就開始參加金軍對宋的戰(zhàn)爭。開始在金國名將完顏宗弼手下為將,完顏雍不同于其他女真貴族的是,他不僅僅是采取武力進(jìn)攻,還用攻心戰(zhàn)術(shù),為此成功說動了歸德府的投降,實現(xiàn)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完顏雍成長的時期,正趕上金熙宗和完顏亮的相繼執(zhí)政,兩人對宗室的猜忌都很大,都?xì)⒘艘慌谑摇5觐佊簠s始終安然無恙,原因是完顏雍的妻子烏林答氏給他出主意,讓他送一些奇珍異寶給熙宗和完顏亮,以討得他們的歡心。后來完顏雍被任命為東京留守,完顏亮讓烏林答氏入京為質(zhì),深知完顏亮好色成性的烏林答氏只好進(jìn)京,在離中都70里附近時,自殺身亡。這也是為什么后來金世宗對完顏亮恨之入骨的原因。

    正隆三年,營建南京(今河南開封)宮室,征調(diào)各路軍兵,準(zhǔn)備南侵滅宋,統(tǒng)一中國。據(jù)說他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因?qū)櫝剂韩枴皹O言宋劉貴妃絕色傾國”。(《金史·梁珫傳》)“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即興題詩稱: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鶴林玉露》卷一)。

    同時,六年二月,他從中都出發(fā)南巡,六月,抵南京。海陵王親自督大軍渡淮河,出廬州(今安徽合肥)。命工部尚書蘇保衡率水師由海道直趨臨安(今浙江杭州)。

    完顏亮大舉進(jìn)攻南宋,對完顏亮恨之入骨的完顏雍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此時他的機(jī)會來了,渤海大族張氏和李氏(完顏雍的舅舅家)和熟女真都支持完顏雍稱帝,而因為契丹人造反,使完顏雍有調(diào)動?xùn)|京(遼陽)軍隊的權(quán)利,于是完顏雍正式即位,改元大定。下詔討伐完顏亮。他積極拉攏金國元老和海陵手下不得勢的官員,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率兵直取中都。對來降的原完顏亮手下,金世宗都予以錄用。很快進(jìn)入中都。完顏亮在瓜州被耶律元宜(即完顏元宜)等亂兵所殺。

    海陵王在后院起火的情況下繼續(xù)南進(jìn)。蘇保衡所領(lǐng)的水師行至膠西陳家島時,遭到宋將李寶水師的突然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十一月,完顏亮所率大軍在采石磯希圖渡過長江,為宋虞允文所敗。他于是率兵還和州(今安徽和縣),趨揚州,計劃從瓜洲(今江蘇揚州南)渡江。先一日,軍中發(fā)生叛變,海陵王被浙西兵馬都統(tǒng)制完顏元宜等砍傷,最后用繩勒死,以大氅裹尸而焚,卒年40。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四月,降封為海陵郡王,謚號為煬,所以又稱海陵煬王,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正月,由于為海陵王所弒的金熙宗于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廟,又再被降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取得大權(quán)后金世宗,又開始積極平息契丹人的叛亂。他改變了完顏亮全力剿殺的策略,而是剿撫并用。他利用了很多契丹族的官員,對起義軍進(jìn)行分化瓦解,對投降的起義者給以重賞,對不肯歸順的堅決鎮(zhèn)壓,終于平息了契丹起義。

    文化修養(yǎng)

    文學(xué)造詣

    金代皇帝的漢文化水平都相當(dāng)高,但就詩詞的成就而言,則以海陵為最。由于他對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參與,不但影響了大金國的一代文風(fēng),也給南宋文學(xué)溶入了剛建樸質(zhì)的活性因素。完顏亮詩詞雄渾遒勁,氣象恢弘,充滿了不為人下的雄霸之氣。做藩王時,他給人題寫扇面,有“大柄若在手,清風(fēng)滿天下”之句,呈顯志向非凡;他一日入妻子居室,見瓶中木樨花燦然而放,溢彩流金,乃索筆為詩曰:“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xué)君王著赭黃!眽粝"黃袍加身"的意旨,已躍然紙上;乃至決定南征而了解臨安(杭州)風(fēng)物時,則觸景生情,寫下“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志在“天下一家”的情緒,益顯激越豪邁;在征伐南宋時,海陵寫了一首《喜遷鶯》詞,其中有“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jī)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功成朝暮”之句,激勵兵將建功立業(yè)的雄健豪邁之氣,足可令人感奮。特別是他的《念奴嬌·詠雪》詞,氣韻蒼涼,文思奇詭,實為古來詠雪詩詞中的上乘之作。所以,時人稱他“一吟一詠,冠絕當(dāng)時”,連江南之士看到他詩詞都不得不嘆服,說:“北地之堅強(qiáng),絕勝江南之柔弱!

    天輔六年(1122)完顏亮出生,自幼聰明好學(xué),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皩W(xué)奕、象戲、點茶、延接儒生,談?wù)撚谐扇似鳌,(《大金國?middot;海陵煬王記上》)從一些現(xiàn)存的完顏亮詩篇來看,他不但精通漢學(xué)而且頗有文才且野心勃勃。做藩王時,他給人題寫扇面,有“大柄若在手,清風(fēng)滿天下”之句,呈顯志向非凡;他一日入妻子居室,見瓶中木樨花燦然而放,溢彩流金,乃索筆為詩曰:

    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

    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xué)君王著赭黃。

    夢想“黃袍加身”的意旨,已躍然紙上。 完顏亮自幼聰敏好學(xué),漢文化功底甚深,他雅歌儒服,能詩善文,又愛同留居于金地的遼宋名士交往。品茶弈棋,談古論今,成為文韜武略兼?zhèn),且神情閑逸,態(tài)度寬和之人。在漢文化的熏陶下,他羨慕中原的文物制度,比較熟悉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所有這些,都為他后來執(zhí)政時大力推行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完顏亮年輕時“英銳有大志”,想干一番事業(yè),這從他年輕時所寫的“大柄若在手,清風(fēng)滿天下”以及“蛟龍潛匿隱滄波,且與蝦蟆作混和。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等詩中可以反映出來。其詩筆力雄渾,氣象恢弘,鴻鵠之志,躍然紙上。

    詩詞選摘

    【書壁述懷】

    蛟龍潛匿隱滄波,且與蝦蟆作混合。

    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

    【以事出使道驛有竹輒詠之】

    孤驛蕭蕭竹一叢,不同凡卉媚東風(fēng)。

    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鵲橋仙·待月】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xì)看、嫦娥體態(tài)。

    【昭君怨·雪】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卷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

    【過汝陰作】

    門掩黃昏綠染苔,那回蹤跡半塵埃。空庭日暮烏爭噪,幽徑草深人未來。

    數(shù)仞假山當(dāng)戶牖,一池春水繞樓臺。繁花不識興亡地,猶依欄桿次第開。

    【喜遷鶯】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fēng)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

