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短暫一生
一個(gè)出身貴族、家境富裕的少年,又天資聰穎、俊美異常,他的一生該是怎樣一個(gè)華美而圓滿的故事?
在伊頓公學(xué)(黛安娜王妃的兒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就是在這里上中學(xué))讀書的時(shí)候,因?yàn)樗拿篮吐敾郏瑢W(xué)校學(xué)仆傳統(tǒng)的不肯妥協(xié),激起了同學(xué)瘋狂的嫉妒,他們甚至成立了一個(gè)"惱雪團(tuán)"來專門欺負(fù)他。他們把他逼到墻角,撕掉他的書,踢他,掐他,往他身上吐口水。然而他們發(fā)現(xiàn)雪萊的眼中冒著一種讓人害怕的光芒,于是一哄而散,而他,只是拾起他喜愛的書,默默地走到如茵的草地上。
他一生的基調(diào)都在伊頓中學(xué)奠定好了。
他的母親很不喜歡這個(gè)長子,她理想中的男子該是魁梧而剽悍的,而他那么秀美,那么愛冥想,那么愛拿著一本詩集走到叢林里去讀,那么狂熱地宣揚(yáng)無神論。
18歲他考進(jìn)牛津大學(xué),卻因?yàn)樗趯W(xué)校里散發(fā)了一本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又拒不妥協(xié)而被校方開除。
他的父親是一個(gè)保守的輝格黨成員,一怒之下,斷絕了他的經(jīng)濟(jì)資助。雪萊,一個(gè)龐大家產(chǎn)的繼承者,因?yàn)閳?jiān)持自己的叛逆思想而陷入身無分文的困境。
不得已,他只好靠妹妹海倫的零花錢來救濟(jì)一下。海倫此時(shí)正在倫敦一個(gè)私立女子學(xué)校讀書。為此,雪萊常到學(xué)校去找妹妹。學(xué)校里的女學(xué)生也因此有機(jī)會結(jié)識海倫的這位小有名氣的哥哥。雪萊俊美的儀表、瀟灑的風(fēng)度和廣博的學(xué)識,立即贏得了一群女生的崇拜。其中海倫的好友哈麗特更是對雪萊一見傾心。
哈麗特的父親曾經(jīng)是一個(gè)酒館的老板,其他的同學(xué)都因此看不起她,說她是"墮落的賤婦"。她給雪萊寫了一封信,說父親逼她回去上學(xué),而她寧愿自殺也不想回學(xué)校了。雪萊毅然決定和她私奔。
就這樣,一個(gè)19歲的少年帶著一個(gè)16歲的少女上路了,他們懷著幼稚而真誠的拯救對方的決心上路了,他們在蘇格蘭舉行了婚禮。
目睹了蘇格蘭和愛爾蘭人民的處境后,他寫了《告愛爾蘭人民書》,號召他們爭取民族獨(dú)立的斗爭。在大學(xué)他就讀過激進(jìn)的政治家葛德溫的《政治正義論》,而且把葛德溫作為自己的精神導(dǎo)師。他寫了許多熱情洋溢的信向這位導(dǎo)師傾訴自己的看法。終于有一天,葛德溫請他和夫人去府上做客。
在那里,他遇到了葛德溫的兩個(gè)女兒。這兩個(gè)女兒都不是他親生的,范妮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帶過來的,珍妮是他的第二任夫人與前夫所生。他的親生女兒,他的掌上明珠,他最心愛的寶貝兒瑪麗這個(gè)時(shí)候正在蘇格蘭度假。
他的原配夫人是英國卓越的進(jìn)步思想家和作家瑪麗·沃斯托尼克拉夫特(1759~1797),曾寫過《人權(quán)的辯護(hù)》和《女權(quán)的辯護(hù)》兩篇文章。她在生下瑪麗之后不幸死于難產(chǎn)。
瑪麗當(dāng)時(shí)15歲,是智力卓越的父母親的結(jié)晶,又兼有母親的美貌。做父親的很遺憾雪萊沒有見到自己最珍愛的女兒,但他還是帶詩人去看了原配夫人的一張畫像。
范妮和珍妮都愛上了雪萊,她們每天望眼欲穿地等待著詩人來做客,聽他講話,聽他朗誦自己的詩作,她們深深地迷上了他!她們寫給妹妹瑪麗的每一封信里談?wù)摰亩际撬?/p>
瑪麗終于回來了。
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女神。她就像他鐘愛的古希臘史詩一樣讓他欣喜若狂。而她,從看到他的一剎那就知道他們的一生再也分不開了。
可是他已經(jīng)有妻室,雖然哈麗特到底只是一個(gè)膚淺而愛慕虛榮的女子,可當(dāng)初是他把她帶出來的,并允諾給她一生的幸福,更何況她已經(jīng)生下了他的孩子,怎么能離棄她?
恨不相逢未娶時(shí)。
他只能把一顆滾燙的心埋進(jìn)墓地里。讓它冰冷,讓它加蓋,覆上泥土,讓它永遠(yuǎn)不再發(fā)芽。希望是可怕的,希望有時(shí)候更像絕望。
可是最怕的就是連墓地都開出了花,連死和冷,連埋葬都阻止不了愛的生長。
他們的愛情被葛德溫發(fā)現(xiàn)了。這個(gè)一向抨擊英國虛偽的婚姻制度,維護(hù)世間真愛的斗士,卻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愛上一個(gè)已婚的男人,哪怕這種愛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哪怕他們的緣分是天注定,他也要拆散他們。他威脅詩人不準(zhǔn)再進(jìn)他的家門,要他永遠(yuǎn)死了這條心。
1814年7月28日,雪萊與瑪麗約定好清晨四時(shí)出走,雇好了馬車。雪萊守護(hù)在葛德溫家對面的房子里。當(dāng)星月漸漸隱去,燈燭熄滅時(shí),瑪麗輕輕推開房門,向黑暗中的雪萊奔去。
這一去就是一生一世,這一去就是顛沛流離,而她從未后悔。17歲的她,做了人生最大的冒險(xiǎn),用一生做賭注來贏得一段愛情。珍妮在幾分鐘前才下了決心同妹妹一道出逃。因?yàn)樗闹幸矐阎鴮ρ┤R真誠的愛慕。
他們?nèi)俗饬艘粭l小船,渡海去了瑞士,又徒步走到巴黎,后來窮困潦倒又回到了倫敦。他們相守的8年間,大部分時(shí)間都是在不停地流浪,搬家,躲避,經(jīng)受貧窮、惡語中傷、誤解、整個(gè)正統(tǒng)社會的攻擊。所謂的美好愛情,首先需要的就是一顆強(qiáng)大的心,足以對抗絕大部分人的污蔑。天才都是不見容于當(dāng)時(shí)的,在所有的人都說他是瘋子的情況下,你如何相信他是天使?
