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西·比西·雪萊 - 生平
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里,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的猶太人》并出版了諷刺小說《扎斯特羅奇》。1810年,18歲的雪萊進入牛津大學,深受英國自由思想家休謨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響,雪萊習慣性的將他關(guān)于上帝、政治和社會等問題的想法寫成小冊子散發(fā)給一些素不相識的人,并詢問他們看后的意見。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發(fā)《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的雪萊被牛津大學開除。雪萊的父親是一位墨守成規(guī)的鄉(xiāng)紳,他要求雪萊公開聲明自己與《無神論的必然》毫無關(guān)系,而雪萊拒絕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門。
被切斷經(jīng)濟支持的雪萊在兩個妹妹的幫助下過了一段獨居的生活,這一時期,他認識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學,一個小旅店店主的女兒。雪萊與這個十六歲的少女僅見了幾次面,她是可愛的,又是可憐的,當雪萊在威爾士看到她來信稱自己在家中受父親虐待后便毅然趕回倫敦,帶著這一身世可憐且戀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們在愛丁堡結(jié)婚,婚后住在約克。
1815年,雪萊的祖父逝世,按照當時的長子繼承法當時在經(jīng)濟上十分貧困的雪萊獲得了一筆年金,但他拒絕獨享,而將所得財產(chǎn)與妹妹分享。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萊較多創(chuàng)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學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攜瑪麗再度同游歐洲,在日內(nèi)瓦湖畔與拜倫交往密切,這兩位同代偉大詩人的友誼一直保持到雪萊逝世,雪萊后來的作品《朱利安和馬達洛》便是以拜倫與自己作為原型來創(chuàng)作的。同年11月,雪萊的妻子投河自盡,在法庭上,因為是《麥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將兩個孩子教養(yǎng)權(quán)判給其岳父,為此,雪萊受到沉重的打擊,就連他最親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憤怒,雪萊寫就《致大法官》和《給威廉·雪萊》。雪萊與瑪麗結(jié)婚,為了不致影響到他與瑪麗所生孩子的教養(yǎng)權(quán),雪萊攜家永遠離開英國。
1818年至1819年,雪萊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極其不朽的名作《西風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與《麥布女王》相同,無法公開出版,而雪萊最成熟、結(jié)構(gòu)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則被英國的評論家稱為“當代最惡劣的作品,似出于惡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約翰·濟慈逝世,6月,雪萊寫就《阿多尼》來抒發(fā)自己對濟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訴造成濟慈早逝的英國文壇以及當時社會現(xiàn)狀。
1822年7月8日,雪萊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號從萊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風暴,舟覆,雪萊以及同船的兩人無一幸免。按托斯卡納當?shù)胤梢?guī)定,任何海上漂來的物體都必須付之一炬,雪萊的遺體由他生前的好友拜倫及特列勞尼以希臘式的儀式來安排火化,他們將乳香抹在尸體上,在火中灑鹽。次年1月,雪萊的骨灰被帶回羅馬,葬于一處他生前認為最理想的安息場所。
珀西·比西·雪萊 - 婚姻
雪萊的婚姻一開始就被他的敵人當作最好的武器來攻擊他,當那些富于浪漫的騎士精神經(jīng)過理性的冷卻,他那場倉猝的婚姻中較為真實的一面隨著兩個人的成長開始顯現(xiàn)。雪萊不得不承認婚姻并沒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將兩個人綁在一起來承受另一種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兩個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這一時期,雪萊結(jié)識了葛德文的女兒瑪麗·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們相愛了,出走至歐洲大陸同游,他們對于愛情和婚姻的理想純潔到連最嚴苛的批評家也無法致詞。雪萊死后,瑪麗為他的詩全集編注。珀西·比西·雪萊 - 主要作品
詩歌《愛爾蘭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戰(zhàn)爭》(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麥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個共和主義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瑪麗安妮的夢》(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奧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難》(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瑪麗》(To Mary,1818)
《伊斯蘭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饑餓的母親》(A Starving Mother,1819)
《羅薩林和海倫》(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云》(The Cloud,1820)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頌》(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Adonais,1821)
《一盞破碎的明燈》(Lines,1822)
珀西·比西·雪萊 - 劇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詩。
《希臘》(Greece,1821,抒情詩。
《論文及散文》
《無神論的必然》(1811)
《自然神論之駁斥》(1814)
《關(guān)于把改革付諸全國投票的建議》(1817)
《詩的辯護》(1821)
珀西·比西·雪萊 - 譯著
柏拉圖《會飲篇》荷馬《維納斯贊》等
旦丁《地獄》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附詩一首
On A Faded Violet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
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 這朵花的香氣已經(jīng)散失,
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如你的吻對我吐露過的氣息;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這朵花的顏色已經(jīng)退去,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如你曾煥發(fā)過的明亮,只有你!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一個萎縮、死的、空虛的形體,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它在我荒廢的胸口,
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以它冷漠和無聲的安息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嘲弄我那仍熾熱的心。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我哭泣,淚水無法復(fù)活它;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我嘆息,它的氣息永遠不再;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它沉默、無怨的命運,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 正是我所應(yīng)得的。
《西風頌》
狂野的秋風啊,你這秋的精氣!沒看見你出現(xiàn),枯葉已被掃空,
像群群鬼魂沒見法師就逃避——
它們或枯黃焦黑,或蒼白潮紅,
真是遭了瘟災(zāi)的一大片;你呀,
你把迅飛的種子載送去過冬,
讓它們僵睡在黑黢黢的地下,
就像尸體在各自的墓里安躺,
直到你那蔚藍的春天妹妹呀
對夢鄉(xiāng)中的大地把號角吹響,
叫羊群般的花苞把大氣吸飲,
又讓山野充滿了色彩和芳香。
狂野的精靈,你正在四處巡行,
既拉朽摧枯又保護。哦,你聽!
