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岳鐘旗

    岳鐘旗

    岳鐘旗(1686-1754年)字東美,四川成都人,據(jù)說是岳飛之后。文官改武職后,在歷次征戰(zhàn)中,以謀略見長,慣于以少勝多。歷經(jīng)三朝,先后參與平定西藏、青海等地的叛亂;他將孫子、吳起兵法靈活運用于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如:大軍速戰(zhàn)(烏蘭木呼兒);以迂為直(果密番部)。又如,雍正2年,他率兵5000人,深入敵境,5月以火燒郭隆寺,大破羅卜藏丹津萬余叛黨,在黎明突襲敵營,最后平定青海。另外他在乾隆時平定了金川叛亂。

    岳鐘旗 - 基本資料

    姓名:岳鐘旗
    朝代:清朝
    著作:《姜園集》、《蛩吟集》

    岳鐘旗 - 個人概述

    清朝名將。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滴跷迨辏1711),由捐納同知改武職,任四川松潘鎮(zhèn)中軍游擊。五十七年,任四川永寧協(xié)副將。五十八年,準噶爾擾西藏,次年,鐘琪奉命率軍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入藏,直抵拉薩,擊敗準噶爾兵。六十年升四川提督。雍正二年(1724),率軍隨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授三等功,賜黃帶。三年,兼甘肅巡撫、署川陜總督。奏請于河州、松潘及丹噶爾寺為互市所,以便各族人民進行交易。五年,在陜甘兩省推行攤丁入地。又對四川烏蒙等土司實行改土歸流。六年,湖南靖州生員曾靜使學生張熙投書岳鐘琪,稱他是岳飛的后裔,勸他起兵反清。岳鐘琪向朝廷告發(fā),曾靜等被捕解京,構成雍正朝最嚴重的文字獄,殺戮慘重。雍正年間,屢征準噶爾。官拜寧遠大將軍。后因剛愎自用,坐失戰(zhàn)機,致使準噶爾入犯哈密,劫掠牲畜,搶奪糧餉,被大學士鄂爾泰、副將軍張廣泗所劾,削爵奪職,拘兵部,后獲釋家居。

    乾隆十一年(1746)金川之役(見大小金川之役),師久無功,因鐘琪久官四川,以總兵銜啟用。不久,授四川提督。十四年正月,隨經(jīng)略大學士傅恒參與大金川之戰(zhàn),輕騎入勒烏圍,說降大金川土司沙羅奔,金川平定。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書銜,還四川提督任,賜號威信。乾隆十九年,于鎮(zhèn)壓陳琨起義時,病死于四川資州(今四川資中)。謚襄勤。著有《姜園集》、《蛩吟集》等。

    岳鐘琪沈毅多智略,御士卒嚴,而與同甘苦,人樂為用。終清之世,漢族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jié)制,唯他一人。高宗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

    岳鐘旗 - 人物簡歷

    康熙五十年(1711),由捐納同知改武職,任四川松潘鎮(zhèn)中軍游擊。

    康熙五十七年,任四川永寧協(xié)副將。

    康熙五十八年,準噶爾擾西藏,次年,鐘琪奉命率軍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入藏,直抵拉薩,擊敗準噶爾兵。六十年升四川提督。

    雍正二年(1724),率軍隨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授三等功,賜黃帶。三年,兼甘肅巡撫、署川陜總督。奏請于河州、松潘及丹噶爾寺為互市所,以便各族人民進行交易。五年,在陜甘兩省推行攤丁入地。又對四川烏蒙等土司實行改土歸流。六年,湖南靖州生員曾靜使學生張熙投書岳鐘琪,稱他是岳飛的后裔,勸他起兵反清。岳鐘琪向朝廷告發(fā),曾靜等被捕解京,構成雍正朝最嚴重的文字獄,殺戮慘重。