不知道一個(gè)17歲的少女是如何做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用血和淚來澆灌它。
陰冷的倫敦,陰冷的日子大大地摧殘了他的健康,他們不得不出國。他們在日內(nèi)瓦湖畔遇到了另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那是兩位詩人幸福的時(shí)光,白天一起泛舟湖上,晚上在火爐邊談?wù)撛姼,談(wù)撜軐W(xué),談?wù)撜。好不快意?/p>
6月連續(xù)下了十多天的陰雨,悶在房子里,大家只好講鬼怪故事來打發(fā)無聊的日子。拜倫提議每個(gè)人把自己的鬼怪故事寫成一個(gè)小說,結(jié)集出版。
拜倫和雪萊都沒寫成,對于詩人來說,這些怪力亂神的故事畢竟是旁門左道,大丈夫不屑為之。只有瑪麗認(rèn)真了,她花了整整兩個(gè)月的時(shí)間寫成了一本后世給予很高評價(jià)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又翻譯為《人造人的故事》),被認(rèn)為是科學(xué)幻想小說的開山之作。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gè)名叫弗蘭肯斯坦的科學(xué)家把死人的尸體縫接在一起,用電擊的方法使他復(fù)活,而他卻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身高2米5的丑陋不堪的巨人嚇跑了。這個(gè)人造人心地善良,可是因?yàn)殚L相丑陋遭到人類的唾棄,非常孤獨(dú)。他央求弗蘭肯斯坦給他造一個(gè)女友,然后他們永遠(yuǎn)離開人類到北極去生活。弗蘭肯斯坦答應(yīng)了,可是在快成功的一剎那,他擔(dān)心一旦這女人造人也復(fù)活的話,他們的后代會不會戰(zhàn)勝并摧毀人類的世界?于是他毀掉了這個(gè)女人造人。這一切被窗外的人造人看在眼里,他發(fā)誓報(bào)復(fù)弗蘭肯斯坦,殺死了他的新婚妻子、幼弟和好友,然后他們走上了相互追殺的不歸路。
寫這部小說時(shí),瑪麗才19歲。
那個(gè)丑陋的怪物其實(shí)就是她的化身,被整個(gè)正統(tǒng)社會唾棄的孤獨(dú)感,無法取得身份認(rèn)同的焦慮都在這個(gè)怪物的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旣愑啄陠誓,被后母欺凌,后母一心只想趕她出家門,她選擇了沒有人祝福的愛情,和相愛的人在一起,但是遭眾人責(zé)罵。
小說中有一個(gè)細(xì)節(jié),寫怪物躲在山里一戶人家的墻壁后面,偷偷地學(xué)人類說話。雖然聰穎,她畢竟是一個(gè)女子,只能在父親的書房里自學(xué);拜倫和雪萊高談闊論的時(shí)候,想必她的心里很酸澀。她就像那個(gè)怪物一樣只能躲在墻壁后面,偷偷地學(xué)習(xí)以男性為主宰的話語。她和伍爾芙一樣,終身以自己是女子進(jìn)不了牛津和劍橋?yàn)楹丁?/p>
一個(gè)女子選擇了一個(gè)天才,她的一生似乎就是犧牲自我來成全一位天才的成長,若能做到這樣,世人已經(jīng)足矣?墒乾旣愖屓藙尤莸氖牵靡恢皇謸卧谘┤R的背后,幫他擋住這個(gè)世界的一切傷害和誤解,另一只手還要騰出來匆匆地記下自我,刻下一個(gè)自己的雕像。而這一切,竟是一個(gè)19歲女子所做的。
哈麗特死了,投水自殺。那些反對雪萊的人抓住了這個(gè)把柄作為永久攻擊他的匕首,對他的人格大肆地潑污水,而且動用一切法律剝奪了他對一子一女的監(jiān)護(hù)權(quán)。他們想讓他一無所有。
他突然之間變老了。
他只是一顆赤子之心,把這個(gè)世界想得過于美好。他懷有的憎恨也是愛,他筆下的西風(fēng)在摧殘舊的隆冬的時(shí)候,也呼喚新的春天的到來。
可是這個(gè)世界卻只顧著對他一味地摧殘。
婚姻對于一般的人來說,能做到相看兩不厭已經(jīng)足夠了,再好一點(diǎn)是相濡以沫,在患難之中結(jié)出一點(diǎn)超乎情欲之上的友愛,更好一點(diǎn)是兩情相悅,互相有點(diǎn)喜歡?墒菒,對于兩個(gè)人來說,太沉重、太艱難了。那不僅僅是一個(gè)兩情相悅、花好月圓,而且是人生最大的考驗(yàn),這樣的一分真愛最難的就在于,如何在萬難的境遇下,使它變成可能,并且去維持它?
一個(gè)女子以羸弱之軀,承受住生命中幾乎所有的鈍痛。出生10天之后,母親死于產(chǎn)后并發(fā)癥;兒子和女兒夭亡,丈夫早逝。在25歲之前,她經(jīng)受了我們絕大部分人不可能接受的苦難和打擊。
雪萊死后,她和兒子回到了雪萊的家鄉(xiāng),她的兒子成了龐大家產(chǎn)的唯一繼承人,再也不用像他的父親那樣一生為金錢所苦所累。更幸運(yùn)的是,她的兒子完全不喜歡文學(xué),他不喜歡寫詩,他是一個(gè)平凡而幸福的人。
雪萊生前的一個(gè)朋友向她求婚,她說:”我喜歡我現(xiàn)在的名字!
她的晚年很幸福,兒子孝順,出息,兒媳婦也很賢淑。但她后來的小說再也沒有《弗蘭肯斯坦》那樣震撼人心了。一個(gè)女人離開了她傳奇的經(jīng)歷,不絕如縷的故事也就該結(jié)束了。
愛是一場筵席,有的人拼卻一醉,有的人舉箸傷悲,有的人飲鴆止渴,有的人誓死不悔。
雪萊之死
1822年7月8日,雪萊在一個(gè)暴風(fēng)雨的夜里駕船去接人,船沉人亡。10天以后,人們才在海邊找到他的尸體,他的臉和手,以及露在衣服外面的部位都被魚吃掉了,只能從他高挑的身材和口袋里的濟(jì)慈詩集判斷他就是雪萊。
死時(shí),他30歲不到。而瑪麗·雪萊才25歲。
一個(gè)天才就這樣隕落了。人們把他的骨灰葬在羅馬的新教徒公墓里,那里還躺著他夭亡的兒子威廉和同樣早逝的好友濟(jì)慈。
拜倫等好友為他舉行了一個(gè)希臘式的葬禮,在海邊用木柴燒掉他的尸體。火葬的場面極其悲壯,海岸上站滿了圍觀的意大利人。就像古希臘史詩描寫的赫克托爾的火葬一樣,拜倫以及其他好友向火中投入香料、油和鹽,還倒入了大量的酒。
據(jù)說,雪萊的心臟特別大,燒了三個(gè)小時(shí)沒燒化,他的好友從火中搶出了心臟,用一個(gè)匣子盛起來,交給了瑪麗·雪萊。
雪萊死后,瑪麗·雪萊攜著唯一存活的幼子回到了雪萊的家鄉(xiāng),由她的兒子繼承了龐大的家產(chǎn)。而她,終身再也未嫁。
大事年表
1792 年
8 月4 日,佩西·比希·雪萊生于英國蘇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爾德·普 萊斯一世代貴族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陳腐庸俗,雪萊自幼與父母不親;后有 四妹及一弟。
雪萊出生前三年,即1789 年,法國大革命已開始,1789 年7 月14 日, 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獄。
1793 年
是年1 月21 日,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處死。同年初英國參加對法戰(zhàn)爭。
1794 年
英首相庇特停止“人身保護(hù)法令”,并宣布禁止舉行群眾集會。潘恩逃往法國。當(dāng)時(shí)英國所有進(jìn)步組織被宣布為非法。
1799 年
雪萊七歲。
據(jù)霍格(Hogg)《雪萊傳》引雪萊妹海倫信說:雪萊六歲時(shí) 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處學(xué)拉丁文。
1800 年
雪萊八歲,作諷刺詩《一只貓咪》,共五節(jié),三十行。其中二節(jié)云:
有人要想活得長;
有些人們卻巴望:
一個(gè)老家伙,趁早就完蛋;
究竟怎樣最恰當(dāng),
還請大家細(xì)思量,
因?yàn)槲,不能隨便瞎扯談。
但這可憐的貓咪,
就是要把耗子覓,
來讓它小小肚子塞個(gè)飽;
有人跟它也一樣,
給他個(gè)耗子嚼一場,
就不會日夜嘮叨沒個(gè)了!
此為雪萊詩全集中所載雪萊最早的一首詩作。據(jù)有的傳記家猜想,小小 的雪萊是在諷刺他的父親等人巴望其祖父比希爵士快死,以便得到遺產(chǎn)和議 會的干俸。
1802 年
雪萊十歲。
入薩昂學(xué)校(SionHouseAcademy ),該校在勃蘭特福德 (Brentford)附近。校長為格林蘭德博士(Dr。Greenland)。
1804 年
雪萊十二歲。
入伊頓學(xué)校(EtonSchool)。雪萊在該校近六年,處境極 壞。他在薩昂學(xué)校時(shí)即受同學(xué)輩欺侮,至伊頓更甚。只有一個(gè)比他年幼的同 學(xué)豪立戴(W。S。Halliday)同他友善,據(jù)豪立戴回憶,雪萊在伊頓確實(shí)備受 貴族子弟同學(xué)輩欺凌;但雪萊學(xué)業(yè)優(yōu)良,視作業(yè)和考試如同兒戲,尤其拉丁詩藝出眾超群。
雪萊不敬該校師長,唯同伊頓附近溫莎隱居的一位退職老年醫(yī)生林德博 士(Dr。Lind)過從甚密。有一次據(jù)說雪萊之父欲來伊頓將雪菜送瘋?cè)嗽壕薪?雪萊秘密托人帶信給林德博士,林德博士親至,診斷為一般發(fā)燒,才阻止雪萊之父送子入瘋?cè)嗽褐e。雪萊時(shí)常去林德老人處長談。林德醫(yī)生是很博雅的。
雪萊曾說:“林德博士這位老人對我之恩遠(yuǎn)過我父!