    怒磔戟髯爭奮,卷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

    此去,無自墮。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jī)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

    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黃迎路。

    【立馬吳山第一峰】

    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念奴嬌·詠雪】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

    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顛狂,素鱗猖獗,掣斷珍珠索。

    玉龍酣戰(zhàn),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里關(guān)山,征夫僵立,縞帶古旗角。

    色映戈矛,光搖劍戟。

    殺氣橫戎幕?r虎豪雄,偏裨真勇。

    非與談兵略,須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歷史評價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降封為海陵郡王,謚號為煬,所以又稱海陵煬王,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由于為海陵王所弒的金熙宗于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廟,又再被降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金史》評價:“海陵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欲為君則弒其君,欲伐國則弒其母,欲奪人之妻則使之殺其夫。三綱絕矣,何暇他論。至于屠滅宗族,剪刈忠良,婦姑姊妹盡入嬪御。方以三十二總管之兵圖一天下,卒之戾氣感召,身由惡終,使天下后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另有史書記載:海陵王常令教坊番值禁中,每幸婦人,必使樂工奏樂,撤除所有帳幔,吩咐左右大聲說些淫詞浪語。如果幸女不遂,就令元妃用手幫忙。有時,讓嬪妃們裸體列坐,他恣意淫亂,讓大家共觀。有時讓兩個婦人仿效他的樣子,作淫樂狀,以博天顏一笑。每當(dāng)座中有嬪妃,海陵王必定任意投擲一件東西在地上,讓近侍們看地上之物,不許看裸體的嬪妃,違者立即斬殺。

    其中“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一句,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商紂王的評語原文。

    家庭成員

    父親:完顏宗干

    生母:大氏 ,謚號慈憲皇后

    嫡母:徒單氏,謚號哀皇

    徒單皇后(太師徒單斜也的女兒,算是完顏亮的結(jié)發(fā)妻子,原為歧國妃,登基后封惠妃,因生子完顏光英,完顏光英被立太子后遂被封皇后。)

    大元妃(第二娘子),生崇王完顏元壽

    唐括貴妃,名定哥

    蕭宸妃(第三娘子)

    耶律麗妃

    唐括麗妃,名石哥,唐括定哥之妹

    蒲察昭妃

    昭妃阿懶

    耶律柔妃

    唐括柔妃,生宿王完顏矧思阿補(bǔ)

    耶律昭媛

    高修儀

    南才人,生滕王完顏廣陽

    壽寧縣主完顏什古(昭妃位)

    靜樂縣主完顏蒲剌(淑妃位)、完顏習(xí)捻

    完顏宗雋女完顏師姑兒(淑妃位)

    混同郡君完顏莎里古真(貴妃位)

    完顏余都(貴妃位)

    郕國夫人完顏重節(jié)(昭妃位)

    張定安妻奈剌忽(元妃位)

    唐括蒲魯胡只,唐括定哥、唐括石哥之堂妹(麗妃位)

    兒子

    太子完顏光英,女真名阿魯補(bǔ)

    崇王完顏元壽

    宿王完顏矧思阿補(bǔ)

    滕王完顏廣陽

    《金史》記載

    廢帝海陵庶人亮,字元功,本諱迪古乃,遼王宗干第二子也。母大氏。天輔六年壬寅歲生。天眷三年,年十八,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赴梁王宗弼軍前任使,以為行軍萬戶,遷驃騎上將軍。皇統(tǒng)四年,加龍虎衛(wèi)上將軍,為中京留守,遷光祿大夫。為人僄急,多猜忌,殘忍任數(shù)。初,熙宗以太祖嫡孫嗣位,亮意以為宗干太祖長子,而己亦太祖孫,遂懷覬覦。在中京,專務(wù)立威,以厭伏小人。猛安蕭裕傾險敢決,亮結(jié)納之,每與論天下事。裕揣知其意,因勸海陵舉大事,語在《裕傳》。

    七年五月,召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進(jìn)。十一月,拜尚書左丞,務(wù)攬持權(quán)柄,用其腹心為省臺要職,引蕭裕為兵部侍郎。一日因召對,語及太祖創(chuàng)業(yè)艱難,亮因嗚咽流涕,熙宗以為忠。八年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

    九年正月,兼都元帥。熙宗使小底大興國賜亮生日,悼后亦附賜禮物,熙宗不悅,杖興國百,追其賜物,海陵由此不自安。三月,拜太保、領(lǐng)三省事,益邀求人譽,引用勢望子孫,結(jié)其歡心。四月,學(xué)士張鈞草詔忤旨死,熙宗問:“誰使為之?”左丞相宗賢對曰:“太保實然。”熙宗不悅,遂出為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過中京,與蕭裕定約而去。至良鄉(xiāng),召還。海陵莫測所以召還之意,大恐。既至,復(fù)為平章政事,由是益危迫。

    熙宗嘗以事杖左丞唐括辯及右丞相秉德,辯及與大理卿烏帶謀廢立,而烏帶先此謀告海陵。他日,海陵與辯語及廢立事,曰:“若舉大事,誰可立者?”辯曰:“胙王常勝乎?”問其次,曰:“鄧王子阿懶!绷猎唬骸鞍袑偈瑁驳昧?”辯曰:“公豈有意邪?”海陵曰:“果不得已,舍我其誰!”于是旦夕相與密謀。護(hù)衛(wèi)將軍特思疑之,以告悼后曰:“辯等公余每竊竊聚語,竊疑之!焙笠愿嫖踝。熙宗怒,召辯謂曰:“爾與亮謀何事,將如我何?”杖之。亮因此忌常勝、阿懶,且惡特思。因河南兵士孫進(jìn)自稱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之弟止有常勝、查剌,海陵乘此構(gòu)常勝、查剌、阿懶、達(dá)懶。熙宗使特思鞫之,無狀。海陵曰:“特思鞫不以實!彼炀銡⒅Wo(hù)衛(wèi)十人長仆散忽土舊受宗干恩。徒單阿里出虎與海陵姻家。大興國給事寢殿,時時乘夜從主者取符鑰歸家,以為常。興國嘗以李老僧屬海陵,得為尚書省令史,故使老僧結(jié)興國為內(nèi)應(yīng),而興國亦以被杖怨熙宗,遂與亮約。