    雍正年間,屢征準噶爾。官拜寧遠大將軍。后因剛愎自用,坐失戰(zhàn)機,致使準噶爾入犯哈密,劫掠牲畜,搶奪糧餉,被大學士鄂爾泰、副將軍張廣泗所劾,削爵奪職,拘兵部,后獲釋家居。


    康熙五十年(1711),由捐納同知改為武官,被任命為四川永寧協(xié)副將。康熙五十八年(1719),沙俄扶植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次年,受康熙命為前鋒,隨定西將軍噶爾弼統(tǒng)兵入藏平亂。挑選30名通藏語士兵化裝成藏民,親自指揮偷襲亂兵駐地,大勝。隨后收復拉薩。六十年,升四川提督。

    雍正二年(1724),岳鐘琪任襄贊軍務,奮威將軍,率軍隨川陜總督年羹堯(撫遠大將軍)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岳鐘琪率五千人的騎兵,發(fā)動突襲。從西寧城向西急行軍十二天于第十三日的黎明,在荒原上捕捉到羅卜藏丹津的主力。羅卜藏丹津的部隊從夢中驚醒,但戰(zhàn)馬都沒有備鞍,無法迎戰(zhàn),霎時間全軍崩潰,四散逃命,羅卜藏丹津急換上女人的衣服溜掉,投奔準噶爾汗國。岳鐘琪窮追不舍,直至桑駱海(青海省西南角)的地方,凱旋而回。

    1754年卒于軍中。

    岳鐘旗 - 籍貫考察

    岳鐘琪被彈劾后“放歸田里”時,曾給莊浪衛(wèi)老鄉(xiāng),舊部西寧鎮(zhèn)總兵張世偉寫了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西征共事,素仰雄才,湟水建牙,企瞻威望。曩在京師,荷承厚贐。弟旋蒙特旨,放歸田里,柴門薪屋,仍沾雨露之恩;短褐牛車,獲享田園之樂,何莫非圣恩高厚也。茲啟者,平番祖業(yè),變價入官,聞老鎮(zhèn)臺先生用價買得,素知老鎮(zhèn)臺先生道義居心,而此舉或有深意,故敢瑣瀆清聽。緣弟一門隸川籍,而故鄉(xiāng)先塋拜掃乏人,今欲令四舍弟仍歸原籍看守墳塋,奈無棲身之地,亦乏糊口之資。萬不得已,只得赧顏相懇,倘承老鎮(zhèn)臺先生俯準取贖,則老塋拜掃有人,不獨弟一門感德,而凡屬同鄉(xiāng)無不共仰高誼矣。弟建寧鎮(zhèn)大舍弟及大小兒,俱因丁艱回籍,力不從心,先備欠約一紙,統(tǒng)俟明歲補官之日,差如數(shù)奉上,決不食言,不識臺意以為可否?今遣奴子叩謁崇階,兼賀新禧。臨池神遄,曷勝翹切!年家眷弟岳鐘琪拜!痹犁婄髟谛胖邪哑椒Q為“故鄉(xiāng)”、“原籍”,這就明確地肯定自己是平番人。

