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后 - 簡介
遼朝皇室耶律氏和蕭氏世為婚姻,皇后多為蕭氏。我們一般說的蕭太后,是遼景宗耶律賢的妻子蕭燕燕。蕭燕燕名蕭綽,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蕭燕燕的形象對人們來說其實并不陌生,她就是《楊家將》里面殺伐決斷的蕭太后。不過歷史上的蕭太后卻不像小說所描寫的那樣是率領(lǐng)虎狼之師與北宋大戰(zhàn)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個清正賢良、深明大義,為遼朝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女功臣。蕭太后 - 人生經(jīng)歷
遼景宗繼位時,面對混亂的局面,的確想勵精圖治,大干一番事業(yè),但自幼身體一直不好,軍國大事除了依靠蕃漢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蕭綽(蕭燕燕)。他曾對大臣說:在書寫皇后的言論時也應(yīng)稱“朕”或“與”,這可作為一條法令。這說明蕭燕燕可代行皇帝職權(quán)。
乾亨四年(982)九月,遼景宗駕崩,遼圣宗即位,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后,攝政。當時蕭燕燕才三十歲,圣宗才十二歲,在大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的輔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得以鞏固下來。
統(tǒng)和元年(983)年六月,遼圣宗率群臣給蕭燕燕上尊號為“承天皇太后”。蕭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總攝軍國大政,就此便開始了遼代歷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攝政”時期。
蕭燕燕虛心誠懇,用人不疑,這一直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氣魄,執(zhí)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把北宋部隊殺得尸橫遍野,生擒名將楊業(yè),幾年后又逼宋真宗確立賣國條約“澶淵之盟”,開創(chuàng)了宋遼和平發(fā)展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 蕭燕燕年輕時曾許配給漢臣韓德讓,但還沒有來得及結(jié)婚,就被皇帝選為妃子。遼景宗死后,蕭燕燕看中韓德讓的政治與軍事才能,于是決定改嫁給韓德讓。當時契丹族的風俗是允許的。她私自對韓德讓說:“我曾經(jīng)許嫁于你,愿諧舊好。國王也就是你的兒子!笔捬嘌嘤置孛芘扇锁F殺韓德讓的妻子李氏。從此之后,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間斷地出入于蕭燕燕的帳幕之中,過著事實上的夫妻生活。遼圣宗對韓德讓也以父事之。韓德讓忠心輔佐承天太后與遼圣宗,政績卓著。蕭燕燕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勸農(nóng)桑,薄賦徭,內(nèi)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與宋講和,坐收歲幣之力,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
統(tǒng)和二十四年(1006)十月,遼圣宗率群臣給蕭燕燕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yīng)運啟化法道洪仁圣武開統(tǒng)承天皇太后”。統(tǒng)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蕭燕燕把權(quán)力交給遼圣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燕燕因病崩于行宮,享年五十七歲。
蕭太后的軍事閱歷十分豐富,《遼史》的編纂者認為“澶淵之役”是她軍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頁。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以收復瓦橋關(guān)(今河北雄縣舊南關(guān))南十縣為名,蕭太后和遼圣宗發(fā)兵南下。遼軍避實擊虛,繞過宋軍固守的城邑,長驅(qū)直進。十一月,破德清軍(近河南清豐)、通利軍(今河南?h),抵達黃河之濱的重鎮(zhèn)澶州(今河南濮陽),威脅宋朝的都城東京開封。一時北宋帝國朝野震動。有的大臣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有的大臣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準則力請宋真宗親征。在寇準一再催促下,宋真宗親自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zhàn)。宋軍士氣為之一振。于是出現(xiàn)兩軍對峙的局面。最終雙方合議休戰(zhàn),宋王朝每年向遼輸絹20萬匹,銀10萬兩。
蕭太后能夠“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攻城野戰(zhàn),是歷史上少見的女中豪杰。[1]
蕭太后 - 軼事典故
蕭太后的軍事閱歷十分豐富,《遼史》的編纂者認為“澶淵之役”是她軍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頁。蕭太后畫像 |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以收復瓦橋關(guān)(今河北雄縣舊南關(guān))南十縣為名,蕭太后和遼圣宗發(fā)兵南下。遼軍避實擊虛,繞過宋軍固守的城邑,長驅(qū)直進。十一月,破德清軍(近河南清豐)、通利軍(今河南?h),抵達黃河之濱的重鎮(zhèn)澶州(今河南濮陽),威脅宋朝的都城東京開封。一時北宋帝國朝野震動。有的大臣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有的大臣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準則力請宋真宗親征。在寇準一再催促下,宋真宗親自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zhàn)。宋軍士氣為之一振。于是出現(xiàn)兩軍對峙的局面。最終雙方合議休戰(zhàn),宋王朝每年向遼輸絹20萬匹,銀10萬兩。
蕭太后能夠“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攻城野戰(zhàn),是歷史上少見的女中豪杰。
蕭太后 - 歷史評價
蕭燕燕虛心誠懇,用人不疑,這一直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氣魄,執(zhí)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卑驯彼尾筷牃⒌檬瑱M遍野,生擒名將楊業(yè),幾年后又與宋真宗確立“澶淵之盟”,開創(chuàng)了宋遼和平發(fā)展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齊地瑯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y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
- 荀悅(148~209),中國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幼時聰穎好學,家貧無書,閱讀時多用強記,過目不忘。漢靈...
- 北宋大臣、史學家。字子平,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自幼好學,有大志。
- 薛素素,字素卿,又字潤卿,被譽為“明代十能才女”。工小詩,能書,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蟲、各具意態(tài),后為李征蠻所娶。所著詩集名《南游草》。
- 袁滋 。厶疲葑值律睿惪と昴希ń窈幽先昴希┤。弱歲強學,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jié)有重名,往來依焉。以處士薦授試校書郎。貞元(七八五至八o五)...
- 姚雪垠在逆境中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小說以明末義軍領(lǐng)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禎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揭示了明末農(n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