    十二月丁巳,忽土、阿里出虎內(nèi)直。是夜,興國取符鑰啟門納海陵、秉德、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等人至寢殿,遂弒熙宗。秉德等未有所屬。忽土曰:“始者議立平章,今復(fù)何疑。”乃奉海陵坐,皆拜,稱萬歲。詐以熙宗欲議立后,召大臣,遂殺曹國王宗敏,左丞相宗賢。是日,以秉德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帥,辯為右丞相兼中書令,烏帶為平章政事,忽土為左副點檢,阿里出虎為右副點檢,貞為左衛(wèi)將軍,興國為廣寧尹。于是自太師、領(lǐng)三省事勖以下二十人進(jìn)爵增職各有差。己未,大赦。改皇統(tǒng)九年為天德元年。參知政事蕭肄除名。鎮(zhèn)南統(tǒng)軍孛極為尚書左丞。賜左丞相秉德、右丞相辯、平章政事烏帶、廣寧尹興國、點檢忽土、阿里出虎、左衛(wèi)將軍貞、尚書省令史老僧、辯父刑部尚書阿里等錢絹馬牛羊有差。甲子,誓太祖廟,召秉德、辯、烏帶、忽土、阿里出虎、興國六人賜誓券。丙寅,以燕京路都轉(zhuǎn)運使劉麟為參知政事。癸酉,太傳、領(lǐng)三省事蕭仲恭,尚書右丞稟罷。以行臺尚書左丞溫都思忠為右丞。乙亥,追謚皇考太師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廟號德宗,名其故居曰興圣宮。宋、高麗、夏賀正旦使中道遣還。

    二年正月辛巳,以同知中京留守事蕭裕為秘書監(jiān)。癸巳,尊嫡母徒單氏及母大氏皆為皇太后。名徒單氏宮曰永壽,大氏宮曰永寧。乙巳,以勵官守、務(wù)農(nóng)時、慎刑罰、揚側(cè)陋、恤窮民、節(jié)財用、審才實七事詔中外。遣侍衛(wèi)親步軍都指揮使完顏思恭等以廢立事報諭宋、高麗、夏國。以左丞相兼左副元帥秉德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

    二月戊申朔,封子元壽為崇王。庚戌,降前帝為東昏王。給天水郡公孫女二人月俸。甲子,以兵部尚書完顏元宜等充賀宋生日使。戊辰,群臣上尊號曰法天膺運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詔中外。永壽、永寧兩太后父祖贈官有差。以右丞相唐括辯為左丞相,平章政事烏帶為右丞相。三月丙戌,宋、高麗遣使賀即位。以弟袞為司徒兼都元帥。詔以天水郡王玉帶歸宋。四月戊午,殺太傅、領(lǐng)三省事宗本,尚書左丞相唐括辯,判大宗正府事宗美。遣使殺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秉德,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子孫七十余人,周宋國王宗翰子孫三十余人,諸宗室五十余人。辛酉,以尚書省譯史蕭玉為禮部尚書,秘書監(jiān)蕭裕為尚書左丞,司徒袞領(lǐng)三省事、封王,都元帥如故,右丞相烏帶司空、左丞相兼侍中,平章政事劉筈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左丞宗義,右丞溫都思忠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劉麟為尚書右丞,殿前左副點檢仆散忽土為殿前都點檢。

    五月戊子,以平章行臺尚書省事、右副元帥大捨刑ㄉ惺橛邑┫,元帅染J。壬硠Μ以左副元帅撒离喝为行台尚书左丞相,元帅染J省M寫笞謖倫詘參反蠓頡A鹵縊罰呃鑾彩購丶次。甲讬熏太庙初设思{衩偶八撓珙妨Q。

    七月己丑,司空、左丞相兼侍中烏帶罷。以平章政事溫都思忠為左丞相,尚書左丞蕭裕為平章政事,右丞劉麟為左丞,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顏思恭為右丞。參知政事張浩丁憂,起復(fù)如故。戊戌,夏國遣使賀即位及受尊號。八月戊申,以司徒袞為太尉、領(lǐng)三省事,都元帥如故。以禮部尚書蕭玉為參知政事。

    九月甲午,立惠妃徒單氏為皇后。十月癸卯,太師、領(lǐng)三省事勖致仕。辛未,殺太皇太妃蕭氏及其子任王偎喝。使使殺行臺左丞相、左副元帥撒離喝于汴,并殺平章政事宗義、前工部尚書謀里野、御史大夫宗安,皆夷其族。以魏王斡帶之孫活里甲好修飾,亦族之。十一月癸未,尚書右丞相劉筈罷。以會寧牧徒單恭為平章政事。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顏思恭罷。以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乙酉,以行臺尚書左丞張通古為尚書左丞。丙戌,白虹貫日。丁亥,以太后旨稱令旨。戊子,以十二事戒約官吏。己丑,命庶官許求次室二人,百姓亦許置妾。

    十二月癸卯朔,詔去群臣所上尊號。丙午,初定襲封衍圣公俸格。命外官去所屬百里外者不許參謁,百里內(nèi)者往還不得過三日。癸丑,立太祖射碑于紇石烈部中,上及皇后致奠于碑下。甲寅,野人來獻(xiàn)異香,卻之。乙卯,有司奏慶云見,上曰:“朕何德以當(dāng)此。自今瑞應(yīng)毋得上聞,若有妖異,當(dāng)以諭朕,使自警焉!奔何矗T行臺尚書省。改都元帥府為樞密院。詔改定繼絕法。以右副元帥大捨惺橛邑┫嗉嬤惺榱睿沃刑ㄉ惺槭∈掄胖墟諼沃攏莢з蛭嗝蓯,太伪M⒘烊∈氯綣剩ё蠹嗑何嗝芨筆,袨┛尚书赵资福为御史大奉R?/p>

    三年正月癸酉朔,宋、夏、高麗遣使來賀。乙亥,參知政事蕭玉丁憂,起復(fù)如故。癸未,立春,觀擊土牛。丁亥,初造燈山于宮中。戊子,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甲午,初置國子監(jiān)。謂御史大夫趙資福曰:“汝等多徇私情,未聞有所彈劾,朕甚不取。自今百官有不法者,必當(dāng)舉劾,無憚權(quán)貴!币椅,上出獵,宰相以下辭于近郊。上駐馬戒之曰:“朕不惜高爵厚祿以任汝等,比聞事多留滯,豈汝等茍圖自安不以民事為念耶?自今朕將察其勤惰,以為賞罰,其各勉之!倍∮,白虹貫日。二月丁巳,還宮。

    三月庚寅,以翰林學(xué)士劉長言等為宋生日使。壬辰,詔廣燕城,建宮室。己亥,謂侍臣曰:“昨太子生日,皇后獻(xiàn)朕一物,大是珍異,卿試觀之!奔闯鲋T絳囊中,乃田家稼穡圓!昂笠馓由顚m之中,不知民間稼穡之艱難,故以為獻(xiàn),朕甚賢之。”四月丙午,詔遷都燕京。辛酉,有司圖上燕城宮室制度,營建陰陽五姓所宜。海陵曰:“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益。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北,罷歲貢鷹隼。沂州男子吳真犯法,當(dāng)死,有司以其母老疾無侍為請,命官與養(yǎng)濟(jì),著為令。閏月辛未朔,命尚書右丞張浩調(diào)選燕京,仍諭浩無私徇。丙子,命太官常膳惟進(jìn)魚肉,舊貢鵝鴨等悉罷之。丁丑,罷皇統(tǒng)間苑中所養(yǎng)禽獸。歸德軍節(jié)度使阿魯補(bǔ)以撤官舍材木構(gòu)私第,賜死。戊戌,詔朝官稱疾不治事者,尚書省令監(jiān)察御史與太醫(yī)同診視,無實者坐之。