    岳鐘旗 - 軍事生涯

    岳鐘琪自幼愛好軍事,“兒時嬉戲,好布石作方圓陣,進退群兒,不如約輒予扶責,咸憚之。及就傅,一目十行俱下,十余歲博涉群籍。經(jīng)史之外,說劍論兵,旁及天文地理,風角占驗.靡不精肄”。后隨父人四川,由需次同知改授松潘鎮(zhèn)游擊。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加入四川籍。不久,升永寧協(xié)副將。清康熙末年,西藏叛亂?滴醯勖首釉释食稣魑鞑,岳鐘琪以先鋒隨從。大軍攻關奪險,如神兵天降,擒住了叛軍頭子蘭占巴,占領了拉薩,叛亂很快被平定。岳鐘琪被授左都督、四川提督。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族和碩部首領羅卜藏丹津,拘禁清政府駐西寧官員常壽,脅迫青海各臺吉在巴爾海會盟,圖謀叛亂。雍正帝以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岳鐘琪為奮武將軍參贊軍務,前往青海平叛。年羹堯、岳鐘琪制定了“乘春草未生”“搗其不備”的作戰(zhàn)方針。岳鐘琪以少勝多,以一萬五千名步兵大破十萬叛軍。羅卜藏丹津聞訊大驚,表示愿意放還常壽。清政府不準所請,下令全線進攻。岳鐘琪率軍直搗羅卜藏丹津的老巢,羅卜藏丹津逃走。岳鐘琪又率兵討平盤踞在莊浪衛(wèi)以西的卓子山、棋子山的羅卜藏丹津余孽。這次平叛,往返只用了兩個月時間,被雍正帝稱為“奇功”。為紀念這次勝利,清政府于次年改莊浪衛(wèi)為平番縣。岳鐘琪衣錦還鄉(xiāng),在戎馬倥傯中,欣然命筆,為海德寺寫了“護法堂”匾額,落款為“邑人岳鐘琪”。岳鐘琪因功賜爵三等公,擢升為川陜總督。岳鐘琪在此任期內(nèi),“罷民陋規(guī),開辟水利”,又上書請求減輕延安丁銀,深得民心。

    不久,新疆準噶爾部勾結沙俄,進行分裂活動。雍正帝拜岳鐘琪為寧遠大將軍,前往征討。岳鐘琪不負重托,很快平定準部。

    岳鐘旗 - 大小金川之亂

    金川地區(qū)位于四川金沙江流域,清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安撫司莎羅奔出兵攻掠小金川地區(qū),四川巡撫紀山派軍彈壓,反為所敗。云貴總督張廣泗、大學士訥親繼而督軍進攻,然疲師半載,勞而無功。次年,高宗命傅桓為經(jīng)略統(tǒng)兵進金川,旋派岳鐘琪至大金川老營勒烏圍說降莎羅奔,事遂定。三十六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侄孫索諾木與小金川僧格桑復叛。四川總督阿爾泰兵阻打箭爐不進,賜死。大學士溫福、尚書桂林督師進討,連奪關隘,次年入小金川,旋轉(zhuǎn)攻大金川。三十八年,小金川降人復變,猛攻清軍木果木大營,溫福戰(zhàn)死,全師大潰。尋清廷命阿桂為定西將軍,調(diào)集精兵先克小金川,轉(zhuǎn)而逐碉爭奪,歷時一年,始逼近大金川勒烏圍。索諾木殺僧格桑求降,不允。四十年中秋夜,清軍久攻破寨,索諾木逃至刮耳崖,次年出降,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岳鐘旗 - 征戰(zhàn)噶爾丹

    公元1680年,在新疆的東察合臺漢國被南下的西蒙古準噶爾部所滅,并侵占了吐魯番和哈密,把天山南北皆納入本部貴族的統(tǒng)治之下。

    準噶爾是清初衛(wèi)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衛(wèi)拉特蒙古一稱厄魯特、西蒙古,最初游牧于額爾齊斯河上游,同清王朝保持著臣屬關系,堅決反對沙俄入侵。噶爾丹繼位后,四處軍事擴張,剪除政敵,雄鋸西北,公然與清廷作對。1693,清廷理藩院員外郎馬迪奉使準噶爾,路經(jīng)哈密,被準噶爾軍所殺。哈密維吾爾首領額貝都拉收撫馬迪余眾,派人護送到嘉峪關。到1696年,哈密各族人民不堪惡受準噶爾的殘暴統(tǒng)治,額貝都拉率先挺身而出,擺脫準噶爾的統(tǒng)治,內(nèi)附清廷。但反叛的準噶爾首嶺噶爾丹多次受到打擊后,并不覺醒,仍繼續(xù)同清廷對抗,最后終被康熙在第三次出征中徹底打敗。噶爾丹也因眾叛親離,走投無路,暴病身亡。到1727年,準噶爾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其子噶爾丹策零繼位,又妄圖東山再起,擴張勢力,制造動亂,同清廷對抗。公元1729年,清王朝下定決心,再次決定出兵征討,命岳鐘琪為寧遠大將軍,統(tǒng)領西路軍,進兵哈密和巴里坤,配合北路軍靖邊大將軍傅爾丹進駐阿爾泰,從北路討伐噶爾丹策零。

