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謹(jǐn),又叫王棲云(1177—1263),元代全真道士,法號志謹(jǐn),又稱棲云真人。自幼夙有道緣,及長至山東拜郝
-
賈善翔:北宋道士,中國道教名人。字鴻舉,號“蓬丘子”,蓬州(今四川蓬安)人。善談笑,好琴,嗜酒,嘗與
-
明嘉靖二十七年,晚春親往莆城會見當(dāng)時文化名人林龍江,自此兩人遂相友善,縱飲行歌,人稱“卓狂林顛”。當(dāng)
-
吳全節(jié)(1269~1346)元代著名玄教道士。書法家。字成季,號閑閑,又號看云道人,饒州(今江西鄱陽)人。年
-
王處一(1142年-1217年),號玉陽子,山東寧海州東牟(今山東乳山)人。也有人說玉陽是王處一的字,他的號
-
張三豐,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生,本名通,字君實(shí)或君寶,遼東懿州人(今遼寧阜新),娶妻黃氏生一子。
-
寇謙之(365─448),名謙,字輔真,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少奉五斗米道,后從成公興于嵩山修道。他自稱太上老
-
潘師正(公元586~684),(一說公元584682,說見《道教大辭典》1994版991頁,原書無據(jù))唐代著名道士。字
-
閭丘方遠(yuǎn),唐末五代道士。于公元902年去世。復(fù)姓閭丘,字大方,號“玄同先生”。舒州宿松(今中國安徽)人
-
葛玄(164年-244年),字孝先,三國時孫吳道士,瑯琊(今屬山東)人,葛洪祖父,人稱”葛仙翁“或”太極左
-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jìn)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
-
閔智亭(1924 — 2004)號玉溪道人,河南省南召縣人。曾任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道教學(xué)院院長,全國政治協(xié)商
-
譚峭為唐末五代道教學(xué)者,字景升,泉州(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
-
陳景元(10241094)字太初(一說字太虛),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學(xué)者。宋
-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齊梁間道士、道教思想家、醫(yī)學(xué)家,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卒謚
-
黎遇航,1916年10月生,江蘇金壇人。1923年到江蘇省句容縣茅山元符宮西齊道院學(xué)道。1935年被推為主持。1939
-
孫恩(?~402),字靈秀,原籍瑯琊(今山東臨沂北)孫氏,屬于低級士族。后移居會稽。世奉五斗米道。叔泰師
-
張魯,字公祺(《后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東漢末年割據(jù)漢中一帶的軍閥,據(jù)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
-
俞琰為宋末元初道教學(xué)者。字玉吾,號全陽子、林屋山人、石澗道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其生卒年諸說不一
-
劉混康的道觀
劉混康于神宗在位時(1068~1085)即已名著于世!痘食ㄨb紀(jì)事》稱其“有節(jié)行,頗為神宗所敬
-
劉一明(公元17341821),清代著名道士。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曲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全真
-
明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啟敬,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xié)律郎。相傳元末已滿百歲,卒于明永
-
劉玉,女,生于1957年5月,山西省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啟明學(xué)院副院長。1984年9月畢業(yè)于華
-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括州括蒼(今浙江麗水松陽)人。唐代道士、官吏。有攝養(yǎng)、占卜之術(shù),歷高宗、則
-
吳筠 (?—778)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jié)。一作正節(jié)。性高鯁,少舉儒子業(yè),進(jìn)士落第后隱居南陽倚
-
司馬承禎(647年-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云子),唐代河內(nèi)溫(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