    五月壬子,以戒敕宰相以下官,詔中外。戊辰,宰臣請益嬪御以廣嗣續(xù)。上命徒單貞語宰臣,前所誅黨人諸婦人中多朕中表親,欲納之官中。平章政事蕭裕不可,上不從。遂納宗本子莎魯啜,宗固子胡里剌、胡失打,秉德弟糺里等妻宮中。六月丙子,殺太府監(jiān)完顏馮六。宋遣使祈請山陵,不許。九月庚戌,賜燕京役夫帛,人一匹。以東京路兵馬都總管府判官蕭子敏為高麗生日使,修起居注蕭彭哥為夏國生日使。 十月己巳,殺蘭子山猛安蕭拱。以右副點檢不術(shù)魯阿海等為宋正旦使。十一月癸亥,詔罷世襲萬戶官,前后賜姓人各復(fù)本姓。十二月戊辰,杖壽寧縣主徐輦。癸酉,獵于近郊。乙酉,還宮。是歲,子崇王元壽薨。

    四年正月丁酉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群臣請立皇太子,從之。戊戌,初定東宮官屬。立捕盜賞格。癸卯,太白經(jīng)天。壬子,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癸亥,朝謁世祖、太祖、太宗、德宗陵。甲子,還宮。二月丁卯,立子光英為皇太子,庚午,詔中外。甲戌,如燕京。昭義軍節(jié)度使蕭仲宣家奴告其主怨謗。上曰:“仲宣之侄迪輦阿不近以誹謗誅,故敢妄訴!泵鼩⒏嬲。迪輦阿不者,蕭拱也。戊子,次泰州。

    三月丙申朔,以刑部尚書田秀穎等為宋生日使。四月丙寅朔,有司請今歲河南、北選人并赴中京銓注,從之。壬辰,上自泰州如涼陘。五月丁酉,獵于立列只山。甲寅,賜獵士,人一羊。乙卯,次臨潢府。丁巳,太白經(jīng)天。六月甲子朔,駐綿山。戊寅,權(quán)楚底部猛安那野伏誅。七月癸卯,命崇義軍節(jié)度使烏帶之妻唐括定哥殺其夫而納之。八月癸亥朔,獵于途你山。甲戌,以侍御史保魯鞫事不實,杖之。丙子,次于鐸瓦。

    九月甲午,次中京。丙午,尚書右丞相大挵鍘I碧偌嗔蹙啊R遠(yuǎn)妓拐咄暄章櫧夢呃鏨帳,吏部郎中霞R辛⑽墓帳埂J氯尚縊罰故狗釙ㄌ砩裰鰲S反蠓蛘宰矢0鍘<咨輳蘊誘彩掄龐彌鋇任廝握┦。杀太祖长公主兀鲁,談裾其夫平諕帼蕩n降ス,佛Q涫替競鎏⑽蛉。恭之兄定妇p跎胸B常ǜ縊潰磕裳,而不相能,隅姈V替競鎏⒉恍。忽挞挡[矣諍,遂谥冎G希始,而并罢恭?/p>

    十一月戊戌,以咸平尹李德固為平章政事。辛丑,買珠于烏古迪烈部及蒲與路,禁百姓私相貿(mào)易,仍調(diào)兩路民夫,采珠一年。戊申,以前平章政事徒單恭為司徒。

    十二月甲子,斬妄人敲仙于中京市。辛未,以汴京路都轉(zhuǎn)運使左瀛等為賀宋正旦使。庚寅,太尉、領(lǐng)三省事、樞密使袞薨。

    貞元年正月辛卯朔,上不視朝。詔有司受宋、高麗、夏、回紇貢獻(xiàn)。丙午,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以中京留守高楨為御史大夫。

    二月庚申,上自中京如燕京。三月辛亥,上至燕京,初備法駕,甲寅,親選良家子百三十余人充后宮。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元貞元。改燕京為中都,府曰大興,汴京為南京,中京為北京。丙辰,以司徒徒單恭為太保、領(lǐng)三省事,平章政事蕭裕為右丞相兼中書令,右丞張浩、左丞張通古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張中孚為左丞,蕭玉為右丞,平章政事李德固為司空,左宣徽使劉萼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昂為樞密使,工部尚書仆散師恭為樞密副使。四月辛酉,以右宣徽使紇石烈撒合輦等為賀宋生日使。辛未,特封唐括定哥為貴妃。戊寅,皇太后大氏崩。

    五月辛卯,殺弟西京留守蒲家。西京兵馬完顏謨盧瓦、編修官圓福奴、通進(jìn)孛迭坐與蒲家善,并殺之。乙卯,以京城隙地賜朝官及衛(wèi)士。六月乙丑,以安國軍節(jié)度使耶律恕為參知政事。

    七月戊子朔,元賜朝官京城隙地,征錢有差。八月壬戌,司空李德固薨。禁中都路捕射麞兔。戊寅,賜營建宮室工匠及役夫帛。九月丁亥朔,以翰林待制謀良虎為夏國生日使,吏部郎中窊合山為高麗生日使。

    十月丁巳,獵于良鄉(xiāng)。封料石岡神為靈應(yīng)王。初,海陵嘗過此祠,持杯珓禱曰:“使吾有天命,當(dāng)?shù)眉!蓖吨,吉。又禱曰:“果如所卜,他日當(dāng)有報,否則毀爾祠宇!蓖吨旨,故封之。戊午,還宮。壬戌,有司言:“太后園陵未畢,合停冬享及祫祭。”從之。丙子,命內(nèi)外官聞大功以上喪,止給當(dāng)日假,若父母喪,聽給假三日,著為令。

    十一月丙戌朔,定州獻(xiàn)嘉禾,詔自今不得復(fù)進(jìn)。己丑,瑤池殿成。丙申,以戶部尚書蔡松年等為賀宋正旦使。戊戌,左丞相耨碗溫都思忠致仕。庚戌,以樞密使昂為左丞相,樞密副使仆散思恭為樞密使。十二月,太白經(jīng)天。戊午,特賜貴妃唐括定哥家奴孫梅進(jìn)士及第。壬戌,以簽書樞密院事南撒為樞密副使。辛未,對所納皇叔曹國王宗敏妃阿懶為昭妃。丙子,貴妃唐括定哥坐與舊奴奸,賜死。

