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根據(jù) 《大史》記載,覺音出生于北印度菩提場附近的婆羅門族,通吠陀學,曉工巧明,精于辯論。在菩提場一座斯里蘭卡人建造的寺院出家,從離婆多(Revata) 大長老學習巴利語三藏。受了比丘戒后,便著了一部叫《發(fā)智》(Ñā?odaya)的論書。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他在摩訶男(Mahānāma)王時代(409~431)來到斯里蘭卡的首都阿耨羅陀補羅(Anurādhapura),住在大寺(Mahāvihāra),從僧伽波羅 (Sanghapāla)長老學習三藏經(jīng)典和義疏。在此期間,因為接受僧伽波羅的請求,覺音首先撰成著名的《清凈道論》。繼之,大寺僧眾即把所有僧伽羅文的三藏注疏都供給他做參考,要他寫更多的著述。于是覺音便移居根他伽羅寺(Ganthakaravihāra),潛心佛典,盡心竭力,長期從事著作,幾乎對全部巴利三藏都做了注釋。后來他回印度朝禮圣菩提樹,不知所終。相傳在柬埔寨有一座古寺名覺音寺,是他去世的地方。
作品一覽
其中有律藏的注釋《普悅》Samantapasādikā 善見律毗婆娑)、波羅提木叉的注釋《析疑》(Kankhāvitara?ī)、長部經(jīng)注《善吉祥光》(Sumangalavilāsinī)、中部經(jīng)注《破除疑障》(Papañcasudanī)、相應部經(jīng)注《顯揚心義》 (Saratthapakāsinī)、增支部經(jīng)注《滿足希求》(Manorathapura?ī)、小部第一(小誦)第二(經(jīng)集)注《勝義光明》(Paramatthajotik。ⅰ斗ň壅摗纷ⅰ妒鈩倭x》(Atthasālinī)、《分別論》注《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ī)、其余五部論注《五論釋義》(Pañcappakara?atthakathā)、《本生法》 (Jātakatthava?jan。ⅰ斗ň淦┯鳌罚―hammapadatthak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