雪萊在伊頓除讀葛德丈著作外,讀盧克萊修(Lucretius),普里尼(Pliny),美國法蘭克林及法國盧梭等百科全書派、孔多塞、英國潘恩等人 書,也大量閱讀自然科學(xué)書籍。近人金一海爾(King —Hdle)著《雪萊著作及思想》一書中有一章詳述雪萊對自然科學(xué)的鉆研,及在這方面所受教育。
1810 年
雪萊十八歲,10 月入牛津大學(xué)UniversityCollege(大學(xué)學(xué)院)。
雪萊故居——菲爾德莊園(6張)
該年4 月在伊頓時(shí)己出版與其妹合著之小說《扎斯特洛齊》(Zastrozzi),驚險(xiǎn)說部而已。9 月出版《維克多和卡齊爾詩集》,始有特色。
入牛津后,于11 月出版《瑪格雷特·尼柯爾遜遺篇》,12 月出版《圣·伊 爾文,或羅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 年
雪萊十九歲。
3 月25 日因刊行《論無神論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學(xué)開除。他在牛津僅住了數(shù)月。3 月26 日離校。
8 月28 日與哈麗特·成斯布魯克結(jié)婚。11 月住凱斯維克(Keswick),迂騷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與黑奇納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 件往還甚多,大部分談?wù)軐W(xué)、政治問題,談為理想而犧牲個(gè)人的生命等,信中有一詩《致瑪麗》,可見雪萊當(dāng)時(shí)為理想而犧牲的見解:
撲滅你眼中悲袁的光焰吧,少女,
這光焰在你疲憊的眼中掙扎;
要敢于從命運(yùn)的廢墟,
借取決心,你應(yīng)該堅(jiān)韌不拔;
因?yàn)槌急派涞慕鸸馊f道,
未必有如此之燦爛華羌,
象你身上的那一片光華閃耀,
那不可掩蔽的、最美的光輝。
象你所懷抱的如此美好的夢想,
我也甘愿拿生命來交換,
我將含笑做一個(gè)殉道者而死亡。
對著那愛情的不流血的祭壇。
為了心底的寶藏,你愿以身殉,
如果我也擁有如此珍貴的寶藏,
我決不愿拿它換取高齡,
換取干癟的兩頰和白發(fā)蒼蒼。
1812 年
雪萊二十歲。1 月同葛德文通信。2 月12 日一4 月4 日赴愛爾蘭進(jìn)行政 治活動,在都柏林刊布《告愛爾蘭人民書》《關(guān)于建立慈善家協(xié)會的倡議》 《人權(quán)宣言》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會上公開發(fā)表演講,談天主教徒解放等問題。
6 月—8 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效艾棱巴羅勛爵的信》,并刊行。
寫作《麥布女王》長詩。10 月在倫敦見葛德文。
1813 年
雪萊二十一歲。2 月完成《麥布女王》長詩及散文注釋。(同年復(fù)印成,未公開發(fā)行。)同月離特雷瑪多克(Tremadoc),第二次訪問愛爾蘭(至克 伊拉內(nèi)Kiltarney,柯克Cork 等地)。4 月在倫敦。7 月—10 月在貝爾克夏亞的勃拉克內(nèi)爾(Bracknel1,Berkshire)。10 月—12 月在愛丁堡。12 月 在溫莎(Windsor)定居。共后往還于勃拉克內(nèi)爾和倫敦之間。
1814 年
雪萊二十二歲?小恶g自然種論》一書。7 月與哈麗特·威斯布魯克離異,而與葛德文之女瑪麗·伍爾斯東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 月28 日— 9 月中,雪萊偕瑪麗赴法國、瑞士、菜茵河一帶旅行。
1815 年
雪萊二十三歲。1 月祖父去世,得相當(dāng)遺產(chǎn),后助人散盡。8 月定居溫莎 附近的比曉普蓋特(Bishopgate)。秋,作長詩《阿拉斯特》,否定個(gè)人中 心思想。作《一個(gè)共和主義者聞拿破侖垮臺有感》;作《致華茲渥斯》,表 示惋惜華茲渥斯背叛革命理想。這些詩,連同《阿拉斯特》長詩一起,均于 下年出版。
1816 年
雪萊二十四歲。
3 月,《阿拉斯特》等詩刊行。
5 月—9 月間旅行瑞士日內(nèi)瓦一帶,始與拜倫訂交。12 月10 日,前妻哈麗特投河自殺。遂與瑪麗·伍爾斯東克拉夫特舉行婚禮。
自年底起,與自由主義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 年
雪萊二十五歲。
2 月5 日,與詩人濟(jì)慈(JohnKeats)相識。
3 月居馬洛(GreatMarlow)。
法庭判處剝奪雪萊撫養(yǎng)前妻哈麗特所生子女之權(quán)。
作《致大法官》一詩,以示抗議。
寫作長詩《伊斯蘭的反叛》。
發(fā)表《關(guān)于在整個(gè)王國實(shí)行選舉制度改革的建議》小冊子。
發(fā)表《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書》小冊子。
1818 年
雪萊二十六歲。
《伊斯蘭的反叛》一侍出版。4 月抵意大利,從此未返英倫。訪比薩(pi-sa)、萊航(Leghorn)等處。8 月在威尼斯迂拜倫,彼亦早已被英國 惡勢力逐出英倫,漂泊至意大利。9 月至艾斯特(Este),寫巨著《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第一幕,11 月訪羅馬和龐貝,定居那不勒斯。
雪萊好友、遺囑執(zhí)行人——詩人拜倫(11張)
1819 年
雪萊二十七歲。
寫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全詩劇四幕,并成詩劇《倩契》。
作政論《從哲學(xué)的觀點(diǎn)看議會改革》未完稿,約二萬言。
曼徹斯特群眾集會遭到騎兵屠殺,對此慘案,雪萊忿極,作政治長詩《暴
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詩篇。名篇《西風(fēng)頌》亦成于是年秋。這一年據(jù)一般
傳記家言,是雪萊最多產(chǎn)的一年。
據(jù)雪萊夫人言,“雪萊在1819 年時(shí)已相信人民與統(tǒng)治者之間的一場沖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邊。他計(jì)劃寫一組政治詩,但因當(dāng) 時(shí)英國有所謂u2018誹謗罪u2019的法律壓制,不可能出版!彼煲噪[晦的語言作《西風(fēng)頌》等詩預(yù)言社會的新生。
1820 年
雪萊二十八歲。
1 月至比薩。6 月至萊航。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及其他》詩集出版。
寫《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詩,此詩為雪萊詩中措詞最難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滿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該年與雪萊往還友人中有希臘愛國者瑪夫羅柯達(dá)多親王等人。
同年,西班牙人民起義,迫使國王菲迪南實(shí)施1812 年憲法,釋放愛國人士。雪萊作《自由頌》。該詩中透露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萌芽。篇幅較長。
1821 年
雪萊二十九歲。
2 月濟(jì)慈死。作長詩《阿童尼(阿多尼)》吊之。雪萊夫人謂此詩實(shí)雪萊自挽。
作《為詩辯護(hù)》,答友人皮柯克的詩論。
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詩劇《希臘》,頌揚(yáng)希臘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統(tǒng)治下
爭自由的斗爭。卷首題辭獻(xiàn)瑪夫羅柯達(dá)多親王。
1822 年
雪萊三十歲。
《希臘》出版。
5 月1 日移居斯貝齊亞海灣之濱,近勒里奇(Lerici)鎮(zhèn)的一住處,海浪拍擊小樓底層的圓柱,環(huán)境幽靜,而購物不便,婦女們叫苦。
6 月始作長詩《生命的凱旋》,未完。6 月20 日赴萊亨迎接自英來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貝齊亞海上突然起風(fēng)暴,雪萊等數(shù)人復(fù)舟淹死,
雪萊時(shí)年不滿三十周歲。
拜倫、亨特等友人參加雪萊火葬禮。友人屈雷勞尼(Trelawny)冒險(xiǎn)從烈焰中搶出雪萊的心,裝入一瓶中。后葬雪菜骨灰于羅馬新教徒墓園,友人們?yōu)閺?fù)一大理石板,其上銘刻:珀西·比希·雪萊——“眾心之心”(Percy Bysshe Shelley——COR CORDIUM)
并莎士比亞詩三行:
“他的一切從不曾消逝,
只是經(jīng)歷了海的洗禮,
變得更加豐富而奇麗!
