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
妙境法師俗姓王,家人虔信佛教,好善布施;而其二叔亦出家,法號覺道。妙境法師常至二叔的廟上隨眾作課,故接觸佛教之因緣甚早。
妙境法師八歲至十六歲于私塾研習《四書》、《古文觀止》等漢文課程,奠定堅實之中國古文基礎,建立后來研讀漢文佛典的優(yōu)勢。十六歲后轉讀正規(guī)中學,接受英數(shù)理化、世界史地等現(xiàn)代課程的熏習。
十八歲,妙境法師在二叔引導下,就讀吉林市觀音古剎佛學院,依止惺如老法師剃發(fā)出家,法名妙智,號仁奇。一九四七年農(nóng)歷三月,赴長春般若寺戒會,依倓虛老法師受具足戒。其后,戰(zhàn)亂動蕩中,佛學院停辦。一九四八年正月,妙境法師展轉赴青島湛山寺佛學院依止倓老學習,心中充滿希望與歡喜,乃發(fā)愿云:“愿精通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愧!”同學中有人亦名妙智,倓老乃為師更名,以《法華》十妙中第一之“境妙”,取其義而反其字序,法師從此即以“妙境”為名。
一九四九年時局再變,妙境法師與同學數(shù)人南下至香港新界荃灣之華南學佛院就讀研究班,研習《法華文句記》、《摩訶止觀》等,并在倓老指示下,抄錄蕅益大師《法華會義》科,即今流通甚廣之《法華經(jīng)冠科》。
妙境法師于此啟蒙階段以學習天臺教義為主,又在倓老法師帶領下,開始有靜坐之體驗。
自修
妙境法師一九五三年起,妙境法師住東林念佛堂,讀蕅益大師《楞伽疏》、永明大師《宗鏡錄》等,既感坐禪功德殊勝,又深生欣愿于圣道,乃于一九五六年往大嶼山獨住用功,日誦《摩訶般若》,習《中觀論》、《大智度論》,深入中觀,抉擇真常,旁涉唯識,于大乘三系頗有融會。
妙境法師受邀宣說《法華經(jīng)》,為對外講經(jīng)之始。此后十數(shù)年間,曾應邀講述《法華文句記》、《楞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普門品》、《凈土十疑論》、《維摩詰所說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乘起信論》、《彌陀要解》、《攝大乘論》等,于所結法緣甚廣。
一九六九年妙境法師任東林念佛堂住持。一九七三年為成立東林美國分院,飛往美國加州,于奧克蘭成立法王寺。此時妙境法師開始深入研習《瑜伽》、《攝大乘》等唯識經(jīng)論,并背誦《維摩詰經(jīng)》。其間,妙境法師雖深居簡出,用于靜坐及閱讀,但仍應請宣講《攝大乘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奢摩他章》、《佛陀的啟示》等,并赴加拿大宣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至香港講《舍利弗般若》、《菩提道菩薩戒論》等經(jīng)論。
一九七七年,妙境法師搬至那帕。二年內(nèi),每日以背誦一部《法華經(jīng)》、拜法華懺及靜坐為定課。時聞異香,得吉夢。經(jīng)此用功之后,智能更為深入,睡眠亦得減少。
此一時期,妙境法師韜光沉潛、養(yǎng)深積厚,在佛法中涵泳二十余年。深入天臺、中觀、唯識,廣及大小乘教義,又不間斷止觀靜坐,如是依聞、思、修次第學習,思想逐漸圓熟,確立中觀空義、抉擇如來藏理、肯定唯識中道,堅信“大乘決定是佛說”,于漢傳大乘佛法之信解彌深彌篤,并建立以“大乘四念住”為中心之修學理念與次第。
弘法
