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跡
先世會稽人,后遷居廣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鉉十歲能屬文,宅居棲霞寺側(cè)。 初事南唐,歷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騎常侍,官至吏部尚書。宋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謀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逼溲詷O懇切,與太祖辯,反復(fù)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cè),不容他人酣睡!”徐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隨李煜入觀宋太祖,命為率更令。累官至散騎常侍。博學(xué)多才,有一只象斃命,取膽不獲。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問鉉,對曰:“象膽隨四時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毙煦C曾奉旨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說文解字》,于宋太宗 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稱“大徐本”,又曾編纂《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炫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賜李煜自盡。淳化二年(991年),遭廬州女僧道安誣,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屬邠州)。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風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瘯櫠,年七十六!
個人成就
詩作
徐鉉的詩平易淺切,真率自然,不押險韻,不用奇字,頗近 白居易詩風。其《貶官秦州出城作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寄高郵陳郎中》等詩,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語流,無生澀雕琢之病。相傳徐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預(yù)作,有想請他寫文章的人,臨事來請,他執(zhí)筆立就。徐鉉曾說,“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郡齋讀書志》),所以他的詩流暢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時出雋句,如:“井泉生地脈,砧杵共秋聲”(《喜李少保卜鄰詩》),足見其思致閑遠,意味深長。
古文
徐鉉的文章承晚唐駢儷之風,而體格孤秀。他為李煜所作墓志銘,立言得體,《宋文鑒》曾錄此銘。著有《騎省集》(即《徐公文集》)三十卷,由女婿吳淑編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時寫的,后10卷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舊抄本30卷,附錄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補遺》1卷、《?庇洝1卷。另有《學(xué)津討原》、《津逮秘書》等。徐鉉好談神怪,有門客蒯亮乃江東布衣,九十余歲,好大言夸誕,所言皆載入《稽神錄》。
徐鉉在南唐時,文章議論與韓熙載齊名,稱“韓徐”,又與弟徐鍇俱精通文字學(xué),號“大小徐”。曾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增補19字入正文,又補402字附于正文后。經(jīng)他們校訂增補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
書法
徐鉉長于書法,喜好李斯小篆,隸書也較出色。清代馮武《書法 正傳》稱其:“善小篆,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于曲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cè);乃筆峰直下不側(cè),故鋒常在畫中!焙邶埥〔┪镳^藏有他的《篆書千字文殘卷》(宋摹本)。徐鉉的行書也頗為人稱道,代表做《私誠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全篇結(jié)構(gòu)平穩(wěn),但又不掉趣味,書風含蓄天然,開宋人尚意書風的先河。
宋史文載
徐鉉,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十歲能屬文,不妄游處,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仕吳為校書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試知制誥,與宰相宋齊丘不協(xié)。時有得軍中書檄者,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檄乃湯悅所作,悅與齊丘誣鉉、鍇泄機事,鉉坐貶泰州司戶掾,鍇貶為烏江尉,俄復(fù)舊官。 時景命內(nèi)臣車延規(guī)、傅宏營屯田于常、楚州,處事苛細,人不堪命,致盜賊群起。命鉉乘傳巡撫。鉉至楚州,奏罷屯田,延規(guī)等懼,逃罪,鉉捕之急,權(quán)近側(cè)目。及捕得賊首,即斬之不俟報,坐專殺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鉉饒州,俄召為太子右諭德,復(fù)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景死,事其子煜為禮部侍郎,通署中書省事,歷尚書在丞、兵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御史大夫、吏部尚書。