你呀,亂云是雨和閃電的使者,
正是在你震蕩長空的激流上
閃電被沖得像樹上枯葉飄落,
也從天和海錯綜的枝頭驟降:
宛若有個暴烈的酒神女祭司
把她銀發(fā)從幽暗的地平線上
直豎向中天,只見相像的發(fā)絲
在你洶涌的藍瑩瑩表面四起,
宣告暴風雨的逼近。殘年瀕死,
你是它挽歌,而正在合攏的夜
便是它上接天穹的崇墓巨陵——
籠著你聚起的全部水汽之力,
而黑雨、電火和冰雹也都將從
這濃云中迸發(fā)而下。哦,你聽!
地中海躺著聽它碧波的喧嘩,
漸漸被催入它夏日里的夢鄉(xiāng),
睡眼只見在那強烈的波光下,
微微顫動著古老的宮殿城堡——
那墻上滿是青春苔蘚和野花,
單想想那芬芳,心兒就會醉掉!
你卻又把它喚醒。為給你開路,
平坦的大西洋豁開深溝條條,
而在其深處,那些水底的花樹、
枝葉譃曰有樹汁的泥濘密林
也都能立刻就辨出你的號呼,
頓時因受驚而開始瑟縮凋零,
連顏色也變得灰暗。哦,你聽!
我若是被你托起的一片枯葉;
我若是隨你飛馳的一團云朵;
我若是浪濤在你威力下喘息,
分享你有力的沖動,那自由,哦!
僅次于不羈的你;我若是仍然
在我的童年時代,仍然能夠做
你在天空邀游時的忠實伙伴——
因為那時,奔得比你快也未必
是夢想;那我就不會如此艱難,
無須這樣哀求你。請把我掀起,
哦,就當我是枯葉、云朵或浪濤!
我,跌倒在人生荊棘上,滴著血!
我,太像你:倔強、敏捷又高傲,
但歲月的重負把我拴牢、壓倒。
哪伯我的葉像森林的葉凋落!
這兩者又美又悲的深沉秋音
你那呼嘯的浩蕩交響會囊括。
但愿你這剛烈的精神我也有!
但愿一往無前的你也就是我!
請把我已死的思想掃出宇宙,
就像你為催新生把落葉掃除!
而且憑著我這一詩歌的經(jīng)咒
把我的話語傳遍這人間各處,
像由未滅的爐中吹送出火花!
愿你通過我的嘴響亮地吹出
喚醒這人世的預(yù)言號聲!風啊,
冬天既快來,春天難道還遠嗎?
炘譯
①本詩構(gòu)思于佛羅倫薩附近阿爾諾河畔的一處樹林中,并基本上在那里寫成。那一天狂風驟起,它溫暖又爽人,收盡了將傾瀉為秋雨的氤氳水汽。不出我所料,到了日落時分,暴風雨開始了,起先夾有冰雹,還伴有阿爾卑斯山以南地區(qū)所特有的聲勢浩大的雷鳴電閃!髡咴
又:本詩以五首十四行詩組成,但這些十四行詩的分節(jié)與韻式都受一種叫做tercarima的意大利詩體影響。
②巴亞灣因古羅馬時的溫泉療養(yǎng)勝地巴亞城而得名,即現(xiàn)在的波佐利灣(在那不勒斯灣西北部)。浮石是火山巖的一種,因為那不勒斯一帶都是火山區(qū)。
③據(jù)雪萊原注,“這種現(xiàn)象,是博物學家們熟知的。同陸上的植物一樣,江河海洋底下的植物的季節(jié)變化有著同樣的反應(yīng),因此宣告這種變化的風對之也有影響。
珀西·比西·雪萊 - 名言
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饑餓和愛情統(tǒng)治著世界.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微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吻是靈魂與靈魂相遇在愛人的嘴唇上。 (嘴唇是一對愛人兩個靈魂交會的地方。)
愛情不是時光的奴隸。
愛情就象燈光,同時照兩個人,光輝并不會減弱。
希望會使人年輕,因為希望和青春是一對同胞兄弟。
最為不幸的人被苦難撫育成了詩人,他們把從苦難中學到的東西用詩歌教給別人。
一首詩則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現(xiàn)了出來。
所有時代的詩人都在為一首不斷發(fā)展著的“偉大詩篇”作出貢獻。
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
我們愈是學習,愈覺得自己的貧乏。
惡德——不和、戰(zhàn)爭、悲慘;美德——和平、幸福、和諧。
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或者說,就是逾越我們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