(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
but doth suffer a sea,
change 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
拜倫在雪萊火葬時(shí)恭立,俯首沉恩,火化畢,拜倫忽解衣躍入海中在泳 不已。越二年從軍希臘死。
1839 年
雪萊逝世后17 年,克服了重重障礙,雪萊夫人編纂的《雪萊詩集》四卷 本才出版,第二版改為一卷本,此集大體收入了雪萊的主要詩作,為后來各 版本的主要依據(jù)。此后又若千年,雪萊之名才大著。雪萊生時(shí)自印之詩集,大多每種四五百冊,而售出者往往在十冊以內(nèi)。本世紀(jì)二三十年代英潘及沛克二氏始編成了雪萊全集(包括詩歌、散文、政論、書信)十卷本;七十年代后又有雪萊未刊行之原稿發(fā)現(xiàn),如艾斯戴爾家藏稿本,多為雪萊早歲詩作。雪萊書簡1960 年前后已收集近千封。
作品一覽
抒情詩
1809年
《愛爾蘭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
1810年
《戰(zhàn)爭》(War)
《維克多與凱齊爾詩鈔》(與妹伊麗莎白合作)
1811年
《瑪格麗特·尼克爾斯遺稿》
1812年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
1814年
《 寫在布雷克耐爾》(Stanza,written at Bracknell)
《無題——1814年4月》(Stanzas——April,1814)
《致哈莉特》(To Harriet)
《致瑪麗?伍爾斯頓克拉夫特?葛德文》(To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致——》(To ——)
1815年
《無 !(Mutabilty)
《死 亡》(On Death)
《夏日黃昏墓園》(A Summer Evening Churchyard)
《 無 題》(Lines)
1816年
《日 落》(The Sunset)
《贊智力美》(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
《勃朗峰》(Mount Blanc)
《一個(gè)共和主義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
1817年
《瑪麗安妮的夢》(Marianne’s Dream)
《致歌唱的康斯坦西亞》(To Constantia,Singing)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
《給威廉?雪萊》(To William Shelley)
《 無 題》(Lines)
《 死 亡》(Death)
《撒旦掙脫了鎖鏈》(Fragment:Satan broken loose)
《給獄中歸來的朋友》(Fragment: To a Friend relased from Prison)
《奧西曼迭斯》(Ozymandias)
1818年
《致尼羅》(To the Nile)
《 逝》(The Past)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On a Faded Violet)
《 尤根尼亞山中抒情》(Lines written among the Euganean Hills)
《召苦難》(Invocation to Misery)
《無 題》(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near Naples)
《十四行:無題》(Sonnet)
《致瑪麗》(To Mary)
1819年
《給英格蘭人的歌》(Song to the Man of England)
《新國歌》(A New National Anthem)
《頌 歌》(An Ode)
《蒼天頌》(Ode to Heaven)
《西風(fēng)頌》(Ode to the West Wind)
《告誡》( An Exhoratation)
《印度小夜曲》(The Indian Serenade)
《愛的哲學(xué)》(Love’s Philosophy)
《1819年的英國》(England in 1819)
《饑餓的母親》(A Starving Mother)
1820年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
《云》(The Cloud)
《致云雀》(To a Skylark)
《阿波羅之歌》(Hymn of Apollo)
《潘之歌》(Hymn of Pan)
《兩個(gè)精靈:一則寓言》(The two Spirits:An Allegory)
《秋:挽歌》(Autumn: A Dirge)
《十四行》(Sonnet)
《 久遠(yuǎn)的往昔》(Time Long Past)
1821年
《 年歲的挽歌》(Dirge for the Year)
《時(shí) 間》(Time)
《無 題》(Lines)
《阿拉伯歌詞仿作》(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
《歌》(Song)
《無 !(Mutability)
《 聞拿破侖死有感》(Lines written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Mapoleon)
《十四行:政治的偉大》(Sonnet:Political Greatness)
《哀 歌》(A Lament)
《憶》(Remembrance)
《致愛德華?威廉斯》(To Edward Williams)
《致——》(To——)
《致——》(To——)
《音 樂》(Music)
《 十四行:致拜倫》(Sonnet ti Byron)
《 哀濟(jì)慈》(Fragment on Keats)
1822年
《女催眠師語病人》(The Magnetic Lady to her Patient)
《致珍妮:回憶》(To Jane :The Recollection)
《寫在勒瑞奇海灣》(Lines written in the Bay of Lerici)
《一盞破碎的明燈》(Lines)
《我們重逢和分別時(shí)不同》(Lines:’We meet not as we parted’)
小說兩部
《扎斯特洛奇》(Zastrozzi,1810)
《術(shù)士圣歐文》(St。 Irvyne; or, the Rosicrucian,1811)
長詩列表
1813年
《麥布女王》(Queen Mab)
1815年
《阿拉斯特》(或《孤獨(dú)的精靈》)
1817年
《萊昂和西絲娜》(或《黃金城的革命:預(yù)見于十九世紀(jì)的一場幻景》)
1818年
《羅薩林和海倫》(Rosalind and Helen)
《伊斯蘭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
《朱利安和馬達(dá)洛》
1819年
《暴政的假面游行》(The Mask of Anarchy)
《彼得·貝爾第三》
1820年
《心之靈》(EPIPSYCHIDION)
《致瑪利亞·吉斯伯恩》
《阿特拉斯的女巫》
1821年
《阿童尼(阿多尼)》(Adonais)
1822年
《生命的凱旋》
劇本列表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詩。
《希臘》(Greece,1821,抒情詩劇)
《論文及散文 無神論的必然》(1811)
《自然神論之駁斥》(1814)
《關(guān)于把改革付諸全國投票的建議》(1817)
《詩的辯護(hù)》(1821)
詩劇列表
1819年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1822年
《查理一世》
論文散文
《柯利修姆遺址》
《刺客——一個(gè)傳奇的片斷》
《論愛》
《伯里克利時(shí)代——兼評佛羅倫薩畫廊的雕塑》
《論生活》
《論來世》
《論死刑》
《論古風(fēng)俗。涉及愛的主題》
《論文學(xué)的復(fù)興》
《論<會飲篇>》
《道德沉思錄》
《形而上學(xué)沉思錄》
《評赫格的<愛歷克斯·,?shù)婪蛴H王回憶錄>》
《論基督教》
《無神論的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1811)
《告愛爾蘭人民書》(1812)
《關(guān)于建立慈善家協(xié)會的倡議》(1812)
《人權(quán)宣言》(1812)
《駁自然神論——對話錄》(1814)
《為夏洛特公主去世告世界書》(1818)
《關(guān)于把改革付諸全國投票的建議》(1817)
《一種改革的哲學(xué)觀》(1819)
《為詩辯護(hù)》(A Defence of Poetry,1821)
譯著列表
柏拉圖《會飲篇》
荷馬《維納斯贊》等
但丁《地獄》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經(jīng)典語錄
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
歷史是刻在時(shí)間記憶上的回旋詩。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微笑,實(shí)在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愛不是時(shí)光的奴隸。
