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新覺羅·溥儀,字耀之,號(hào)浩然。曾是清朝皇帝和滿洲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gè)皇帝,辛亥革命以后
-
唐宣宗是憲宗第十三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三月,被封為光王。會(huì)昌六年(公元846)三月,武宗彌留之
-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
-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母韋妃,隋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淵攻入長
-
(約前21世紀(jì)-約前16世紀(jì)) 夏朝的建立,標(biāo)志著中國結(jié)束了原始社會(huì),進(jìn)入了奴隸制社會(huì)。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
-
西漢后少帝劉弘(?―前180年),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漢惠帝 劉盈之子,生母不詳,西漢第四位皇帝,
-
唐武宗(814~846):中國唐代皇帝。即李炎。840~846年在位。本名瀍,臨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
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帝或景帝),明朝第七位皇帝(1450年—1457年在位)。明代宗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明英
-
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即元世祖,又稱薛禪汗。元朝創(chuàng)建者,軍事家、政治家。蒙古族,孛
-
明睿宗 1476——1519。明憲宗第四子,生母宸妃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興王。弘治七年1494九月十八日,就
-
朱常清(?-1649年),南明監(jiān)國,因其變更年號(hào)為東武,故稱東武帝。據(jù)《續(xù)明紀(jì)事本末》記載,唐王(紹武帝)
-
朱聿鍵(1602——1646) 安徽鳳陽人。唐定王朱檉八世孫。崇禎五年1632襲封唐王。明末農(nóng)民大起義爆發(fā)后,他
-
楊忠,隋朝太祖皇帝(追尊),隋文帝楊堅(jiān)之父,西魏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代北武川人,小字奴奴,他的祖父和
-
完顏寧甲速,又名:金哀宗 。性別:男 。所屬年代:遼金時(shí)代 。民族:女真族 。生卒年:1198—1234 。哀宗
-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說《三國演義》為子尚),河內(nèi)溫縣(今屬河南)人。三國時(shí)期曹魏
-
慕容垂(326—396.6.2),字道明,原名霸,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人,鮮卑族,十六國時(shí)期后燕建立者,著名
-
漢孺子劉嬰(5年-25年),西漢末代皇帝(6年—8年十一月在位),號(hào)孺子,乃楚孝王劉囂曾孫、廣戚侯劉顯 子
-
漢少帝弘農(nóng)懷王劉辯(熹平五年-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西元176年-190年3月6日),中國漢朝皇帝(光熹
-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兒臺(tái)之第四子,尊號(hào)“也可那顏”(大官人)。
-
元泰定帝(1276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於山西晉邸,1328年秋七月辛酉逝世)名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是元朝的六位
-
李重茂(694—714年),唐中宗第四子,母親不詳,非韋后所生。曾被封為溫王
公元710年5月韋皇后毒殺中宗后
-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寶歷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擁立為帝。
-
宋恭帝趙顕(音顯)(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
-
高祖 基本資料姓名:劉邦生卒:前256─前195年描述:西漢開國皇帝籍貫:泗水沛縣(今江蘇沛縣)人 高祖
-
元順帝(1320.5.25—1370.5.23),廟號(hào)惠宗,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在位37年(即:
-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1332),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獻(xiàn)昭圣皇后,唐兀氏。諱名圖卜特穆爾,中國
-
元太宗窩闊臺(tái)(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族。1225年封于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
-
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zhì)班(1326年—1332年),元朝第十位皇帝,1332年10月23日至1332年12月14日在位。廟號(hào)寧
-
元仁宗,元仁宗圣文欽孝皇帝(13111320),別名:愛育黎拔力八達(dá)(12851320),生于1311年,卒于1320年,蒙
-
楊侑 簡介 西元617年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在位半年,又為李淵所廢,次年去世,終年15歲,葬于陜
-
元天順帝,即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是元朝第七位皇帝,元泰定帝之子。歷史上稱他為天順帝,尊號(hào)(
-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
-
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瓎(音“l(fā)a,辣”)(1300年—1329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武宗長子,元文宗之兄,于
-
元英宗(1303—1323),元朝第九代皇帝,謚號(hào)睿圣文孝皇帝。
-
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蒙哥汗”,為元太祖成
-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出身于西漢末年的王氏外戚,于公元9
-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
-
唐穆宗(795—824) 即李恒,初名宥。唐代皇帝。公元820—824年在位。憲宗第三子。封建安郡王,進(jìn)封遂王。元
-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于臨安),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
-
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
-
李誦,即唐順宗;唐德宗的長子,唐肅宗上元二年(761)臘月初二(1月8日)出生于長安。806年逝世。去世后謚
-
唐哀帝李柷是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于大內(nèi)。初名李祚,乾寧四年(897)封輝王,天復(fù)三年(
-
唐懿宗,名李漼(公元828-874年),初名溫。唐宣宗長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為帝。在位14年,病死,終
-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朝第五位皇帝,曾用名李旭輪、李輪,李旦為唐高宗李治諸子之
-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漢族,唐肅宗長子。初名俶,原封廣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馬嵬之變后,他隨肅宗北
-
唐憲宗李純,原名李淳,被立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唐順宗長子,大歷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長安宮中
-
宋神宗,生于1048年5月25日,英宗長子,卒于1085年4月1)。全名趙頊,又名仲針,謚號(hào)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
-
晉哀帝,名司馬丕(公元341~365年),字干齡。成帝長子。穆帝死后繼位。在位4年,吃金丹藥而終,終年25歲。葬
-
宋端宗趙昰 (1269年—1278年,1276年 1278年在位;昰 :音同“是”),南宋第八位皇帝,廟號(hào)端宗,謚號(hào)裕文
-
宋欽宗,名趙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趙亶,又名趙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長子。生于元符三年
-
司馬奕,東晉的第七位皇帝,晉成帝之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之弟,又稱海西公。司馬丕死后,司馬奕于興寧三年