一九八五年起,妙境法師逐漸走入人群,除主辦禪七、佛七及大悲懺法會外,即以說法接引眾生為主。一九八六年受大覺蓮社之邀,先講授一部《金剛經(jīng)》,后續(xù)講《維摩詰所說經(jīng)》,抉擇深要、辯才精湛,聞此法者無不得大利益,法喜充滿。
一九九○年二月,妙境法師于鄰近三藩市之丹維爾近郊成立法云寺。此后又往來于溫哥華、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新西蘭等地講經(jīng)弘法,不辭勞倦。
一九九三年夏安居,妙境法師應臺灣埔里正覺精舍之請,開講《妙法蓮華經(jīng)》,三月未竟,后于一九九四年夏續(xù)講圓滿。時會中盛況空前,座無虛席。妙境法師自述:“講完此經(jīng)后,覺得靜坐的境界和以前不一樣了!笨隙ㄗx誦、思惟、正憶念及講經(jīng)說法,能資助止觀行持。
辦學
妙境法師 弘法為長期栽培領眾修行及講經(jīng)說法之僧才,妙境法師于一九九五年起,籌備成立佛學院,并于十月中舉辦禪四十九,得法喜者眾,其中多人因而留下修學,即為學院開辦后第一屆主要學員。
一九九六年三月三日,法云寺佛學院——美國第一所以漢傳佛教為中心之佛學院正式開學。妙境法師此后全心致力于僧教育,提倡修四念處以趣求圣道,主張全面弘揚大乘佛法,著重專精深入學習經(jīng)論,強調(diào)由此建立佛法正知正見,并以此為修習止觀、調(diào)伏煩惱之根本依據(jù)。
妙境法師安排學院課程,初擇《般若》、《俱舍》、《瑜伽師地論》之要文習“四念住”,為學生日常熏習止觀之基礎;次講《攝大乘論》竟;后則開講《瑜伽師地論》,至二○○二年止,六年間演五十卷訖。二○○一年學院假期間,受邀至加州講授《入中論頌》未竟,返院后續(xù)講圓滿。
學院課程精而不雜,每學期但習一部經(jīng)論,平日早晚靜坐,晚課則念佛、贊佛,回向極樂。其立意者,期望學眾深體圣教為止觀行持之依止,必要專精思惟、反復熟習,掌握道次第,開發(fā)聞思修三慧,方能深入第一義諦,發(fā)生伏斷煩惱之力量。妙境法師常教誨學生,此生此土應努力學習佛法,精勤坐禪修四念住,上期無生法忍,次希禪定三昧,若無生法忍未獲成就,亦因日修止觀習四念住故,能令心不顛倒、臨終正念,彌陀圣眾來迎,得生西方依止諸佛菩薩修證圣道!
妙境法師具不忍圣教衰之悲心,常感慨少有人弘揚大乘止觀,愿求圣道者希,正法不彰,念念唯望更多人學習佛法。是以無論資歷年齡,凡有愿向學者,皆可隨時就學,因是求學者眾,舊院址漸形局促。為此,妙境法師乃奔走尋求能資益禪修之環(huán)境。二○○○年八月底,妙境法師舍加州之利養(yǎng)豐厚、繁華便利,遷學院于偏遠高寒的新墨西哥州山區(qū),并改佛學院名禪學院。此后至二○○二年間,曾舉辦三十五日禪,并試行九月習教,三月坐禪之課程。其間,為利于禪眾之修觀行,妙境法師為講《維摩詰所說經(jīng)》、《瑜伽師地論 真實義品》、《雜阿含經(jīng) 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等。
二○○二至○三年間,妙境法師鑒于請問學習《般若經(jīng)》者日眾,指示弟子們依嘉祥吉藏大師之《大品經(jīng)義疏》及師之手抄研究本,著手匯整編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冠科》。又集弘法、講學、開示及問答,成《好自端嚴》、《入決定勝》等書行世。
妙境法師之自行、弘化與講學,肯定中觀與唯識皆是能得圣道之殊勝法門,而晚年于唯識、中觀義略有會通,嘗謂唯識之遍計所執(zhí)空,與中觀之畢竟空義無有差別。而唯識學派中,《瑜伽師地論》詮釋三乘圣道次第及修行道理圓滿精詳,為有心于圣道者之所必學!