    閏月乙酉朔,殺護(hù)衛(wèi)特謨葛。癸巳,定社稷制度。太白經(jīng)天。癸卯,以太保、領(lǐng)三省事徒單恭為太保、領(lǐng)三省事如故。命西京路統(tǒng)軍撻懶、西北路招討蕭懷忠、臨潢府總管馬和尚、烏古迪烈司招討斜野等北巡。

    二年正月甲寅朔,上不豫,不視朝。賜宋、高麗、夏使就館燕。庚申,太白經(jīng)天。尚書右丞相蕭裕與前真定尹蕭馮家奴、前御史中丞蕭招折、博州同知遙設(shè)等謀反,伏誅,詔中外。己巳,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二月甲申朔,以平章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甲午,以尚書右丞蕭玉為平章政事,前河南路統(tǒng)軍使張輝為尚書右丞,西北路招討使蕭好胡為樞密副使。三月戊辰,夏遣使賀遷都。四月丙戌,幸大興府及都轉(zhuǎn)運使司。遣薦含桃于衍慶宮。

    五月癸丑朔,日有食之,避正殿,敕百官勿治事。己未,詔自今每月上七日不奏刑名,尚食進(jìn)饌不進(jìn)肉。丁卯,始置交鈔庫,設(shè)使副員。丁丑,太原尹徒單阿里出虎伏誅,復(fù)命其子術(shù)斯剌乘傳焚其骨,擲水中。七月庚申,初設(shè)鹽鈔香茶文引印造庫使副。丙子,參知政事耶律恕罷。

    八月丙午,以左丞相昂去衣杖其弟婦,命杖之。戊申,以御史大夫高楨為司空,御史大夫如故。九月己未,常武殿擊鞠,令百姓縱觀。辛酉,以吏部尚書蕭頤為參知政事。癸亥,獵于近郊。丁卯,次順州。太師、領(lǐng)三省事徒單恭薨。是夜,還宮。乙亥,復(fù)獵于近郊。十月庚辰朔,殺廣寧尹韓王亨。庚寅,還宮。庚子,以左丞相致仕溫都思忠起為太傅、領(lǐng)三省事。以刑部侍郎白彥恭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一月戊辰,上命諸從姊妹皆分屬諸妃,出入禁中,與為淫亂,臥內(nèi)遍設(shè)地衣,裸逐為戲。是月,初置惠民局。高麗遣使謝賜生日。

    十二月乙酉,以太傅溫都思忠為太師,領(lǐng)三省事如故,平章政事張通古為司徒,平章政事如故。

    三年正月己酉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辛酉,以判東京留守大捨、领三省事。甲讬熏生硠Μ宋、高丽、夏遣使来贺。二月壬渭偓以左丞相昂为太伪M⑹嗝蓯,右丞相张浩为左丞相兼视懶,枢蒙愋M蛻⑺脊邑┫嗉嬤惺榱。尚书左丞张中嬖x眨邑┱抨臀秸掄。参知政输X踺轡筘沃孿粢夢邑,吏部尚书蔡速犼为参知政事?/p>

    三月壬子,以左丞相張浩、平章政事張暉每見僧法寶必坐其下,失大臣體,各杖二十。僧法寶妄自尊大,杖二百。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庚午,以左司郎中李通為賀宋生日使。夏四月丁丑朔,昏霧四塞,日無光,凡十有七日。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癸丑,南京大內(nèi)火。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丙寅,如大房山,營山陵。

    六月丙戌,登寶昌門觀角抵,百姓縱觀。乙未,命右丞相仆散思恭、大宗正丞胡拔魯如上京,奉遷山陵及迎永壽宮皇太后。

    七月癸丑,太白晝見。辛酉,如大房山,杖提舉營造官吏部尚書耶律安禮等。乙亥,還宮。八月壬午,如大房山。甲申,啟土,賜役夫,人絹一匹。是日,還宮。甲午,遣平章政事蕭玉迎祭祖宗梓宮于廣寧。乙未,增置教坊人數(shù)。庚子,杖左宣徽使敬嗣暉、同知宣徽事烏居仁及尚食官。

    九月戊申,平章政事張輝迎祭梓宮于宗州。乙卯,上謂宰臣及左司官曰:“朝廷之事,尤在慎密。昨授張中孚、趙慶襲官,除書未到,先已知之,皆汝等泄之也。敢復(fù)爾者,殺無赦!奔何,如大房山。庚申,還宮。丙寅,以殿前都點檢納合椿年為參知政事。丁卯,上親迎梓宮及皇太后于沙流河,命左右持杖二束,跽太后前,曰:“某不孝,久失溫凊,愿痛笞之!碧笠雌鹬,曰:“凡民有子克家,猶愛之,況我有子如此!边吵终日咄恕8,獵,親射麞以薦梓宮。壬申,至自沙流河。

    十月丙子,皇太后至中都,居壽康宮。戊寅,權(quán)奉安太廟神主于延圣寺,致奠梓宮于東郊,舉哀。己卯,梓宮至中都,以大安殿為丕承殿,安置。壬午,命省部諸司便服治事,不奏死刑一月。辛卯,告于丕承殿。乙未,如菆宮,冊謚永寧皇太后曰慈憲皇后。丁酉,大房山行宮成,名曰磐寧。戊戌,還宮。己亥,以翰林學(xué)士承旨耶律歸一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一月乙巳朔,梓宮發(fā)丕承殿。戊申,山陵禮成。甲寅,詔內(nèi)外大小職官覃遷一重,貞元四年租稅并與放免,軍士久于屯戍不經(jīng)替換者,人賜絹三匹、銀三兩。群臣稱賀。丙辰,燕百官于泰和殿。丁卯,奉安神主于太廟。戊辰,群臣稱賀。辛未,獵于近郊。十二月己丑,還宮。木冰。乙未,上朝太后于壽康宮。己亥,太傅、領(lǐng)三省事大掁埃琢倏拗,命优d痙銜竇敖秩鍘?/p>

    正隆元年正月癸卯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己酉,群臣奉上尊號曰圣文神武皇帝。上自九月廢朝,常數(shù)月不出,有急奏,召左右司郎中省于臥內(nèi)。庚戌,始視朝。戊午,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乙丑,觀角抵戲。罷中書門下省。以太師、領(lǐng)三省事溫都思忠為尚書令,太尉、樞密使昂為太保,右丞相仆散思恭為太尉、樞密使。左丞劉萼、右丞蕭頤罷,參知政事蔡松年為尚書右丞。樞密副使蕭懷忠罷,吏部尚書耶律安禮為樞密副使。平章政事蕭玉為右丞相,平章政事張暉罷,不置平章政事官。

    二月癸酉朔,改元正隆,大赦。庚辰,御宣華門觀迎佛,賜諸寺僧絹五百匹、彩五十段、銀五百兩。辛巳,改定內(nèi)外諸司印記。乙未,司徒張通古致仕。庚子,謁山陵。辛丑,還都。三月壬寅朔,始定職事官朝參等格。仍罷兵衛(wèi)。庚申,以左宣徽使敬嗣暉等為賀宋生日使。

