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俊 - 概述
李士俊在中國世界語的圈子里可以說是大腕級的人物,凡是學過世界語的人幾乎都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他編寫的世界語教材曾暢銷全國,他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一本又一本,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在只重視英語等西方大語種的中國翻譯界,除中國外文局外,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芳名,然而隨著2009年他翻譯的世界語版的《西游記》的問世,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翻譯史上的奇跡,成為中國翻譯界的一位奇人。
李士俊又是著名的世界語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世界語教學,從開世界語講習班到登上高等院校的講臺,從自己編寫教材到參與世界語詞典的編撰,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作出了顯著的成績。他曾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世界語選修課教師(1957),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語高校教師培訓班教師,青島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世界語課程的客座教授。他培養(yǎng)的學生遍布全國,許多人成為中國各地世界語運動的中堅,有十多人已經獲得世界語的譯審和副譯審職稱。他編寫的世界語教材《世界語自修課本》(第一、二冊,1984)、《世界語初級教程》(1988)、《世界語會話》(1964)、《世界語初階》(1983)、《世界語會話指南》(2001)、《世界語歌曲集》(1986)、《新編世界語課本》(合著,1986)、《世界語詩歌十二講》(1987),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語者。他參與編纂的世界語詞典,如《世界語新詞典》(1959)、《世界語漢語詞典》(1987)成為世界語者案頭不可缺少的工具書。
李士俊 - 奇人之處
說李士俊是中國翻譯界的奇人,原因有四:
奇處之一是,他用世界語獨自翻譯了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的《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三部作品,使之成為中國翻譯史上第一人。這些作品被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列為東西方叢書之一,不僅使中國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在世界語的文學寶庫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進一步豐富了世界文學,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令人贊嘆。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中國人(包括華裔人士)還是外國人,沒有一人獨自翻譯過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中兩部或兩部以上的作品,而李士俊卻做到了。
奇處之二是,李士俊翻譯的《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用的是全譯本,并保留了原著中全部的詩詞,忠實地展示了原書的全貌和神韻。譯者以其世界語大師的高超手法,靈活運用了世界語簡明易懂的特點,吸收世界語豐富的語匯,利用世界語富于變化的句式,將原著中生動有趣、變幻莫測、驚險曲折的故事、極富鮮明個性特征和濃烈生活氣息的人物對話以及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和微妙微俏。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譯者不僅保留了原著中全部的詩詞,而且在翻譯這些詩詞時進行了反復的推敲、修改,巧妙地使譯文做到了傳神達意,韻律整齊,格律嚴謹,忠實地再現(xiàn)了原詩的意境與神韻,這是非常難能可貴。
而外籍翻譯家翻譯的各種中國四大名著的外文譯本,許多是節(jié)譯本,未能反映原著的全貌。即使是全譯本,對于原著中的詩詞由于太難譯,翻譯家們大多采用意譯的辦法,這就難免失去了原著中詩詞的藝術情趣和神韻,有的甚至干脆刪去了詩詞部分,使譯著與原著相比大為遜色。著名翻譯家阿瑟?韋理翻譯的《西游記》英譯本,在西方被公認是高水平的,因為他的譯文能傳達原文的風格,所以它的譯本曾多次再版。但是譯者在為此譯本所作的序言中就坦率地說:“《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神話小說,我的選譯文大幅度縮減了它的長度,省略了原著插進的許多詩詞,這些詩詞是十分難譯的!睘榇怂罡羞z憾。
奇處之三是,李士俊翻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只用了18年,其中《水滸傳》用了10年,《三國演義》5年,《西游記》3年。在此期間他還翻譯出版了其他一些譯著,擔任了世界語版《紅樓夢》、巴金長篇小說《家》的審核工作,這在中國翻譯史上也是少見的。眾所周知,翻譯是一門很高的藝術,他需要譯者至少精通母語和一種外語,對母語和外語都要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本領,翻譯一部文學作品,特別是中國四大名著這樣的長篇巨著,無疑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李士俊僅用18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三部巨著的翻譯,足見他在漢語和世界語方面深厚的功底,同時也見證他的勤奮和辛勞。