愛就象燈光,同時(shí)照兩個(gè)人,光輝并不會減弱。
希望會使人年輕,因?yàn)橄M颓啻菏且粚ν值堋?/p>
最為不幸的人被苦難撫育成了詩人,他們把從苦難中學(xué)到的東西用詩歌教給別人。
一首詩則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現(xiàn)了出來。
所有時(shí)代的詩人都在為一首不斷發(fā)展著的“偉大詩篇”作出貢獻(xiàn)。
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
我們愈是學(xué)習(xí),愈覺得自己的貧乏。
惡德——不和、戰(zhàn)爭、悲慘;美德——和平、幸福、和諧。
一個(gè)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xì)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xì)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或者說,就是逾越我們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我的寫作既不圖利也不求名,寫詩并加以發(fā)表,不過是我的手段,目的則在于傳達(dá)我和他人之間的同情,而這種同情王是我對于同類的強(qiáng)烈無邊的愛激勵(lì)我去爭取的一種感情。
汲取吧人類,因?yàn)橹R對于你,正如廣闊的河水之于埃及。
如果你十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diǎn)損傷,那么,你將失去兩只翅膀,永遠(yuǎn)不再能夠凌空飛翔。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shí)間悲哀。
人生,這偉大的奇跡,我們嘆為觀止,只因你如此奇妙無比……
人物評價(jià)
瑪麗·雪萊著序
他的船駛出了視線,我卻留在即將吞沒他的大海浪花邊上等候他的歸來。
我們徒勞地等待著,大海似乎想用無休止的嗚咽向我們通報(bào)我們不愿知道的消息,那段時(shí)間的真實(shí)痛苦超過了歷來最出色想象力所描繪的虛構(gòu)。終于知道了真相——是一種使得我們所愛也確實(shí)可愛的意大利成為墳?zāi)梗顾奶炜兆兂缮w棺布的真相。我們失去了他,而我卻癡心地期望不是永遠(yuǎn)的失去,他那非凡崇高的品質(zhì)是他繼續(xù)存在的保證,雖然是改換了形式。羅馬收下了他的骨灰;骨灰就埋葬在它長滿野草的城墻腳下,這“世界僅有的紀(jì)念碑”已由于他的遺骸而具有更豐富的涵義。
我編這個(gè)集子的動機(jī),是唯恐遺漏了有可能構(gòu)成這位天才紀(jì)念碑的任何一點(diǎn)材料,而不是向喜愛挑剔的讀者只提供完整的作品。我敢于確信,雪萊詩歌的愛好者,他們要比當(dāng)今任何一個(gè)詩人更能懂得他寫的每一個(gè)詞、每一行都天然具有獨(dú)特的美,他們會原諒并且感激我:我把這個(gè)集子奉獻(xiàn)給他們。
——《雪萊夫人序1824年版雪萊遺詩集》
那只小小的骨灰盒里就容納了他留在人世而即將被埋葬的一切——而他的天才和品德曾是這個(gè)世界光榮的冠冕——他的愛一直是幸福、和平與善的源泉。
——《雪萊夫人有關(guān)1822年詩歌的題記》
他死了,這個(gè)世界并未顯得異樣。但是他對全人類的影響卻在迅速增強(qiáng)——盡管人類的發(fā)展緩慢。而且,從這個(gè)國家政治狀況的改善中,我們可以追溯到他的奮斗所起過的一份作用。他那顆靈魂,在新的狀態(tài)下,正從意識到他的努力并非徒勞,也從他癡心熱愛的自由事業(yè)有所進(jìn)步的發(fā)展中獲得安慰,雖然已為時(shí)太晚。
他死了,他在熟識他的人們中的位置還沒有能被任何人填補(bǔ),他仍然走在他們身邊,像一個(gè)善良的精靈,給他們以安慰和恩惠——用他天才的光輝照亮人生的黑暗,以他的同情和愛鼓舞他們前進(jìn)。任何人,一旦喜愛上雪萊,都必然會覺得所有其他的感情比較起來都仿佛是浪費(fèi)在貧瘠的土地上。我們最大的安慰是知道,這樣一個(gè)心靈純潔而崇高的人曾經(jīng)生活在我們中間,如今是到了我們總有一天會和他會合的地方。
如果,我這樣做的過晚,
也許,還能用這只疲倦的筆,
來把高貴、美好的英名紀(jì)念。
——《雪萊夫人序1839年版雪萊詩集》
魯迅《摩羅詩力說》
修黎(95)生三十年而死,其三十年悉奇跡也,而亦即無韻之詩。時(shí)既艱危,性復(fù)狷介,世不彼愛,而彼亦不愛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客意太利之南方,終以壯齡而夭死,謂一生即悲劇之實(shí)現(xiàn),蓋非夸也。修黎者,以千七百九十二年生于英之名門,姿狀端麗,夙好靜思;比入中學(xué),大為學(xué)友暨校師所不喜,虐遇不可堪。詩人之心,乃早萌反抗之朕兆;后作說部,以所得值饗其友八人,負(fù)狂人之名而去。次入惡斯佛大學(xué)(96),修愛智之學(xué),屢馳書乞教于名人。而爾時(shí)宗教,權(quán)悉歸于冥頑之牧師,因以妨自由之崇信。修黎蹶起,著《無神論之要》一篇,略謂惟慈愛平等三,乃使世界為樂園之要素,若夫宗教,于此無功,無有可也。書成行世,校長見之大震,終逐之;其父亦驚絕,使謝罪返校,而修黎不從,因不能歸。天地雖大,故鄉(xiāng)已失,于是至倫敦,時(shí)年十八,顧已孤立兩間,歡愛悉絕,不得不與社會戰(zhàn)矣。已而知戈德文(W.Godwin)(97),讀其著述,博愛之精神益張。次年入愛爾蘭,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顧終不成。逮千八百十五年,其詩《阿剌斯多》(Alastor)(98)始出世,記懷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見,終死曠原,如自敘也。次年乃識裴倫于瑞士;裴倫深稱其人,謂奮迅如獅子,又善其詩,而世猶無顧之者。又次年成《伊式闌轉(zhuǎn)輪篇》(The Revoltof Islam)。凡修黎懷抱,多抒于此。篇中英雄曰羅昂,以熱誠雄辯,警其國民,鼓吹自由,擠擊壓制,顧正義終敗,而壓制于以凱還,羅昂遂為正義死。是詩所函,有無量希望信仰,暨無窮之愛,窮追不舍,終以殞亡。蓋羅昂者,實(shí)詩人之先覺,亦即修黎之化身也。
至其杰作,尤在劇詩;尤偉者二,一曰《解放之普洛美迢斯》(PrometheusUnbound)(99),一曰《煔希》(TheCenci)。前者事本希臘神話,意近裴倫之《凱因》。假普洛美迢為人類之精神,以愛與正義自由故,不恤艱苦,力抗壓制主者僦畢多(100),竊火貽人,受縶于山頂,猛鷲日啄其肉,而終不降。僦畢多為之辟易;普洛美迢乃眷女子珂希亞,獲其愛而畢。珂希亞者,理想也!稛毾!分鲁鲆馓,記女子煔希之父,酷虐無道,毒虐無所弗至,煔希終殺之,與其后母兄弟,同戮于市。論者或謂之不倫。顧失常之事,不能絕于人間,即中國《春秋》(101),修自圣人之手者,類此之事,且數(shù)數(shù)見,又多直書無所諱,吾人獨(dú)于修黎所作,乃和眾口而難之耶?上述二篇,詩人悉出以全力,嘗自言曰,吾詩為眾而作,讀者將多。又曰,此可登諸劇場者。顧詩成而后,實(shí)乃反是,社會以謂不足讀,伶人以謂不可為;修黎抗偽俗弊習(xí)以成詩,而詩亦即受偽俗弊習(xí)之天閼,此十九棟(102)上葉精神界之戰(zhàn)士,所為多抱正義而駢殞者也。雖然,往時(shí)去矣,任其自去,若夫修黎之真值,則至今日而大昭。革新之潮,此其巨派,戈德文書出,初啟其端,得詩人之聲,乃益深入世人之靈府。凡正義自由真理以至博愛希望諸說,無不化而成醇,或?yàn)榱_昂,或?yàn)槠章迕捞,或(yàn)橐潦疥@之壯士,現(xiàn)于人前,與舊習(xí)對立,更張破壞,無稍假借也。舊習(xí)既破,何物斯存,則惟改革之新精神而已。十九世紀(jì)機(jī)運(yùn)之新,實(shí)賴有此。朋思唱于前,裴倫修黎起其后,掊擊排斥,人漸為之倉皇;而倉皇之中,即亟人生之改進(jìn)。故世之嫉視破壞,加之惡名者,特見一偏而未得其全體者爾。若為案其真狀,則光明希望,實(shí)伏于中。惡物悉顛,于群何毒?破壞之云,特可發(fā)自冥頑牧師之口,而不可出諸全群者也。若其聞之,則破壞為業(yè),斯愈益貴矣!況修黎者,神思之人,求索而無止期,猛進(jìn)而不退轉(zhuǎn),淺人之所觀察,殊莫可得其淵深。若能真識其人,將見品性之卓,出于云間,熱誠勃然,無可沮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鄉(xiāng);此其為鄉(xiāng),則爰有美之本體。奧古斯丁(103)曰,吾未有愛而吾欲愛,因抱希冀以求足愛者也。惟修黎亦然,故終出人間而神行,冀自達(dá)其所崇信之境;復(fù)以妙音,喻一切未覺,使知人類曼衍之大故,暨人生價(jià)值之所存,揚(yáng)同情之精神,而張其上征渴仰之思想,使懷大希以奮進(jìn),與時(shí)劫同其無窮。世則謂之惡魔,而修黎遂以孤立;群復(fù)加以排擠,使不可久留于人間,于是壓制凱還,修黎以死,蓋宛然阿剌斯多之殞于大漠也。