    岳鐘琪時任川陜總督,在清代前期漢族大臣中是職位較高的一位名將。岳鐘琪受命率兵兩萬出關開赴前沿,叛軍聞迅后,見清軍壓境,便遣使者詭稱儀和,岳鐘琪覺得事關重大,便速報清廷,清廷下旨要他立即回京商議。當噶爾丹策零知道岳鐘琪已離開前沿不在軍營,又乘清兵站腳未穩(wěn)地形不熟,親率叛兵兩萬偷襲清兵駐扎放牧的庫舍圖嶺一線(即今口門子一帶),這一仗使清兵措手不及,損失不小,被噶爾丹掠去牲畜十余萬頭,后經(jīng)清兵在總兵樊廷軍帶領下奮勇追擊,才奪回大部分被掠去的駝馬。這一教訓使岳鐘琪深受警示。他返回后,立即加強了軍紀整頓,一面在巴里坤岳公臺建立了操練場,抓緊練兵,一面組織力量建立城垣,預防叛軍進犯,并根據(jù)軍情尋找戰(zhàn)機,主動出擊。

    公元1731年(雍正九年七月)岳鐘琪得報,噶爾丹策零率重兵東征北路軍營,靖逆大將軍傅爾丹有勇無謀,中敵奸計,大敗和通泊(今蒙古國和布泊)。岳鐘琪乘敵獲勝,驕橫放松,便攻其不備,從哈密發(fā)兵主動出擊,突襲烏魯木齊,沿途殲敵無數(shù),在阿察河同大股敵人相遇,經(jīng)過一場惡戰(zhàn),岳鐘琪率軍窮追猛打,把敵人一直追到額爾穆克河,見叛軍有數(shù)千人馬在河對岸占山固守,通過仔細觀察,他令總兵張元佑為右翼,提督紀成斌率騎兵為左翼,總兵王緒級為中路,參將黃正位率精兵從山北抄襲敵后,布局一定,便一聲令下,四面出擊,各路人馬似出弓之箭,勢如破竹,直取敵陣。從辰時到午后,已將三處山頭攻占。叛軍見勢不妙,紛紛敗逃。這一仗確實打得敵人聞風喪膽,大軍尚未走進烏魯木齊,敵人便早已棄城逃離。岳鐘琪在統(tǒng)兵回師巴里坤草原后,受到雍正嘉獎,說“岳鐘琪此次領兵襲擊賊眾,進退神速俱合時宜,同心效力,甚屬可嘉”。

    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噶爾丹策零又派兵六千,襲擊哈密和塔勒納沁,大肆搶掠,使哈密各族人民深受其害。岳鐘琪得報告后,立即派總兵張豹等將領率軍七千前往救援,命一將翻越東天山,出擊二堡,命另一將開赴南山口和梯子泉,分別斷其退路。正月27日清軍在二堡與敵遭遇,激戰(zhàn)兩天一夜,打得敵軍難易招架,紛紛敗逃,清軍很快把被敵人俘獲的軍民數(shù)百人解救了出來。但斷其后路的清軍由于受山路風雪阻隔,晚到一天,未能把在二堡被打垮敗逃的叛兵殲滅,使其逃離,貽誤了戰(zhàn)機。這件事被一些小人抓住不放,奏報朝廷誣陷岳鐘琪身為大將軍,賊犯我境,信息不靈,指揮不利,貽誤戰(zhàn)機,建議應削去公爵,革去官職……“朝廷聽信參言,于是把岳鐘琪將軍由三等公降為三等候”。

