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帝 - 人物生平
梁武帝天監(jiān)二年(503年)出生,自幼家境貧寒,卻好讀兵書。初任里司、油庫吏等微職。后任交州司馬,因鎮(zhèn)壓交州農(nóng)民暴動與保護(hù)南方政權(quán)有功,遷西江督護(hù)、高要太守。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亂,并陷建康。陳霸先遂于十一月在始興起兵討侯景。梁大寶元年(550年)沿贛江而下,軍至南康,受梁湘東王蕭繹節(jié)制,后至溢城與征東將軍王僧辯合兵,終平定了侯景之亂,任正虜將軍,與僧辯二人把持梁實權(quán)。梁承圣四年(555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霸先遂與僧辯擁立梁元帝子蕭方智為梁王。此時北齊派兵護(hù)送梁武帝侄蕭淵明為梁帝,僧辯畏齊兵,亦迎立之。后霸先襲殺僧辯,另立方智為帝,是為梁敬帝。霸先加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獨攬大權(quán)。同年震州刺史杜龕叛亂,約會北齊軍進(jìn)攻,偷襲京城建康,陳霸先大敗北齊軍,鎮(zhèn)壓了杜龕,受封為義興郡公,旋改封陳王。敬帝太平二年(557年),霸先代梁自立,國號陳,改年號為永定,在位三年而卒。
陳武帝 - 主要事跡
侯景之亂
侯景叛亂,陳霸先于梁大寶元年(550年)正月,在始興(今廣東韶關(guān))起兵討侯景,次年與征東將軍王僧辯會合共進(jìn)。天正二年(552年)三月,領(lǐng)軍圍石頭城(在今南京),大敗侯景。因功授征虜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司空,領(lǐng)揚州(非今日之揚州市)刺史,鎮(zhèn)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
立帝之爭
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殺。陳霸先與王僧辯請晉安王蕭方智以太宰承制,又遣長史謝哲奉箋勸進(jìn),晉安王入居朝堂。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辯屈事北齊,迎立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梁帝,陳霸先苦勸無效,遂誅王僧辯,立蕭方智為帝。后又擊退北齊的南下侵略,鏟平了王僧辯余黨的反抗,晉封陳公,再封陳王,受九錫。
建立陳朝
梁太平二年(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位,陳霸先代梁稱帝建立陳朝。陳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崩。遺詔追臨川王蒨入纂。八月甲午,群臣上謚號曰武皇帝,廟號高祖。丙申,葬萬安陵(在今南京郊區(qū))。隋滅陳后,王僧辯的兒子王頒,挖掘陳霸先的墳?zāi),挖出骨骸,焚化成灰水喝進(jìn)肚里。
陳武帝 - 人物評價
陳霸先在政治上寬政廉平,愛育為本,恒崇寬政,不搞株連,懷柔攻心,誠貫天下。在軍事上抵御外族入侵和壓迫。在經(jīng)濟上發(fā)展了長江流域的經(jīng)濟,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繁榮的中心,奠定了嶺南及東南沿海經(jīng)濟騰飛的基礎(chǔ)。史評:“江左諸帝最為賢”。
陳武帝 - 家族簡介
父親
陳文贊,追尊為太祖景皇帝
母親
董氏,安皇后,陳文贊之妻,陳武帝之母
皇后
錢氏,昭皇后
章要兒,宣皇后
子女
兒子
陳克,孝懷太子,昭皇后之子
陳立,豫章獻(xiàn)王,
陳權(quán),長沙思王,
陳某(待考)
陳某(待考)
陳昌,衡陽獻(xiàn)王,宣皇后之子
女兒
永世公主
會稽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