    四月,太尉、樞密使仆散思恭以父憂,起復(fù)如故。五月辛亥,修容安氏閣女御為妖所憑,舞噪宮中,命殺之。是月,頒行正隆官制。六月庚辰,天水郡公趙桓薨。丙戌,以尚書右丞蔡松年為左丞,樞密副使耶律安禮為右丞,附馬都尉烏古論當(dāng)海為樞密副使。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遷始祖以下梓宮。

    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視山陵。

    十月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丁酉,還宮。閏月己亥朔,山陵禮成,群臣稱賀。甲辰,回鶻使使寅術(shù)烏籠骨來貢。庚寅,杖右丞相蕭玉、左丞蔡松年、右丞耶律安禮、御史中丞馬諷等。十一月己巳朔,以右司郎中梁钅求等為賀宋正旦使。癸巳,禁二月八日迎佛。

    二年正月戊辰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庚辰,太白晝見。癸未,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庚寅,以工部侍郎韓錫同知宣徽院事,錫不謝,杖百二十,奪所授官。二月辛丑,初定太廟時享牲牢禮儀。癸卯,改定親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告身,存者二品以上,死者一品,參酌削降。公私文書,但有王爵字者,皆立限毀抹,雖墳?zāi)贡静l(fā)而毀之。

    三月丙寅朔,高麗遣使賀受尊號。

    四月戊戌,追降景宣皇帝為豐王。以僉書宣徽院事張哲為橫賜高麗使,宿直將軍溫敦斡喝為橫賜夏國使。六月乙未,參知政事納合椿年薨。以禮部尚書耶律守素等為賀宋生日使。八月癸卯,始置登聞院。甲寅,罷上京留守司。

    九月乙丑,以宿直將軍仆散烏里黑為夏國生日使。戊子,罷護(hù)駕軍,置龍翔虎步軍。罷尚書省文資令史出為外官。是秋,中都、山東、河?xùn)|蝗。十月壬寅,命會寧府毀舊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丁未,禁賣古器入他境。乙卯,初鑄銅錢。十一月辛未,以侍衛(wèi)親軍副指揮使高助不古等為賀宋正旦使。十二月己亥,以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紇石烈良弼為參知政事。

    三年正月壬戌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丙寅,子矧思阿不死,殺太醫(yī)副使謝友正及其乳母等。丁丑,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己卯,杖右諫議大夫楊伯雄。

    二月壬辰朔,都城及京兆初置錢監(jiān)。甲午,遣使檢視隨路金銀銅鐵冶。

    三月辛酉朔,司天奏日食,侯之不見。命自今遇日食,面奏,不須頒告。辛巳,以兵部尚書蕭恭等為賀宋生日使。四月丙辰,樞密副使烏古論當(dāng)海罷,以北京留守張暉為樞密副使。六月壬辰,蝗入京師。

    七月庚申,封子廣陽為滕王。甲申,以右丞相蕭玉為司徒,尚書左丞蔡松年為右丞相,右丞耶律安禮為左丞,參知政事紇石烈良弼為右丞,左宣徽使敬嗣暉、吏部尚書李通為參知政事。九月己未,太白經(jīng)天。甲子,滕王廣陽薨。庚午,以宿直將軍阿魯保為夏國生日使。丁丑,以教坊提點高存福為高麗生日使。辛巳,遷中都屯軍二猛安于南京,遣吏部尚書李惇等分地安置。十月戊戌,詔尚書省:“凡事理不當(dāng)者,許詣登聞檢院投狀,院類奏覽訖,付御史臺理問!

    十一月辛酉,以工部尚書蘇保衡等為賀宋正旦使。癸亥,詔有司勤政安民。癸未,尚書左丞耶律安禮罷。參知政事李通以憂制,起復(fù)如故。詔左丞相張浩、參知政事敬嗣暉營建南京宮室。十二月乙卯,以樞密副使張暉為尚書左丞。歸德尹致仕高召和式起為樞密副使。

    四年正月丙辰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上朝太后于壽康宮。丁巳,御史大夫高楨薨。庚申,更定私相越境法,并論死。辛酉,罷鳳翔、唐、鄧、潁、蔡、鞏、洮、膠西諸榷場,置場泗州。辛未,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二月己丑,以左宣徽使許霖為御史大夫。丁未,修中都城。造戰(zhàn)船于通州。詔諭宰臣以伐宋事。調(diào)諸路猛安謀克軍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籍之,雖親老丁多亦不許留侍。

    三月丙辰朔,遣兵部尚書蕭恭經(jīng)畫夏國邊界。遣使分詣諸道總管府督造兵器。四月辛丑,命增山東泉水、畢括兩營兵士廩給。庚戌,詔諸路舊貯軍器并致于中都。時方建宮室于南京,又中都與四方所造軍器材用皆賦于民,箭翎一尺至千錢,村落間往往椎牛以供筋革,至于烏鵲狗彘無不被害者。辛亥,尚書左丞張暉、御史大夫許霖罷。以大興尹徒單貞為樞密副使。以秘書監(jiān)王可道等為賀宋生日使。八月,詔諸路調(diào)馬,以戶口為差,計五十六萬余匹,富室有至六十匹者,仍令戶自養(yǎng)飼以俟。己卯,尚書右丞相蔡松年薨。

    九月,以翰林待制完顏達(dá)紀(jì)為高麗生日使,宿直將軍加古撻懶為夏國生日使。十月乙亥,獵于近郊,觀造船于通州。賜尚書右丞紇石烈良弼、樞密副使徒單貞佩刀入宮。十一月甲辰,以翰林侍講學(xué)士施宜生等為賀宋正旦使。十二月乙卯,宋遣使告母韋氏哀。甲子,太白晝見。乙丑,以左副點檢大懷忠等為宋吊祭使。乙亥,太醫(yī)使祁宰上疏諫伐宋,殺之。

    五年正月庚辰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乙未,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二月壬子,宋遣使獻(xiàn)母后遣留物。丁卯,太白晝見。辛未,河?xùn)|、陜西地震,鎮(zhèn)戎、德順軍大風(fēng),壞廬舍,人多壓死。甲戌,遣引進(jìn)使高植、刑部郎中海狗分道監(jiān)視所獲盜賊,并凌遲處死,或鋸灼去皮截手足。仍戒屯戍千戶謀克等,后有獲者,并處死,總管府官亦決罰。

    三月辛巳,東?h民張旺、徐元等反,遣都水監(jiān)徐文、步軍指揮使張弘信、同知大興尹事李惟忠、宿直將軍蕭阿窊率舟師九百,浮海討之,命之曰:“朕意不在一邑,將試舟師耳!备樱运就脚写笞谡率捰駷橛反蠓,司徒如故,尚書右丞紇石烈良弼為左丞,橫海軍節(jié)度使致仕劉長言起為右丞。

