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韋爾茲利 - 概覽
聯(lián)合王國首相任期
1828年1月22日 – 1830年11月16日
1834年11月17日 - 1834年12月9日
前任 戈德里奇子爵
墨爾本子爵
繼任 格雷伯爵
羅伯特·皮爾爵士,Bt
出生 約1769年5月1日
愛爾蘭的都柏林或米斯郡
逝世 1852年9月14日
英格蘭肯特郡沃爾默
政黨 英國保守黨
配偶 凱瑟琳·帕克南閣下
(Hon Catherine Pakenham)
阿瑟·韋爾茲利 - 簡介
阿瑟·韋爾茲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KG,KP,GCB,GCH,PC,F(xiàn)RS(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約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盎格魯-愛爾蘭裔英國軍人和政治家,被公認是19世紀上半葉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及政治人物之一。威靈頓公爵最初以少尉軍階加入英國陸軍,未幾就憑借在拿破侖戰(zhàn)爭中的出色表現(xiàn)而獲連番擢升,最終更成為了英國陸軍元帥,并獲得法國、沙俄、普魯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6國授予元帥軍銜,為世界歷史上唯一獲得7國元帥軍銜者。
他出生于一個成就顯赫的家庭,排行第4,從小就讀于伊頓公學,但成績很差。母親為了攢錢送他弟弟上學,讓他中途退學。以后,他跟隨一個律師學習。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他所顯露出來的唯一才能就是拉提琴。母親一氣之下,便把他推上了從軍的道路,并說他除了做“戰(zhàn)場上的炮灰”外,別無任何出路。但韋爾斯利從此刻苦學習軍事,最終成為英軍的最高統(tǒng)帥,并使拿破侖兵慘敗滑鐵盧。
阿瑟·韋爾茲利 - 生平
1787年,于英軍服役。
1794年~1795年,參加對法蘭西共和國之戰(zhàn)。
1796年~1805年,在印度率英軍進行了征服印度王公部隊的戰(zhàn)爭。
1808年~1813年,率軍在伊比利亞半島同拿破侖軍隊作戰(zhàn)。
1814年,法國波旁王朝復辟后,任英國駐法國大使。
1815年,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抗擊了法軍優(yōu)勢兵力的進攻,最后,在普軍的配合下?lián)魯∧闷苼觥?
1828年后,歷任首相、外務大臣和不管部大臣,并長期任陸軍總司令。
曾反對“改革法案”,鎮(zhèn)壓1848年憲章運動。
阿瑟·韋爾茲利 - 評價
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的奠基人弗里德里!ざ鞲袼怪赋觯⑸ろf爾茲利在軍事上“頑固地死抱著陳舊的觀點和傳統(tǒng)的保守愚蠢的做法不放”,信念保守;由于戰(zhàn)勝了拿破侖,并“把勝利的全部功勞攫為己有”,在英國成為了“高于一切權(quán)威的權(quán)威”,但實際上是一個庸碌之輩。他的保守和庸碌使他逝世時英軍全面“落在任何一個歐洲文明國家的軍隊的后面”。
阿瑟·韋爾茲利 - 相關(guān)項目
拿破侖滑鐵盧戰(zhàn)役
憲章運動
威靈頓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