    盡管這樣,岳鐘琪仍以征戰(zhàn)噶爾丹,保邊安民為重任。他在轉(zhuǎn)戰(zhàn)東天山,討伐叛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距巴里坤以西的木壘地形險要,有水有草,既可屯墾,又可駐防,若在此建城駐兵,就可擴大阻截叛匪翻越東天山東侵的效果,也可同巴里坤遙相呼應,共同抗敵進犯。岳鐘琪的這一奏請很快得到朝廷準許,于是他便派兵把木壘作為東天山北麓另一個抗敵根據(jù)地,并把建城設防同在巴里坤建城設防一樣,組織力量進行了施工建設。

    在征討噶爾丹策零的軍事斗爭中,岳鐘琪根據(jù)新疆地域廣闊,戰(zhàn)線較長,供給困難,敵人又有騎兵快速進退之長的實際,還創(chuàng)立了一套即可保證后勤供應,又能抗敵騎兵進攻的戰(zhàn)術,這就是造小型戰(zhàn)車,一人推車,四人護衛(wèi),五車為伍,二十車為乘,百車為隊,千車為營。行車時載運軍械糧草,打仗時兩車居前沖鋒,三車充當后衛(wèi),其余五隊以防劫營。這種辦法在實戰(zhàn)中都屢屢取得了良好的戰(zhàn)果。

    岳鐘旗 - 歷史貢獻

    岳鐘琪的一生和他的先祖岳飛一樣,有一顆忠君保國之心。他生性剛毅,但忠于職守,治軍嚴謹,卻關愛部下,不茍言笑,但辦事公道,身遭陷害而能顧全大局。在遠征西藏、平定四川、討伐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以及到新疆平定準噶爾叛亂的多次戰(zhàn)斗中都多次克敵制勝,榮立戰(zhàn)功。但由于他統(tǒng)帥的西路軍大部分都是漢人,總受到朝廷一些庸才之輩的歧視,甚至被一些賊臣借改組西路軍之名,列舉多條罪狀在加誣陷,一直到革職下獄甚至判殺頭之罪。乾隆登基后才被重新重用。

    岳鐘琪將軍為反對民族分裂,征戰(zhàn)噶爾丹策零,建設西部邊陲,確實立了不少戰(zhàn)功,做了大量關系國計民生的實事,各族人民為緬懷這位清代名將的功德,在乾隆年間巴里坤人民還為他修建了岳王廟,每到元宵節(jié),人們都要舉行“壘旺火,燒秦檜”的活動,詛咒那些歷史上陷害忠良的賊臣。如今,這些雖然都已成為歷史,但各族人民仍然沒有忘記這位愛國將領為鞏固國防,保衛(wèi)西部邊疆作出的重大貢獻。