雖然,其獨(dú)慰詩人之心者,則尚有天然在焉。人生不可知,社會不可恃,則對天物之不偽,遂寄之無限之溫情。一切人心,孰不如是。特緣受染有異,所感斯殊,故目睛奪于實(shí)利,則欲驅(qū)天然為之得金資;智力集于科學(xué),則思制天然而見其法則;若至下者,乃自春徂冬,于兩間崇高偉大美妙之見象,絕無所感應(yīng)于心,自墮神智于深淵,壽雖百年,而迄不知光明為何物,又爰解所謂臥天然之懷,作嬰兒之笑矣。修黎幼時(shí),素親天物,嘗曰,吾幼即愛山河林壑之幽寂,游戲于斷崖絕壁之為危險(xiǎn),吾伴侶也?计渖,誠如自述。方在稚齒,已盤桓于密林幽谷之中,晨瞻曉日,夕觀繁星,俯則瞰大都中人事之盛衰,或思前此壓制抗拒之陳跡;而蕪城古邑,或破屋中貧人啼饑號寒之狀,亦時(shí)復(fù)歷歷入其目中。其神思之澡雪(104),既至異于常人,則曠觀天然,自感神,凡萬匯之當(dāng)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故心弦之動,自與天籟合調(diào),發(fā)為抒情之什,品悉至神,莫可方物,非狹斯丕爾暨斯賓塞(105)所作,不有足與相倫比者。比千八百十九年春,修黎定居羅馬,次年遷畢撒(106);裴倫亦至,此他之友多集,為其一生中至樂之時(shí)。迨二十二年七月八日,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風(fēng)猝起,益以奔電疾雷,少頃波平,孤舟遂杳。裴倫聞信大震,遣使四出偵之,終得詩人之骸于水裔,乃葬羅馬焉。修黎生時(shí),久欲與生死問題以詮解,自曰,未來之事,吾意已滿于柏拉圖暨培庚之所言,吾心至定,無畏而多望,人居今日之軀殼,能力悉蔽于陰云,惟死亡來解脫其身,則秘密始能闡發(fā)。又曰,吾無所知,亦不能證,靈府至奧之思想,不能出以言辭,而此種事,縱吾身亦莫能解爾。嗟乎,死生之事大矣,而理至,置而不解,詩人未能,而解之之術(shù),又獨(dú)有死而已。故修黎曾泛舟墜海,乃大悅呼曰,今使吾釋其秘密矣!然不死。一日浴于海,則伏而不起,友引之出,施救始蘇,曰,吾恒欲探井中,人謂誠理伏焉,當(dāng)我見誠,而君見我死也。然及今日,則修黎真死矣,而人生之,亦以真釋,特知之者,亦獨(dú)修黎已耳。
(95)即雪萊,下文的“裴倫“即另一位”惡魔派“詩人拜倫。
(96)惡斯佛大學(xué)通譯牛津大學(xué)。
(97)戈德文(1756—1836)通譯葛德文,英國作家,空想社會主義者。他反對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剝削關(guān)系,主張成立獨(dú)立的自由生產(chǎn)者聯(lián)盟,通過道德教育來改造社會。著有政論《政治的正義》、小說《卡萊布·威廉斯》等。
(98)《阿剌斯多》和下文的《伊式闌轉(zhuǎn)輪篇》,分別通譯為《阿拉斯特》、《伊斯蘭起義》。
(99)《解放之普洛美迢斯》和下文的《煔希》,分別通譯為《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欽契》。
(100)僦畢多(Jupiter)通譯朱庇特,羅馬神話中的諸神之父,即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101)《春秋》春秋時(shí)期魯國的編年史,記載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間魯國的史實(shí),相傳為孔丘所修。
(102)棟即朞,本意是周年,這里指世紀(jì)。
(103)奧古斯。ˋ.Augustinus,354—430)迦太基神學(xué)者,基督教主教。著有《天主之城》、《懺悔錄》等。
(104)澡雪 高潔的意思!肚f子·知北游》:“澡雪精神”。
(105)斯賓塞(E.Spenser,1552—1599)英國詩人。他的作品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shí)期積極進(jìn)取的精神,在形式上對英國詩歌的格律有很大影響,被稱為斯賓塞體。作品有長詩《仙后》等。
(106)畢撒(Pisa)通譯比薩,意大利城市。
郭沫若《<雪萊的詩>小引》
雪萊是我最敬愛的詩人中之一個(gè)。他是自然的寵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兒。他的詩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絕妙的好詩。他很有點(diǎn)像我們中國的賈誼。但是賈生的才華,還不曾煥發(fā)到他的地步。這位天才詩人也是夭死,他對于我們的感印,也同是一個(gè)永遠(yuǎn)的偉大的青年。
雪萊的詩心如像一架鋼琴,大扣之則大鳴,小扣之則小鳴。他有時(shí)雄渾倜儻,突兀排空;他有時(shí)幽抑清沖,如泣如訴。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種單調(diào)的稻草。
他是一個(gè)偉大的未成品。宇宙也只是一個(gè)永遠(yuǎn)的偉大的未成品。古人以詩比風(fēng)。風(fēng)有拔木倒屋的風(fēng)(Orkan),有震撼大樹的風(fēng)(Sturm ),有震撼小樹的風(fēng)(Stark),有動搖大枝的風(fēng)(Frisch),有動搖小枝的風(fēng)(Maessig),有偃草動葉的風(fēng)(Schwach),有不倒煙柱的風(fēng)(Still)。這是大宇宙中意志流露時(shí)的種種詩風(fēng)。雪萊的詩風(fēng)也有這么種種。風(fēng)不是從天外來的。詩不是從心外來的。不是心坎中流露出的詩通不是真正的詩。雪萊是真正的詩的作者,是一個(gè)真正的詩人。
譯雪萊的詩,是要使我成為雪萊,是要使雪萊成為我自己。譯詩不是鸚鵡學(xué)話,不是沐猴而冠。
男女結(jié)婚是要先有戀愛,先有共鳴,先有心聲的交感。我愛雪萊,我能感聽得他的心聲,我能和他共鳴,我和他結(jié)婚了。─—我和他合而為一了。他的詩便如像我自己的詩。我譯他的詩,便如像我自己在創(chuàng)作的一樣。
做散文詩的近代詩人 Baudelaire(波德萊爾,代表作《惡之花》),Verhaeren(凡爾哈倫,代表作《原野與城市》),他們同時(shí)在做極規(guī)整的Sonnet(十四行詩)和 Alexandrian(亞歷山大式詩歌,即古希臘詩歌)。是詩的無論寫成文言白話,韻體散體,它根本是詩。誰說既成的詩形是已朽骸骨?誰說自由的詩體是鬼畫桃符?詩的形式是Sein(存在)的問題,不是Sollen(義務(wù))的問題。做詩的人有絕對的自由,是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他的詩流露出來形近古體,不必是擬古。他的詩流露出來破了一切的既成規(guī)律,不必是強(qiáng)學(xué)時(shí)髦。幾千年后的今體會成為古曲。幾千年前的古體在當(dāng)時(shí)也是時(shí)髦。體相不可分─—詩的一元論的根本精神卻是亙古不變。
十二月四日暴風(fēng)之夜
選自一九二三年二月版《創(chuàng)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徐志摩《讀雪萊詩后》
近來常喜歡讀詩,覺得讀到好的詩的時(shí)候真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都受了感動,精神上好像復(fù)新了一般。只覺得一般人們的重濁;詩人的高超。在詩里似乎每一個(gè)字都是有靈魂的,在那里跳躍著;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gè)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的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lǐng)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
我喜歡讀輕靈的詩;太濃郁的實(shí)在不能領(lǐng)會,并不是不喜歡。譬如英國那幾位浪漫派詩人里像雪萊這一位詩人,他的Prometheus Unbound(《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我實(shí)在夠不上讀他,因?yàn)樘珴夂駛ゴ罅。他的小詩,很輕靈,很微妙,很真摯,很美麗,讀的時(shí)候,心靈真是顫動起來,猶如看一塊純潔的水晶,真是內(nèi)外通靈。
雪萊的為人真是白朗(Byron,即拜倫)對摩爾(Jom Moore)說的話,他說雪萊是人世上最溫柔文雅最不自私的人。馬太阿諾特也這樣的說。他的詩里,隨處都可以表現(xiàn)出他溫文俊逸的人格來,不由人不贊美他,頌揚(yáng)他,羨慕他,對他有無限的同情。而對于他的身世,尤其有悲哀的美感,深切的同情。
他是愛自由的,他是不愿意受束縛的。他是“不愿意過平凡的生活的”。他對高德溫(Will Zodwin)說他對于詩的濃厚的興趣,以及勸化世界并且是人類平等的志向是他的“靈魂的靈魂”。但是僅僅愛自由的精神,熱烈的利他情緒并不能使他成為偉大的詩人。他之所以成為偉大的詩人是因?yàn)樗麑τ诶硐氲拿烙袠O純摯的愛。不但是愛,更是以美為一種宗教的信仰,他之所謂美不是具體的。他以為美是宇宙之大靈,美是宇宙的精神,美的精神便是上帝。宇宙萬物以美而生。申言之,雪萊的美是有柏拉圖的觀念的意味的。誰能讀了“Hyme Iutelldctual Beauty”(《贊智力美》)之后而說他不是有柏拉圖主義的意味呢。
但是雪萊的理想的美在人世里曾否圓滿實(shí)現(xiàn)呢?這般的超越的“理想”一般人實(shí)在不能體驗(yàn)到。宇宙的精神,只有在詩人的心里感到,在詩人的心理圓滿實(shí)現(xiàn)。只有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哲學(xué)家與詩人可以窺見宇宙之神秘。雪萊便體驗(yàn)到這宇宙之神秘,向眾生呼喊道“美”是上帝的精神,人生應(yīng)常美化。又向美之神禱告說美之神呵、你快些降臨罷!