宋師圍金陵,煜遣鉉求緩兵。時煜將朱令赟將兵十余萬自上江來援,煜以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東下。鉉曰:“此行未保必能濟難,江南所恃者援兵爾,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復(fù)決戰(zhàn),豈利于汝乎?”鉉曰“要以社稷為計,豈顧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雖不能緩兵,而入見辭歸,禮遇皆與常時同。及隨煜入覲,太祖責之,聲甚厲。鉉對曰:“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碧鎳@曰:“忠臣也!事我當如李氏!泵鼮樘勇矢。
太平興國初,李昉獨直翰林,鉉直學(xué)士院。從征太原,軍中書詔填委,鉉援筆無滯,辭理精當,時論能之。師還,加給事中。八年,出為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廬州女僧道安誣 鉉奸私事,道安坐不實抵罪,鉉亦貶靜難行軍司馬。
初,鉉至京師,見被毛褐者輒哂之,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書訖而卒,年七十六。鉉無子,門人鄭文寶護其喪至汴,胡仲容歸其葬于南昌之西山。
鉉性簡淡寡欲,質(zhì)直無矯飾,不喜釋氏而好神怪,有以此獻者,所求必如其請。鉉精小學(xué),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隸書亦工。嘗受詔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墩f文》,《序》曰:
許慎《說文》十四篇,并《序目》一篇,凡萬六百余字,圣人之旨蓋云備矣。夫八卦既畫,萬象既分,則文字為之大輅,載籍為之六轡,先王教化所以行于百代,及物之功與造化均不可忽也。雖王帝之后改易殊體,六國之世文字異形,然猶存篆籀之跡,不失形類之本。及暴秦苛政,散隸聿興,便于末俗,人競師法。古文既變,巧偽日滋。至漢宣帝時,始命諸儒修倉頡之法,亦不能復(fù)。至光武時,馬援上疏論文字之訛謬,其言詳矣。及和帝時,申命賈逵修理舊文,于是許慎采史籀、李斯、揚雄之書,博訪通人,考之于逵,作《說文解字》,至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而隸書之行已久,加以行、草、八分紛然間出,反以篆籀為奇怪之跡,不復(fù)輕心。
至于六籍舊文,相承傳寫,多求便俗,漸失本原!稜栄拧匪d草、木、魚、鳥之名,肆志增益,不可觀矣。諸儒傳釋,亦非精究小學(xué)之徒,莫能矯正。
唐大歷中,李陽冰篆跡殊絕,獨冠古今,于是刊定《說文》,修正筆法,學(xué)者師慕,篆籀中興。然頗排斥許氏,自為臆說。夫以師心之獨見,破先儒之祖述,豈圣人之意乎?今之為字學(xué)者,亦多陽冰之新義,所謂貴耳而賤目也。
自唐末喪亂,經(jīng)籍道息。有宋膺運,人文國典,粲然復(fù)興,以為文字者六藝之本,當由古法,乃詔取許慎《說文解字》,精加詳校,垂憲百代。臣等敢竭愚陋,備加詳考。
有許慎注義、序例中所載而諸部不見者,審知漏落,悉從補錄。復(fù)有經(jīng)典相承傳,寫及時俗要用而《說文》不載者,皆附益之,以廣篆籀之路。亦皆形聲相從、不違六書之義者。
其間《說文》具有正體而時俗論變者,則具于注中。其有義理乘舛、違戾六書者,并列序于后,俾夫?qū)W者無或致疑。大抵此書務(wù)援古以正今,不徇今而違古。若乃高文大冊,則宜以篆籀著之金石,至于常行簡牘,則草隸足矣。
又許慎注解,詞簡義奧,不可周知。陽冰之后,諸儒箋述有可取者,亦從附益;猶有未盡,則臣等粗為訓(xùn)釋,以成一家之書。
《說文》之時,未有反切,后人附益,互有異同。孫愐《唐韻》行之已久,今并以孫愐音切為定,庶幾學(xué)者有所適從焉。
鍇亦善小學(xué),嘗以許慎《說文》依四聲譜次為十卷,目曰《說文解字韻譜》。鉉序之曰:
昔伏羲畫八卦而文字之端見矣,蒼頡模鳥跡而文字之形立矣。史籀作大篆以潤色之,李斯變小篆以簡易之,其美至矣。及程邈作隸而人競?cè)な,古法一變,字義浸訛。先儒許慎患其若此,故集《倉》、《雅》之學(xué),研六書之旨,博訪通識,考于賈逵,作《說文解字》十五篇,凡萬六百字。字書精博,莫過于是。篆籀之體,極于斯焉。
其后賈魴以《三蒼》之書皆為隸字,隸字始廣而篆籀轉(zhuǎn)微。后漢及今千有余歲,凡善書者皆草隸焉。又隸書之法有冊繁補闕之論,則其訛偽斷可知矣。故今字書之數(shù)累倍于前。 夫圣人創(chuàng)制皆有依據(jù),不知而作,君子慎之,及史闕文,格言斯在。若草、木、魚、鳥,形聲相從,觸類長之,良無窮極,茍不折之以古義,何足以觀?故叔重之后,《玉篇》、《切韻》所載,習(xí)俗雖久,要不可施之于篆文。往者,李陽冰天縱其能,中興斯學(xué)。贊明許氏,奐焉英發(fā)。然古法背俗,易為堙微。
方今許、李之書僅存于世,學(xué)者殊寡,舊章罕存。秉筆操觚,要資檢閱,而偏傍奧密,不可意知,尋求一字,往往終卷,力省功倍,思得其宜。舍弟鍇特善小學(xué),因命取叔重所記,以《切韻》次之,聲韻區(qū)分,開卷可睹。鍇又集《通釋》四十篇,考先賢之微言,暢許氏之玄旨,正陽冰之新義,折流俗之異端,文字之學(xué),善矣盡矣。今此書止欲便于檢討,無恤其他,故聊存詁訓(xùn),以為別識。其余敷演,有《通釋五音》凡十卷,貽諸同志云。
鉉親為之篆,鏤板以行于世。
鍇字楚金,四歲而孤,母方教鉉,未暇及鍇,能自知書。李景見其文,以為秘書省正字,累官內(nèi)史舍人,因鉉奉使入宋,憂懼而卒,年五十五。李穆使江南,見其兄弟文章,嘆曰:“二陸不能及也!”
鉉有文集三十卷,《質(zhì)疑論》若干卷。所著《稽神錄》,多出于其客蒯亮。鍇所著則有文集、家傳、《方輿記》、《古今國典》、《賦苑》、《歲時廣記》云。
代表詩作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海內(nèi)兵方起,離筵淚易垂。
憐君負米去,惜此落花時。
想憶看來信,相寬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夢游·魂夢悠揚不奈何】
魂夢悠揚不奈何,夜來還在故人家。
香蒙蠟燭時時暗,戶映屏風故故斜。
檀的慢調(diào)銀字管,云鬟低綴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間別,洞口春深道路賒。
影視形象
1986年電視劇《絕代雙雄》,戴鵬飾徐鉉;
1996年電視劇《情劍山河》,扮演者不詳;
2015年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高森飾徐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