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公元一六六四年至一七一九年以后)字丹壑,河南永城(一作合肥)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年,卒于康熙五
-
汪孟鋗,清代詩人,寫有《厚石齋集》 一書。
-
董兆熊(1806-1858),清代文學家。字敦臨,一字夢蘭,蘇州吳江人,咸豐初年舉孝廉方正。諸生,屢赴鄉(xiāng)試皆
-
朱紉蘭,字秋漪,南昌人。乾隆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知縣,歷官永順同知。有《愚懵山人詩鈔》。
-
陳維嵩(1625年—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
-
趙藩(1851年—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別號蝯仙,晚年號石禪老人。白族,云南省劍川縣向湖村(又名水
-
張維屏(1780~1859) 近代詩人。字子樹,號南山,因癖愛松,又號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漁、唱霞漁者。廣東
-
閻爾梅(1603—1679)明末詩文家,字用卿,號古古,因生而耳長大,白過于面,又號
白耷山人、蹈東和尚,漢族
-
姚燮(18051864),字梅伯,晚號復莊,漢號野橋,別署大某(楳)、大梅山民、疏影詞史、復翁、老復、二石生等,
-
徐孚遠(1599—1665)字闇公,晚號復齋,江蘇華亭(今屬上海松江)人,明末詩人。崇禎二年(1629)陳子龍、
-
汪端(1793~1839), 清代女詩人。字允莊,一字小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湖北候補同知陳裴之之妻。幼即
-
譚宗浚(1846~?),字叔裕,廣東南海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陸潤庠榜進士第二人。
-
李符字德昌,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工畫花竹翎毛,髣髴黃體,而丹青雅淡,別是一種風格。然于翎毛骨氣,間
-
陳維崧出生于講究氣節(jié)的文學世家,祖父陳于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
-
陳撰,1678年 - 1758年,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學者、畫家、詩人、文學家、收藏家。字楞山,號玉幾、玉幾山人等。
-
歸莊(1613~1673)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一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恒軒,又自號歸藏、歸來乎、懸
-
洪升(1645~1704)清代戲曲作家、詩人。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市)
-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后
-
中國明末清初學者和地理學家。平生學風嚴謹,學識淵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學、歷史學、哲學、經(jīng)學、音韻學等各
-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
-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
-
蔣士銓,字心余,號藏園,江西鉛山縣人。清乾隆丁丑年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被乾隆稱為“江右兩名士”之
-
杜濬(1611~1687) 清初詩人。原名詔先,字于皇,號茶村,又號西止,晚號半翁。黃岡(今屬湖北)人。明崇禎
-
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學家、藏書家,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滿洲正白旗內務府包衣,官至通
-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
-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閩侯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
-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錢塘人。 其文別具特色,是描寫景物,敘事記人的散文高手
-
王士禎(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漢族,新城(
-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代表作《仁學》,對封建
-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
-
宋琬(1614~1674) 清代詩人。字玉叔。號荔裳。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1647)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吏
-
屈大均是明朝遺民,漢族人,文學家,詩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而以詩的成就最高。他一生跋涉山川
-
梁啟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
-
曹雪芹(1724—1764年2月1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河北省豐潤縣。清初,入滿洲正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