    四月庚戌,昭妃蒲察阿里忽有罪賜死。甲寅,宿州防御使耶律翼使宋失體,杖二百,除名。甲戌,太白晝見。六月,徐文等破賊張旺、徐元,東海平。

    七月辛巳,詔東?h徐元、張旺詿誤者,并釋之。壬午,以張弘信被命討賊,稱疾逗遛萊州,與妓樂飲燕,杖之二百。癸卯,遣使簽諸路漢軍。八月丙午朔,日有食之。辛亥,命榷貨務(wù)并印造鈔引庫起赴南京。己巳,樞密副使徒單貞罷,以太子少保徒單永年為樞密副使。辛未,謁山陵,見田間獲者,問其豐耗,以衣賜之。

    九月己卯,還宮。十月庚午,遣護(hù)衛(wèi)完顏普連等二十四人督捕山東、河?xùn)|、河北、中都盜賊。籍諸路水手得三萬人。十一月乙酉,以濟(jì)南尹仆散烏者等為賀宋正旦使。尚書右丞劉長言罷。命親軍司以所掌付大興府。置左右驍騎都副指揮使,隸點檢司。步軍都副指揮使,隸宣徽院。

    十二月癸丑,禁中都、河北、山東、河南、河?xùn)|、京兆軍民綱捕禽獸及畜養(yǎng)雕隼者。戊辰,禁朝官飲酒,犯者死,三國人使燕飲者罪。

    六年正月甲戌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丁丑,判大宗正徒單貞、益都尹京、安武軍節(jié)度使爽、金吾衛(wèi)上將軍阿速飲酒,以近屬故,杖貞七十,余皆杖百。壬午,上將如南京,以司徒、御史大夫蕭玉為大興尹,司徒如故。樞密副使徒單永年罷,以都點檢紇石烈志寧為樞密副使。己丑,生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癸巳,命參知政事李通諭宋使徐度等曰:“朕昔從梁王軍,樂南京風(fēng)土,常欲巡幸。今營繕將畢功,期以二月末先往河南。帝王巡守,自古有之。以淮右多隙地,欲校獵其間,從兵不逾萬人。況朕祖宗陵廟在此,安能久于彼乎。汝等歸告汝主,令有司宣諭朕意,使淮南之民無懷疑懼!备樱t自中都至河南府所過州縣調(diào)從獵騎士二千。辛丑,殺蒲察阿虎迭女義察。義察,慶宜公主出,幼鞠宮中,上屢欲納之,太后不可。至是,以罪殺之。

    二月乙巳,杖衛(wèi)王襄之妃及左宣徽使許霖。甲寅,以參知政事李通為尚書右丞。己未,禁扈從縱獵擾民。庚申,征諸道水手運戰(zhàn)船。癸亥,發(fā)中都。丙寅,次安肅州。三月己卯,改河南北邙山為太平山,稱舊名者以違制論。丁亥,將至獲嘉,有男子上書言事,斬之,所言莫得聞。癸巳,次河南府,因出獵,幸汝州溫湯,視行宮地。自中都至河南,所過麥皆為空。復(fù)禁扈從毋輒離次及游賞飲酒,犯者罪皆死,而莫有從者。詔內(nèi)地諸猛安赴山后牧馬,俟秋并發(fā)。弟袞之妻烏延氏有罪,賜死。烏延氏之弟南京兵馬副都指揮使習(xí)泥烈亦以罪誅。

    四月丁未,詔百官先赴南京治事,尚書省、樞密院、大宗正府、勸農(nóng)司、太府、少府皆從行,吏、戶、兵、刑部,四方館,都水監(jiān),大理司官各留一員。以簽書樞密院事高景山等為賀宋生日使。戊申,詔汝州百五十里內(nèi)州縣,量遣商賈赴溫湯置市。詔有司移問宋人,蔡、穎、壽諸州對境創(chuàng)置堡戍者。庚戌,發(fā)河南府。契丹不補(bǔ)自山馳下,伏道左,自陳破東海賊有功,為李惟忠所抑,立命斬之。丁卯,次溫湯。誡扈從毋輒過汝水。上獵,奔鹿突之墮馬,嘔血數(shù)日。遣使征諸道兵。

    五月庚辰,太師、尚書令耨碗溫都思忠薨。契丹諸部反,遣右衛(wèi)將軍蕭禿剌等討之。六月癸卯,命樞密使仆散思恭、西京留守蕭懷忠將兵一萬討契丹諸部。上自汝州如南京。壬戌,次南京近郊,左丞相張浩率百官迎謁。是夜,大風(fēng),壞承天門鴟尾。癸亥,上備法駕入于南京。

    七月丁亥,以左丞相張浩為太傅、尚書令,司徒、大興尹蕭玉為尚書左丞相,吏部尚書白彥恭為樞密副使,樞密副使紇石烈志寧為開封尹,安武軍節(jié)度使徒單貞為御史大夫。己丑,賜從駕、從行、從軍及千戶謀克錢帛。大括天下羸馬。殺亡遼耶律氏、宋趙氏子男凡百三十余人。

    八月壬寅,單州賊杜奎據(jù)城叛,遣都點檢耶律湛、右驍騎副都指揮大磐討之。以樞密副使白彥恭為北面兵馬都統(tǒng),開封尹紇石烈志寧副之,中都留守完顏彀英為西北面兵馬都統(tǒng),西北路招討使唐括孛古的副之,討契丹。癸丑,以諫伐宋弒皇太后徒單氏于寧德宮,仍命即宮中焚之,棄其骨水中,并殺其侍婢等十余人。癸亥,殺右衛(wèi)將軍蕭禿剌、護(hù)衛(wèi)十人長斡盧保,族樞密使仆散思恭、北京留守蕭賾、西京留守蕭懷忠,杖尚書令張浩、左丞相蕭玉。以太常博士張崇為高麗生日使,蕭誼忠為夏國生日使。甲子,封所幸太后侍婢高福娘為鄖國夫人。

    九月庚午朔,以太保、判大宗正事昂為樞密使,太保如故。戊子,殺前壽州刺史毛良虎。庚寅,大名府賊王九據(jù)城叛,眾至數(shù)萬,所至盜賊峰起,大者連城邑,小者保山澤,或以十?dāng)?shù)騎張旗幟而行,官軍莫敢近。上又惡聞盜賊事,言者輒罪之。