    岳鐘旗 - 西藏平亂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準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遣將襲擊西藏,康熙令十四皇子胤礻真為大將軍,噶爾弼為定西將軍,岳鐘琪為先鋒,進行征討。當時的岳鐘琪33歲,英姿勃發(fā),文武兼?zhèn)洌怯码p全,又宗飛祖遺風,軍紀嚴明,且與士兵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士氣高漲,銳不可擋。岳鐘琪率軍,日夜兼行,風餐露宿,刀光劍影。歷時兩年,整個操作過程復雜而殘酷,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包含艱難的生死考驗;每一場戰(zhàn)斗,都是可歌可泣的音符;每一個勝利,都是大智大勇的結晶。有一次,岳鐘琪帶600人,去撫定里塘、巴塘的反叛,但當?shù)亻L官達哇蘭堅持反叛立場,拒不接受安撫,于是,岳鐘琪當即立斷,將其拘捕并斬于軍前,殺散叛亂分子3000余人。此舉的威懾效果使得其他反叛各部相繼獻戶籍,請求歸降。當?shù)嘏褋y很快平息。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這年已經(jīng)是進軍西藏的第二個年頭了,定西將軍噶爾弼令岳鐘琪帶4000人為前鋒,先行到達昌都待命。岳鐘琪率軍到達預定地點后,獲悉,叛軍已調(diào)集部隊扼守三巴橋,以阻擊清軍西進。昌都距叛軍駐地600華里,中間隔著怒江天險,三巴橋則是進藏第一險,敵若斷橋,則守隘難于飛越。在新的情況下,請示上奉遠在千里,勢必貽誤戰(zhàn)機。進,又軍令如山。兩難之下,岳鐘琪果斷決定:“宜乘敵未集而先發(fā)制之”。遂令懂藏語的士兵30余人,穿著藏族服裝抄小道持檄晝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抵達叛軍首領駐地——洛隆,出密檄示地方官,曉以利害,令協(xié)助緝捕噶爾等人。當夜擒5人,斬數(shù)人,聞者莫不震驚。于是,借勢招撫六部數(shù)萬戶,打通了直達拉里的通路,為進軍拉薩鋪平了道路。

    西藏叛亂平定后,岳鐘琪師還四川,授左都督,四川都督,賜孔雀翎等。

    岳鐘旗 - 地方建設

    岳鐘琪作為大將,除以武功著稱外,在相繼兼任甘肅巡撫、川陜總督期間,對地方政權建設,也有建樹,其中不少措置,德澤延續(xù)數(shù)百年甚至今天。雍正三年(1725年)為發(fā)展經(jīng)濟,方便牧民,他奏請恢復河州、松潘互市;新開西寧塞外丹噶爾寺市場;為消除四川雜谷、金川、沃日諸土司爭界仇恨的根源,將年羹堯令金川割給沃日的美同等寨歸還金川,而以龍堡三歌地予沃日,使部落間得以和平相處;為便于就近治理,將距康定遠,不便遙控的昌都外魯隆宗、察哇、坐爾剛、桑噶、吹宗、充卓諸部,請宣諭由達賴喇嘛領轄;將四川巴塘隸屬的木咱爾、祁宗拉普、維西諸地,劃給就近的云南中甸等。他的奏請均予照準。這年岳鐘琪39歲,入覲,加封兵部尚書。
    此后,岳鐘琪又于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上奏疏請攤丁入畝,改土歸流,建府置縣……等,雍正皇帝均依奏照準。這些措施的實行無疑促進了當?shù)卣巍⒔?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其影響當延續(xù)到今天和更遠。

    岳鐘旗 - 職重遭忌

    清王朝建立后,內(nèi)外大臣多系滿族人擔任。岳鐘琪以軍功先后任川陜總督、甘肅提督及甘肅巡撫,以漢人承當川、陜、甘三省軍政大權,自易招來忌恨。

    始發(fā)難者是“成都訛言鐘琪將反”。鐘琪疏聞。上諭曰:“數(shù)年以來,讒鐘琪者不止謗書一篋,甚且謂鐘琪為岳飛后裔,欲報宋、金之仇。鐘琪懋著勛著,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陜軍民尊君親上,眾共聞之。今此造謠之人,不但謗大臣,并誣川陜軍民以大逆。命巡撫黃炳、提督黃廷桂嚴加查訪。”結果查明,此謠言系湖廣人盧宗寄居四川,因私事造蜚語。此案發(fā)生在雍正五年(1727年)。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雍正六年(1728年),靖州有個秀才叫曾靜,派遣其徒弟張熙授書鐘琪,勸其反。鐘琪堅決不反。雍正褒獎鐘琪忠,并出于軍事需要,仍委以重任,封他以寧遠大將軍、加少保,責令進擊準噶爾部的叛亂,但在內(nèi)心已開始萌發(fā)疑心。終于在三年后,即雍正九年(1731年),借口進擊準噶爾部的某些失利,以“誤國負恩”加以免官拘禁。

