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立為太子
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日,高殷被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高殷機敏聰慧。初學反語,在“跡”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高殷解釋說:“跡字,足字旁邊一個亦字就是u2018跡u2019,字,難道不是自反嗎?”高殷經(jīng)常游宴北宮,卻不讓河間王高孝琬進入。左右探聽緣由,高殷說,這里是文襄帝高澄遭難的地方,河間王不宜在此。文宣帝認為高殷像漢人,不像自己,想廢掉他,立太原王高紹德為太子,但在楊愔的勸阻下沒有實行。
最初文宣帝詔令國子博士李寶鼎做高殷的師傅,李寶鼎去世,再詔國子博士邢峙作侍講。高殷雖然年齡大些,但溫裕開朗,有君王的風度。博涉群書,觀覽時政,有很好的名聲。
打成口吃
天保七年(556年)冬季,文宣帝召集朝臣中的文學士和禮學官在東宮宴會,命令用經(jīng)義提問答問,并且親自臨聽。高殷一邊筆記一邊追問,使在座的人十分感嘆。
天保九年(558年),文宣帝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由高殷監(jiān)國,他召集各儒生講授《孝經(jīng)》。還請楊愔傳旨,問國子助教許散愁:“先生活在世上靠什么自謀生計?”許散愁回答說:“我從年輕時以來,不上姣美男童的床,不進入少女的房間,衷心信奉圖書典籍,不知衰老將要到來。平生的胸懷抱負,就像這樣而已!备咭蟮溃骸邦仠Y縮進屋子號稱貞節(jié),柳下惠坐懷不亂,都不如這位老翁白了頭也沒娶妻啊。”于是賜絹百匹。后來文宣帝登臨金鳳臺,命令高殷親手誅殺囚犯。高殷憐憫,面露難色,幾次都不能將頭砍下。文宣帝惱怒,拿起馬鞭將高殷抽了三下,從此之后,高殷心悸口吃,精神時;秀薄
登基為帝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文宣帝去世。十月十九日,太子高殷在晉陽的宣德殿即位,大赦天下,以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人一同輔政,內(nèi)外百官官階增加一等,失去官職、爵位的,可以恢復。十月二十六日,尊祖母皇太后婁昭君為太皇太后,母親皇后李祖娥為皇太后。
十一月初二日,任命右丞相、咸陽王斛律金為左丞相,錄尚書事、常山王高演為太傅,司徒、長廣王高湛為太尉,司空段韶為司徒,平陽王高淹為司空,高陽王高湜為尚書左仆射,河間王高孝琬為司州牧,侍中燕子獻為右仆射。十二月,改封上黨王高紹仁為漁陽王,廣陽王高紹義為范陽王,長樂王高紹廉為隴西王。
防止篡位
為了防止篡位之事發(fā)生,高洋臨死前詔令尚書令楊愔、尚書左仆射平秦王高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等人輔佐高殷。在高殷支持下,楊愔準備通過進行全面的改革來整頓政治秩序,加強皇權(quán)。為了以身效法、榜樣天下,楊愔首先奏請高殷免除他的開府封王爵賞,然后詔令全國七十歲以上的軍人授予名譽職位,六十歲以上的軍官以及重病不勝其職的,一律讓他們退休,并且大張旗鼓將那些無才無德、靠賄賂上臺的人全部黜免。楊愔的整頓,朝野為之嘩然,那些被黜免下來的佞幸之徒心懷怨恨,紛紛投靠到二王(高演、高湛)手下,當時朝內(nèi)親王權(quán)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婁昭君實際控制了北齊的軍政大權(quán)。高演一直在忙于培植勢力,一旦羽翼豐滿就準備奪取皇位。楊愔的改革,促使兩派矛盾白熱化。
被廢去世
乾明元年(560年),楊愔和高殷密議委任二王(高演、高湛)為刺史,意在架空親王勢力,加強皇權(quán)。平秦王高歸彥最初也是高殷、楊愔同黨,后來權(quán)衡利害,覺得高殷年幼,勢孤力單,因而背叛高殷,將密謀全部泄露給了二王,二王勃然大怒,將計就計,利用去尚書省“拜職”赴任的機會,擁兵數(shù)千,在宴席上將楊愔等人當場拿下,拳杖交加,楊愔等人被打得血流滿面?车袅烁咭蟮淖笥沂趾螅跖麍詧(zhí)銳,押著楊愔等人去見高殷。走到東閣門,都督成休寧拔出寶劍,厲聲阻止二王等人闖入,但周圍的衛(wèi)士一見二王到來,知道高殷已經(jīng)不可依靠,都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成休寧一看孤掌難嗚,只好長嘆一聲作罷。二王等人進入大殿,向太皇太后條陳楊愔等人的“罪狀”,太皇太后氣得大罵高殷母親李祖娥:“我們鮮卑人難道還要受你這個漢人老婦的擺布!”李祖娥趕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謝罪。高殷倉促不知所措,更兼兵臨城下,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邊。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廢高殷為濟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別宮,高演即位為帝。皇建二年(561年)九月,孝昭帝高演密令高歸彥去將高殷殺害,殂于晉陽,時年十七歲。太寧二年(562年),葬于武寧,謚號閔悼王。
為政舉措
高殷即位后,勵精圖治,對民生極為關心,曾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訪求政事得失,考察風俗,問民疾苦;整頓吏治,政治清明;武官年過六十均放免回家,在軍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壯,軍力大增;下詔減輕徭役,,停止營建宮舍,使北齊由天保年間的國勢危急而有所紓緩,實為一代明君。
史書記載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文宣帝高洋
母親:皇后李祖娥
兄弟姐妹
太原王高紹德,高殷同母弟。
范陽王高紹義
西河王高紹仁
隴西王高紹廉
義寧公主,嫁斛律光之子斛律武都。
妻子
李難勝,李祖娥侄女。
歷史評價
《北齊書》:“帝聰慧夙成,寬厚仁智,天保間雅有令名。及承大位,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同輔。以常山王地親望重,內(nèi)外畏服,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并懷猜忌。常山王憂悵,乃白太后誅其黨,時平秦王歸彥亦預謀焉;式ǘ昵,天文告變,歸彥慮有后害,仍白孝昭,以王當咎。乃遣歸彥馳驛至晉陽宮殺之。王薨后,孝昭不豫,見文宣為祟。孝昭深惡之,厭勝術備設而無益也。薨三旬而孝昭崩。大寧二年,葬于武寧之西北,謚閔悼王。初,文宣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帝從而尤之曰:“殷家弟及,u2018正’字一止,吾身后兒不得也!鄙蹜,請改焉。文宣不許曰:“天也!币蛑^孝昭帝曰:“奪但奪,慎勿殺也!
《北齊書》:“性敏慧!
《北齊書》:“溫裕開朗,有人君之度,貫綜經(jīng)業(yè),省覽時政,甚有美名!
《北史》論曰:“濟南繼業(yè),大革其弊,風教粲然,搢紳稱幸。股肱輔弼,雖懷厥誠,既不能贊弘道德,和睦親懿;又不能遠慮防身,深謀衛(wèi)主。應斷不斷,自取其災。臣既誅夷,君尋廢辱,皆任非其器之所致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