    上自將三十二總管兵伐宋,進(jìn)自壽春。以太保、樞密使昂為左領(lǐng)軍大都督,尚書右丞李通副之,尚書左丞紇石烈良弼為右領(lǐng)軍大都督,判大宗正烏延蒲盧渾副之,御史大夫徒單貞為左監(jiān)軍,同判大宗正事徒單永年為右監(jiān)軍,左宣徽使許霖為左都監(jiān),河南尹蒲察斡論為右都監(jiān),皆從。工部尚書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tǒng)制,益都尹鄭家副之,由海道徑趨臨安。太原尹劉萼為漢南道行營兵馬都統(tǒng)制,濟(jì)南尹仆散烏者副之,進(jìn)自蔡州。河中尹徒單合喜為西蜀道行營兵馬都統(tǒng)制,平陽尹張中彥副之,由鳳翔取散關(guān),駐軍以俟后命。武勝、武平、武捷三軍為前鋒。徒單貞別將兵二萬入淮陰。甲午,上發(fā)南京,詔皇后及太子光英居守,尚書令張浩、左丞相蕭玉、參知政事敬嗣暉留治省事。丙申,太白晝見。將士自軍中亡歸者相屬于道。曷蘇館猛安福壽、東京謀克金住等始授甲于大名,即舉部亡歸,從者眾至萬余,皆公言于路曰:“我輩今往東京,立新天子矣!”

    十月乙巳,陰迷失道,二鼓始達(dá)營所。丙午,慶云見。東京留守曹國公烏祿即位于遼陽,改元大定,大赦。數(shù)海陵過惡:弒皇太后徒單氏,弒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孫及宗本諸王,毀上京宮室,殺遼豫王、宋天水郡王、郡公子孫等數(shù)十事。丁未,大軍渡淮,將至廬州,獲白鹿,以為武王白魚之兆。漢南道劉萼取通化軍、蔣州、信陽軍。徒單貞敗宋將王權(quán)于盱眙,進(jìn)取揚州。前鋒軍至段寨,宋戍兵皆遁去,敗宋兵于蔚子橋,敗宋兵于巢縣,斬二百級,至和州。王權(quán)夜以兵千余來襲,射卻之。翼日,雨。宋人夜焚其積遁去。詰旦追之,宋人逆戰(zhàn),猛安韓棠軍卻,遂失利。溫都奧剌奔北,武捷軍副總管阿散率猛安謀克力戰(zhàn),卻之。王權(quán)退保南岸。癸亥,上次和州,阿散等進(jìn)階賞賚有差。西蜀道徒單合喜駐散關(guān),宋人攻秦州臘家城、德順州,克之。浙東道蘇保衡與宋人戰(zhàn)于海道,敗績,副統(tǒng)制鄭家死之。

    十一月庚午,左司郎中兀不喝等聞赦,入白東京即位改元事,上拊髀嘆曰:“我本欲滅宋后改元大定,豈非天命乎?”出其書示之,即預(yù)志改元事也。以勸農(nóng)使完顏元宜為浙西道兵馬都統(tǒng)制,刑部尚書郭安國副之。上駐軍江北。遣武平總管阿鄰先渡江至南岸,失利。上還和州,遂進(jìn)兵揚州。甲午,會舟師于瓜洲渡,期以明日渡江。乙未,浙西兵馬都統(tǒng)制完顏元宜等軍反,帝遇弒,崩,年四十。

    海陵在位十余年,每飾情貌以御臣下。卻尚食進(jìn)鵝以示儉,及游獵頓次,不時需索,一鵝一鶉,民間或用數(shù)萬售之,有以一牛易一鶉者;蛞员佐栏惨拢允窘;蚍a(bǔ)綴,令記注官見之。或取軍士陳米飯與尚食同進(jìn),先食軍士飯幾盡;蛞娒褴囅菽酀,令衛(wèi)士下挽,俟車出然后行。與近臣燕語,輒引古昔賢君以自況。顯責(zé)大臣,使進(jìn)直言。使張仲軻輩為諫官,而祁宰竟以直諫死。比昵群小,官賞無度,左右有曠僚者,人或以名呼之,即授以顯階。常置黃金裀褥間,有喜之者,令自取之。而淫嬖不擇骨肉,刑殺不問有罪。至營南京宮殿,運一木之費至二千萬,牽一車之力至五百人。宮殿之飾,遍傅黃金而后間以五采,金屑飛空如落雪。一殿之費以億萬計,成而復(fù)毀,務(wù)極華麗。其南征造戰(zhàn)艦江上,毀民廬舍以為材,煮死人膏以為油,殫民力如馬牛,費財用如土苴,空國以圖人國,遂至于敗。都督府以其柩置之南京班荊館。大定二年,降封為海陵郡王,謚曰煬。二月,世宗使小底婁室與南京官遷其柩于寧德宮。四月,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兆域中。二十年,熙宗既祔廟,有司奏曰:“煬王之罪未正。準(zhǔn)晉趙王倫廢惠帝自立,惠帝反正,誅倫,廢為庶人。煬帝罪惡過于倫,不當(dāng)有王對,亦不當(dāng)在諸王塋域。”乃詔降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中國歷代皇帝之金朝皇帝

    王朝廟號 謚號姓名年號在位時間
    金朝金太祖應(yīng)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顏阿骨打收國,天輔1113年—1123年
    金太宗體元,應(yīng)運,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完顏晟天會1123年—1135年
    金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完顏亶天會,天眷,皇統(tǒng)1135年—1149年
    圣文神武皇帝完顏亮天德,貞元,正隆1149年—1161年
    金世宗光,天興,運,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完顏雍大定1161年—1189年
    金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圣英孝皇帝完顏璟明昌,承安,泰和1189年—1208年
    武平皇帝(,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jì)大安,崇慶,至寧1208年—1213年
    金宣宗繼天興統(tǒng)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完顏珣貞祐,興定,元光1213年—1223年
    金哀宗順靖皇帝完顏守緒正大,開興,天興1223年—1234年
    金昭宗末帝完顏承麟1234年

    TAGS: 歷史 帝王
    名人推薦
    • 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漢名旻,女真族,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什河)人。是完顏劾里缽和拿懶氏之子,金朝開國皇帝...
    • 段思平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瞼(今喜洲)人,一說為劍川永旁人,大理國的締造者、開國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為南詔武將,父段...
    • 后唐明宗
       后唐明宗指的是明宗圣德和武欽孝皇帝,李嗣源,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卒于后唐長興四年(933年)。五代時后唐皇帝,廟號明宗。出生于...
    • 周世宗
      周世宗一般指柴榮。后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祖...
    • 大流士
      大流士是波斯王國一位著名的皇帝,當(dāng)年,他讓他的馬夫使了一個計策,使他的馬先叫了起來,得以當(dāng)上皇帝。大流士當(dāng)上了皇帝之后,開始的日子很不好...
    • 桓玄
      桓玄(369-404年), 字敬道,小字靈寶, 譙國龍亢(今安徽 懷遠(yuǎn)龍亢鎮(zhèn))人。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晉將領(lǐng)、權(quán)臣,大司馬 桓溫之子。 形貌瑰奇,風(fēng)...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