-
宋光宗(11471200)即趙惇。南宋皇帝。11891194年在位。孝宗第三子。1162年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立為
-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guān)以來第一位皇帝,年號(hào)“順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
-
晉成帝司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漢族。明帝長子。明帝死后繼位。性格聰明軟弱。在位17年,病死于建
-
宋寧宗趙擴(kuò),南宋第四代皇帝,年號(hào)慶元。寧宗即位后,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趙、韓兩派斗爭激烈。宰相趙汝愚
-
宋仁宗趙禎(1010年-1063年),中國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
-
宋高宗一般指趙構(gòu)(1107.5.21—1187.11.9),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在位35年,曾經(jīng)被封為
-
康帝,名司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繼位。在位2年,病死,終年23歲,葬于崇
-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于臨安),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
-
宋孝宗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紹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
-
宋哲宗趙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
-
宋英宗體乾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英宗趙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趙元份的孫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兒子
-
晉穆帝(司馬聃) 穆帝,名司馬聃(公元343~361年),字彭子。康帝長子?档鬯篮罄^位,時(shí)年僅2歲。在位17年,
-
宋度宗趙禥(1240年—1274年),原名趙孟啟,1251年賜名孜,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
-
趙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繼位,以王欽
-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繼漢高祖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
-
明英宗朱祁鎮(zhèn)(1436 ~ 1464年),1457~1464年在位。年號(hào)正統(tǒng)、天順。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初大事權(quán)歸皇太后
-
明熹宗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1620年陰歷九月—1627年陰歷八月在位,年號(hào)天啟(1621
-
明穆宗朱載垕(公元1537-1572年),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繼位。在位6年,病崩,終年36歲。葬于
-
姓名:朱翊鈞 出生: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卒年: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 享年:58歲 屬相:
-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6年12月14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憲宗庶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
-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鈞長
-
明孝宗朱佑樘,漢族,明朝第九位皇帝,成化六年七月初三日出生(1470年),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因病英年早逝
-
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縣綏輿里,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
-
宋文帝劉義。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shí)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
-
漢昭帝(前94年-前74年),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少子,趙婕妤(鉤弋夫人)所生。漢昭帝即
-
平帝劉(前9~5),字樂,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三歲嗣立中山王。元壽二年(前1)即皇帝位。元始五年
-
漢哀帝,劉欣(前27年~前1年),漢元帝之孫,定陶王劉康子,襲父封為定陶王。成帝在位時(shí),被收為養(yǎng)子,并立為
-
漢和帝劉肇(79年―105年2月3日 ), 東漢第四位皇帝, 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 漢章帝 劉炟的第四子,
-
漢殤帝劉隆生于東漢和帝元興年(105),為和帝與鄧皇后少子。出生100多天,和帝去世。按照傳統(tǒng),繼承皇位應(yīng)
-
更始帝劉玄(卒于25年),字圣公,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縣西南)人,中國兩漢之際綠林軍建立年號(hào)更始的政權(quán)
-
劉驁(前51年—前7年),即漢成帝,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漢成帝即位后
-
漢文帝劉恒,漢族,漢朝第5位皇帝,漢高祖劉邦四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在位期間,繼續(xù)執(zhí)行與民休息和輕徭
-
漢安帝,名劉祜(公元94125年),漢章帝孫,清河王劉慶之子。延平元年八月,漢殤帝駕崩,攝政的鄧太后立劉祜
-
漢質(zhì)帝劉纘(138年——146年7月26日),漢族,東漢第九位皇帝。于145年即位,在位時(shí)間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
-
劉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
-
劉炳 (一說昺)漢沖帝(143年—145年正月),東漢第八位皇帝 (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僅半年
-
劉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漢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嫡子(次子),母親呂
-
漢桓帝,(132~167)中國東漢皇帝 。劉志 。章帝曾孫 。146~167年在位 。父蠡吾侯劉翼,翼卒,襲爵為侯。
-
劉奭(前74年—前33年),即漢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
-
孝順皇帝劉保,漢安帝長子也,漢族。生于公元115年,公元125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即位,在位二十年。至公元144年八月
-
漢章帝劉炟(57年-88年4月9日),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母賈貴人,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
-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后王榮
-
貴由(1205年1248年),蒙古大汗,孛爾只斤氏,窩闊臺(tái)長子,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3月在位,元世祖忽必烈追
-
道光,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guān)以來第六位皇帝,年號(hào)“道光”。乾
-
周亞夫(前199~前143年),西漢時(shí)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的著名將軍,漢族,沛縣(今屬中國東南部的江
-
宋太宗(939年——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
-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長子,其母為仁孝文皇后,徐達(dá)外孫,明朝第四位皇帝
-
李固是東漢時(shí)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他堅(jiān)決與梁冀一派腐朽勢力作斗爭。
-
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guān)以來第五位皇帝,年號(hào)“嘉慶”。于乾隆二十五年(1