    大臣們的忌恨,得以乘機宣泄、落井下石。大學士鄂爾泰等參劾他“專制邊疆,智不能料敵,勇不能殲敵”。張廣泗參劾他“調(diào)兵籌餉,統(tǒng)馭將士種種失宜”。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將軍查郎阿又論鐘琪“驕蹇不法”,且參劾其部屬紀成斌、張元佐疏防。上奏斬成斌、降調(diào)元佐。又劾曹襄力縱賊,上命斬襄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曾護大將軍印的紀成斌、總兵曹襄力,都是曾屢立戰(zhàn)功的悍將,終因三年前科舍圖之役的一次失利,一個以“疏防”,一個以“戰(zhàn)敗”而處斬。而在這種情況下,雍正皇帝在大學士們“奏擬鐘琪斬決”的折子上,改簽“監(jiān)斬候”(即死刑,緩期執(zhí)行),足見其“筆下留情”與“筆下留人”了,正因為如此,才沒有在歷史上鑄就又一個岳飛。

    雍正過世后,乾隆繼位,第二年即乾隆二年(1737年),51歲的岳鐘琪在經(jīng)歷了5年的牢獄監(jiān)禁后,被釋放,又過了10年的平民百姓生活,一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國家因用兵大金川,久無功時,這才想起了當年立下汗馬功勞、現(xiàn)已被貶為平民的岳鐘琪了。

    岳鐘旗 - 東山再起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乾隆皇帝決定重新起用岳鐘琪,授其總兵銜,召其至軍中,改授四川提督,賜孔雀翎。

    岳鐘琪回到了軍中,開始了師征大金川的軍事行動,他與大學士傅恒合作,部署適當,先以35000人破敵,示之以威,敵酋請降,后岳鐘琪又以驚人的膽略,親帶13騎入敵巢,降敵。曠日持久的大金川事態(tài)平息。這時的岳鐘琪已經(jīng)62歲了,但他老當益壯,不減當年,再現(xiàn)了24年前他38歲平西藏定青海時的風采。后人有詞贊曰:“弭節(jié)金川,推誠款結,夜卷熊方斤,晨探虎穴。

    乾隆皇帝諭獎鐘琪,加太子少保,復封三等公,賜號“威信”。入覲,命紫禁城騎馬,西洋馬公畫像,免西征追償銀70余萬,賜詩褒獎:

    劍佩歸朝矍鑠翁,番巢單騎志何雄。
    功成淮蔡無漸李,翼奮澠池不獨馮。
    早建奇勛能鼓勇,重頒上爵特褒忠。
    西南保障資猷略,前席敷陳每日中。

    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墨特為亂,時年64歲的岳鐘琪,奉命再出康定,會同總督策楞,將其討平;兩年后,又遣兵討擒雜谷土司蒼旺之亂;再兩年(1754年),重慶陳琨倡亂,岳鐘琪以重慶地位重要,力疾親往捕治。凱旋途中,將星殞落,病逝于資州途中,鞠躬盡瘁,時年68歲。乾隆皇帝手諭褒勉,賜祭葬,謚“襄勤”。

    岳鐘旗

    名人推薦
    • 姚雪垠
      姚雪垠在逆境中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小說以明末義軍領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禎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揭示了明末農(nóng)...
    • 尹喜
      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甘肅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至前545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歷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
    • 尹文
      尹文(約公元前360—前280年),齊國人。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與宋钘齊名,屬稷下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具有調(diào)和色彩,對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響。...
    • 應劭
      應劭(約153-196年),東漢學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項城市南頓鎮(zhèn))人。父名奉,桓帝時(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隸校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
    • 應玚
      應 [yīng]玚 [yáng](177-217),字德璉,東漢汝南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zhèn))人。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有文賦數(shù)十篇...
    • 揚雄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zhèn))人,西漢官吏、學者、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少好學,口吃,博...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