奇處之四是:他是中國翻譯史上少見的自學成材的翻譯家。因為李士俊沒有上過大學,他的最高學歷是高中畢業(yè),更沒有留學的經歷,世界語是通過函授學習的,他曾對中國古典文學、現(xiàn)代文學進行過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而且還會彈琴、作詩、作曲、作畫,也自學過英語等外語。所有的這些知識都是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自學而獲得的。
李士俊 - 參與活動
李士俊于1982年率中國世界語代表團出席了日本世界語大會,1985年出席了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語成人教育研討會,1986年出席了第71屆國際世界語大會并作了關于中國民歌的學術報告(后來收入《佩雷斯教授紀念文集》),1987年出席了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72屆慶祝世界語百周年國際大會,作了大會議題發(fā)言,并參加了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舉行的世界語國際文化節(jié),擔任語言評審委員。1993年參加了第五屆太平洋世界語大會并主持了大會大學學術報告會,1995年參加了日本世界語之家成立周年慶祝大會,并訪問了東京、大阪、名古屋、奈良等14個城市,作了關于中國詩歌、中國世界語運動等問題的演講報告,1995年還參加了第一屆亞洲世界語大會,并主持了大會學術報告活動,1996年訪問了美國休斯敦世界語學會,并作了文化學術交流活動,2004年參加了第89屆國際世界語大會,擔任大會大學校長,主持學術報告會,并作了關于世界語發(fā)展的學術報告,2005年出席了第58屆北美世界語大會,并作了關于世界語文學和中國文學的報告。這些活動既為李士俊的學術活動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又使他在國際交流中得到了鍛煉,增長了才干。
李士俊 - 翻譯作品
李士俊除了用世界語翻譯了《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外,還翻譯了一大批中國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作品,可以說著作等身。李士俊的世界語譯作已經出版的有:《阿詩瑪》(敘事詩,1965)、《春天里的秋天》(巴金中篇小說,1980)、《王貴與李香香》(李季敘事詩,1985)、歷史劇《屈原》(郭沫若著,1987)、《寒夜》(巴金長篇小說,1987)、《配圖古詩精選》(1990)、《聊齋志異選》(1994)、《助學小唱》(世界語創(chuàng)作詩歌222首,1994)。他參與合譯的作品也是很多的,如《中國文學作品選集》(三卷)、《魯迅小說集》、《中國古代小說選》、《李白詩選》、《杜甫詩選》、《唐詩選譯》。此外他還是《紅樓夢》、《家》(巴金長篇小說)世譯本的審核人。他翻譯的政治著作出版的有: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實踐論》、《矛盾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
李士俊已經翻譯和創(chuàng)作、尚未出版的著作還有:《子夜》(茅盾的代表作,今年即將出版)、《中華諺語俗語選》(5000多條)、《阿凡提的故事》(含韻文250篇)、《巴黎試管小姐幽蘭麗雅奇遇記》(漢譯世界語原著,中篇小說)、《漢世翻譯教程》(在中國傳媒大學世界語專修班教學的講義),《世界語文學漫步》(在中國傳媒大學世界語專修班教學的講義)、《世界語進修讀本學習輔導》、《世界語學習詞典》(日本關西地區(qū)《世界語運動》月刊已經連載64期)、《<紅樓夢>、<家>、<魯迅小說集>翻譯問題研究》、《國際語問題論文集》。此外,他撰寫的雜文、小說、詩歌、劇本、書評等數(shù)百篇,翻譯各種稿件二百余萬字,發(fā)表在國內外雜志及文集中。
李士俊 - 榮獲榮譽
李士俊在國內外世界語界也享有盛譽。這是因為,由于他的博學和成就,早在1983年,60歲的李士俊經5位不同國家的院士共同推薦,當選為國際世界語研究院院士,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加入該組織的專家,國際世界語研究院是國際世界語界最高的學術機構,每四年選舉一次,李士俊從1983年當選,連任至今。由于他長期從事世界語的教學,有著豐富的經驗,1984年他又當選為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教育顧問委員會委員。1991年,中國政府為表彰他對世界語和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特殊貢獻,決定向他頒發(fā)國務院專家津貼。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他還連續(xù)多年擔任全國高級翻譯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2003年,在第88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他榮獲格拉鮑夫斯基頭等獎,以表彰他在文學翻譯和文化教育工作中的貢獻。2004年他在第89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當選為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榮譽會員,在國際世界語界,只有為世界語運動作出過特殊貢獻的人才能享受這一殊榮。2005年在美國奧斯丁北美世界語大會兒歌創(chuàng)作比賽中獲獎。2006年參加意大利佛羅倫薩第91屆國際世界語大會文學比賽,他縮寫的獨幕劇《天鵝》獲榮譽獎。
2010年12月,李士俊被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