只有受精神感動的詩人才能默悟到此,領(lǐng)會到此。詩是表現(xiàn)理想的美的。在雪萊的意思,以為這便是詩人所以為詩人之一點(diǎn)。詩決不僅是好看的字眼,鏗鏘的音節(jié);乃是圣靈感動的結(jié)果,美的實(shí)現(xiàn),宇宙之真理的流露。所以他說“詩人是極輕靈的,是圣潔的。若不是受圣靈的感動。。。。。。決不能做出詩來”。他又說,詩人以一無所不包無所不入的精神來測度人情的深淺人類的境遇。詩人是接受靈感的祭司,是世界的立法者。詩人是超越界與現(xiàn)實(shí)界交通的天使。這便是詩人的使命,我們讀了他的詩,不能不感覺到雪萊實(shí)在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因?yàn)槲覀冏x了他的詩之后覺得亦些微的領(lǐng)悟到宇宙之神秘。
(《文學(xué)》周報(bào)第95期,1923年11月5日)
其他評論
本質(zhì)上是一個(gè)革命家,他會永遠(yuǎn)是革命先鋒隊(duì)的一員。——馬克思
社會主義的急先鋒。——馬克思
天才的預(yù)言家!鞲袼
美麗而不切實(shí)際的安琪兒,枉然在空中拍著他閃爍的銀色的翅膀。——馬修·阿諾德
詩如其人,人們之所以至今對雪萊推崇備至,除了其精湛的詩歌語言,還有其人其詩中強(qiáng)烈的革命精神。如果有人說,雪萊的作品在中國也曾引導(dǎo)處在暗夜的人們向往光明而終于投身革命,如果有人說,他的作品在中國曾鼓舞被壓迫的人民投入爭自由爭人權(quán)的運(yùn)動,以致接受黨的領(lǐng)導(dǎo), 成為戰(zhàn)士,投入偉大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我是相信的,因?yàn)槲揖褪悄堑玫絾⑹、受到鼓舞的一類人中的一名!瓧鳎ㄎ覈g家,《雪萊全集》主編)
在他個(gè)性特色最鮮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勝過了莎士比亞;沒有一個(gè)詩人能和他相比,沒有一個(gè)詩人能超越他。他在1821年和1822年寫下的那些短詩,也許可以大膽地說,是英語文學(xué)最美的精品!m兌斯《十九世紀(jì)文學(xué)主流》
雪萊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別人和他相比就幾乎全都成了野獸!輦
當(dāng)水重歸平靜而理智的大海/我的人民/你該葬身何處?——海子《土地·神秘的合唱隊(duì)·雪萊》
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華茲華斯
感謝海浪,讓你在蒼舊的歷史上永遠(yuǎn)年輕;
感謝迷航,讓你與那些偉大先哲并肩比鄰;
感謝死亡,讓我在精神上親近你純粹的心。
——某不知名崇拜者
作品欣賞
《年歲的挽歌》
Dirge for the Year
January gray is here,
Like a sexton by her grave;
February bears the bier,
March with grief doth howl and rave,
And April weeps—but, O ye Hours!
Follow with May’s fairest flowers。
陰晦的正月守在墳?zāi)菇?/p>
像教堂的執(zhí)事主持葬儀,
二月把棺木擔(dān)架扛在肩上,
三月痛哭,而四月啜泣。
但是你們,隨后的時(shí)辰啊,
請帶來五月那盛放的鮮花。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
On a Faded Violet
A shrivel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一個(gè)萎縮、僵死、空虛的形體,
擱置在我被冷落的胸襟,
以它冷漠、寂靜、無聲的安息,
嘲弄我依舊熱烈的癡心。
《無常》
Mutability
Whilst skies are blue and bright,
Whilst flowers are gay,
Whilst eyes that change ere night
Make glad the day;
Whilst yet the calm hours creep,
Dream thou—and from thy sleep
Then wake to weep。
趁此刻天光明媚湛藍(lán),
趁鮮花嬌艷芳菲
趁眼前景色猶自變換,
白晝未向黑夜讓位,
趁寧靜時(shí)光緩緩流動:
你且入夢,再從夢中
醒來,醒來哭泣。
《心之靈》
Epipsychidion
I pray thee that thou blot from this sad song
All of its much mortality and wrong,
With those clear drops, which start like sacred dew
From the twin lights thy sweet soul darkens through,
Weeping, till sorrow becomes ecstasy:
Then smile on it, so that it may not die。
我請求你從這一曲憂傷的歌里,
用那清澈猶如甘露從你雙星般
明眸哭出、模糊了你美好靈魂
視覺的眼淚,清洗掉許多平凡
速朽的因素和錯(cuò)訛謬誤的成分,
直哭到憂愁和悲哀都變成歡喜,
再對它笑,使它能夠長生不死。
《暴政的假面游行》
The Mask of Anarchy
Rise like Lions after slumber
In unvanquishable number -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ou -
Ye are many - they are few。
象睡醒的群獅一樣站起來,
你們的人數(shù)多得不可征服;
快擺脫你們的鎖鏈,
象抖掉沉睡時(shí)落在身上的霜露:
你們是多數(shù),他們是少數(shù)。
《西風(fēng)頌》
Ode to the West Wind
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
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ed hearth
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 mankind!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ed earth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象你以森林演奏,請也以我為琴,
哪怕我的葉片也象森林的一樣凋謝!
你那非凡和諧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從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樂,
悲愴卻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靈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為剽悍的你!