示寂
妙境法師圓寂五周年妙境法師于六十八歲開始辦學,年歲日增而事務漸繁,舉凡學院之教學、院務、經(jīng)濟皆須躬親其事,而學生、信眾凡有所求,無不慈悲隨順滿其所愿。春秋二季學院放香之際,妙境法師猶應臺、港、美加各地之邀而巡回說法、主持禪會。妙境法師之腿疾,心臟、血壓等身疾漸見顯著。
二○○二年八月,妙境法師為幫助學眾深入《瑜伽師地論 決擇分》以下之文義,重新開講《攝大乘論》,期間便因身體不適偶有停課。妙境法師體念無常,九月,指示南院成立董事會,使南(女眾部)、北(男眾部)二院院務、財務各自運作治理,期學眾繼續(xù)如法住持道場,習教修禪。二○○三年三月五日,妙境法師血壓高升不降,對眾宣布停講《攝論》,止于“所知相章”。十七日,妙境法師之血壓未降而仍堅持飛往臺灣。勸留聲中,妙境法師曰:“我妙境做事是有分寸的!彼脑鲁,于臺中法印學苑示眾時,妙境法師自云:“我這一生沒有空過光陰,這是我最感到安慰的!”四月十七日,于造訪苗栗法云寺后,妙境法師澡浴清凈而遷化,示膿血身之可棄,唯是無常、苦、空、無我,以身作最后之教示!七日后妙境法師荼毗,得各色舍利不可數(shù),牙及牙床不壞。
主講內(nèi)容
[妙境法師] 法云寺禪學院教育理念
[妙境法師] 五停心觀 1
[妙境法師] 五停心觀 2
[妙境法師] 五停心觀 3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2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3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4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5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6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7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8
[妙境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9
[妙境法師] 四禪八定(一)
[妙境法師] 四禪八定(二)
[妙境法師] 止觀大意(講于華藏講堂)
[妙境法師] 靜坐漫談
[妙境法師] 談靜坐
[妙境法師] 楞伽經(jīng)四種禪(講于法云寺禪學院)
[妙境法師] 楞伽經(jīng)四種禪(講于加州聞思修居士林)
[妙境法師] 瑜伽師地論講記(1~50卷)
[妙境法師] 如何才能令止觀現(xiàn)前?
[妙境法師] 佛學問答四篇-止觀坐禪篇
[妙境法師] 佛學問答四篇-教義抉擇篇
[妙境法師] 佛學問答四篇-凈土念佛篇
[妙境法師] 佛學問答四篇-生活實踐篇
[妙境法師] 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國品 五
[妙境法師] 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國品 四
[妙境法師] 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國品 三
[妙境法師] 妙境老和尚法語
[妙境法師]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妙法蓮華經(jīng)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妙境法師] 《大乘莊嚴經(jīng)論u2027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
[妙境法師] 《雜阿含經(jīng)u2027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
[妙境法師] 增上生與決定勝
[妙境法師] 修習圣道的功德
[妙境法師] 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
[妙境法師] 午齋開示集
[妙境法師] 從佛學院到禪學院
[妙境法師] 第二個三年
[妙境法師] 午后法語
[妙境法師] 如來大勢力
[妙境法師] 四護法門
[妙境法師] 好自端嚴
[妙境法師] 學禪者應具五法
[妙境法師]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解深密經(jīng)講記 勝義諦相品 第二
[妙境法師] 安住身心 身心安住
[妙境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菩薩戒本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學習佛法的次第
[妙境法師] 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妙境法師] 維摩詰經(jīng)講記 佛道品 第八
[妙境法師] 生死輪回 前世今生
[妙境法師] 法云寺禪三十五開示
[妙境法師] 佛恩寺禪七開示
[妙境法師] 永光寺禪七開示
[妙境法師] 佛遺教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清涼寺禪七開示
[妙境法師] 四念住講記
[妙境法師]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講記
[妙境法師] 學習佛法的功德
[妙境法師] 止觀大意
[妙境法師] 排毒要修四念處
[妙境法師] 修四念處的重要
[妙境法師] 普門品的啟示
[妙境法師] 略談止觀
[妙境法師] 如何消除煩惱
[妙境法師] 七覺支講記
[妙境法師] 說禪
[妙境法師] 如何栽培善根
[妙境法師] 如何修三三昧
[妙境法師] 禪的名義
[妙境法師] 身心如何安住
[妙境法師] 修四念處是中國佛教的希望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前言 懸論 作者 譯者 正釋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一章、序說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二章、所知依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三章、所知相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前三章──復習與問答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四章、入所知相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五章、彼入因果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六章、彼修差別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七章、三增上學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八章、彼果斷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九章、彼果智
[妙境法師] 《攝大乘論》筆錄 第十章、結說
[妙境法師] 排毒要修四念處
[妙境法師] 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節(jié)錄)妙境法師
[妙境法師] 六妙門講記
[妙境法師] 學佛的目標何在?
[妙境法師] 帶業(yè)往生與消業(yè)往生
[妙境法師] 妙境法師簡介(1930 - 2003)
[妙境法師]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妙境法師]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2)
[妙境法師]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3)
[妙境法師] 十大愿王
[妙境法師] 凡夫與圣人
[妙境法師] 如何得解脫
[妙境法師] 如何修習四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