請把我枯萎的思緒播送宇宙,
就象你驅(qū)遣落葉催促新的生命,
請憑借我這韻文寫就的符咒,
就象從未滅的余燼飏出爐灰和火星,
把我的話語傳遍天地間萬戶千家,
通過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讓預(yù)言的號角奏鳴!哦,風(fēng)啊,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
《云》
The Cloud
I am the daughter of Earth and Water,
And the nursling of the Sky;
I pass through the pores of the ocean and shores;
I change, but I cannot die。
我原本是那大地和水所孕育的親生女,
也是無垠天空的養(yǎng)子,
我往來穿行于陸地海洋的一切空隙,
我變化,但是,不死。
《致云雀》
Ode to a Skylark
Like a poet hidden,
In the light of thought
Singing songs unbidden
Till the world is wrought
To sympathy with hopes and fears it heeded not。
像一位詩人,隱身,
在思想的明輝之中,
吟誦著即興的詩韻,
直到普天下的同情,
都被未曾留意過的希望和憂慮喚醒。
《自由頌》
Ode to Liberty
Come thou, but lead out of the inmost cave
Of man’s deep spirit, as the Morning Star
Beckons the Sun from the Eoan wave,
Wisdom。 I hear the pennons of her car
Self-moving like cloud charioted by flame;
Comes she not, and come ye not,
Rulers of eternal thought,
To judge with solemn truth life’s ill-apportioned lot?
Blind Love, and equal Justice, and the Fame
Of what has been, the Hope of what will be?
O, Liberty! if such could be thy name
Wert thou disjoined from these, or they from thee;
If thine or theirs were treasures to be bought
By blood or tears, have not the wise and free
Wept tears, and blood like tears?
來吧,但是,請像啟明召請?zhí)?/p>
升出黎明的海洋,請引導(dǎo)智慧
走出人類精神至深處的內(nèi)在心房。
我已聽她的車輦,旌旗翻飛,
像彩云駕馭著焰火在空中飛航;
她,和你們----永恒思想的主宰,
是不是來用莊嚴(yán)的真理
裁判這分配不當(dāng)?shù)娜松才?
普遍的愛,平等的正義,
未來的希望,過去的榮譽(yù)!
喔,自由! 如果這能夠成為你的名字,
你是否離得開他們,他們是否離得開你;
如果你和他們的珍寶可以用血淚購買,
難道那明智而自由的人們不是已經(jīng)
流出了眼淚和眼淚一樣的血?
《阿多尼》
Adonais
This refuge for his memory, doth stand
Like flame transformed to marble; and beneath,
A field is spread, on which a newer band
Have pitched in Heaven’s smile their camp of death,
Welcoming him we lose with scarce extinguished breath。
留下個(gè)避風(fēng)雨的處所作為他的紀(jì)念
屹立著,猶如凝聚成大理石的火焰
塔下一片空曠,一群新來者沐浴著
蒼天的微笑,把他們死亡營寨扎下
以他們熄滅不久的氣息歡迎我們失去的他
The breath whose might I have invoked in song
Descends on me; my spirit’s bark is driven
Far from the shore, far from the trembling throng
Whose sails were never to the tempest given;
The massy earth and sphered skies are riven!
I am borne darkly, fearfully, afar;
Whilst, burning through the inmost veil of Heaven,
The soul of Adonais, like a star,
Beacons from the abode where the Eternal are。
我以我的歌聲召請其神威的氣息
已降臨,我的心靈輕舟已被催動
遠(yuǎn)離開海岸,遠(yuǎn)離開那戰(zhàn)栗不已
從不敢迎著狂風(fēng)暴雨楊帆的人群
濁重的地和星光燦爛的天分離了!
當(dāng)我從黑暗中滿懷恐懼浮身遠(yuǎn)行
天庭深處阿多尼的靈魂大放光明
透過至深處的帷幕,像明亮的星
從永恒不朽者居住著的處所指引我的航程
《贊智力美》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
Thus let thy power, which like the truth
Of nature on my passive youth
Descended, to my onward life supply
Its calm -- to one who worships thee,
And every form containing thee,
Whom, SPIRIT fair, thy spells did bind
To fear himself, and love all human kind。
讓你的力量,
就像把自然的真諦在我無為的青春時(shí)向我揭示,
把安詳和鎮(zhèn)定給予我生命的進(jìn)取期,
賜給這崇拜者吧,他崇拜你,
也崇拜包含有你的一切形體,
哦,美的精靈,是你的魅力
使他畏懼他自己,然而熱愛著全人類。
《致——》
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
For me to profane it,
One feeling too falsely disdained
For thee to disdain it;
One hope is too like despair
For prudence to smother,
And pity from thee more dear
Than that from another。
I can give not what men call love,
But wilt thou accept not
The worship the heart lifts above
And the Heavens reject not,—
The desire of the moth for the star,
Of the night for the morrow,
The devotion to something afar
From the sphere of our sorrow?
有個(gè)字過分被人們玷污,
我怎能再加以褻瀆;
有種感情常被假意看輕,
你不至于也不尊重;
有種希望太和絕望相像,
慎重也不忍心窒息;
從你的胸懷發(fā)出的憐憫
比別人的珍貴可親。
我獻(xiàn)不出常人稱道的愛,
呈上的是虔誠崇拜;
連上帝也不至于會拒絕,
難道你竟然就舍卻。
這是燈蛾對星光的向往,
黑夜對黎明的渴望;
我們的星球充滿了憂愁,
這是對無憂的追求。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Unbound
To suffer woes which Hope thinks infinite;
To forgive wrongs darker than death or night;
To defy Power, which seems omnipotent;To love, and bear; to hope till Hope creates
From its own wreck the thing it contemplates;
Neither to change, nor flatter, nor repent;
This, like thy glory, Titan, is to be
Good, great and joyous, beautiful and free;
This is alone Life, Joy, Empire, and Victory。
忍受那希望以為是無窮的災(zāi)禍,
寬恕比死和黑夜更陰暗的罪過;
藐視那貌似無所不能的權(quán)力;
要愛、忍耐;希望,直到希望
從失望中創(chuàng)作出它所為之向往;
不變心、不灰心,也不后悔;
這就是要,泰坦,就像你的榮光,
善良、正直、無畏、美好而坦蕩;
這才是勝利和統(tǒng)治,生命和歡暢。
《告愛爾蘭人民書》
心地的善良和生活的純潔,價(jià)值遠(yuǎn)勝空虛的世俗儀式,遠(yuǎn)勝那些樣樣齊備、獨(dú)獨(dú)缺少慈善目的的活動。
你們應(yīng)該成為自由與幸福的人,但首先應(yīng)該成為智慧和善良的人。
全人類的解放是全面的、無條件的,它將包括無論什么民族、國籍或信仰的每一個(gè)人,它將擁抱所有能思想、能感受者。這一偉大事業(yè)不單單屬于哪一方面,而屬于整個(gè)社會,它是普天之下共同幸福的事業(yè),它不屬于任何黨派,只屬于人民。
《人權(quán)宣言》
除了道德與才能以外,任何人無權(quán)憑其他條件而受人尊敬。稱號像一片涂金紙,權(quán)力是一種腐蝕劑,榮譽(yù)是一個(gè)肥皂泡,過多的財(cái)富是對于其所有者的毀謗。
醒來吧!——站起來吧!——否則就永遠(yuǎn)墮落下去。
《為詩辯護(hù)》
詩人是一只夜鶯,棲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來慰藉自己的寂寞。
詩是一柄閃著電光的劍,永遠(yuǎn)沒有劍鞘,因?yàn)殡姽鈺巡貏Φ那史贇А?/p>
一切崇高的詩都是無限的;它好像第一顆橡實(shí),潛藏所有的橡樹,我們固然可以拉開一層一層的罩衫,可是潛藏在意義最深處的赤裸的美卻永遠(yuǎn)不曾揭露出來。
真的,詩是神圣的東西。它既是知識的圓心又是它的圓周,它包含一切科學(xué),一切科學(xué)也必須溯源到它。
詩是一切事物之完美無缺的外表與光澤,沒有詩,我們在世間此岸的安慰是什么?我們對世間彼岸的憧憬又是什么?
詩是最快樂最良善的心靈中最快樂最良善的瞬間之記錄。
詩總是和喜悅相伴的;詩所接觸的一切心靈,都敞開自己來接受那個(gè)與詩中愉快相混合的智慧。在世界的童年時(shí)期,詩人自身和他們的聽眾都不完全理解詩的優(yōu)美:因?yàn)樵姵搅艘庾R,并且高于意識,以一種神圣的不可知的方式起著作用;這里,偉大的原因和效果緊密接合,表現(xiàn)了一切力量和光輝,但須留給后來的世代,加以探索和估量。
詩人是世間未經(jīng)公認(rèn)的立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